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帝王還會擔心財政收入,銀子不都是自己熔的嗎?

渋悳


這應該是一道經濟題才對吧,差不多從漢武帝時期開始,中國就開始施行“鹽鐵專營”了,也就是明確了鹽和鐵只有國家才能製造和銷售,後來又有酒、特殊木材等等也被國家壟斷,民間沒有經營這些物資的權利。

所以,古代皇帝是有金山銀山的,而宋朝之後還有印鈔機呢,印交子和會子不比鑄造金銀方便得多,但是古代皇帝不敢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通貨膨脹。而古代通貨膨脹對一個政權造成毀滅性打擊的,莫過於南宋。

“靖康之變”後南宋政府財政緊張,並且統治區域只剩下了半壁江山,所以宋高宗趙構便在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下令大規模發行會子(當時的會子主要是用楮紙製造,所以也被稱為楮幣)。現在的經濟學告訴我們,紙幣和金銀的儲量是要有一定比例的(我也不太懂),但是宋孝宗時期就因為過量發行會子而引發了一波擠兌潮,事後孝宗對會子的發行才制定了規矩——每三年發行一界,每屆一千萬貫,並且只能使用六年。

這才讓會子相對穩定了下來。但是宋蒙戰爭爆發之後,財政又緊張了,不得不再次大量發行會子,就導致了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公元1189年一貫會子可以兌換700銅錢,但是到了公元1236年,一貫會子只能兌換300文銅錢了。

戰爭時期本來就政局不穩定,嚴重通貨膨脹的更是讓百姓怨聲載道,所以宋理宗乾脆下令永遠停止使用會子。同樣的問題在民國又一次發生,這都告訴我們,關鍵時刻還是真金白銀靠譜。


國史通論


天下當然都是皇上的,但皇上也不是萬能的。有人疑惑古代帝王為什麼還擔心財政收入,自己可以造錢啊?這個中國古代的諸位皇帝已經試過了,從宋朝到元朝再到明朝,都出現過非常嚴重的貨幣貶值現象。明朝時財政非常緊張,當時的皇帝就是這麼想的,錢不夠人家自己印。你想,

你的東西總體增加不多,錢卻成倍地印,原先十塊錢的玩意兒,不就變成一百塊了麼?朝廷當然可以下死命令,規定印出來的錢就是通用的,用於發放官兵的薪餉,官員的俸祿,以及各種工匠的工錢,民間必須予以認可。一開始還行,可很快就沒人願意收這種錢了。明朝中期,50千文(製造的時候是當五十兩白銀髮的)大票拿出來,市場上只當是幾百文錢用,原先規定價值一兩的票子,百姓交換時只當是幾文錢。再後來,“寶鈔”就只能當擦屁股紙,一文不值了,從此被徹底廢棄。

民國中後期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因為軍費所需,國民政府直接印發超量紙幣,導致原先可以買兩頭牛的錢,到最後只能買一張紙。

錢是得印的,但要根據天下的經濟情況和貨幣折費來調整。中國古代的財政收入,主要還是得靠稅收,要從老百姓手裡取得,因為那是民間實打實創造出來的“價值”,而不是憑空印出來的“票子”。古有十稅一,三十稅一,打仗了還加派捐稅,都是從民間徵派得來,很少有說自己印出來的。稅收可以是銀兩,也可以是糧食,統稱“錢糧”,這是明清時期的做法。宋代以前,民間通用布帛和銅錢作為貨幣,百姓要繳納布帛或錢財,還要出徭役。銅錢和銀錢一樣,比較稀少,採集和加工都需要勞力,民間認可。布帛之所以在唐朝流通,是因為布帛需要付出很多勞動才可成形,其本身也有使用價值,故而人們認可布帛,剪切布帛來當錢來用,其實用價值降低,主要是當貨幣。

遠古社會的貝殼也是如此,不是普通的貝殼就能當錢用的,能當錢用的貝殼,必須是稀有貝殼,還需經過原始人細心打磨,才可以作為“信物”。可知,想要成為民眾認可的貨幣,最重要是信用和強力管控,否則要麼無人認可,要麼超發氾濫,回到“以物易物”,直接拋棄不可靠貨幣的時代。


豆子人民藝術家


為什麼所有人都在回答關於通貨膨脹的問題???難道沒有人關注這個題設就是錯的嗎???

