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生產技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生產技術

合技術和製品加工技術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產及應用過程中的兩大關鍵技術,超高分子聚乙稀是重均分子量大於100萬的聚乙烯,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熱塑性工程塑料。與其他常見工程塑料相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其超高分子量而具有一般材料所不具備的優勢:耐磨損,比一般碳鋼和銅等金屬要耐磨數倍、比尼龍耐磨4倍;衝擊強度高,比聚丙烯大10倍;能吸收震動衝擊和防噪聲;摩擦係數很低,不宜粘附異物,滑動時有極優良的抗粘著特性;耐化學腐蝕且屏蔽原子輻射;工作溫度範圍廣;無汙染,可循環利用,利於可持續發展。由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諸多的優良品質,廣泛應用於各個方面,其價格比同等品質的材料低很多,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稱為“奇異的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生產技術

超高分子管-185-3886-9025-國潤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集合催化體系

聚合工藝

(1) 間歇淤漿法(2) 連續淤漿法(3) 氣相法

催化劑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化學結構、聚合度等其他性質都與相對分子量有密切的聯繫。相對分子量是評價聚合物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直接影響超高分子量地諸多性能和應用領域。使用的催化劑不同,催化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也不相同。多年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進展基本上可歸納為催化劑的進步,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用催化劑主要包括傳統的Ziegler—Natta催化劑、鉻系催化劑、茂金屬催化劑、非茂金屬催化劑等。

UHMWPE管道成型方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成型方式最初大都採用風冷模式,風冷模式的主要缺點是因為通過風機對管材模具的成型末端的內外壁進行冷卻定型,冷卻速度慢,管坯成型差,管材製品得不到快速有效的冷卻定型,擠出速度緩慢,管材內外壁密實度不好,管材表面沒有光亮度,所以管材耐磨效果不好;後來發展成為水冷模式,水冷模式是指在管道模具成型末端內外壁設置冷卻循環水套,用以快速冷卻管材製品,使管材成型。水冷模式相比風冷模式生產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質量及生產線速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它的主要缺點是因為大多數的廠家模具冷卻水沒有通過水處理,而水在100℃時就達到沸騰點,且產生大量水垢,水垢會堵塞冷卻流道,使整個模具無法使用或產能底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正常生產時模具溫度一般在200℃左右。

與之相比新工藝採用水冷油,油冷模式;工藝,與兩種方式相比較,在實際生產中,管道產量能提高一倍以上,管材表面能達到鏡面效果。因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生產速度慢,所以管道成型後會直接讓管道上托架,然後根據用戶需要長度切斷、堆放、打包、入庫,加法蘭翻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