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留了句話,現在常說,心中憤慨卻又無可奈何的時候說正合適

說起韓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玩遊戲的人來說更是熟的不行。亂世之中出英雄,但是英雄在功成名就之前往往是比較艱難的,韓信的胯下之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至今有很多電視劇,都是對那個時期的演繹的。

韓信留了句話,現在常說,心中憤慨卻又無可奈何的時候說正合適

韓信是一個出身不高的人,但是,最終能夠幫助劉邦獲得開國皇帝的地位,確實非常不容易。韓信原本是為項羽工作的,是給項羽守大門那種,得不到重用,後來是在蕭何的介紹下,他才被劉邦重新使用。韓信不僅僅是一個能夠忍得住自己,還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但是韓信最後卻很慘,他死於劉邦的劍下,讓人感到唏噓。

今天我們說的這句話就和韓信有關,作為戰術家的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韓信也展示了他無與倫比的軍事能力,劉邦能奪得天下,其中,韓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這些在劉邦登基之後就開始變了。

韓信留了句話,現在常說,心中憤慨卻又無可奈何的時候說正合適

他們在戰鬥時,他們是兄弟。現在他們的身份地位卻都不同了。這裡就想起那句名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就是韓信。他不像是秦朝的王翦,怕被忌憚,於是便像秦王要求要很多的錢財,王翦的機智,也在勾心鬥角的廟堂逃過一劫。可韓信卻不瞭解這朝堂的爭鬥,所以,才會被劉邦忌憚。所以當明知道有人冤枉韓信造反時,劉邦還是選擇把韓信貶為淮陰侯。後來呂后覺得像韓信這樣的人,留著也是一個大禍害,只有把他殺了才能絕後患,於是呂后讓蕭何把韓信騙進宮中秘密處死了。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記載了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事蹟,突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功。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韓信在臨死之前大喊著:”我不服“,可想而知,韓信死得很冤,我不服這三個字,傳到現在也變成了大家的口頭禪,心中憤慨卻又無可奈何的時候說這話正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