什麼叫做“銀子是自己融的”?難道在題主的意識裡,古代皇帝可以像印紙幣一樣造銀子?還可以造到讓銀子通貨膨脹的程度?!

元素合成?!!

如果哪個皇帝真的可以做到這點,那麼毫無疑問,他肯定是不用擔心財政收入的,因為有如此逆天的科技水平,他肯定早就實現了大同世界,因為即使以今天的科技水平,合成銀元素也是不可能的。

白銀並不是“融”出來的,而是“挖”出來的。沒有銀礦拿啥融銀子?而以古代的銀礦生產力,挖白銀還遠不到考慮通貨膨脹的程度,大多數古人也沒這個意識。君不見歐洲的殖民者,去拉美非洲都是搶劫黃金白銀,他們可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通過膨脹的問題的。

在貨幣史上,白銀作為同行貨幣的歷史其實並不長,要到明朝中葉之後才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那是因為明朝隆慶皇帝開放海禁之後,明朝的貿易順差讓大量西班牙殖民者的白銀湧入中國,才讓中國的白銀充沛到足以作為普遍貨幣使用的。

所以古裝劇裡很多都是瞎拍,神探狄仁傑裡李元芳花錢動輒多少銀子,這是不符合史實的。

關於通貨膨脹,古人的確也面臨過這個問題,但大多數情況下,不嚴重。

因為古代貨幣是以金屬價值為依託的。白銀流行之前,中國基本靠銅錢,由政府統一鑄幣。如果政府鑄幣缺斤少兩,比如明明八兩銅料卻摻雜質鑄成一斤銅錢,那麼民間很快就會有反應,這點可以參照一下兩漢之交的貨幣亂相以及新莽政權的貨幣改革。

有實際價值的金屬貨幣,很難有過分的通貨膨脹。唯一有可能大幅度通貨膨脹的,是紙幣。

這裡就要講明一個制度——準備金制度。

我們知道,貨幣要流通,最主要的信譽,即大家都認同,你這個貨幣是有價值的。如果大家不認同,則你的貨幣不過是廢紙一張,沒有人認的。

如何讓大家認同你的貨幣是有價值的呢?

答案是準備金。

比如人民幣,中國有龐大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在任何銀行裡,都可以換來美元日元歐元等等各國貨幣,都可以轉化成國際購買力,能換來硬通貨,那麼大家就認同,人民幣是有價值的。

美元之所以能成為硬通貨,就因為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美元和黃金掛鉤,用美元能直接兌換黃金,那麼美元就是有價值的,各國都認。

如果不能兌換硬通貨,則貨幣無價值。比如委內瑞拉貨幣,比如津巴布韋貨幣,也比如民國的金圓券。雖然從名義上講,這也是錢。但這些錢只能在本國花,從外國是買不來一點東西的,比如一個津巴布韋人,他想買石油黃金,他拿著津巴布韋元能去沙特買到石油嗎?能去美國買黃金嗎?不能,人家只認美元。可是津巴布韋出口給美國的東西少的可憐,賺不來美元,所以津巴布韋元就是沒有價值的貨幣。雖然比值漲到了一百萬億(對,你沒看錯,一張一百萬億),可是在市場上和老百姓心目中它依然是廢紙。

(津巴布韋幣)

金屬貨幣因為自身的價值,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嚴重貶值,可因為攜帶不便,市場需要紙幣。這就需要政府作為發幣方的信用來擔保。中國從宋朝開始,宋元明三朝,都發行過紙幣。

其中誰做的最好呢?

