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陳雪:眉山尋巢谷

陳雪(廣東)

我心儀眉山,敬仰眉山,不單是因為李密,也不單是因為三蘇祠,還因為一個叫巢谷的老人。

知道巢谷亦是因為蘇轍的《巢谷傳》。蘇轍平生為人寫傳記不多,自發地為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鄉鄰作傳記,也許是僅此一部。

巢谷一介布衣,既無顯赫事業也無傳世詩文,卻與東坡兄弟有著一段無法割捨的生死情緣。

最讓東坡兄弟感動的是,當他們兄弟顯赫之時,巢谷隱沒江湖。當他們落難之時,親朋好友害怕受到牽連,紛紛避而遠之,惟巢谷不知從何處突然冒出,公開揚言要獨自徒步嶺南探望兩蘇,並要送上自制的祖傳秘方聖散子。

聖散子是預防和醫治嶺南瘴毒的特效藥。

說起祖傳秘方,會讓我們聯想到隋代的著名醫學家巢元方,他曾做過太醫博土,太醫令等職。

公元610年,巢元方曾奉詔主持編撰《諸病源候論》,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病理學專著。聖散子妙方也許是經過代代的臨床實踐又不斷完善,傳到了巢谷手裡。

紹聖三年(1096),隨蘇東坡南貶的愛妾王朝雲在惠州因病早逝,年僅34歲。巢谷在眉山聞知這個噩耗,心情十分沉痛。

不久,他讀到了蘇東坡寫給王朝雲的數首悼亡詩。其中那首《西江月·梅花》裡有“玉骨那愁瘴霧, 冰姿自有仙風”,足以證明她是死於瘴毒之侵。

更讓巢谷擔憂的是,東坡年事己高,老疾在身。沒有王朝雲的陪伴侍候,一個年過花甲的垂暮老者,孑然孤寂,形影相弔,又如何敵得住嶺南瘴癘?

想到東坡兄弟此時險惡處境,他一刻也不能耽擱,他要趕製聖散子,他要親自送到東坡兄弟手中。

巢谷並非一介武夫,他年少時飽讀詩書,只是感覺橫刀躍馬比詩酒人生更能盡忠報國,才棄文從武,改行易轍。

於是,在那浩浩蕩蕩的眉山八百學子進京赴考的隊列裡,有巢谷的高大身影,而在文科武舉的放榜中,卻沒有了巢谷的名字。

即使如此,巢谷憑著膽識過人和武技在身,仍然成為熙河名將韓存寶的得力助手,並與之結下金石之交。

當韓存寶蒙難在即,急需託付後事時,巢谷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他喬裝打扮,隱姓埋名,躲過了一次次官兵的追殺,星夜兼程,把銀兩分文不少地交到韓存寶的遺少手中。從此走避江淮,成為一個四海為家、浪跡江湖的遊俠義士。

巢谷的嶺南之行,是在紹聖四年(1098)初冬。此時的蘇轍,已從雷州貶至循州(龍川),蘇東坡也從惠州貶至海南。

1098年的農曆十月,眉山也許寒風凜冽,東岸碼頭的船隻、行人比平時少了許多,河堤上的樹木被白霜凍過,顯得一片枯黃,滔滔江水託著巢谷的木船順流而下。

江面是如此遼闊,大地是如此蒼茫又如此寒冷。只有巢谷行囊中的聖散子藥丸,還彌散著脈脈餘溫。

這是一條荊棘叢生、艱難險阻的生命之路,這是一次危機四伏、充滿挑戰的水陸遠行。

巢谷下長江,出四川,過重慶,轉湖北,入鄱陽湖轉贛江,轉韓江轉梅州上船,再徒步到龍川。

數千裡水陸兼程,舟車勞頓,單在路上就走了3個多月。翌年正月,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巢谷,才抵達蘇轍的寓所佗城。

