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愚民政策嗎?

鵬友程


子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高尚品德被後世自以為是的聰明人黑得最慘的就是這句話了。

先看論語中有關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整個《論語》記述了孔子的說話,而《論語.泰伯篇》記述的大多是孔子教人怎麼做士子的話,士子與民不同,士子是有機會管理民的,孔子的學生學習的正是管理民的知識技術,學了三年,不用再屈于山谷,能出山幹大事的(管理),這類學生不容易得呀。

所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段語錄是教人怎麼做"士子"的。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這是個有遞進語境的修辭句子。換成不加修辭的表現手法應是"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翻譯過來應是:"民可以被士驅使來做事,應告訴他們使用的理由,民不可以被士驅使來做事,應教給他們必需的知識"。

這句話正是孔子尊重民力的最崇高體現,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用人得讓人明明白白,好心甘情願的配合,並補充知識讓所用的人更加有用。

作為後世人,離古代思想繁榮鼎盛時代越來越遠,更應該每日三省吾身,力求能仰視到孔子的道德高度,以便能體會到孔子的至理名言。


甲申卯馬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當然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愚民政策。

孔子這句話說的就是事實,是人性的事實,也是社會發展的事實。

現實生活中,人有智慧和愚蠢之分,更有個性和特長不同,還有後天受教育生活環境的不同。這就註定了這個社會的種種不同。

現實中有些人的頭腦、程度、才具只能是聽別人的,這種人給他提出了要求和規則,也許他能做的非常好,如果告訴他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也許他無法理解還有可能陷入一種矛盾之中,或者是他根本沒有想了解的心思,反而這個事情做不成了。

當然也有人是天生的領導者,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和領導能力,比如歷史上那些得天下的君主。

有些人是天生聽命於人的,做事能力非常強。比如說勞動的分工,如果把領導者的思想和意圖要清楚明白地告訴那麼多具體做事的每一個人,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樣,非天下大亂、萬事不成的。

所以對於一般人,很多時候只能要他去做一件事,卻沒法教他知道所以這麼做的理由。這是基於人的不同、社會分工的不同等諸多現實所定的,不管社會如何發展都是如此。如果絕對地先使人知之,然後才由之,那隻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夢。


快樂庭院


經過兩千多年的皇權統治,那些自詡為天子的竊國大盜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皇權統治,把各種各樣的思想,都貼上儒家的標籤。其中之一就是愚民政策。

正確解讀這句話的關鍵在於對“可”的字的解釋。在《說文解字》這部最早的字典中“可,肯,許詞也”,“可”應理解為肯定、認可。 這是最接近孔子時代的字典給出的解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裡的可應是認可。整句話可以解釋為:人民有信仰,就不要干涉他們,沒有信仰,就要教育他們讓他們知道。

孔子還說過:人無信不知其可。這裡的可也是同樣的含義。

孔子是說:人不講誠信,不知道他信仰什麼。

以前的解釋說孔子要愚弄百姓,那簡直就是誣陷。孔子是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家,怎麼會愚弄百姓。


走自己的路8501


孔子是徹頭徹腦的封建地主階級士大夫,他的愚民哲學在論語中有很多唯心主義學說。所從歷史上他的儒學論話一直受到進步的唯物主義哲學的相抗,一直到上世紀″五四"學生運動,人們高舉反帝反封建旗幟,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革命口號。從而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路上不斷前進。

孔子在《論語,泰伯》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十足的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愚民學說,是指定勞動人民只能供封建統治者使喚,而且不能讓勞動者知道,不曉得為什麼。從而維護地主階級,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孔子《論語,陽貨》: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述高貴的有頭腦的人智慧的人和卑賤的愚蠢的人是先天決定的,還堅定不移,還不可以改變。

孔子《論語,季氏》中放屁: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個孔老二,現代人一看,人都要氣死來。

他說天生下來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上等。通過努力學習人才知道是次等人。碰到困難還學習的人,是再差一等人。遇到困難不學習,老百姓就是這夥人,下等人,下矣,還不也不也了。


易家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存在著多種斷句,不同的斷句有不同的含義,按照這樣斷句,意思應該是:可以命令老百姓去幹什麼,不可以告訴他們為什麼。這樣斷句確實有愚民傾向。

