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吳三桂兵力是清軍2倍之多,為何最終選擇投靠清朝?

黃堇年


吳三桂勢力最盛時已佔據一半以上的江山,飲馬長江,蒙古各部也虎視眈眈,準備策應,王輔臣雄踞西北蘭州、鄭經乘勢攻略福建等地,康熙真到了最絕望的時候了。

不過,吳大帥到了長江邊就停滯不前了,此時的他,已然是強弩之末,大廈將傾,前途如此渺茫,讓他心灰意冷。

此時吳三桂已經60多了,兒子死了,只剩下孫子,如果他真的要做皇帝,那也沒幾年做頭了,而等他一蹬腿,他那年幼的孫子根本沒有能力搞定他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將領。

反清復明的旗號也越打越沒人信服,如果真的要反清復明,那就請朱家子孫出來做皇帝吧,可朱家最後一個皇帝就是吳三桂親手用弓弦絞殺的,在之後,朱家子孫基本都被吳三桂等人殺得精光,就算找到了一個兩個,這個新上臺的皇帝該如何追究吳三桂的弒君之罪?

對吳三桂來說,飲馬長江,不過是趁兵鋒最盛的時候,向朝廷再要挾一下,再談個好價錢,再不濟也要弄個世代世守雲南,給吳家子孫留個後路。

但此時的康熙已經日趨強硬,不僅要堅決撤藩,還要徹底消滅三番的勢力。

康熙撤藩,吳三桂造反,一場不得不發的衝突。

吳三桂、耿精忠等人為清廷打天下,作為回報,獲得了世代鎮守邊疆的特權,併成為清廷少有的異性親王,位高權重。

三番基本上擁兵自重,不僅財稅自主,朝廷每年還要用一半的賦稅來供養他們的軍隊,時間一久,朝廷也是壓力山大。

如果吳三桂等人知趣一些,主動為朝廷減負,甚至還能向中央交點財稅,或者再稍微收縮一下勢力範圍,低調一點,興許還能混個土司一樣世代鎮守雲南沒什麼大問題。

清廷的主要防禦方向還是傳統的北方,畢竟涉及到京師安全,而清廷的財稅主要來自江南等富裕地區,對於西南地區,只要聽話,天高皇帝遠,皇帝也懶得搭理你。

不過吳三桂顯然年紀大了,耐心不足了,為了試探朝廷,他三番五次向康熙要錢要糧,軟硬兼施,這康熙漸漸也受不了了,索性直接撤藩。

這吳三桂在長江邊動作一停緩,內部立刻開始分裂,而康熙乘機各個擊破、分化瓦解吳三桂陣營。

吳三桂心裡有著他的小九九,尋思著清廷主動來求和,他要撈取一個好籌碼:我都打到長江了,你康熙來服個軟,給個世守雲南的承諾,給我個臺階,我就撤兵。

吳三桂等啊等啊,一直沒等來,但南方的各地官員們倒是開始生疑了:你吳三桂這是要幹嘛?

康熙立刻各個擊破,他宣佈:各地官員凡投降清軍的,不予追究,如果立了功,朝廷繼續任用,於是,整個南方官員集團頃刻間分崩離析,吳三桂內部先垮掉了。

隨後康熙集結兵力主攻吳三桂,吳三桂迅速面臨四面楚歌。

不過,雖然形勢不好,但他還是過了一把皇帝癮,1678年三月初一,吳三桂在衡州稱帝,過了8天病死了。

吳三桂一死,南方迅速崩潰,吳軍不得不南撤,最後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在昆明苦撐三年,最終清軍兵臨城下,他自殺身亡。

吳三桂的造反,從倫理道德來說就是造反,本身就是內部嚴重不合,不管你打再多的勝仗,只要頹勢一出現,迅速就會在內部崩潰,吳三桂起兵缺乏足夠的輿論基礎和法理基礎,更無年輕時候的果敢決斷,垂垂老矣,最終失敗。


雲中史記


吳三桂兵力並不比清多,甚至不妨說比清少得多。

吳三桂起兵時因為擔心清廷猜忌,已裁撤了一些兵力和單位,只有“藩下”官兵53個佐領,三藩的佐領編制小於八旗,八旗300人一佐領,三藩則是5丁出一兵,200人一佐領,53個佐領只有10600人。

