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吕雉当政15年是如何滥杀无辜的?刘邦为何要赴鸿门宴?

程万慧


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吕后并不妥当,吕后临朝称制期间,确实杀了不少人,但并没有达到“滥杀无辜”的程度。


先来了解一下,吕后都杀了什么人:


1,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

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战功赫赫,威望素著,留着他们可能会对汉朝的江山造成威胁,所以要除掉。

2,刘邦的女人和儿子

刘邦的女人,比如戚夫人,是吕后的情敌,长期得到刘邦的专宠,导致吕后独守空房多年,吕后对其恨之入骨,掌权后,立即报复杀人。


戚夫人她们给刘邦生的儿子,名义上也是吕后的儿子,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且可能对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造成威胁,当然要除掉。

除了得罪过吕后和对汉朝江山有威胁(或者说对吕后的权力有威胁)的人物之外,吕后并没有像其他暴君那样滥杀无辜!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们,哪一个不是双手沾满鲜血?所谓的明君和暴君相比,不过是杀人的数量较少而已,其实就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


比如被誉为明君典范的唐太宗李世民,杀人数量远远超过吕后,比如:李世民杀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并将他们灭门,逼死亲生儿子齐王李佑,还因为一句谶语“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杀死开国功臣李君羡等等。


中国古代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杀人历史,所以,鲁迅先生才会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当然,无论吕后杀人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肆意杀人的行为都应当被谴责!


但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理性,既要瘅其恶,也要彰其善!


吕后杀人注定要遗臭万年,但作为一名政治家,吕后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比如于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发布诏令:废除三族罪、妖言罪。


三族罪就是诛连三族,一人犯罪,将会牵连其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被处死,汉朝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全都被诛三族,绝对是一项惨无人道的恶法!

妖言罪,名为发表蛊惑人心的不实言论入罪,但实际上却演变成了只要发表皇帝的负面言论,即会被视为有罪,同样是一项恶法。


两项恶法被废除,天下人拍手称快。


在吕后执政时间,大汉王朝在文化、思想、经济、律法等诸多领域有了全面发展,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称“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也是对吕后施政的极大肯定!

至于后半个问题,刘邦为何要赴鸿门宴?答案比较简单,刘邦当时没有实力对抗西楚霸王的40万大军,只能冒险参加鸿门宴,试图获得项羽的宽恕,最后,刘邦成功了,后来被项羽封为汉王,这才有了之后长达四年多的楚汉战争。


指缝间的历史


这两个问题提的离得有点远哈哈,而且应该先说鸿门宴的事儿啊,毕竟鸿门宴远远早于吕后称制。

鸿门宴刘邦不去就意味着战争,因为他如果胆怯不去赴宴,正好就印证了刘邦手下给项羽告密的曹无伤的话,有野心!所以这个险必须要冒,以打消项羽的疑心。

同时,刘邦又有项伯这个重要的“内应”,简直抵得上雄兵百万,多次在关键时刻阻止了项羽的杀招,也因此成为刘邦建国功臣之一。所以冒这个险也有一定把握。事实证明刘邦全身而退了。

至于吕后,的确是个狠角色,在刘邦在世时就一起一起大杀功臣,韩信、彭越等大将都死在他的手上。不过这还可以理解,毕竟为了巩固大汉江山。而称制后,为了大封诸吕,掌握权力,对刘氏宗师进行迫害,甚至杀了两个傀儡小皇帝。最惨的还是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而且活活把亲生儿子善良的汉惠帝刘盈吓死了!这就有点过分了。

这其中有政治原因,有女子嫉妒之心,还有树立权威等等吧。

不过据说国家治理的还可以。




磨史作镜


所谓滥杀无辜,不太准确。主要的滥杀对象,一是功臣,比如韩信、彭越。

韩信涉嫌谋反,到底有没有真想反,史料中的说法不同,存疑。

之所以斩杀功臣,目的是为了讨好刘邦,帮刘邦解决问题,自己把恶名担了,给刘邦留个好名声(至少是表面上的)。

为什么讨好刘邦呢?