當然,這句話的斷句存在爭議,最熱門的一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為老百姓贊同就去做,不贊同就給他講清楚為什麼這麼去做。這樣就是一種民主思想了,但在近些年出土的漢代竹簡上有一句話“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加了個“而”字,但並不改變原意,我們依然可以把這句話當成第一段那句話,這樣如果斷句的話就只能按第一種方式斷了。

那我們定下結論,孔子這句話肯定是有愚民傾向的。

但是這樣就能說孔子的思想是錯誤的嗎?恐怕也不能,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基本上都有愚民的論述。

老子曾言“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這斷句沒歧義,一看就是愚民。

法家代表著作《商君書》馭民五術將如何愚民講的清清楚楚。

墨家:“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墨子認為只要統治者主觀努力,通過層層服從的辦法,就能使天下民眾都以統治者的思想為思想,以統治者的是非為是非,這也是愚民。

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根據實際情況得出的不同治世觀點中,不約而同的有愚民。

如今我們享受著民主自由帶給我們的幸福,可千萬不能忘記,民主自由不是在任何時候都適用的,尤其是在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民眾的家國意識特別薄弱,受教育程度極為底下,在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對百姓進行教育的情況下,如果有民主的舉動,必然會有各種亂象,說不定會有類似於雅典“多數人暴政”的情況出現,而愚民之後,老百姓才能兢兢業業為國家繳納糧食,服兵役,整個國家才能在有序的規章制度下運轉,諸侯才有逐鹿爭霸的資本。因此“愚民”迎合了社會發展和統治者需要。

愚民政策實行最好的是秦國,秦通過愚民,限制了人口流動,保證了充足的兵源和後勤,才為列國統一奠定基礎。而相對來說最文明開化的應該是齊國,稷下學宮營造了自由辯論的學術氛圍,可是齊國卻幾次被滅。

因此,我們只能說,愚民,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需要。


月光如水54263061


我覺得這肯定不是愚民政策,因為孔子是歷史上第一個開私學的人,“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他又怎麼會說出“愚民”的話來?針對這句話的疑問,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是因為不同的斷句方法而有不同的解釋;另一方面就是結合歷史上傳統儒家學者的理解。

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因此不同的斷句方法,導致了含義截然不同。比如: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說:民有可使者 , 亦有不可使者 ; 民有可使之 時 , 亦

有不可使之時。 可使則用之 ; 若不可使 , 千萬要知其不可使 。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識就是說:對於民 , 其可者使其自由之 , 而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 。

從古代的學者對這句話的理解來看,不同的人解釋其實意義不同。總體來說有三種理解方式:一是愚民說;而是教化說;三是無關愚民或者民愚。比如漢代的鄭玄就認為這句話是統治之術,最早認為這是愚民說。君主實行政令,務必希望是老百姓能夠遵從。但是老百姓是糊塗的,如果他們知道政令的原因,他們就會非議,從而影響政令的施行。後來還有一些學者結合《周易》和《道德經》中的思想,認為老百姓處於茫然無知又自然而然的狀態是最好的。

不過宋代開始,學者強調了老百姓的愚昧,但是不認為應該愚弄老百姓。比如二程就認為聖人是希望讓老百姓儘可能的知道道理,人人可以遵照實行。但是客觀上老百姓有時候是認識不清楚的,因此聖人的教化有時候也是無能無力。朱熹同樣認為聖人的道理對學者有時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更加不用說老百姓,因此客觀上不能勉強讓老百姓知道。“不可使知之”強調了聖人教化中的無能為力。


歷史是什麼


我認為這句話不是‘‘愚民‘’政策。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收學生不問出身地位;只要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也就是拿著十來條肉乾拜師的,都會教導他。有這種全民教育的精神,怎麼會打上‘‘愚民‘’的標籤呢?

縱觀《論語》四百多則,除了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斷句而產生‘‘愚民’’的歧義。還有兩句‘‘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看上去也有些‘‘愚民’’的味道,但其實,這兩句的重點是批評身處困頓卻仍不喜歡學習的人。



郭店出土的儒家文獻《尊德義》篇有句相似的話:“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這裡的‘‘道’’,是引導的意思,也就是‘’老百姓可以引導他們這樣做,但難以使他們明白。但無論如何,只能引導,不能強迫。‘’

就算是這句話翻譯成‘‘老百姓可以讓他去做,不必讓他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是一種所謂的‘‘愚民’’,但看看歷史,看看周圍,人們的立場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有多少人會去理解政策的初衷,有多少人能理解政策的長遠規劃?如果要每一個人都明白了才去做,黃花菜早就涼了,哪裡還做得成事!