除了藩下人馬外,吳三桂還號稱節制綠營兵四鎮十營六按,曾有人按一鎮2400、一營1200來計算,這是非常不嚴肅的,因為綠營的鎮、協、標、營只是用來標定駐軍主官的級別,大小不固定,且絕大多數兵力都分散在各個汛地,多不過百餘人,少的只有一兩人,這種說法鎮的人數明顯偏少(鎮的指揮官是正二品的總兵,一個鎮能調動5000左右兵力比較合理),營又明顯偏多(清編制新軍前不同性質的正規軍或非正規軍,步兵每個營差不多都是500人左右),四鎮十營六按合起來應該是3萬左右,連同藩下佐領和親兵,大約4萬有餘,5萬不足。

一些人把西選將領旗下綠營都算吳三桂的軍隊,這也不合理:西選將領中固然有李本深、王屏藩這種一打仗就倒戈的,但也有王輔臣這種當初強行分家出去、開戰後一度腳踩兩隻船的,甚至還有張勇等自始至終站在清方陣營裡的,都算成“吳三桂人馬”豈不是莫名其妙。

吳三桂起事當然要擴軍,但云貴人口有限,戰爭初期他分兵幾路,就算擴軍一倍,能用到兩湖前線的兵力也就是五萬左右(指一次性集結),就算這點人馬,都足以對吳三桂脆弱的後勤構成巨大壓力(前線新募的少數民族士兵只認黃金,而黃金要從雲貴用船千里迢迢運來,此外新兵、糧餉等也有許多要仰賴雲貴),這樣的兵力打到嶽州一帶已是極限(後來的太平天國從廣西打到金陵,沿途都棄而不守,吳三桂沿途攻下的城鎮大多留兵派官,就更跑不遠了)。

清當時僅駐京八旗就有八萬多人,連同駐防八旗、綠營,總兵力四五十萬還是有的,只是幾路受敵,一開始又主次不分,加上八旗腐朽化,綠營有時分散各守汛地的,集結需要時間,才給吳三桂趁虛而入的時間,等戰事發展到兩湖,清方已基本調整過來,吳再大舉進攻很難取得好的戰果。

當然,主觀上吳想和清劃江而治,至少把留在北京的兒孫弄回來,所以不但不派兵過江,甚至讓在江北起事的清方叛軍渡江南下,讓長江中游以下江北基本無戰事——但即便他過江也的確很難取得好的戰果,簡單說,三藩即便聯手實力也遜於清(否則康熙也不敢貿然撤藩),而現實中三藩加上鄭經又不斷互相拆臺,非說他們是有實力推翻清朝而沒打好這張牌,就真是穿越書看多了。


陶短房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吳當時軍隊號稱30萬,加另外二王,共40萬部隊,清庭部隊數量更多,只是沒有剛進關時那麼勇猛了。

吳三桂起兵反清後,勢如破竹,他的先頭部隊很快攻入湖北,加上陝西巡撫王輔成暗中相助,以致於清庭準備退守東北迴老家去了。而就在此時,吳三桂犯了一個戰略致命性錯誤,他沒有命令部隊迅速攻入河南,直取直隸,而是處於觀望,想等等南方的二兄弟一道進京,以致於康熙能夠有時間快速整合清軍勤王。

失去最佳進攻時間後,吳三桂並沒有調整部署,反而將部隊南下湖南,並在衡陽做一下皇帝夢,最終走向了不歸路。300年後的今天,吳的後人道出了當時情況,吳死後,其孫接位,吳的副將馬保將其葬入貴州省岑鞏縣馬家寨,陳圓圓也從成都趕到,陳死後亦葬於此。對此失敗原因,毛主席詩詞即可概述,"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中國工藝一紫玉


說實話我不知道題主從哪裡看的吳三桂是清軍兩倍,我們只能從實際來說道說道了。

首先吳三桂處於明末期,此時經略遼東的局勢已經大不如前,尤其最後一次洪承疇的戰略錯誤下,明朝主力部隊三十萬幾乎損失殆盡。在此之後,山海關外只剩下錦州城的祖大壽和關寧城的吳三桂了。不過祖大壽後來被圍孤城,無奈投降。實際上,孤懸關外的吳三桂手上撐死也就只有三萬左右的主力部隊了,而清軍打洪承疇的時候就已經派出二十餘萬部隊,吳三桂還哪裡是清軍的對手?