您可能想不到,是元朝。

蒙元政府雖然很多事情都乾的很糟糕,可是唯獨發行紙幣這件事兒乾的很好,居然很有現代經濟意識的建立了準備金制度。蒙元政府發行的紙幣,可以隨時隨地在政府裡換來同等價值的白銀或銅錢,因此一經發行非常受歡迎,很快就成為了全國的通行貨幣,這也讓馬可波羅來華時異常驚訝。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也想發行紙幣,他想以發行紙幣的方法來補充財政(天真的想法)。可是他始終不明白,白紙不是財富,印上了字也不是財富,貨幣才是財富,可是他發行的不是貨幣。

朱元璋的紙幣,屬於亂印,胡印,提上褲子不認人的印。一張白紙,印上個五兩,就打算拿出去當五兩花。印上五千兩就打算當五千兩花,但是你想兌換真金白銀?沒門!

所以老百姓對於這種紙幣,根本不認賬,該怎樣還怎樣。可是朱元璋不管,他一定要花出去,既然市場上花不出去,那就用來——發工資!

明朝官員的俸祿,有一半是發的這種廢紙紙幣,可憐的明朝幹部,本身俸祿就少的可憐,還有一半是沒有購買力的廢紙,所以,海瑞有多厲害,這下您知道了吧!


小約翰


銀子是礦藏,而且儲量是有限的,關鍵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白銀缺乏的國家。

1、銀子不是紙幣

在王朝財政時期,紙幣經常被超發。南宋、金、元都是紙幣發行過猛。明朝也是,朱元璋的大明寶鈔貶值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大明寶鈔)

銀子就沒辦法了,實實在在的一塊是一塊。

2、銀子什麼時候在充足

中國自古以來就缺乏白銀。在很長時間裡,白銀一直沒有成為主要貨幣。比如你看唐朝說五兩銀子吃飯,基本就是錯的。

現在雖然有研究說宋朝貨幣化,實際上真正的白銀貨幣化就是明朝中葉開始的。

一是產量增加,日本的望見銀山,西班牙在南美的銀子開採。大大增加了全球白銀供給量。

二是,大航海時代開始,全球聯繫緊密,互通有無成為常態。

到這時候,大明才開始財政白銀化,軍餉白銀化,走上了貨幣化的路徑。

3、銀子沒法玩貨幣政策

銀子和黃金一樣,他們的存量有限,很難通過白銀、黃金搞貨幣政策。也就是這種貨幣制度越發展,貨幣政策越難推行。

比如現代央行的紙幣制度,這是現代金融制度形成後才開始發展。

總結:

白銀屬於稀有礦藏,而且中國儲量稀缺。到了明朝中葉以後,中國走上了白銀貨幣化的道路。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說來帝王們都是富有天下,從理論上說,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還會操心錢的事情嗎?事實是,皇帝們經常為錢的事情而犯愁。

治理天下不能靠他一個人,他總是需要一大堆官員來給他幫忙。而這些官員和他的關係,其實就是老闆和打工仔之間的關係,官員們替皇帝辦事,皇帝給官員們發工資。工資要是少了,官員們就不會效忠於皇帝。比如漢代,丞相的工資號稱萬石,即一年的工資是一萬石糧食。九卿的工資是二千石,一般的縣令是千石到六百石,縣長(人口小的縣)為四百石。除了這些,還會有其他的一些收入,皇帝也會經常賞賜官員們。其次,皇帝總需要維持一支數量足夠龐大的軍隊,一方面用於抵抗外敵入侵,一方面用於鎮壓可能的反叛。而養兵當然就更需要錢了,朝廷輕易不敢剋扣軍人的軍餉,對於朝廷來說剋扣軍餉,那可是致命的。這是兩個最大開銷,此外,朝廷還會有一些必要的開支維持整個政府系統的運轉,這也需要錢。皇帝也會營建都城、宮室等等,這也需要錢。所以,很多時候皇帝都在為錢而操心。

(宋神宗畫像)