幽幽南山客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譯文】

孔子說:“群眾贊同的,就要執行;群眾不理解的,就要向群眾解釋清楚。”

標題的意思邏輯如下:孔子說的這些做法是不對的愚民政策…

哪惠民政策是什麼呢?應該是群眾贊同的,就要打壓千萬不能執行;群眾不理解的,就要向群眾動武鎮壓也不必解釋政策方針。或許這樣不顧群眾的做法才是某些人指孔子不對的愚民政策吧。真是蠢到家了,哈哈哈對於儒學一點都不明不瞭解的人真是奇葩怪論又好笑啊。


代用名


老子和孔子都有愚民思維,只是站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



老子認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在老子的眼裡,他認為人們被挑起的慾望是罪魁禍首。如不可見欲,民心就不亂了。這其實還是有道理的,比如當今,大多數營銷都是採取給便宜、貴物炒作的方法引誘消費者,尤其針對老年人群更是把騙術做到了登峰造極。對年輕人則今天來個O2O,明天來個比特幣,後天就是區塊鏈,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往裡衝,可其實都是少數人的饕餮盛宴。所以這個時代人心浮躁、拼命爭奪,早就已經笑貧不笑娼。只是老子認為使民無知也就無慾,他的出發點是不想民心混亂,不想看到社會你爭我奪。他是站在當時社會強烈變化的角度得出的結論。當時諸侯已經不太遵守周禮禮法制度,各諸侯拼命發展自己想要實現霸業、吞併別人,所以也就使得一部分人拼命思考、到處獻策。社會呈現出越來越混亂的亂象。然而這就是百家爭鳴的來源,是諸侯相攻伐孕應而生的壯大自己的需求導致的。聖人看到亂象又站在整個社會角度又開出了救世藥方。老子就是其中之一,老子認為,就是你們這些貴族瞎折騰導致的。

老子說,民之飢,是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老子對於上層階級的態度可見一斑。今天也一樣,這幫互聯網精英不斷髮明可能他們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概念引誘公眾進入。



孔子作為一個上層階級也開出了他的救世藥方,他的思維就是要復古,要恢復西周禮制。各個階層遵守自己階層職業本分,那就不會亂了。孔子是站在一個上層階級的立場上看待愚民的,他甚至認為

中人以下,不可語上。就是說普通人你連議論貴族的資格都沒有。不過他也並非只是階級立場,他只是更關注等級秩序。所以他才會說可以給民自由,但不可給民認知。意思是給自由是出於上層對下層的關懷、德政,讓民有認知往往就會僭越,失去身份該有的本分。孔子一貫思維都是如此,中庸裡他就這麼描繪,上不驕,下不倍。意思是上層應該有德行,下層不要背叛。他是這麼描繪的,儒家在後世倡導的也是這個核心思維。君王行德政,百姓忠君愛國。所以孔子的愚民思維的出發點是維護禮法秩序。


國病


《論語》往往是隻言片語,沒有具體的語境,加上先秦沒有標點符號,於是就出現了不同的斷句,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論斷。以前在學校學《古代漢語》,《論語·鄉黨》有一段話:“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家裡的馬廄被火燒了,孔子上朝回來,就問“傷人了沒有”,不問馬。有的人在斷句的時候,別出心裁,斷句成“傷人乎不,問馬”,意思就變成了孔子隨口問了一句有沒有傷人,然後開始關心馬怎麼樣了。

意思變了,孔子的形象也變了,前者是聖人,後者是小人。我們為什麼能夠確認後一種解釋不合理呢?很簡單,古漢語裡沒有“乎不”這種用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論語·泰伯》,也沒有上下文,就一句話乾巴巴地擺在那。有人理解成老百姓不能有智慧,不能知道內情,只要聽話懂事就行了,還認為這是孔子為了討好統治者,所獻的一條愚民之計。

孔子仁的思想在《論語》裡反覆出現,愚民能稱之為仁嗎?孔子推崇禮樂教化,怎麼可能反過來愚民呢?孔子對君子讚譽有加,自己怎麼可能甘願去當一個小人呢?孔子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教學生治國之道、修身之法,這就等於先把答案和終極目標給你,還怎麼去愚民?先秦漢語裡動詞直接可以意動和使動,沒有“使知”這種用法。因此,我本人認可如下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民力可用,壯大之(“由”有壯大之意);不可用,教化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