為什麼吳三桂要投降清軍呢?最初他可不是真心投降的,只不過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搶了他的愛妾陳圓圓,還搶了他爹吳襄的家,最後還殺了他全家老小,這種仇恨了不得了。剛好投降清軍的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親舅舅,讓吳三桂早就和清軍有過聯繫,於是這時碰上李自成帶軍六萬前來接收山海關,吳三桂不願意了,主動聯繫多爾袞,多爾袞便帶著兩三萬騎兵來了。

最開始清軍利用吳三桂對李自成的仇恨,派他四處打農民軍,後來強迫吳的部隊剃頭綁辮子,又把其部隊家屬等關在北京,吳三桂一下子老實了,乖乖帶著部隊給清軍統一國家開路了,對農民軍不惜一切的絞殺,甚至很多朱明後裔也被她屠戮殆盡,可謂心狠手辣了。


阿慶還是阿慶


文章寫的很幼稚,當年吳三桂只不過是寧遠總兵,不是山海關總兵,而且當時一片混亂,遼東還有督撫大小文武官員,關寧軍大大小小的軍閥可不是吳三桂完全指揮動的,一片石大戰吳迫不得已只得帶自己嫡系7000人出戰李自成15萬人,李自成另外還有唐通等帶領的四五萬明朝降兵助戰,滿清當時匆忙出擊大約也只有二三萬人,而且大軍出發,偵騎至少放出二百里,李自成在開戰前至少三天就發現滿清軍了,只不過李自成當時被之前的連續勝利衝昏了腦子,認為自己能輕鬆擊敗吳三桂,再據關而守,最不濟也能和滿清對抗,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結果被滿清一擊打垮,連最嫡系的“老營”都沒有跑掉,核心部隊被消滅就再也擋不住了,一路敗退,最後滅亡


長歌行a


分析吳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對吳三桂的勢力進行一個比較細緻的分析。

首先,吳三桂的兵力並不是清軍的兩倍之多,相反清軍的勢力要遠大於吳三桂的勢力。

根據史料記載,多爾袞率領來到山海關下的清軍勢力大概有十萬之眾。而吳三桂的山海關實際兵力只有五萬左右,所謂的兩倍之多即二十萬其實是山海關的軍民數量,其中還包括為吳三桂部隊運送糧草的徭役兵。

其次分析勢力,不能只看兵力的多少,還要看背後隱藏的勢力。

吳三桂有軍民二十萬且有山海關之險,這樣的勢力面對十萬清軍是綽綽有餘的。但是清軍還有著滿清政權作為支持,當時的滿清實行的是奴隸軍事化機制,這種機制非常恐怖,能夠輕易地將整個部落轉變為軍隊!所以吳三桂面對的不僅僅是十萬的清軍,而是一整個戰鬥力超強的遊牧民族。

第三,分析勢力不能只看清軍與吳三桂之間,還有考慮大順李自成的勢力。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精銳部隊也達到了十萬以上。山海關雖然是天險,但也只是一個兵防要塞,任何的給養物資都需要靠外界的補給。以前有大明王朝為山海關進行補給,

而現在的山海關夾在大順與清軍之間,必須選擇一個勢力進行依附。

說完勢力問題,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彼時吳三桂的心情了。當時的吳三桂其實內心十分的矛盾,左邊是剛剛殺死自己君主的大順勢力,右邊是與之打了十幾年戰的滿清外族勢力。如果勢力足夠強大,我相信吳三桂一定哪一個都不願意投降。但是沒有辦法,雖然手上的關寧鐵騎足夠精銳,但是無奈於勢力微弱,只能在兩大勢力中選一個依附。

當然,大順李自成與清軍多爾袞也清楚地知道,儘管吳三桂勢力比不上他們,但吳三桂的山海關卻是鎖定戰局的關鍵。於是,兩大勢力紛紛使出自己的殺手鐧招降吳三桂:李自成派了唐通帶著四萬兩白銀前往招撫吳三桂,美名其曰“犒師”;而清軍一直打不進關內的原因,就是因為吳三桂佔據著山海關之險,所以很早就一直在對吳三桂進行招降,比如曾經多次派遣明朝的祖可法前去招降吳三桂

所以我們知道了,彼時的吳三桂是大順與清朝之間的香饃饃,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吳三桂最終在滿清與大順之間選擇了投降清軍呢?

