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为什么有些农村孩子读书却越来越难了?

世世代代是农民


没有吧!学校是随便读的,而且家庭条件差还可以免学费,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农村学校也只有贫困家庭孩子还在本地本校读书了,稍微有点钱的对孩子有点希望的都走了。最近今天扶贫办要求老师做学生资料,150个孩子里面有10个是出湖南省读的,三分之一的去了市区以上学校,留在本地的只有三分之一,而且贫困户占据了一半。

想读好学校,在农村里很难了。2008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孩子,还在乡村小学读书的,可以考上大学的几率是百分之一。一个家里穷负担不起,一个孩子自己不行也学习不到什么。真正的好学生无论家境如何,哪个学校都会有哄抢的。比如给你一本语文书,至少要在一个星期内全部背下来这种。很少见是不是?有这种孩子,无论男女家长砸锅卖铁都会送的。其实不需要。国家不会放弃这种人才的。但是你学了一个学期,才考试不到90分,很难。

哪种孩子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考上大学呢?50个人以上的班级,次次维持前十名就可以了。


重铸天道


看到这个问题,心情确实有点沉重。因为前段时间老家,听说村里的小学关闭了,没有一个学生了,唯一的一名校长兼老师在镇里边做生意。不仅如此,就连镇中,学生也不足百人。


那么四邻八乡的孩子都去哪里上学了?不用说,县城!除了极少学生进了县城的公立学校,大部分的孩子都进了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收费是相当高的,一般来说,每学期3千左右,还不包括生活费。一个孩子每周车费、生活费下来按100元算,一年生活费又得4000,这样下来,供一个初中生,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么家长为什么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呢?

首先:农村的基础教育力量薄弱,老师缺乏。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国家每年都要招聘大量的特岗老师,这些特岗老师,不都是充实到乡村小学去任教了?怎么还会老师缺失呢?事实是。很多特岗老师分到乡村学校,也不过是个过渡,很多老师干不了几年,千方百计都调回了县城,调不会去的,也想办法参加别的考试,寻求新的就业岗位。有的甚至愿意呆在城里的私立学校,也不愿到乡村学校去任教。毕竟农村条件艰苦,对于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对于到大学殿堂里镀过金,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毕业生,让她坚守农村教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其一。


再者,农村的现实决定的。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父母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从心理上来说,寻求一点安慰,感觉没有亏待孩子。农村人攀比心理严重,看到人家的娃去了县城,也不甘落后,想办法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至于孩子学习成绩到底如何,却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不能不提,现在私立学校越来越多,这些私立学校为了生存,不惜和公立学校抢生源。每年寒暑假,私立学校的老师全员出动,深入到各家各户,耐心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对哪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千方百计都要把学生挖走。优质生源的流失,也是农村教育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目的使更多的适龄儿童接受教育,全国提高国民素质。不过,现在初中辍学的孩子大有人在,而且绝大多数是农村孩子,不知这种情况何时能得到改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这是伪命题。农村义务教育是执行免费的教育,不错,免费是指三免,即免学费、免课本费、免作业本费。但是自愿征订教辅资料是自费项目,而且在学校选购只能是由各省政府采购中标的新华文轩指定书目,任何学校不得强迫购买。

在农村,恰恰一些家长比较刁钻,一边购教辅一边告学校乱收费,总觉得义务教育就是一分钱不花的教育。同时,管理上更麻烦,他们认为把娃娃送到学校就完事,既要教育高质量又不愿配合学校加强管理,嘴上说你管严格点,实际上老师千万要小心,出了丁点事,你老师吃不了兜着走,这种案例和教训实在太多太多了。


教育心语丝丝智慧


农村中小学撤并严重

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但是农村的孩子读书并没有越来越容易.其实这一现象在全国上下都是如此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中小学的撤并.从2000-2010年,这十年间,每天都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中学,几乎每过一个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结果导致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5.4公里,中学离家的距离平均为17.47公里.这样就导致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距离变大,上学困难也就此形成.

