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八旗军人的肱骨——爱国将领金顺

作者:优雅的胡子 (吴永刚-Max)

晚清八旗军人的肱骨——爱国将领金顺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趋腐朽没落,曾经被清朝帝王称之为“国家根本”的八旗劲旅战斗力不断衰弱。同时,僵化的等级制度限制了军事人才选用,及至咸同年间,关内太平天国兴起,在定乱过程中,清廷军人中出现的耀眼明星也大多是汉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等。这其中尚可和汉族将领比肩,真正能带兵打仗的满族将领非常少,而金顺将军确是其中的一个。

金顺姓伊尔根觉罗,字和甫,是吉林驻防满州镶蓝旗旗人。当时关东三大驻防将军辖下的旗人和关内的旗人有些不同。关内驻防各地的旗人大多居住在“满城”之中,接受国家统一的粮饷补给,不事农牧。而关外旗人则不同,《吉林外记》记载:“居官者,四品以下,率皆移居近城三、二十里内。”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旗人在城市里养成游惰习气,通过苦寒之地的正常生产生活,使其保持骁劲风气。金顺所居住的旗屯,位于今天吉林市丰满区永庆一带,直到近代这里都在市区之外,一直是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典型东北农村。

金顺属于“种地不纳粮”的旗人底层,家里很穷,没有读过书。他幼年丧母,却恪守古礼,对继母十分孝顺。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前军势如破竹直抵直隶。清廷上下为之震恐,没想到曾经横行一时的关内旗兵、绿营兵在区区两万多人的太平军冲击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不知哪个高人想起康熙东巡吉林时写的一首诗中有“貔貅健甲皆精锐”的句子,且历来清廷重要阵仗中的核心战力大多来自关外,遂以此诗句为由头献策,建议火速从关外调兵,并侥幸地希望能在吉林等地征调的旗人中,出现前朝额勒登保那样的中兴名将。

这一年新婚刚刚一个月的金顺只有22岁,接到朝廷的征调命令,他毅然辞别了妻子托莫洛氏,随军入关作战。谁知这一别竟是永生,此后32年,金顺将军一直在外征战,再也没回过故乡吉林,也没能见过自己的发妻。

金顺进关作战后,从普通士兵做起,因作战勇敢,很快就升任骁骑校。不久后,金顺所部改隶名将多隆阿(此人与汉将鲍超因作战勇猛而在清军中享有“多龙鲍虎”之称)。多隆阿很快就被金顺不同寻常的外貌吸引:金顺身材高大,红脸膛,微须,额头甚阔,窄下颏,声若洪钟。特别是金顺“平时粥粥无能,临阵尚能奋勉”(平事迷迷糊糊,打仗时奋勇争先。这句话为左宗棠评价金顺的戏谑之言)的稳重性格,更是让多隆阿认定这个年轻人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得益于多隆阿的有意栽培,金顺在清军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几年后,多隆阿死在陕西,继承其一部分军旅衣钵的金顺经过与陈玉成、黄文金等太平军及捻军较量的历练,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晚清八旗军人的肱骨——爱国将领金顺

金顺能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对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以及忠诚所派生出来的拼命精神。从清代开国,《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被奉为旗人的神明“关玛法”(玛法是满语爷爷的意思),其所彰显的忠勇,备受八旗军人推崇。许多人在作战时,都以《三国演义》书中的战例为借鉴,更都以三国的人物为榜样。金顺亦然。在他转战关内与太平军、捻军、回民起义军的大小作战中,西安解围战可说是最有三国味儿的一次。史载:“蓝二顺犯西安省城,众号十万,昼夜力攻,援军皆作壁上观,莫适先发,金顺所将才数百骑,冒围直入,纵横荡决,贼遂崩溃……”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对手,决定冒死攻击的刹那,金顺的脑海中联想起的或许就是赵子龙在长坂坡往复冲杀的豪壮场面吧——没有一定的忠勇思想积淀,大敌当前,就非常有可能以从众心理和其他部队一起因循自保。

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确是金顺在军中树立威信的重要原因,可他绝非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赳赳武夫。金顺具备冷兵器时代优秀指挥员应有的冷静、果断、决绝。在配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斗中,金顺及所部被最先调往新疆:将渡戈壁,军趑趄不前,窃窃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之,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渡沙漠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放声大哭,全军皆感动奋扬。话说古时行军最怕的就是哗变和炸营,金顺敏锐地洞察了士兵中弥漫的不满情绪,以国事大局为重,手刃和自己出生入死过的部下,果断地处理了军变的萌芽,并在事后通过入情入理地祭词表达心声并教育麾下,极大地增加了所部官兵的凝聚力,为所部随后配合其他部队赶走阿古柏匪帮,最终收复新疆奠定了扎实地情感基础。

说金顺能够体恤士兵的疾苦,这并非他哗众取宠。在现实生活中,金顺也是轻财重义、宽宏大度之人。史载金顺为人好济,故部下人人乐为之用,用左宗棠的话说是“宽和服众,为群情所附”;不仅对部下,对有困难的百姓也不吝私财,金顺曾和刘锦棠等人一起捐银赈民;与同僚亦然,金顺曾和同在新疆作战的景廉不睦,然而在新疆平定后,金顺仍上言为景廉请功……