吳三桂最終選擇投降清朝的原因歸根結底其實只有三個:

第一,大順勢力在北京對明朝官員進行拷打追贓。

當時的李自成攻克北京後不久,便開始追究明朝官員腐敗的事情。為了逼這些明朝官員交出財產,大順勢力使用各種刑具進行嚴刑拷打。不少明朝官員只好暗中逃出,將這件事告知了吳三桂。這件事影響吳三桂做出最終決定,不僅僅是因為吳三桂可能也貪汙了,更是代表著李自成的農民軍勢力與舊明勢力是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的。

第二,吳三桂父親的家書。

吳三桂曾經收到他父親吳襄的私函,這封私函中吳父說自己被夾拷要他“亟來救父”。原來在“拷打追贓”的風波中,吳府也受到波及,被迫交出了五千兩銀子。但是吳三桂的父親仍然被嚴刑拷打,甚至差一點被打死。

第三,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怒髮衝冠為紅顏”。

吳三桂有一個愛妾名為陳圓圓,竟然被大順將軍劉宗敏掠去並霸佔。愛妾被人霸佔成為吳三桂倒向清朝的最後導火索。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吳三桂倒向清朝,與多爾袞一起大敗李自成的軍隊,取得了山海關戰役的最終勝利。滿清也因此最終入主中原。


WarOH協虎


1644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大順農民軍就已包圍了北京城。滿清輔政大臣、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曾嘗試和李自成部協同作戰,共同砍伐明朝這棵大樹,但李自成沒有回應,此事終告無果,直到大明崇禎帝急詔寧遠守將、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率驍勇善戰的關寧鐵騎回師勤王,多爾袞這才明白一塊肥肉已落入李自成之口。

但是,歷史的偶然性使手握重兵的吳三桂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彼時,在李自成農民軍和滿蒙八旗一南一北的不斷攻伐下,明廷早已是內外交困,無力抵禦,大廈將傾了。但李自成大順軍和清軍究竟誰能逐鹿得手,底定中原呢?隨後兩軍在山海關的一場血戰給出了最終答案。

吳三桂接到崇禎急詔後,被迫放棄寧遠,率軍入關勤王。當大軍抵達三海關時,李自成已經攻進北京城,崇禎帝自縊身亡的消息就已傳至軍中 ,吳三桂頓時進退兩難 ,不知道怎麼辦了。

李自成深知吳三桂的軍事實力舉足輕重,對他的軍事才能以及剽悍勇銳、戰力兇悍的關寧鐵騎也很器重。進京的第2天,他就派人攜帶4萬兩白銀和十幾車糧草赴山海關犒勞關寧軍,同時乘機招降三桂。吳三桂見崇禎皇帝已死,大明已經滅亡,背後又有虎視眈眈的滿清鐵騎,自己與之惡戰多年,不想亦不能降清當漢奸,左思右想,他只好接受了自成的勸降。李自成聞訊大喜。他立即派明降將唐通率部接管了山海關,命三桂率關寧軍進京朝見,三桂拔營進京,沿途張貼安民告示。

當大軍行到玉田沙河驛時,一起突發事件改變了歷史進程。原來大順軍進京初期,紀律尚可,京師秩序得以粗安,但不久就開始對京中已經歸順了的故明各級文武官員以及皇親貴戚進行索餉追贓。為了逼他們交出藏匿起來的金銀財寶,農民軍使用夾棍等刑具嚴加拷問,吳府也被迫交出了5000兩銀子,三桂父吳襄被嚴刑拷打,差一點被打死。京中突發的意外以及李自成、劉宗敏等大順領導層的所作所為,讓三桂有些猶豫,但並沒有徹底打消他為新順朝效命的初衷。