說到錢,北宋的皇帝們真是操碎了心。北宋的經濟發展水平比前朝要發達許多,朝廷的稅收也比前朝要多很多。但是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北宋養了一支龐大的官僚,在經歷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後,北宋的皇帝們為了防止出現地方的分裂,進一步中央集權。明明一個官可以做的事情,偏偏任命兩個、甚至更多的人去做,這些官員之間相互起到牽制的作用,從而有利於皇帝的集權。而且,為了維持官員們的忠心,北宋皇帝對官員們的待遇非常之高。官不管事,卻享受著極優厚的俸祿,有正祿、祿粟、職錢、春冬服、從人衣糧等。例如一個正一品的官員,他的正祿為每月三百貫,祿粟一百石,薪柴1200束,炭一百秤,每年有綾四十匹,絹六十匹,綿一百兩、鹽七石。除職錢、從人衣糧外,還有茶酒、廚料、飼馬芻粟、米麵等項。這是薪給制與供給制的混合,甚至還可以包括70名隨從人員的衣食也有國家包了下來。另外還會有額外的賞賜和恩典。外官除了這些之外還會有公使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等。

(王安石畫像)

北宋建立後,北宋為了防止再度出現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宋朝的兵役制度將過去的徵兵改為募兵。中央的禁軍和地方上的廂軍在性質上都是政府徵募來的職業兵。根據著名宋史專家鄧廣銘的統計,968到976,總兵力為378000人,995-997,為666000人,1017-1021,為912000人,1041-1048,為1259000人。國家養活了一百多萬的軍隊,消耗了財政收入的大部分,使財政狀況長期處於拮据之中。我們經常看到歷史的記載說北宋積貧積弱,其實北宋一點兒也不貧,只不過是朝廷花錢的地方遠遠超過了前朝。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如何為朝廷掙更多的錢。

(漢武帝畫像)

這還是在和平年代,一旦遇到戰爭,那就花錢如流水了。漢武帝時期曾經發動了對匈奴三十多年的戰爭,到後來漢武帝實在有些打不動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沒錢了。同樣,在明朝的時候,崇禎皇帝始終都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局面。當時,不僅需要對付國內的張獻忠、李自成,還需要應付關外咄咄逼人的滿洲人,政府不得不擴大軍隊,而這都需要錢。清朝嘉慶初年爆發了大規模的白蓮教起事,為了鎮壓白蓮教,據統計,清朝前後投入超過兩億兩白銀,相當國庫五年的財政收入,使國庫為之一空。

(漢代的五銖錢)

皇帝沒錢的時候怎麼辦呢?超發貨幣是一個選擇。但,這是飲鴆止渴。在漢武帝的時期,漢武帝也曾經動過貨幣的主意,漢武帝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發行皮幣,用宮苑中的白鹿皮製成。皮幣每張一方尺,飾以彩畫,值四十萬錢。王莽的時候發行過一刀平五千的刀幣,一枚刀幣相當於五千銅錢。東漢末年,董卓則是發行小錢,即減少銅錢的分量,漢朝通行的貨幣是五銖錢,而董卓發行的貨幣連一株也不到。在有了紙幣之後,政府也會超發紙幣。比如元朝始終都面臨著鈔法的困擾,超發的貨幣遠遠超過了庫存的白銀。而到了明朝的時候,明朝的紙幣形同於廢紙。超發貨幣帶來了巨大的通貨膨脹,比如董卓發行小錢以後,谷價漲到數十萬,甚至百姓只得以貨易貨。

(王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

至於這個問題問到的銀子,在中國歷史上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那是明朝中期以後的事情。因為中國是一個貧銀國度,我們國家的銀礦並不多。在歷史時期,銀子起到了貨幣的作用,但主要依靠的是銅錢。皇帝要想鑄造元寶,前提是需要有銀子。沒有銀子,從哪裡來鑄造元寶呢?到了明朝中期以後,隨著全球化貿易的興起,大量白銀流入我國,張居正改革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推行了銀本位。在推行了銀本位以後,由於銀子是硬通貨,一般不存在著隨便鑄造而影響通貨的問題。但是,皇帝也不可能無限制地鑄造元寶,也是受制於皇帝手裡的銀子數量。

