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去世后,他的妻子为何会自杀?

asd0147014


郭沫若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一位文学家、历史学家,包括我们的毛主席,都尊称其为郭老。可是就是这样一文人才子,其实私底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氓。都说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鲁迅先生对郭沫若的评价就是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郭沫若一生有三个妻子,这最后一个妻子就是于立群,也就是自杀的那个。他们的婚姻都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所主持的,周总理私下对郭沫若说:“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婚礼。”然而这的确也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次婚礼。

这次婚姻也是幸福美满的,于立群与郭沫若生了六个子女,夫妻之间也算是非常恩爱。可就在1978年,郭沫若死了之后,为什么他的妻子于立群会在一年后自杀而亡呢? 儿子的死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儿子的死将是她一生中最大的痛苦。

文革时期,作为文人家庭,郭沫若一家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二儿子因受到了不平而反抗,最后被迫害而死,三儿子因为受不了这种伤害而跳楼而亡。儿子的离去对本来就神经脆弱的的于立群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也是促使她自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不容易挺过了文革的郭沫若,却在不久之后就死去了。郭沫若与周恩来的关系一直是非常好的,所以在1976年周恩来死去之后。郭沫若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伤心欲绝。两年之后,郭沫若终于熬不过内心的积压与情绪而死去。丈夫的死,让于立群变成孤单寂寞的一个人。

其实于立群心里面还有个结,那就是丈夫与姐姐的关系。这个原因无疑是让于立群最接受不了的一个原因。在郭沫若死去之后,于立群在翻着郭沫若的遗物之时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自己的丈夫居然和自己的姐姐于立忱有过一段非常亲密的情人史。

不仅如此,甚至都到了怀孕的地步。要知道于立群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才女,也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文人。在知道这样的事情之后,无疑让她觉得非常之崩溃。文人都是有着非常浓重的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也无法面对世人的猜忌与指点。她的羞愧之心,无疑是她自杀的重要利器。


又回想起之前姐姐于立忱的自杀,其实这一直是于立群心中一个不解的疑惑,也是她许多年来,一直想要去找寻原因的一件事情。然而现在这个事实的答案,就是姐姐于立忱的死,竟然是因为自己一直爱着的丈夫郭沫若。

郭沫若当时的第二任妻子,是他在日本认识的佐藤富子,并且他们还有了两个孩子。但当时郭沫若却还与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有着情人的关系,当时于立枕非常想要“转正”,可是郭沫若却一直拒绝他。

按现在的话来讲,郭沫若包二奶使其怀孕,而要求她打掉自己肚子里三个月的孩子,于是伤心之至的于立忱,看透了了这个小白脸,回国之后就自杀了。
在知道这一切真相后的于立群,无疑内心是崩溃的。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竟然是这样一个男人,甚至还害死了自己的姐姐。自己最爱最亲的人,害死了自己另一个最爱最亲的人的时候。本来就精神脆弱的她,就选择自杀来结束这可笑的人生。


史之策


郭沫若一生之中,共有三位妻子:张琼华、佐藤富子、于立群。这三位妻子,无不对他爱的死心塌地,他的日本妻子更是跟随他来到中国,随了郭沫若的姓。可惜的是,虽然他们都活过了郭沫若,却只有于立群为他送终。

除了这三个妻子,郭沫若还有若干情人,这些情人里,最著名的当属他第三任妻子的妹妹于立忱。为何于立忱最著名呢?因为于立忱是第一个为郭沫若殉情的女人,也正是这个女人,郭沫若被彻底扣上人渣的帽子。

于立忱死后,郭沫若与于立群的恋情转入地上,并在第二年公开同居。此时,郭沫若仍与他的前两任妻子保持婚姻关系,更可恶的是佐藤富子还为他生了五个孩子。尽管如此,郭沫若还是抛弃了他们。

在郭沫若的日夜操劳之下,于立群为他生下六个子女。如此,这个人形配种机终于挺到了1949,解放后,因为形势所迫,郭沫若不再操劳,开始悉心挖墓。

以上背景之下,于立群又将背负怎样的骂名?贱货、荡妇、小三、弑姐者。

虽然于立群相当有才华,可是她的才华终将被她的骂名所淹没。郭沫若活着的时候,他有精神支柱;可是郭沫若一旦不在,她又该找谁去依托?