但當他聽家人說夫人陳圓圓被大順權將軍劉宗敏掠去並霸佔後,頓時勃然變色,猶如地煞星附體,怒火三萬丈。

吳三桂聽說家產被抄沒,父親被拷打,還以為自己進京後一切都會得到妥善解決。但一聽說愛妾陳圓圓被賊人霸佔,使他深感恥辱,由怒不可遏轉為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報仇雪恥。他下令全軍撥轉馬頭,殺回山海關。明末清初文人吳梅村詩曰:六軍慟哭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此事。

李自成、劉宗敏等人愚不可及的行為,暴露了農民軍領導層目光短淺與素質低下,致使幾乎已唾手可得的萬里江山白白拱手送人了。吳三桂率關寧軍殺了個回馬槍,打跑了唐通,一舉重奪山海關,李自成這才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再次派人招撫吳三桂。為表誠意,他親自將吳襄釋放出獄,還設宴替他壓驚,以籠絡、安撫三桂,但機會稍縱即逝,為時晚矣。

吳三桂將李自成派來招撫的兩個使者一個處死一個割耳放回。李自成知道山海關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為挽救大局,他不顧牛金星、宋獻策等謀士的勸阻,決意率軍親征吳三桂。彼時,滿清八旗在遼東窺視中原,多爾袞早就將攻滅明朝、定鼎中原作為目標,他親自統領10萬滿蒙精銳,長途跋涉,向山海關襲來。

吳三桂心裡很清楚,僅憑山海關一座孤城和5萬關寧鐵騎是很難持久的。前有李自成的大順軍,後有滿清虎狼之師,自己必將成為眾矢之的,形勢危殆,已經把他推到關前虎嘯、關後狼嚎、進退無路的絕境,必須做出最後的抉擇了。復投李自成已不可能,萬般無奈下,他提筆寫信給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向他“泣血求助”,洪承疇、祖大壽等明朝降臣從中斡旋,最後多爾袞與吳三桂歃血為盟,同意出兵相助。

多爾袞行事一向果斷,和吳三桂達成借兵協議後,他立馬率阿濟格、多鐸二王並5萬滿蒙鐵騎浩浩蕩蕩開赴山海關。

在關外石河西岸紅瓦店(史稱一片石),李自成將18萬大順軍主力擺好陣勢,專等吳三桂前來廝殺。吳三桂也幾乎投入了全部血本——5萬關寧鐵騎,雙方剛一接觸,立即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拼死較量。李自成人多勢眾,且大順軍作戰一向勇猛,李又親自指揮督戰,到將近中午時,關寧軍便精疲力竭,已經抵擋不住了。埋伏在附近山上的多爾袞見時候已經差不多了,一聲令下,數萬精於騎射的八旗勁旅以銳不可當之勢鋪天蓋地遮殺了下來,很快就衝入闖軍陣營中大砍大殺,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清軍如狼似虎,大順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李自成見勢不妙,急忙退走,劉宗敏腿部受傷,也隨之潰逃。清軍、關寧軍緊追不捨,追擊了40餘里,一片石之戰,大順軍陣亡了15員將領,十幾萬精銳主力幾乎全軍覆沒,死屍漫山遍野都是 。大順軍殘部潰退到永平,派人和吳三桂議和,李自成答應交出明太子,吳三桂則答應保證讓李自成平安回到北京。

多爾袞看穿了李自成的意圖,他以順治帝的名義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並命關寧軍全體將士全部剃髮易服,表示歸順滿清之意;接著又命吳三桂軍做先鋒,再調撥八旗馬隊1萬人給他指揮,令他立即起兵追剿李自成。