他的到來,讓身在異地他鄉、舉目無親的蘇轍欣喜若狂,相擁而泣又相視而笑,又讓當初譏笑他獨步訪蘇乃天方夜譚的眉州鄉鄰噤聲無語。

循州(佗城)沒有保存下蘇轍當年寓居的客家小院,但在東江河邊,在螯湖蘇堤,卻留下了他們當年的許多足跡。他們在這裡野炊村蔬,鄉音敘懷,共同回憶家鄉的連螯山和岷江邊的快樂時光。

這種在落魄和苦難中得到的絲絲溫暖,無疑讓蘇轍在蠻荒的嶺南陌地燃燒出生命的頑強和燦爛。我們知道,循州之貶是蘇轍生命歷程中最難堪、最消沉的一段時日。

幾乎頹廢的蘇轍,因為巢谷的到來,重新煥發出巨大的創作激情。短短的兩年時間裡,除寫下《龍川別志》《龍川略志》外,還寫下了《巢谷傳》。

蘇轍在這部傳記裡,寫下了巢谷幾件十分感人的事蹟。

一是“予以罪謫嶺南,土大夫皆諱與予兄弟遊,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徒步訪吾兄弟”。

二是在韓存寶落難之時受重託。“谷許諾,即變姓名,懷銀步行,往按其子,人無知者。”

文章的最後,蘇轍把巢谷比作古代君子高恭。蘇轍想起東坡第一次遭貶時,巢谷亦曾去黃州探視並一起躬耕於壠。故說:“谷於朋友之義,實無愧高恭。”

按常理,巢谷是註定要被歷史遺忘的,因為他太普通、太普通了。

蘇轍用傳記把他記錄下來,成為我們今天揚賢頌德、追述緬懷的翔實史料。

我一直以為,在巢谷的故鄉,一定還有不少關於他的傳說。

眉山之行,我不止一次在三蘇祠內轉悠,在岷江岸邊的古碼頭上徘徊,在東湖公園的遠景樓裡上下尋覓,除了看見蘇轍的那本《巢谷傳》外,一無所獲。在眉山學者編著的一套套三蘇研究文叢中,也難覓其蹤。

這讓我頗感惆悵和惋惜。難道巢谷的一次次嶺南之行,就如卓契順的千里送書而為換得一帖《歸去來辭》?他的義行壯舉不僅得到東坡兄弟的讚美和敬仰,他的為人品格更應該像蘇轍作傳時的初衷那樣,得到發揚光大。

我在想,作為巢谷的故鄉,偌大的三蘇紀念館,是不是該給他一格方框?哪怕是一段簡介,一幅畫像,也可讓慕名而來的遊人過客憑弔一番。

我還在想,巢谷生於眉州,長於眉州,卻死在嶺南,葬在新州,新州如今還有完好的巢谷墓。

廣袤的眉州之域,是否也該給他一席之地?造一座衣冠冢,不植萬棵松,不種萬杆竹,就栽兩株柏,墓前立塊碑,碑上刻下:

巢谷,謂元修先生,眉山農家也。幼傳父學,雖樸而博,後棄文習武而未舉,乃周遊巴山蜀水,廣交天下賢良。熙將蒙難,巢谷懷銀獨去,完其遺願,實為緩急可託之人也。三蘇中舉,名滿天下,巢谷隱身未見;兄弟遭貶蠻荒,巢谷採眉山百草,制聖散徒步嶺南醫瘴。數千裡水陸輾轉,百餘個日夜兼程,循州相見再獨步海南,卒於半途。嗚呼!眉山聚秀,岷江呈祥,有進士學子八百餘眾,敢到嶺南探視東坡兄弟者,唯巢谷一人,且年屆七十有三。

陳雪,男,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出版專著《東征!東征!》《時光印格》《東坡寓惠詩文選注》等10部,作品先後獲人民文學徵文獎、冰心散文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圖書、電影獎等,有作品被收入《當代散文精品》《高中語文閱讀》《高考模擬試題》《中國散文排行榜》等。現任廣東惠州市作協主席,《東江文學》主編。

【“浣花溪”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文學隨筆、散文、散文詩、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2000字,標題註明“浣花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