60年代中后期,于立群的两个儿子意外身亡。本就患有神经衰弱症和心脏病的她,精神再次受到极度创伤。正当此时,她的精神支柱铁骨铮铮同志,也被批豆倒下。一时间,于立群的精神世界里,只剩下绝望。

1978年,郭沫若在病痛中去世,已经没有生活压力的于立群,对生活却了无希望。

一直支撑她活下来的信念是,她要把郭沫若在生前的诗文整理成册,否则内心无法跨过这道坎。1979年,一切尘埃落定时,于立群也自挂东南枝。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刘兰芝当年有过的徘徊,想必于立群也曾有过。迷茫的夜色下,满天繁星照进窗户;于立群如一位《女神》一般,她不再绝望。只见于立群静静的站起,放下手中的香木,拿起白绫。凳子倒下,她从地平线升起,然后又从地平线消失。

太阳如往常一般升起,驱散了群星,照亮了女神。于立群自死灰中复生,异常鲜美,却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了。


祗树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去世,在郭沫若 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的2月郭沫若的妻子于立群自缢身亡,自杀原因引起了世人的猜测。



现在流传最多的说法,是和于立群姐姐的自杀身亡有关。


郭沫若是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感情上却是一个极不负责任、薄情寡义的人。


他和很多女性都有过感情纠葛,不说别的,光和他有婚史的女人就有三位。


第一位,张琼华。1912年,郭沫若20岁时,家里为他安排了婚事,就是长他2岁的张琼华。


张琼华无才无貌自然不入郭沫若的法眼,婚后对她冷脸相待,也不同房,5天后就去日本留学把她扔在家里不管不问。


张琼华在家中侍奉公婆并养老送终,1980年90岁时离世。



第二位是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的富家女佐藤富子。



佐藤富子对郭沫若一见钟情,不惜和家庭决裂和郭沫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并生了5个子女。


后来抗战爆发,郭沫若回国后参加抗战工作,认识了于立群,就不再过问富子和5个子女,建国前夕佐藤富子带子女投奔郭沫若。


郭沫若冷漠地将他们交组织上处理,不再来往,佐藤富子在中国的大连,上海两地居住,活到了101岁,她的5个子女对郭沫若毫无感情。


第三位就是于立群。


于立群才华出众,容貌端庄美丽,他俩结婚后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积极投身于抗战工作中,是有名的抗战夫妻,生有6个子女。



于立群也是郭沫若感情最后的归宿。


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也曾经和郭沫若有过感情的纠葛。


郭沫若在日本与佐藤富子一起生活的期间,认识了大公报的记者于立忱,对她展开了追求,并导致于立忱怀孕。


于立忱怀孕后郭沫若就对她转变了态度,让她打掉孩子,心灰意冷的于立忱回国后不久自杀身亡。


郭沫若去世后,于立群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于立忱的死与郭沫若有关,郭沫若对感情的不负责任伤害了很多女性。


这些于立群心里非常清楚,大概是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姐姐竟然也跟自己的丈夫有那么一段孽缘,并导致了姐姐的自杀。


使本来在文革中因失去两个儿子身体受到重创的于立群受不了这个打击,自缢身亡,给后人留下深深地叹息。


有书博物馆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自杀,除非生无可恋,除非伤心之极。

郭沫若的妻子于立群,在丈夫去世不久,便自杀身亡,这到底是为什么?

两个儿子的死,让于立群打击很大



文革开始后,郭沫若一家受到了严重迫害,其二儿子被迫害致死,三子不堪忍受文革期间的折磨,跳楼自杀。

两个儿子的死,让于立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感觉快喘不过气了。

这是一个影响于立群自杀的很重要的原因。

郭沫若的死,让于立群手足无措



郭沫若坚强地度过了文革,在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对郭沫若打击很大,从此,郭沫若日渐虚弱。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离开了人间,作为妻子的于立群痛苦不已,可人死不能复生。

郭沫若的死,对于立群冲击不小。

得知郭沫若和自己姐姐的故事后,于立群终于坚持不住了



郭沫若死后,于立群非常孤单,常常黯然神伤。

1979年2月初,于立群在收拾和整理郭沫若的作品和日记时,竟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呢?原来于立群大姐于立忱,在1934——1937年期间,和郭沫若相爱了,但当时的郭沫若是有妻子的,有家庭的。

于是,无奈地于立忱当了三年郭沫若的情人。

看到这个记载后,于立群悲伤欲绝,原来自己大姐和郭沫若早就有了亲密关系。

也许这事太过辣眼睛,在1979年2月15日,于立群主动安息了,主动去阎王爷处报道了。

自杀基因



如果说有人天生不怕死,天生就会不紧张,这事我信。

但说,如果有人天生容易自杀,你会信吗?