回北京後,李自成為洩憤,下令將吳襄以及30多位吳家老幼全部處決。吳三桂悲憤交加,發誓報仇,從此與大順農民軍作戰變得更加瘋狂與兇猛了。

順治元年(1644)4月29日,李自成匆匆稱帝,接受百官的朝賀。第2天,大順軍便撤出了北京城,經山西向陝西而去。一直銜枚急追的吳三桂正準備率兵入城,卻接到多爾袞嚴令,命他不必進城,而是率軍向西北追擊李自成,並不許他護送崇禎太子入城。吳三桂無奈,只好將太子送到宦官高起潛家裡,自己則率軍繞過京城,往西北方向追擊李自成去了。此時京城裡的明朝遺老遺少們正準備迎接“報君父之仇”的吳三桂回京,感激他擊敗了賊寇,哪知左等右等也不見吳三桂的影子。直到多爾袞率領一隊扎著辮子的清軍浩浩蕩蕩進入北京,並直奔紫禁城而去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抗賊英雄”吳三桂已經投靠滿清,成了大清的“平西王”了。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答:吳三桂投降清朝之前的兵力並不是清軍的兩倍之多。

清軍入關,是收到線報,說李自成攻陷了北京,迫死了明崇禎帝,於是傾巢出動,要入關一爭天下的。

《清世祖實錄》卷四載:多爾袞統率“滿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漢軍與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啟行。

按照滿洲與蒙古八旗兵抽調2/3計,滿八旗和蒙八旗兵力達到了八萬人。

《沈館錄》卷七又載:“孔耿兩將四萬騎,領率大炮車子大路直行。”即漢軍八旗全部,加上恭順等三王、續順公沈志祥部,有四萬餘人。

八萬加四萬,可見,清軍總兵力約在十二萬。

吳三桂的兵力有多少呢?

根據徐鼐《小腆紀年》載,吳三桂鎮守寧遠時的精兵為四萬人,遼民有七八萬。

為什麼會誤認吳三桂的兵力是清軍的兩倍多呢?

估計是誤會了《國榷》卷一百里,關於吳三桂從寧遠撤軍時,“徙二十萬眾”的記載。

這“二十萬眾”並非全是軍隊,而包括了在遼地生活的民眾。

不過,吳三桂到山海關後,與關上守兵會合,並“傳檄遠近”,兵力應該達到了五萬人。

吳三桂曾陳兵演武場,舉行閱兵誓師,激勵將士和李自成開戰。

《臨榆縣誌》載時人佘一元的詩:“關遼五萬眾,庚際呼如何”。

另一時人程儒珍作《關門舉義諸公記》,記:“甲申四月,吳三桂奉召入援,兵五萬,號十五萬。”

可見,吳三桂的兵力就應該有五萬人。

這五萬餘人不但不能與清軍的十二萬人相抗,要贏李自成也很困難。

李自成開赴山海關的總兵力有多少呢?

《孤臣紀哭》、《四王合傳》、《明史紀事本末》、《罪惟錄》、《石匱書後集》等均記為六萬。《流寇志》記五萬,號稱十萬;《吳三桂紀略》記“發兵十萬,號三十萬”;《定思小記》記十萬、《遇變紀略》記十萬。

綜合各書所記,共計馬步兵為六萬多。

如果加上先前發往山海關的唐通、白廣恩部三萬,總數接近十萬。

吳三桂與李自成相抗,仍處於“以寡抗眾”狀態,所以才有部下提出“借兵”之策——“莫若請北兵(即清兵)進關,共殲‘李賊’,事成則重酬之。”

吳三桂後來也稱“計不能兩全,乃乞師本朝,以雪君父大仇”。

吳三桂在剛開始給多爾袞的信中明確指出,自己借兵是要報君父之仇,以圖恢復明朝統治,而非請降。

他還給清兵規定了進兵路線,一從“中協”即喜峰口、龍井口等處,一從“西協”即牆子嶺、密雲等處入口。妄圖由自己的部隊牢牢地控制著“東協”即山海關與界嶺口等重要關隘。

但形勢比人強,當李自成大軍逼近,而清軍又毫無表示,吳三桂不得不放低姿態向多爾袞求救。

多爾袞趁機要脅吳三桂與其將士剃髮,並打開山海雄關大門以迎清軍入關。

沒辦法,吳三桂只好一一照做,把生米做成了熟飯。

實際上,與李自戰交戰的結果,也正如吳三桂所料,“陣數十交,圍開復合”,他的軍隊漸漸處於下風,最終是依靠清軍的加入,才扭轉了局勢,大敗李自成軍。.