广大农村地区留不住优秀老师

教师待遇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遇确实是低.以至于留不住人才,稍微年轻的老师要么去县城要么去大城市打拼,都比待在农村强.而留下来的老师则一般年龄偏大,很多也面临退休.这样就导致广大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也就提不上来.无数家长依此情况,干脆将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里去上学.

城市学校配套又稀缺导致上学难

将孩子送到县城里的家长们,又不得不面临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公立学校太少,装不下这么多学生.而政府在建设新学校方面又迟迟没有行动,要上学校可以,先买个房试试,于是学区房学位房就出现了.买不起房子的,对不起,没有资格在这里上学,要么回农村要么选择私立学校.于是政府的第二个手段就出现了,鼓励民间资本开办私立学校,于是家长们选择私立学校,然而,私立学校可不是慈善机构,是要挣钱的.学校动不动以万计,否则回农村.于是无数家长又顶住压力送孩子上私立,没钱的只能回农村了.

不得不说政府的牌打得真好,不仅将地卖了一个好价钱,又把房子炒起来了;同时又引入了民间资本将私立学校办得风声水起,还节省了财政资金对教育的投入.然而,要认识到最后受苦的却是百姓,不得不为撤并学校带的后果买单.


学霸数学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上不起学,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还是上不起学,特别是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样?不是说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穷,而是上学的成本太大了。

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只是免了一些学杂费,但是现在上学的费用名目是越来越多,收的费用比学费都还要多了。以前上学的时候费用最多的就是学费和课本费,一学期下来也就几百块钱,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负担得起的。现在学费是没有了,但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费用缺多了起来,你还不可以不交。

在村子里经常听到一些学生的家长们说,学校时不时又要学生交钱,都不知道交了那么多钱花到哪里去了。一年两三套校服,一套就要一百多,光是读小学六年最少都要订十套校服。另外每个月的餐费也是一笔钱,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在学校里用餐,吃完午餐以后再回来。明明是可以回家吃午饭的,学校偏偏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吃饭。



此外还有课外的补课费更是一笔大的支出,这笔钱虽然说是自愿支出的,但是作为家长看到别家的孩子去补课,你家的不去行吗?当然是不可以了,就算收费高也要咬咬牙把孩子送去啊。现在的竞争这么激烈,跟不上别人的步伐就被别人甩到后面去了,哪个家长忍心啊。

再者就是撤点并校的原因让孩子们上学越来越困难了,原本可以在家门口上学的,但是撤点并校实施以后,整个乡镇的学生都要集中到一个点上学,所以就加重了孩子们上学的难度。同时家长们的陪读现象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校师资力量弱也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农村的学校留不住优秀的老师,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不如意,导致了很多家长不放心把孩子送到农村的学校里去。索性送到县里或者市里的学校去,这时候又面临一个学区的问题,挤不进去公立的学校,只能去一些私立的学校。私立的学校可不是做慈善的,没有钱读什么书啊。


教育是百年大计,国家的根基,农村孩子的教育更需要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扶持,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尽快的落实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


大三老学长


教育免费:要了解到教育确实免费了。最起码不像以前那样负担不起了。

但是免费也会出现忧虑:

就算是免费了对大家也会出现疑虑,既然免费了那么是不是教育质量就下降了呢?这一部分跟很多人对那种“价廉物差”的感觉带来的第一判断。

教育不是产品,更何况教育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教育是通过分享知识来传播的。

确实,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的教育质量差距,当教育出现质量差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从教师或者学校单纬度找问题,也要找找自己孩子和自身问题。

其次,教育再怎怎么样,都需要有人教,有人学,自己好好学,别人好好教。


一点轨迹


看到有些人回答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农村孩子读书却越来越难了是因为课外的辅导班,补习班的费用,有种想爆粗的冲动。也许你不知道,在农村还有很多孩子连学也上不起,更不用说去什么课外辅导班,补习班以及上私立学校。在这里我谈谈我这几年的所见所闻。

