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讀史記(9):天生反骨?我該不該信?(3)

1

獅子座,等待風暴!


如果你被人揍了,你還打不過他,該咋辦?


像馬景濤一樣咆哮,像祥林嫂一樣訴苦,立即打回去,都不行。


要像一頭獅子,先吃飽飯,長足肌肉,磨尖利齒,再網羅一幫嘍囉,結成獅群,在合適的機會浮出海面,以黑雲壓城的陣勢,雷霆痛擊!


《六韜·發啟》雲:“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說的就是這意思,在復仇之前,讓子彈飛一會兒。


兒子被人砸死的吳王劉濞,就是這樣做的。他在吳國休養生息了整整四十年,也讓復仇的子彈飛了四十年。在這四十年裡,他像一個園丁,精心地澆灌佑護他的吳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強大。

(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與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佗郡中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


倉裡有糧,心中有恨,麾下有兵,此時的吳王劉濞,心如滿月弓,志似穿雲箭,他靜靜地等待著,那暗湧的風雲慢慢成形,匯成風暴旋渦那一刻的到來。


不久,機會就來了,是我一個老鄉帶來的,他叫晁錯。


2

帶來風暴的,是我老鄉


晁錯老家是穎川,就是現在的禹州,而我老家是長葛,長葛禹州都屬許昌,所以我倆是正牌老鄉,可不是高攀他。我在東北上過學,我猜晁錯也在東北呆過,因為他有個口頭禪:削他!


他為皇帝寫過一本專門研究咋削人的小策子,叫《削他策》,不是,叫《削藩策》。在這本小冊子裡他告訴皇帝:削人的訣竅就一句話,叫作”有事兒說事兒,沒事兒挑理“——只要想削他,理由有的是。依此訣竅,君臣二人聯手雙簧,演出了一場場好戲。

嶽讀史記(9):天生反骨?我該不該信?(3)

第一場戲,薄太后辦喪事,大家都忙著哭天抹淚表忠心,楚王劉戊卻鑽出人群與人偷奸。皇帝一臉痛心,雙手一攤問:”奈何?“


我老鄉依法辦案,說:”削他!“


於是皇帝揮淚削他,楚王被削了東海郡。

(楚王朝,晁錯因言楚王戊往年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請誅之。招赦,罰削東海郡


第二場戲,膠西王劉卬,公然賣官掙錢,民憤極大,皇帝一臉痛心,雙手一攤問:”奈何?“


我老鄉依法辦案,說:“削他!“


於是皇帝揮淚削他,膠西王被削了六個縣。

(膠西王卬以賣爵有奸,削其六縣)


第三場戲,趙王不老實違法亂紀,皇帝一臉痛心,雙手一攤問:“奈何?”


我老鄉依法辦案,說:“削他!”


於是皇帝揮淚削他,趙王被削了河間郡。

(及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河間郡)


三場戲的實踐充分證明,這套“有事兒說事兒,沒事兒挑理”的削人理論,以及”一臉痛心+依法辦案+揮淚削他“的辦案流程,兼顧了天理、王法和人情,順應時代潮流,滿足帝王剛需,十分之好用,既然如此,那還猶豫什麼?揭去遮羞布,槍尖對準正主兒吧,吳王,嘿嘿,挨削吧你!


對於景帝和我老鄉的雙簧系列劇,劉濞嗤之以鼻(這句話讀起來很爽啊!),說:“裝,繼續裝!”,我吳王不找你,你倒先來找我了,不是冤家不聚頭,劉啟小兒,納命來吧!鋪開地圖開始研究造反大計。

嶽讀史記(9):天生反骨?我該不該信?(3)


3

忽悠天下,縱橫捭闔


吳王劉濞要造反了,接下來要做兩件事:對外結盟,對內動員。首先是對外結盟,他遍觀天下,除了自己,發現只有膠西王劉卬看起來最兇,喜歡打架鬥毆,三姑六婆都怕他,是齊地的扛把子,得首先拉他入夥。

(聞膠西王勇,好氣,喜兵,諸齊皆憚畏)


於是他叫來手下人應高,這人號稱“忽悠高”,能言善辯,煽動力極強。劉濞附耳對他講了幾個要點,打發他去做劉卬的思想工作。


應高一上來就對劉卬指出了嚴峻形勢:朝廷不停地削我們這些封國,他是想要弄死我們,包括你!