一句話,吳三桂降清,也夾雜有一些無奈的成分在裡面。


覃仕勇說史


不管三藩叛軍以及清軍的兵力對比怎麼算,都改變不了戰爭的結果,因為決定戰爭的結果永遠都是誰掌握資源的多寡。而三藩之亂雖然看似規模浩大,席捲了半個中國,其實仔細覆盤一下,就知道康熙有必勝的把握。

所謂三藩之亂,實際叛亂的就兩藩,也就是吳三桂和耿精忠這兩個,尚可喜一直效忠清朝堅守廣州,並且在王府堆積柴草,一旦廣州城破就點火自焚,所以尚可喜被康熙封為親王,康熙也認尚可喜當乾爹,管尚可喜叫父王。所以尚可喜到死也是恪守臣節,在死前還穿皇太極賞賜的袍服並向北叩拜。雖然他兒子尚之信囚了他老爹造反,但是並沒有實質性的動作,朝廷大軍一來他就又投降了,所以尚可喜一脈除了尚之信被賜死以外,全族都得以保全。

接著說一下耿藩。耿精忠叛軍當中是最早完犢子的,因為平叛大軍的軍事壓力實在壓的耿精忠死死的,所以耿精忠投降最早。而且耿精忠一脈也全部被康熙處決,但是他兄弟耿聚忠因為沒參與叛亂而沒有被波及,畢竟康熙還得管他叫姑父。

最後是吳藩,吳三桂是叛軍當中規模最大的,也是最令康熙深惡痛絕的,但是人們往往誇大了吳藩造成的影響。而且由於各路叛軍都是各自為戰,被康熙各個擊破,最後集中精力解決吳三桂。吳三桂最開始因為康熙判斷失誤而沒有提前做準備,軍隊、後勤都沒有集結,因而能讓吳三桂節節推進。但是以吳三桂的能力,他頂多也就打到兩湖一帶,而且他特別畏懼清軍的滿洲八旗,尤其是八旗騎兵。所以當清軍反應過來並專門對付吳三桂的時候,吳三桂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康熙甚至做掉了吳應熊,顯示和吳三桂勢不兩立的決心。

而且,賦稅重地江南還掌握在清朝手中,同時火器的製造當時也歸中央所有,所以資源上以及火力上清軍都要強於叛軍,更何況還有滿洲八旗這種戰略威懾力量。只要綠營殺開了一個口子,八旗騎兵一個衝鋒,叛軍基本就領盒飯了。這一點經常會成為世人詬病八旗戰鬥力下降的原因,但是八旗人少,還是精銳部隊,誰會用精銳部隊去拼消耗。歷來對精銳部隊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傻子才會拿精銳部隊去拼消耗。

而且通過平叛戰爭,清廷發現原先被他們看不起的綠營兵也可堪一用,畢竟綠營的武德尚未退化,反而因為清初重視軍功而使得戰鬥力得以增長。

所以,吳三桂失敗是必然的,他沒有翻盤的資本,因為康熙也不是白給的。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首先,提問就錯了。滿清的兵力是遠大於吳三桂的軍隊。根據史料記載,由多爾袞率領到達山海關下的清軍數量大致在十萬上下,吳三桂軍隊數量在三~四萬左右。

提問說吳三桂軍隊數量大於滿清,是讀史的誤解。吳三桂在接到崇禎皇帝的命令後立刻率領關寧軍並帶著老百姓共二十多萬人,這裡的二十多萬是軍民的數量,包括了老百姓。

先說說為啥吳三桂軍隊不可能多於滿清,原因有如下幾點:吳三桂軍隊的來源就是關寧軍和松錦之戰中逃出來的部分軍隊,松錦之戰明朝總兵力也就13萬,八個總兵率領。絕大部分都戰死,只有吳三桂和王樸率兩位總兵帶著所部兵馬逃出來了,也就是總兵力13萬的四分之一,也就三萬多人。

再說說當時的形式。大明崇禎皇帝已經死了,左邊是農民軍,右邊是滿清,吳三桂軍隊又少的可憐,儘管關寧鐵騎戰鬥力強,但也是無可奈何。吳三桂投降滿清也是不得已,總要投降一個,總不可能投降剛剛弒君了的李自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