當超發貨幣還不起作用的時候,朝廷就會打那麼富翁的主意,比如漢武帝時期的算緡、告緡令,其實就是皇帝帶頭打土豪分田地。這更擴大了朝廷的對立面,也是非常危險的。更何況,土豪們也不願意乖乖地交錢。比如崇禎皇帝時候,朝廷沒錢了動員在北京的官員們捐獻,可是他們愣是一毛不拔。等到李自成進北京之後,在皇宮裡只找到了十三萬兩銀子,而李自成對北京的官員們進行了一番搜刮,據清朝的史書記載他搜刮到了三千五百萬兩銀子。

皇帝沒錢的時候,還會賣官。漢武帝的時候,就曾經下令百姓只要交錢,可以從朝廷買到爵位。很快,原來的爵位不值錢了。漢武帝又推行軍功爵,也可以花錢買。漢武帝還好,只是賣爵不賣官。很多時候,朝廷不僅賣爵,還賣官。漢靈帝時候,皇宮失火,他要重修皇宮,就打起了賣官的主意。三公一千萬,九卿五百萬。各地方官員也都明碼標價,甚至可以貨到付款,先上任後交錢。清朝入關以後,從康熙的時候就面臨著財政緊張的局面。不得已,朝廷向富翁們開放了官職市場,向朝廷捐納一定數額的金錢,可以出任一定級別的官員。對於這些靠捐納進入官場的官員,其清廉程度可想而知。至少他要把本錢掙回來。

(道光皇帝畫像,從畫像上看,他真不像個有錢人)

當朝廷真沒錢的時候,皇帝也會號召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道光皇帝甚至穿著打補丁的龍袍上朝。可見當皇帝,雖說號稱富有四海,但也不得不為銀子而發愁!


野叟雜談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代統轄蒼天之下的每一塊土地,掌管四海之內每一個臣民的皇帝,為什麼還會擔心財政收入,沒錢了自己熔些銀子不就行了嗎?這個問題不簡單,且聽有書君慢慢道來。


皇帝擔心財政收入的根源,在於擔心收入不足以維持財政支出。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皇帝要考慮的財政支出都有哪些方面。

1、給官員們發工資。


官員們替皇帝辦事,皇帝需要給他們發工資,工資少了,官員們自然就不會盡力效忠。除了正常工資,皇帝還會經常賞賜官員們。

2、維持足夠寵大的軍隊開支。


為了江山穩固,一方面用於抵抗外敵入侵,另一方面用於鎮壓可能出現的反叛,皇帝總要維持一支足夠寵大的軍隊,而養兵當然就更需要錢了。

3、供養皇親國戚,維持政府系統運轉及修建皇城、宮室乃至陵墓等的開支。


供養數目寵大的皇親國戚,平時維持政府系統的運轉,皇宮殿堂、宮室、圍城乃至陵墓的修建,各級官員衙門的建造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4、如遇戰爭,更是花錢如流水。


清朝嘉慶初年爆發大規模的白蓮教起事,為鎮壓白蓮教,據統計,清朝前後投入超過兩億兩白銀,相當於國庫五年的財政收入,使國庫為之一空。

如此寵大的財政支出,需要足夠的財政收入才能支撐。而皇帝沒錢了,就自己熔些銀子,是根本行不通的。

首先,先說銀子的問題,白銀數量少,不能滿足隨心所欲的需求。


銀子是從銀礦開採出來,通過冶煉提純加工而成的。金礦、銀礦或金剛石礦都是自然界的稀有礦產,尤其是我國,金礦、銀礦更是極度缺乏,所以銀子並不是皇帝想熔多少就熔多少的。