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在乡镇,对于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一个学期一百几十的书杂费也就够了。但农村里许多的中小学撤拼了,那些偏远村庄的孩子只能到隔离村上学,又或者到镇中心学校,这给许多家庭增加了负担:

1、因为离校较远,每天坐校车去上学,一学期1000多元,两个孩子一年就要五千元左右;

2、有些家长选择自己接送,为了接送孩子上下学,他们只能选择打零工;

3、村里及附近没有小学的,家长只能陪着孩子在学校附近租房住,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打零工赚取微薄收入减轻负担;

4、第四种就是中午留校和寄宿的孩子,这些孩子是我见过的最心酸的孩子。他们因为家里离校较远,没有人接送。

中午留校的孩子一般是早上上学就带了午餐,中午在学校把饭热了,吃完了就趴在教室里。寄宿的孩子从三年级就开始住校,每周末才回家。

住校的孩子很多都是家庭条件较差的。这些孩子每周拿一些米和可以存放的菜到学校。菜一般是酸菜和菜干,装在玻璃瓶子里,一吃就是一周。饭是孩子们自己洗好放在蒸炉里,老师帮忙蒸好。那时在学校看到孩子那发黑的酸菜,泪差点流下来了。

5、虽然村里的小学合并了,但有一部分因为特殊的原因还保留着一、二年级,很多学校是一个校长兼各科老师。在一个教室里有两个班级,总共也就几个学生。老师上完一年级接着就上二年级。这些孩子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美术等课程。


大粤妹


学费免了,杂费多了!负担比以前更重了!我们镇上学校老师基本上都是买房又买车,学校食堂生活费交的贵,而伙食质量差,学校要学生交那么多钱,真心黑!把小学三年级孩子都弄去住校寄读,孩孑们太小,根本自理不好一日生活,连晚上睡觉被子都盖不好,冬天又沒热水洗脸!交了生活费又不开发票,就算开,也不会按实际交费开票,一般是多交少开!听说老师们每年都能分红!现在交那么多钱还没校车,要是有校车了他们又可以乱搞!真他妈误人子弟!上洞街中心学校!


手机用户华夏天骄


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为什么有些农村孩子读书却越来越难了?在农村确实存在孩子上学困难的情况,但是并不像题主所说读书越来越难,而只是部分情况下存在上学困难的情况,个人认为现在农村孩子上学困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资料费用比较高

首先九年义务教育并不是完全的免费,免除的是学费以及书本费,但是一些课外辅导资料的钱还是需要家长出的。

现在的孩子都要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小孩的课外辅导班费用就很高,不仅包括书本费用还包括请辅导老师的费用,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若是农民不出钱给孩子上辅导班,小孩连课本都学不完的情况。这些辅导的格外支出就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二、农村孩子少

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农村也是计划生育监管的重要地区,很多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实行的都比较彻底,农民都是一个孩子,也就导致农村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

再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会进城买房,努力进城工作和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少了,自然小孩的数量也就会减少。很多村里的小学都被取消了,现在基本一个镇上只有一个学校,很多村离镇上很远,小孩上学也就表现得比较困难。

这两个就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认为农村孩子上学困难的主要原因。农村孩子少的问题暂时没办法解决,只能把孩子尽量集中起来,主要是补习班辅导班的盛行,跟很多农民额外增加了不少负担,希望经过有关部门的监管这种辅导班、补习班会更加正规起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真正的帮助。


果然悠


个人观点:先说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是我知道的一个真实事件。

因为村镇全部学校取消了,孩子上小学也要去城市里,小学还没有住宿,只能大人陪读。

一个村里刚好有3个孩子,就3个母亲去陪读。半年后~因为某些原因有二个孩子的母亲跟人跑了,第三个人家急了,就把老婆接回来,让丈母娘陪读~3个月以后,丈母娘也和人跑了!

于是好多人感叹:一个无奈的陪读早就了【孩子成了文盲了,老婆成了流氓了,丈夫家里瞎球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