(吳王身有內病,不能朝請二十餘年,堂患見疑,無以自白,今脅肩累足,猶懼不能見解,竊聞大王以爵事有適,所聞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


膠西王裝糊塗:“唔唔,可能是這樣吧,那你想咋樣呢?”

(王曰:“然,有之,子將奈何?”)


應高是演講高手,為了增強煽動力,拋出了一組排比句,語句華麗,節奏鏗鏘:“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


膠西王擦擦濺到臉上的唾沫星,伸大拇指嘆道:“文采真好!留下來給寡人寫領導講話稿吧!”


應高緊握膠西王的手,真誠說道:“大王,只要您同意造反,您讓寫啥我寫啥,哪怕是爽文!“


膠西王急忙擺手,一臉貞節牌坊狀:“爽文可以寫,造反可不幹!皇上雖然猴兒急要削我,我大不了一死,怎能有不臣之心?”。說完轉過了身,背對應高。

(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雖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


應高察言觀色,知道茲事體大,他又不託底兒,現在只不過是在試探,決定給他層層加碼,說:“天下諸侯均有背叛之心!”

御史大夫晁錯,熒惑天子,侵奪諸侯,蔽忠塞賢,朝廷疾怨,諸侯皆有背叛之意,人事極矣。)


膠西王不動,背對著他,小聲嘟囔:“忽悠!”


應高說:“彗星出,蝗災數起,餓殍遍地,四處饑民,此為造反大好時機!”

(彗星出,蝗蟲數起,此萬世一時,而悉勞聖人之所以起也)


膠西王不動,但雙肩微側,小聲嘟囔:“接著忽悠!”。


應高繼續:“只要你答應造反,我們吳王馬上率領楚王奪取函谷關,守住滎陽的糧倉,擋住朝廷軍隊,打掃好住處,等著您的到來!”

(大王誠幸而許之一言,則吳王率楚王略函谷關,守滎陽敖倉之粟,距漢兵。治次舍,須大王)


膠西王不動,但腦袋側了過來,半信半疑問:“聽說你外號叫忽悠高?”。


應高不動聲色,從容對曰:“那都是市井小兒對臣的汙衊,別人笑我太瘋癲,我說笑你媽笑!”


膠西王轉過身哈哈大笑,再次伸出大拇指:“閣下真性情,是條好漢子!”


應高提高音量,加了最後一碼:“大王,我們吳王,願與您平分這劉家天下!”

(大王有幸而臨之,則天下可並,兩主分割,不亦可乎?)


膠西王眼中暴亮,一把握住應高的手說:“忽悠高,不不,應大夫,就這麼定了!”


嶽讀史記(9):天生反骨?我該不該信?(3)

把最兇的膠西王拉下水後,吳王又寫了一封公開信,發給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趙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長沙王,信太長,我簡要說明如下:


最近,朝廷把大夥兒欺負得夠嗆,有的諸侯王氣得十多年沒洗頭,沒洗澡了!(當時我看書看到這笑壞了,這幾個國王可真夠埋汰,還好意思說)

(原文: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餘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


所以咱們要造反!


我們吳國是大土豪,錢莊遍天下(原文: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為了鼓勵大家鬥志,我劉濞鄭重承諾,在本次戰爭中,誰能打,我就給誰錢!打得越狠,我給的越多!

嶽讀史記(9):天生反骨?我該不該信?(3)

對外聯絡之後,吳王又對本國人民發表了戰前動員:我今年62,我小兒子14,我們爺兒們都扛起了槍,凡我國民,只要比我年輕,又比我小兒子大的,都要參軍。


至此,天下風雲匯聚,七國之亂正式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