每日一文,和曾國藩學做人“做人穩慎,貴而不顯”


每日一文,和曾國藩學做人“做人穩慎,貴而不顯”


好炫耀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少人都有此弊病,有的人喜歡賣弄才學,有的人則喜歡炫耀身份。其實,這並非聰明人的做法。真正聰明的做法是求穩慎,貴而不顯。有道是“高處不勝寒”,那些智者都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一個人名氣太大、地位太高,總會遭人懷疑、嫉恨,一旦行為有偏差,就會成為他人的攻擊對象。曾國藩做人穩重謹慎,身居高位而不顯,平時謹言慎行,不露鋒芒,因而,不僅能夠得享高位,還能避災免禍。

謹言慎行方是長久之道

做人,謹慎是良藥。無論任何事情,都應該謹慎對待,魯莽行事是大忌。俗話說,一言不慎就會招來禍端。與其以後招來麻煩,授人以柄,倒不如今天謹言慎行。

有道是:“十語九中未必有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並集;十謀九成未必成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十句話能說對九句也未必有人稱讚你,但假如你說錯了一句話就會遭到指責;即使十次計謀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獎勵,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計謀失敗,埋怨和責難之聲就會紛紛到來。所以,有修養、會做人之人寧肯沉默寡言,也不會隨便亂說;做事寧可顯得笨拙一些,也絕對不自作聰明。

曾國藩就是一個謹言慎行的人。年少的時候,曾國藩就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等到他出人頭地時,對自己的行為與言談就要求得更加嚴格。由於處於比較高的地位,自然會有很多人來找他幫忙,這些人大多是遇到了一些危急的事情而找到曾國藩,對於這樣的情況,他從來不會貿然行事。

曾國藩對世事理解得透徹,也見過各種各樣的人,他知道世情的繁雜,因而處理這些事情時總是謹慎異常。他遵守祖父的做法:“銀錢則量力相助,辦事則竭力經營。”他希望家人都這麼做,但有一條是不能違背的,那就是家人莫干預公事。

曾國藩曾經這樣說:“做官的人比一般人辦事方便得多,做大官的人往往自己想都沒有想到,就已有人幫他把事辦好了。”不僅他自己是這樣,就是他的家人往往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位高權重的人就不能不對自己的行為特別小心,包括對自己家人的言語也應格外謹慎。

曾國藩囑咐家人,千萬不能到衙門裡說公事。他認為,闖入衙門一方面有失氣度,會使自己蒙受羞辱;另一方面會使地方長官難堪,讓地方長官鄙薄自己,甚至懷疑自己仗勢欺人。所以,即使自家有事,曾國藩情願吃虧也不願與他人爭訟。

文章引自《做人要學曾國藩,做事要學胡雪巖》胡雪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