其次,就算是在不用銀子作流通貨幣的時代,超發貨幣也只能是飲鴆止渴。

東漢末年,漢朝通行的貨幣是五銖錢,而董卓發行的貨幣連一銖都不到,隨後,谷價漲到數十萬,甚至百姓嫌那麼多價值小的錢幣裝來裝去麻煩,只得以貨易貨。

有了紙幣後,政府也有過超發紙幣的情況。比如,元朝超發的貨幣遠遠超過了庫存的白銀,始終面臨著超發的困擾。而到了明朝,紙幣更是形同廢紙,超發貨幣不斷出現巨大的通貨膨脹。

明太祖朱元璋異想天開地想以發行紙幣來補充財政,用一張白紙,印上個五兩,就打算拿出去當五兩花,印上五千兩就打算當五千兩用,但政府沒有足夠的真金白銀支撐其兌換,也就成了不被認賬的廢紙。而朱元璋不管這些,一定要花出去,於是就用來發放官員的工資,害得官員們苦不堪言。

綜上可見,皇帝為了能維持政府的正常運轉,需要給官員們開工資,養護足夠寵大的軍隊,供養皇親國戚的奢侈開銷,還要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戰爭等,而中國沒有足夠的銀礦來冶煉白銀,另一方面,超發貨幣會引起通貨膨脹,甚至錢會成為廢紙,所以皇帝不得不擔心財政收入。

既然超發貨幣不起作用,皇帝沒錢了怎麼辦呢?絕頂聰明且有超人智慧的皇帝也是為此大傷腦筋。皇帝沒錢了有時會打富翁的主意,比如漢武帝時期的告緡令,其實就是皇帝帶頭打土豪、分田地。


皇帝沒錢時還會賣官,漢武帝時,曾下令百姓只要交錢,可以從朝廷買到爵位;清朝入關後,財政緊張時,朝廷向富翁們開放了官職市場,向朝廷捐一定數額的金錢,就可以出任一定級別的官員。

另外,朝廷沒錢時,為節約開支,皇帝也會號召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道光皇帝,甚至穿著打補丁的龍袍上朝。

可見,皇帝號稱富有四海,卻也不得不為銀子而發愁。權傾朝野、九五之尊的皇帝,除必須面對生老病死外,錢也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勵精圖治、節儉愛民,使得民富國強的皇帝著實需要極大的智慧與修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有一個詞,叫通貨膨脹。超量印錢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啊。

雖然說古代經濟不如今天那麼發達,但是古代也有市場的話,所以古代也有通貨膨脹存在。財政問題不是古代人擔心,是從古代到今一直都有很多人擔心。皇帝也不可能說鑄錢就鑄錢,他老人家也得考慮這些超量的錢進入市場後的影響。

超量鑄幣的問題,在漢代挺嚴重的問題。因為漢初有一段時間是允許百姓鑄私幣的,好像從劉邦到景帝的階段吧。關於鑄私錢的事情,一直都是浮浮沉沉,有時許有時不許。漢武帝時期,徹底不許。但是整個漢代私鑄錢幣的情況還是很嚴重的,導致了西漢末、東漢末都有一定程度通貨膨的問題。這些私鑄的銅錢流入市場也也叫惡幣,惡幣多了對市場影響,最壞的影響就是通貨膨脹。因為錢不值錢了,物價自然就漲了。

西漢末的時候,王莽三次改革貨幣,第一次,下令除五銖錢之外,更鑄"大泉",重12銖,值五銖錢50枚,又造"契刀",值五銖錢500枚; "錯刀",值5000枚。這種虛價大錢出現後,造成民間盜鑄成風,物價上去了,在實際交易人們還是更加向於使用五銖錢。第二次,老王廢除"錯刀"及五銖錢,另發行"寶貨",這個比較複雜,分得比較多。結果跟之前的錯刀一樣,試用了一年推行不下去了。第三次,王莽作貨布、貨泉兩種並行,結果跟上兩次一樣又引起盜鑄,然後推行不下去。

東漢末,董卓董卓進京後,也可以不用五銖錢,更鑄小錢,結果一樣通貨膨脹,導致了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後錢貸不行。