因为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想把她的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换掉吕后的儿子刘盈。

宫廷斗争激烈,吕后在床上早已失宠,只好在政治上卖力,替夫君做点事。

另一个,是滥杀刘氏皇族。

刘邦死了之后,儿子刘盈继位,即汉惠帝。

但大权完全把握在吕后手中,她为了巩固势力,力图让吕氏称王。

为此,不得不排除异己,大肆打击、屠杀刘氏皇族。

所以她的滥杀,主要针对功臣和皇族,至于普通百姓,则没受太大骚扰。

当时信奉黄老思想,对于天下,无为而治,结果民众有了喘息的机会,但个别藩王也趁机做大了。

刘邦赴鸿门宴,不去行吗?

当时刘邦只有10万军队,项羽40万,相隔10里地,项羽已经下令,第二天饱餐之后进攻刘邦。

刘邦如果不去,第二天项羽必然进攻,项羽是个军事天才,刘邦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他去,一有项伯保着(项伯相当于副总理的官),而项羽比较孝顺,爱听伯伯的;

二是了解项羽的脾性,想好了托词,所以和直接与项羽开战相比,赴宴更有可能活下去。


高了高趣评


皇后吕雉执政十五年,我只知道她对赵王如意母子迫害令人发指,其它人已不记得了。

刘邦赴宴这节有印象。主要是和项羽出发前有契约,首达咸阳者为主。当时项羽出发前,把秦时精兵强将都召于自己麾下,留给沛公的都是老弱病残人马。可既便是老弱病残人马,却一路顺利,直达咸阳,受秦王麻衣扶梓而拜。

项羽自恃兵强马壮,一路攻城略地,所过残灭,到达咸阳时,刘邦已居半月有余。

根据两军势力,刘邦自知难敌项羽,于是屯兵霸上。为预防项羽攻击,先占地势之利。然后派人给项羽大军送犒赏,商谈受纳咸阳之事。

项羽接受犒赏,对来使说:让沛公来军中相叙。沛公这边为此也炸开了锅,有人说不能去,凶多吉少,项羽反复无常,当时为进军不听调令而杀宋义。有人说:不去更说明有纂夺王权之义,给项羽相攻留下口实。权衡再三,刘邦选了樊哙等人相护,共赴鸿门之宴。

应该是这么个过程吧。


了凡下凡


吕老太公将吕雉许配给刘邦,原因就是看出刘邦能成一番事业;吕雉嫁给刘邦,主要原因也是希望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不然,一无所有的刘老三还有什么!?我们不要低估了古人智慧,古代人相面辨人还是有一套的。吕雉得偿所愿,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那么多年的辛苦付出,岂会轻易让出!我们看到,只要威胁到皇权,不管什么人,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们会看到,冷酷无情,杀戮成性的吕雉!刘邦为什么能赴鸿门宴,因为他知道项羽图虚名轻实利,春秋时代只要向霸王认个错,好好检讨一下自己,注重仁义的霸王就会宽恕了犯错了的诸侯,项羽就是把春秋时代的霸王当成了榜样。毛主席一首诗里有:不可沽名学霸王,宜将剩勇追穷寇。


古河洋桥


吕后杀功臣的问题很简单,为了日后保住儿子的皇位和吕家的荣华富贵。

汉惠帝刘盈出生于公元前210年即始皇帝37年,刘邦是公元前212年,即始皇帝35年押解囚徒去骊山,然后中途跑到芒砀山躲起来,直到公元前209年才下了山。始皇帝35年到始皇帝37年之间吕雉和刘邦根本就不可能同床,刘盈不是刘邦的儿子!

明白了这一点,吕后的所作所为,刘邦为什么在公元199年吕泽死后开始谋划废太子,大家就明白了吧!

鸿门宴刘邦是被项伯给骗去的,刘邦根本不知道有鸿门宴,只以为去项羽哪里谢个罪,承认项羽色领导就完事儿,鸿门宴是项羽安排的,刘邦事前毫不知情!


飘荡在太平洋上的心


第一个问题,滥杀无辜!说得好像吕后是个疯子似得。高祖是皇帝,总归不能把这些事情算到算到刘邦头上吧?我觉得吕后不但精神正常,反而非常有魄力,不但是个好老婆,而且还是背锅侠!

第二个问题,鸿门宴!以当时的情况而言,不要说去赴宴,就是项羽叫刘邦趴在地上学狗叫,刘邦都得照做。实力说明一切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