于立群的大姐于立忱,从日本回国后自杀身亡;于立群的儿子,因受迫害,文革期间自杀;于立群自己也在197 9年 2月15自杀了,自杀原因,官方报道:不详。

这么高的家族自杀率,多少和基因有关的。



于立群自杀,打击来自三重,儿子死、丈夫死、姐姐和老公郭沫若曾经有染的消息刺激。

于立群自杀,除了受到各种打击外,和骨子里容易消极厌世,和家族人士容易抑郁,容易自杀,也是有关系的。


蓝风破晓


1978年6月12日,一代大文豪郭沫若去世。1979年2月25日,郭沫若第三任妻子于立群自杀。那为什么于立群会自杀呢?是殉情吗?跟他第二任妻子有间接关系。对于郭沫若的人品,鲁迅的评价是“流氓文人“,郭沫若也不敢示弱评价鲁迅是”衣冠禽兽“。郭沫若妻妾成群孩子成堆,尽管是我们的大IP,却是典型的风流才子,用时髦的话说叫大猪蹄子,甩唐伯虎八条街。要明白郭沫若的妻子为何自杀,福垊得先理顺郭沫若风流情史。

一个伤女人不停却又让女人爱个不止的高富帅

鲁迅郭沫若互怼,而在对原配的态度上,鲁迅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鲁迅让原配朱安独守空房,伺候老母,原因是包办婚姻。郭沫若不仅让包办婚姻的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伺候老母,而且还让日本妻子郭安娜拖儿带女自谋生路。张琼华几十年如一日,在郭家伺候郭沫若的父母。而郭沫若讨厌大他两岁的小姐姐,婚后五天,就以出国学习的名义撇下新娘走了。

在日本的郭沫若一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边拈花惹草怜香惜玉。在他出色的口才,英俊的外表,文艺范的风度下,俘获了名叫佐藤富子的日本女生的芳心。1916年两人在日本完婚,婚后将日本妻子改名为郭安娜,两人生有四男一女。然而,贤惠的娇妻,可爱的稚子也没能栓住郭沫若的心。1934年,他邂逅了《大公报》在日本的美女记者于立忱。郭沫若立即对她展开了攻势,向她诉说衷肠,说他跟日本老婆结婚是不得已,他根本不爱日本的老婆,只爱于立忱。文艺女青年于立忱就这样被他俘获了。

说起来于立忱那也是白富美。祖父是同治年间的榜眼于式枚,他是淮军首领李鸿章的心腹幕僚,在郭沫若和郭安娜结婚时去世。而于立忱的外祖父是两广总督岑春煊,于立忱赴日前一年1933年去世。郭沫若和于立忱是典型的情人关系,下面就是老套路了。1937年于立忱力求小三上位,郭沫若就是不答应,他就想要做家里旗帜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而且郭沫若还强令于立忱打掉腹中三个月的胎儿。于立忱接受不了这样始乱终弃的小白脸,一怒之下回国,随即自杀,并请自己的好友谢冰莹(福垊特别强调不是谢婉莹,也不是冰心的姐妹)替她申冤,临死还说——郭沫若是又帅又才的感觉是暖男实际是渣男的人。福垊搞不懂的是,为什么总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呢? 看来郭沫若是一名适合当情人的男人。

第三任妻子自杀跟第二任妻子的间接关系

1937年于立忱自杀,日本侵华,郭沫若也就撇下了日的妻儿,回国了。也许,这是郭沫若表达自己抗日的一种方式吧。1939年郭沫若回到阔别许久的家乡向原配深深鞠了一躬,表达歉意和谢意。对不起之后还是对不起,郭沫若又脚底抹油——走了。随后,又找到一名美女,其名为于立群,周恩来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周恩来私下对她说:“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了!”


