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場村成功地入選為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文學家張岱《陶庵夢憶》中那篇柳敬亭說書,是描述邑人柳敬亭說書勝概的,可與思想家黃宗羲為說書藝術家柳敬亭所作的散文《柳敬亭傳》互讀,其中描寫晚場情境

每至丙夜,拭桌剪燈,素瓷靜遞,款款言之,很是讓人神往。

所謂丙夜,即是三更時分,也就是晚上十一點至翌日凌晨一點鐘的時候;四百多年前,這麼晚還在營業的娛樂場所,大抵除妓院無出其右了,足可見柳麻子嘴上功夫的了不得,亦可見民眾對故事的歡迎程度。

倉場村成功地入選為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吾生晚矣,別說柳敬亭,就連王筱堂擅說的《武松》,甚或連曾在鎮江曲藝團學習評話《水滸》、師從王筱堂的錢懷堂的都嘆之沒趕上,唯以自慰只聽過懷堂兄那“打虎上山”,但此虎並不是景陽岡的虎,而是威虎山的虎。

當年這位懷堂兄無書可說時,到一企業上班,既然是嘴皮子溜,自然就被安排在供銷部門,也算是人盡其才,後來海陵區成立戲曲藝術團,他才當了這草根藝術團的團長,成員金素琴、陳小梅還在江蘇省戲曲票友大賽中獲得過揚劇專場金獎、淮劇專場銀獎呢。

倉場村成功地入選為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柳敬亭為揚州評話的開山鼻祖,他一日說一回,定價一兩,十日前先送書帕下定,常不得空;他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淨空,或如風號雨泣、鳥悲獸駭。儘管我沒聽到過大家們說的評書,可小時候還是聽過初中老師賀志敏講的故事,喜聞樂見而樂道。

高高的臺階,入倉場初中校園,迎面是校長及老師的辦公室,辦公室西一間為教室、東是過道,再東又是一間教室,後面還是教室、旁邊就是賀老師倆人的居處;過道有一乒乓球桌,我與老師蔣中打過乒乓球,也聽過他講的故事,自顧何德以承之。

倉場村成功地入選為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倉場村,位於裡下河地區的核心區域,現存傳統建築呈現黛瓦灰牆的完整性風貌,我讀過初中的學校(祖師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採用硬山屋面、平直簷口、灰色蝴蝶瓦,鏤空屋脊用磨磚壘疊成清水脊,外牆用青磚砌的清水牆,體現了泰州民居古樸、壯實、素雅、封閉的傳統特色。

劉濞於斯廣積糧,士誠元末礱谷處;始有海陵之倉見文獻,才有海陵之名方叫響。追溯泰州最早的海陵之名,當以海陵之倉為濞祖(乃鼻祖也,雙重意思,個人原創)。這裡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以及潛在的旅遊資源。

倉場村成功地入選為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有效載體,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歷史,以及考古的美學價值。近日,泰州市姜堰區倉場村成功地榮登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的榜單,獲之無愧,理所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