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溫州”與“南吳川”的今昔

改革之初,“北有溫州,南有吳川”成為當時民營企業界的口號之一。如今,這兩座城市, 一個成為“中國鞋都”,一個被封“中國塑料鞋之鄉”。

自從30年前因那個口號兩地“擦肩而過”之後,溫州鞋企走在全國自創品牌的前沿,而吳川還在經營著低檔次的塑料鞋貼牌生產,兩地的發展,經歷的軌跡已是絕對的不同。

從改革發展之初起,有兩個地方分別引領了當地民營經濟的發展——溫州與吳川。一個長期領跑中國民營經濟,一個曾經誕生廣東省第一個以紡織為主的民營企業。在那個時候,“北有溫州,南有吳川”,成為民營企業界的口號之一。如今,這兩座城市,一個成為“中國鞋都”,一個被封“中國塑料鞋之鄉”,然而自從30年前因那個口號兩地“擦肩而過”之後,兩地的發展,經歷的軌跡已是絕對的不同。

溫州製鞋業早起南宋,歷經九百餘年,風雨傳承,發展至今。這個傳統行業沉澱著厚重歷史的漫長洗禮,也烙印著改革開放的刻苦磨練,有領跑中國鞋業的輝煌,亦有兵敗滑鐵盧的驚夢。

“溫州模式”的核心是發展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具有機制靈活、產權明晰、風險自擔等特點,與市場經濟具有天然的親和力。

改革發展到今天,“溫州模式”終於從“異端”變為人們爭相推崇的“圭臬”,成為民營經濟的代名詞。

“北溫州”與“南吳川”的今昔

吳川呢?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廣東吳川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但以下的系列數字,也許會讓人對吳川有另一番認識:

一百個深圳人或珠海人當中,至少五個人的房子或者辦公樓是吳川人建造、裝修或開發的。十個開車的廣州人中,有五個人的輪胎是從吳川人手上買來的。十件珠三角的可回收垃圾,有三件是經過吳川老闆而重新利用的。如果讓時間倒流十年,十個中國人當中,有九個人腳下的拖鞋產自吳川。

偏安粵西的吳川交通卻並不閉塞。面臨南海的吳川因粵西第一大河鑑江沖積而成的三角洲地帶,而形成了發達的水上交通網。由於有便利的交通網,吳川數百年前就以商貿繁盛、手工業發達和物產豐富名冠粵西。即使在計劃經濟時期,吳川的民營經濟力量也從沒被打壓下去。計劃經濟的集體化政策,始終沒有在吳川完全落實過,農民一直有自留地和自養牲畜、家禽,而農貿市場的交易也從來沒有中斷過。

“北溫州”與“南吳川”的今昔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改革開放之後,吳川的民營企業異軍突起。1979年,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吳川就誕生了第一個以紡織為主的民營企業,實行“以勞代股”的新體制。80年代中期,吳川形成了“鎮辦、村辦、個體辦、聯戶辦”的發展局面,爭當老闆的心態在吳川人當中盛行,並開創了全省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業。這就是當時與家庭為基礎發展私營經濟的“溫州模式”齊名的“吳川模式”,並就此形成國內皆知的“北有溫州,南有吳川”。據老人告訴記者,當時流行的一句話是——全國除了西藏,都穿吳川鞋。此話不免誇大,但吳川鞋業的產量之大可見一斑。據瞭解,80年代到90年代初,吳川的拖鞋製造業確實盛極一時,大大小小的製鞋廠有上萬家,全國各地的客商都到吳川來拿貨。

1978年,吳川和溫州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當。到1986年,吳川人均GDP為491元;溫州人均GDP為406元,吳川尚有一定領先優勢。但到了90年代中後期,隨著珠三角地區的飛速發展,珠三角城市群的資源聚集效應不斷增強,整個粵西地區的人才、資源和資金大量流向珠三角地區。這其中便包括了無數的吳川企業家,他們在珠三角四處闖蕩,形成今天吳川民營企業“牆裡開花牆外香”的局面。

但吳川經濟因此放緩。而此時,溫州的企業正處於四面開花的擴張時期,民營經濟迅速壯大。當時,吳川年均G D P增速僅在6%-7%之間,溫州卻以飛快的速度絕塵而去。

“北溫州”與“南吳川”的今昔

如今,溫州與吳川,這兩座城市在鞋業界的地位已經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溫州鞋企已經走在全國自創品牌的前沿,而吳川還在經營著低檔次的塑料鞋貼牌生產,雙方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軌跡的路;但儘管如此,在影響整個鞋業界的某些因素下,兩地又都在經歷著這個階段必須經歷的發展“陣痛”。哪怕軌跡再如何沒有交點,鞋業界仍然同處一片天空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