没错,这次还真是郭沫若最后的一次婚礼了。婚后,两人生活幸福,相濡与沫。但郭沫若去世后,于立群却自杀了。有人说是于立群经历了丧子、丧父之痛,一时万念俱灰才自杀身亡的。然而真相并不是这样。

谢冰莹跟谢婉莹不是姐妹,但于立忱跟于立群却是亲姐妹。当于立群从谢冰莹处得知其姐去世真相时,精神瞬间崩溃,她采取补救的方式就是自杀。这么说来,她的死与郭安娜有间接关系,与其姐其夫有直接关系。可是这种说法也有人质疑,真相到底如何,还请大家多多讨论。


福垊


人们常说:“英雄爱酒,文人好色”,这话放在民国大师鲁迅、胡适、徐志摩、郭沫若身上特别合适,而尤以郭沫若为最。郭沫若去世以后,他的第三任妻子于立群为何自杀,其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人认为民国时期允许三妻四妾,从郭沫若的角度来考虑,他一生也只娶了三个老婆,不算渣男吧。然而,等你看完他的那些狗血剧情以后,你就会发现:大师,不过如此。

郭沫若第一任妻子--张琼华

张琼华是郭沫若的发妻,但绝不是那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儿时玩伴,而是在1912年的时候,由郭沫若的父母在封建传统制服约束下包办的。

换做是你,家里父母逼着你相亲定亲,而女方是你看不顺眼的,你愿意吗?

当时郭沫若的心情就是如此,父母给他选的这个要度过一生的女人,在喝交杯酒的那一天才算第一次见面,当揭开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时,郭沫若在昏昏然中看到的是:一双三寸金莲、一对朝天的猩猩鼻孔。至此,郭沫若极度失望。

郭沫若虽然在那时还没有名气,但脾气还是有的,他接下来做的事与同时期的著名文人政客一样,那就是离家出走,即便曾抽空回家探望父母,但宁可睡在侧厢房的凳子上,也绝不会与张琼华琼华同房。

而被重重封建礼教束缚的张琼华,一生之中都遵循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教化,虽是守活寡,但一直恪守妇道,还帮助郭沫若照顾父母多年,直到1980年在乐山病逝,她度过了漫长的90年惨淡无味的时光,不可谓不凄凉。

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日本女人郭安娜

“郭安娜”这个名字是郭沫若起的,她的原名叫佐藤富子,出生于日本望族,从小受家庭影响,成了一名基督教徒。但在她21岁那年,父母没与她商量就给订了亲,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在她离家之后,去了东京的一家医院,当了一名护士。也就是在做护士的这段时间,她与郭沫若邂逅了。

郭沫若的性格特别与众不同,是特别浪漫的那种,第一次见到郭安娜就感觉自己恋爱了,随即展开了攻势。第一封情书就直接表白:“我见到 你就仿佛见到了圣母玛利亚,你的脸上放出圣光,你的眼睛会说话,你的口像樱桃,我爱上你了”。

郭沫若的情书一封接着一封,终于,郭安娜最后一道堡垒被攻破了。随即二人在没有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结婚了。婚后,郭安娜为郭沫若抚育了四儿一女,含辛茹苦地坚持着。

但在1937年,国内混战不断的情况下,郭沫若决定回国做点贡献,于是,他不辞而别离开了郭安娜和自己的一群孩子。郭沫若离开以后,郭安娜遭到了严刑拷打,并没监禁一段时间后才被释放。

郭安娜不知道那个曾经对自己一见钟情的郭沫若究竟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为何他抛下自己和孩子不辞而别。但她知道,她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即便再艰苦。

在11年以后,她得知了郭沫若的消息,开始了万里寻夫,当郭安娜知道于立群已经为她的丈夫生儿育女时,她默默流下眼泪:“我走……”。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于立群

于立群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她的祖父曾经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榜眼,最高任李鸿章的幕僚,官至正二品,从一品,可谓是一个官宦世家。

但到了民国时期,于立群的家族开始衰落,于立群的母亲是西林县人,一共生了五女一男,于立群排行第三。

要说于立群能和郭沫若最终相知相爱,很多原因是于立群的长姐于立忱的原因。

郭沫若第一次见到于立群时,也是从她的脸上看到了曾经于立忱的影子,虽然比于立群大24岁,但郭沫若还是俘获了她的芳心。

郭沫若去世以后,她的妻子为何会自杀?