所以,不考慮經濟問題任意鑄超量的錢幣,其後果是很嚴重的。


柳氏異聞錄


@一枚明粉的回答很好地說明了白銀的問題,我簡單補充一下古代人對通貨膨脹的認識。

1

供需關係影響價格,其實人們很早就知道了。《管子》講:

——幣重則萬物輕,幣輕則萬物重;

其中還講:

——谷重則萬物輕,谷輕則萬物重。

這裡是說:如果市面上流通的錢少,一共只有一點點錢;那麼這點可以買很多東西,東西就便宜。如果流通的貨幣很多很多,這樣很多很多錢才能買一點點東西,這樣一來,東西就貴。簡單說,“多則賤,少則貴。”

這時候《管子》已經講明白了一件事:有更多的“幣”,不等於能換到更多的東西,不等於財富增加了。所以,真的要讓國家富強,僅僅收集錢幣是沒有用的,拼命鑄幣就更沒有用了。

2

關於鑄幣造幣,有這個一個故事,說前陣子有個人研究出了一種造假幣的方法,造出的10元假幣可以亂真,但是成本加起來要11元了……

這個故事是說,即使今天,用作坊來造紙幣,造幣的成本是比較高的。古代就更是這樣了。鑄幣不一定能產生收益,很多時候還會虧錢。所以很多時候,中央政府甚至就不鑄幣了。大家用絲綢也可以交易,何必鑄幣呢?日本很長一段時間寧可向中國出口刀劍,來換取銅錢。因為中國的銅錢,就像現在的美元,購買力有保障;如果自己造一點銅錢,大家不用,那這錢一路貶值,最後就虧錢了。

金屬貨幣不僅成本高,產量還受到限制。這是因為,以前冶金業水平有限,已知的銅礦就這點,全國的生產線加起來,也只能開出這些銅——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用殲20作貨幣,每年就出這幾架……那生意怎麼做。而且,銅還是很有用的金屬——比如造佛像就需要銅。這樣一來,到了宋代,全國的銅產量已經遠遠跟不上對銅幣的需求了。通貨緊縮尤其嚴重。

紙幣等其他有價證券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

3

紙幣的相對成本就很低了。但紙幣只是一張紙,需要有機構為它保價。只要有保價的機制,任何一張紙都可以當錢用。

比如宋代茶葉貿易是國家壟斷的。要賣茶葉就需要拿到一張經營許可證,然後才能按規定去賣。因為是壟斷行業,所以只要拿到許可證,就可以賺到錢。那這種許可證就可以當錢用。許可證上面寫著,憑證可以賣1000斤茶葉,大家心裡都有數,這可以賺多少錢。這張許可證就值這些錢。

於是,如果國家濫發許可證,今年茶葉總產量只有x斤,國家實際發了2x斤的經營許可證,那這許可證就大大貶值了。這就是茶葉經營許可證的通貨膨脹問題,兩宋時期很多時候國家都在討論如何避免或解決這個問題。

但就紙幣來說,宋金元都沒有能建立防止惡性通脹的機制。到了明朝,大家對紙幣已經深惡痛絕,最後市場機制選擇了白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銀礦有限,在一段時間裡,白銀供給量穩定,符合市場的需求。


在野武將


問這個問題的童鞋,很明顯是被電視劇誤導了。

電視劇裡面,皇帝動不動就賞賜臣子黃金多少白銀多少,然後一盤子一箱子送人。這明顯是胡說八道!

我國是極度缺乏優質金礦銀礦的國家,從秦始皇是五銖錢到北宋的鐵錢,大多數的流通貨幣使用了銅和鐵這樣的廉價金屬,黃金和白銀,很少用於流通,更多用於做首飾當陪葬等等用途。

另一個佐證是,我們發現歐洲古代有很多的金銀製品,他們使用金幣銀幣當貨幣。這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金銀作為貨幣流通媒介。

而我們,不僅金銀不足以充當貨幣,連首飾等物都開始用其他產品代替。喜歡金銀這樣亮晶晶的東西是人的愛美天性,可是沒有金銀的中國人開始享受玉器,漆器,瓷器,琉璃等金銀替代品。

所以,中國境內的金銀儲量決定了,如果使用金銀做流通貨幣,只可能引發通貨緊縮,不可能是通貨膨脹。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開始用白銀做流通貨幣了呢?