晚清八旗军人的肱骨——爱国将领金顺

吉林江畔洄水湾一带古宅,金顺妻、子在吉林府邸就在附近

当然金顺也不是完人,与他所崇拜的关玛法一样,金顺出身朴实直率的驻防旗人社会,凡事喜欢直来直往,比较讨厌读书人迂回含蓄的做事方式,特别是个别文人使奸耍巧,更让他深恶痛绝。在宁夏平定叛乱时,清军多路齐进会攻王家疃,金顺率先攻入,本应获得首功,然而其他各路随姗姗来迟,可幕僚师爷却都是在战前就写好了报捷的奏折,见局势已定,便抢先送往京师邀功。这让金顺对那些读书人始终耿耿于怀:……金顺功实最,徒以入告之后,赏次他将,时不以他将攘功,谓金顺失士宜尔……(《吉林通志》)

好在瑕不掩瑜,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金顺及其所部旗兵取得古牧地大捷,收复乌鲁木齐,攻克玛纳斯,接收伊犁……因功被清廷授伊犁将军,成为辖控新疆的封疆大吏,且一任便是九年!自离开故乡吉林,由于军情紧急,即便是父亲去世,他也没能被清廷批准回乡守制。担任伊犁将军后,金顺派人把御赐的一品夫人诰命送回吉林老家,并打算把妻子接去新疆。可这个计划却被他的妻子托莫洛氏拒绝了。并非托莫洛氏不贤,这个满族妇女一直在家恪守封建妇道,孝敬公婆,抚养一群年幼的小叔子,以及她和金顺唯一的儿子。得知丈夫要来接自己,这个“守活寡”20多年的满族妇女只是平静地让来人转告金顺:“母亲年级大了,很难跋涉万里路途,我怎么能放心留下老人自己而去你那里享福呢?你在那边多找些媳妇,多多生育后代,使我们的家族不断光大,我就很知足了。”(原文见《永吉县志-列女传》)托莫洛氏并非说说而已,她持家得法,十分看重忠勇之气传家,故此,金顺的幼弟们也是人才辈出:金顺的二弟连顺后任乌里雅苏台将军(外蒙古的军政长官),三弟春顺担任过江西省九江道台,四弟富顺代理过吉林将军……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金顺奉调回京述职,行至肃州(今酒泉市)时,宿疾发作病逝于途。享年54岁。金顺去世时,“身后不名一钱”,多亏部下为其筹款,尸身方得入殓。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个大官,竟然没有积蓄在身?记得古龙的小说《大人物》中有个人叫做吴半城,他舍弃了半城的财富,换来半城的朋友。金顺将军和吴半城非常相似,他死后,共有200多名各级部下,全身缟素,步行5000里,护送金顺的灵柩到达北京。清政府听闻此事,赶忙拨款1000两白银作为丧葬费,赠太子太保,谥忠介,予建祠,归葬故里。

金顺安葬在吉林市江南永庆的家族墓地,因传闻他是在路上遭人砍头暗杀,被清帝赐以纯金头颅入葬,因此历史上金顺的坟墓多次遭受盗掘,但墓中怎会有金头存在呢?和坟墓的遭遇不同,坐落在吉林市西安路的金顺将军祠堂一直存在到解放后。这座祠堂“正宇三楹,东西配庑各三楹,穿堂三楹,西廊房五楹,二门一楹,大门一楹,门匾:金忠介公祠,正殿牌位上写道‘追赠太子太保衔帮办新疆军务钦差大臣,头品顶戴双眼花翎赏穿黄马褂、总统伊犁将军云骑尉世职,图尔格齐巴图鲁、谥忠介公讳金顺之神位’。”

书写金顺的人生履历,由于其阶级局限,确是做了不少屠戮起义民众的事情。但是从他忠于祖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并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客观事迹来品评,金顺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爱国将领。在金顺、凤翔等吉林籍八旗将领的感召下,一代代吉林满族人秉承忠勇,以白山松水人特有的质朴,为国家的安定效力。无论是之后的庚子抗俄、甲午抗日、伪满抗日,还是之后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自卫反击战,都有大批满族勇士的身影闪现。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时光里,一旦有敌来犯,吉林旗人自当奋勇争先共御外辱,为国家人民福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一如金忠介祠堂门楹上的长联,即是对金顺将军一生的肯定,更是清代吉林旗人集体价值观的最高体现:

上联:是汉武乡、唐武忠、岳武穆一流人物,名震寰区,建节钺凡卅载,任封疆历两朝,溯昔南剿发逆,西靖羌夷,炳炳然勒碑铭勋,桑梓仰邀陈俎豆;

下联:与胡文忠、曾文正、左文襄共济中兴,威宣华外,见回纥以单骑,定天山只三箭,今朝北阙颁书,东陲享祀,昭昭乎酬庸彰荩,春秋特许存馨香。

史料部分取材《吉林市市区文物志》、《永吉县志》等资料,图片取自互联网及头条号免费图库,在此向原作者的辛勤劳动诚挚致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