这位自杀的妻子就是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于立群,前面提到,郭沫若之所以对于立群一见如故,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她的胞姐于立忱的关系,而于立忱在日本时曾与郭沫若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但当时郭沫若与郭安娜结婚,也就没有给于立忱名分。

于立忱回国以后,被疾病以及忧郁苦缠,最终自缢身亡,郭沫若得知以后,很伤心。

在1979年2月的时候,于立群得知早在1934到1937年,郭沫若就与自己的胞姐于立忱保持着特殊关系,并且隐藏了这么多年。丧子之痛,再加上丧夫之痛,于立群在多重打击下,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最终于1979年2月25日在故居自缢。



小小嬴政


其实因郭沫若自杀的女人不止一个,情人于立忱、妻子于立群都因他自杀,不过一个在他死前,一个在他死后,而且于立群、于立忱还是一对亲生姐妹花。

郭沫若是一位争议很大的人物,这里且不说其他,只说他的爱情婚姻生活。

郭沫若一生共有4名女性伴侣,除了发妻张琼华外,另外3个女性伴侣都很特殊,一个是日本妻子郭安娜,最后2个是一对姐妹花,同居女友于立忱和终身伴侣于立群。

1,张琼华,郭沫若的原配夫人,两人是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后来离婚。这种现象在民国时期甚至当代十分常见,很多名人都有过类似婚姻,郭沫若此举无可厚非。

2,郭安娜,日本人,原名佐藤富子,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相识,两人相爱并结婚,郭安娜甚至为了和郭沫若结婚,与父母断绝关系,可谓用情至深。

两人婚后育有五个子女,但抗战全面爆发后,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考虑到当时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中日民族矛盾严重激化,郭沫若的选择本以理解,但郭安娜毕竟是自己的妻子,还为自己生育了五个子女,郭老师原本可以妥善处理,这种选择值得商榷。(▲ 郭沫若、郭安娜及其子女)

3,于立忱,郭沫若在日本时结识,产生感情并发生关系,但当时郭沫若是有妇之夫,这种情人关系无疑属于“婚内出轨”,很不道德,而且郭沫若信誓旦旦要和郭安娜离婚,迎娶于立忱,却在于立忱怀孕后要求打掉孩子,使得于立忱万念俱灰,在1937年返回上海后自杀,留绝命书十七字云:“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4,于立群,于立忱的亲妹妹,郭沫若在1937年回国后,结识了年轻貌美、多才多艺,但比自己小24岁的于立群,并很快移情别恋,把对妻子郭安娜、情人于立忱的感情迅速转移到妹妹于立群身上,展开热情追求,两人感觉志同道合,渐生感情,便在同居后补办了婚礼,当时正是周总理亲自主持婚礼,并对郭沫若说:“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了!”

郭沫若确实按周总理的要求做到了,于立群成为郭沫若的终身伴侣,并为郭沫若生下四男二女,伴随他走过了整整40年的时光。

(▲ 郭沫若、于立群及其子女)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1979年2月25日,于立群自缢死于北京故居,终年63岁。

有传闻说,于立群是在得知郭沫若当初和姐姐于立忱的情人关系后受到刺激才自杀的。

我并不赞同郭沫若的感情婚姻生活,无意为之辩护,但一个63岁的老人对一个共同生活了40年的终生伴侣,对一段40年前的恋情,正常情况下不该做出如此过激的反应,直到我了解到于立群的情况身体曾一度非常糟糕,还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才理解。

(▲ 晚年的郭沫若和于立群)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郭老是毛主席敬重的人,被毛主席称老的人没有几个,屈指可数。抗战开始,郭沫若从日本回国,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部三厅中将厅长,写了箸名的《洪波曲)》忙的不亦乐乎。并且在考古与甲骨文研究上成就非凡。死前自觉对不起毛主席,死后葬在了大寨,也算一种悔过。郭死后,子女与家人压力过大,以于立群之大才,自杀不必过于渲染。更不应当作为对人身的攻击,。


空山夜雪1


大文豪郭沫若(1892年——1978年)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叫张琼华(1890年——1980年),是郭沫若父母安排的娃娃亲,为郭沫若老家四川乐山人,也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家女性,她与郭沫若1912年走入婚姻殿堂。

郭沫若是新时代之下的有为青年,有思想有文化,对这门婚事并不满意,在婚后第五天,他就离开乐山踏上大城市成都。张琼华是一位善良敦厚的女子,郭沫若离去后,她没有悔婚,而是一直守候在郭家,整整守候68年,一直照顾着郭沫若的家人,直到在郭家寿终正寝。