答案是明朝中後期。

大航海時代,大量的黃金白銀從美洲和日本開採出來,隨著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的船隊流向全世界。歐洲人更喜歡黃金,所以大部分黃金流入歐洲尤其是歐洲皇室。明朝中國,只能退而求其次,收下了大部分的白銀。

這個時候,大概是萬曆時期,我們才開始把白銀當做主要流通貨幣。

那個時候,每個商號都會有一把剪子,這把剪子就是用來剪銀子的。作為合格的賬房先生,需要熟練使用剪子剪銀子,用小秤稱銀子。

當然,古代的皇帝也是人,也不會嫌自己錢多的。所以,他們挖不倒銀子或銅,就以次充好,用皮革,或者更少量的銅含量來替代,從而去剝奪民眾財產,收取通貨膨脹稅。

漢武帝曾經用皮革當貨幣,王莽曾經用更少銅含量的五銖錢。但他們騙不了老百姓。老百姓拿到皇帝發行的“劣錢”就趕快花出去,拿到銅含量更高的“好錢”就趕快藏起來,甚至賣給地下造幣廠讓他們造“劣錢”。

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原理。

我國2000多年流通的銅錢,實際上是銅和鉛的合金打造。銅含量越高,銅錢看起來就越好看,價值也就越大,銅含量越低,銅錢看起來暗淡無光,價值也較小。

就是說,古代中國的朝廷,會用銅錢的含銅量調節貨幣價值,進而防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當市場流通不暢,有通貨緊縮壓力時,朝廷發行劣錢,人們拿到劣錢,會很快花出去,貨幣流通快了,經濟就達到了新的平衡。

當市場過熱,出現通貨膨脹時,朝廷發行含銅量更高的“好錢”,百姓惜幣待購,就給市場降溫了!

我是高中政治教師,高中政治必修1有很多這樣的題要做,其中就提到了管仲的《輕重篇》,那是世界上最早論述貨幣政策的經濟學著作。


歷史知事


諸葛小村姑來回答:提問者顯然不懂得貨幣銀行學。僅僅抱著一堆銀子,你會餓死,銀子只有在不斷地與實物交換當中,才產生貨幣功能,平時就是一堆廢物,沉重、冰冷、白花花的,還不怎麼好看。

擁有銀子,不能夠帶來溫飽,銀子背後能夠交換的食物、衣物、土地、服務才是根本。從古到今,我們誰見到過王侯將相親自用爪子到山裡面刨過銀子?他們手中的銀子,都是橫徵暴斂得來的,如果帝王將天下所有的銀子都擺放在皇宮,天下沒有了銀子的貨幣功能,不超過0.01秒,人們就會選擇其它的物質當作貨幣,比如銅、寶石、貝殼等等,或者乾脆以貨易貨,暫時擺脫貨幣,到這個時候銀子反而讓帝王不堪重負了,還容易氧化,減輕重量。


當年董卓就幹過這樣的蠢事,收繳天下漢五銖錢和大量銅器,聽說秦始皇的十二個金人就是被他毀了的,然後鑄造成只有人的小拇指指甲蓋那樣的小錢使用,導致天下通貨膨脹,百姓乾脆都不用錢進行交易了,經濟基本上退回原始社會狀態!在今天河南博物館,我們還能夠看到這樣的小錢。

貨幣是一種國家信用,這是由當時的經濟模式、經濟總量、政治水平、軍事水平等等相互融合產生的一種信用體制,不是哪個人可以隨便更改的。天然的物質,比如金、銀、銅,只有經過人們的認可,才能夠成為貨幣,成為財富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