郭沫若与张琼华的新婚洞房

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叫郭安娜(1893年——1994年),是日本籍女子,本名为“佐藤富子”,她跟郭沫若相识在1916年。当时郭沫若在日本冈山高等医科学校学习医学,佐藤富子在东京圣路加医院做护士,因偶然机会,两人就相识了,相识后,两人通过书信交往。

佐藤富子被郭沫若的博学多才深深吸引,几个月后,不顾家人反对,以飞蛾扑火的姿态投入了郭沫若的怀抱。两人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直到抗战爆发后,在外界压力下,两人分开了。新中国成立后,郭安娜来到中国千里寻夫,然而,她看到的是,此时的郭沫若已经跟于立群结合在一起了,她只有黯然神伤地离开郭沫若。

于立群

郭沫若的第三人妻子于立群,是跟本问题有关的妻子,她被誉为“抗战夫人”,是因为她跟郭沫若在抗战期间成婚的。

于立群(1916年——1979年)是出生在广西贺州的大家闺秀,祖父于式枚在李鸿章手下官至正二品,是清代有名的洋务派成员。所以,出生在这样的大家族中,于立群自幼更有条件学习才艺,到10多岁时,已经是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舞蹈,样样精通。

实际上,于立群后来能跟郭沫若相识,源于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于立群的妹妹于立忱。于立忱(1917年——1937年)同样是才女,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同时具有表演话剧的天赋,时常登台演出一些话剧,深受人们喜欢。并且,她是《大公报》的著名记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已经与郭沫若相识,还曾经引起佐藤富子的强烈醋意。

于立忱

既有才华又漂亮的于立忱一下子深深吸引了郭沫若的关注,随即对她展开了强烈追求,终于在1934年左右,他们走在一起。

也许是于立忱是人见人爱的才女,《大公报》社长张季鸾在此时也加入了对于立忱的争夺中。当于立忱选择郭沫若后,张季鸾一怒之下,把于立忱赶出了《大公报》社。失去工作的于立忱郁郁寡欢,再加上她插足别人的感情生活,社会舆论压力基本都倒向她,在重大压力下,于立忱于1937年在自己的寓所自尽。

郭安娜

于立忱香消玉殒后,郭沫若十分伤心。紧接着,抗战来临,为了转移注意力,郭沫若把极大热情投入到了抗战中,在此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本,如《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这些剧本通过一批演员在各地演出,提升民族凝聚力。

正是在这个时候,一名话剧演员于立群走入了郭沫若的视线,她就是于立忱的姐姐,两人相识之初,郭沫若并不知道她是于立忱的姐姐。经过一段时间交往,他们之间对对方的了解更进一步加深,尤其当郭沫若知道了她是于立忱的姐姐后,对她就更关心了。

于立群书法

终于在1939年,郭沫若和于立群走入了婚姻殿堂。两人完婚后,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后来,他们的儿子郭民英和郭世英相继在灾难中相继死亡,令于立群伤心欲绝。紧接着,郭沫若又于1978年去世,令于立群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

郭沫若去世后,他的一些陈年往事也被人们提起来,那就是,郭沫若在认识于立群之前,跟于立群的妹妹于立忱有一段地下恋情,于立群怎么也接受不了自己的丈夫,对自己隐瞒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她的心里想不开,于是,在1979年2月,在绝望中自缢在家里。


鸿鹄迎罡


郭沫若也是五四一代人,“天狗”的呼喊是少年的英雄呼喊,才气逼人。而郭沫若也像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奉父母之命娶妻,郭沫若的原配妻子是张琼华,新婚仅仅五天,郭沫若就远走天涯,张琼华守了68年的寡。

郭沫若去了日本,认识了一位日本女子佐藤富子,两人结婚,但到了抗日战争期间,郭沫若抛弃了这位日本妻子。抗战时,郭沫若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文人,即使离了两次婚,但投之怀抱者依旧是前仆后继。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是话剧演员于立群,婚后两人育有二子,郭沫若也是平步青云,但在大风浪中,他的两个二子都死了,到1978年郭沫若去世,不到一年伤心欲绝的于立群没能度过劫,自杀身亡。

你对郭沫若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