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哪六朝古都?

迎着太阳得向日葵


首先说六朝这个概念,六朝在学术上有其专门的定位,是指从三国开始一直到隋统一前的三国、两晋、宋齐梁陈,这一历史时期,统称六朝时期。而这个时期,绝大部分时候的都城都在南京,故称南京为六朝古都。六朝这个里面更多是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强调的是那个时期,而不是数字六。这一时期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前后相继的帝国分别在这里建都,下面分别说一下这六个王朝。

1、孙吴

早期由孙策奠定基础,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政权,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由于与曹魏、蜀汉呈三足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位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公元280年,东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2、东晋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公元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至此,东晋灭亡。

3、南朝宋

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图最大的朝代,当时所谓“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南朝宋与北魏对峙,大部分时间保持相对和平。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公元479年被权臣萧道成取代,刘宋灭亡。

4、南朝齐

南朝第二个朝代,为宋朝右将军萧道成所建,也是南朝存在时间最短的。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遂亡。

5、南朝梁

南朝第三个朝代,由萧衍取代南齐称梁武帝。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6岁。公元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

6、南朝陈

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是陈霸先于公元557年代南梁所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族姓氏与国号相同的朝代。公元582年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公元589年南陈被隋朝所灭。


star交通小白


你好,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你好。

南京六朝古都,

1、东吴(222年孙权称王,299年称帝——280年西晋灭吴)

2、东晋(317年司马睿南迁——420年刘裕篡晋)

3、南朝宋(420年——479年萧道成篡宋)

4、南朝齐(479年——502年萧衍篡齐)

5、南朝梁(502年——557年陈霸先篡梁)

6、南朝陈(557年——589年隋灭陈)

7、南唐(937年——975年)

8、明朝(1368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9、太平天国(1853年——1864年)

10、中华民国(1911——1937年,1946年——1949年抗战时,法定南京为首都)


断鹰攀崖


总的来说,南京是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一共六个朝代的古都,从时间上,是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公元589年(被隋朝所灭),一共三百六十年。那我们分别来说一下这六朝建都的情况吧。

东吴(229年-280年)

东吴孙权最开始是在京口,后来听从大臣张紘的建议迁到秣陵,然后改名为建业(南京),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希望又迁回了建业。

在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建业改名成建邺,后来讳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愍司马邺的名讳,改成建康。

东晋(317年-421年)

司马睿被封为东越王,治所在下邳,公元307年,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下,迁到建康。

公元317年,西晋被灭,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建立了东晋,建都于建康。

南朝宋(420年-479年)

北府兵将领刘裕废掉了晋恭帝司马德文,建国号为宋,刘裕就是宋武帝。

南朝齐(479年-502年)

公元479年,南朝宋将领萧道成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建国号为齐,萧道成就是齐高帝

南朝梁(公元502年-557年)

公元502年,齐国宗室梁王萧衍杀死萧宝卷,改立萧和帝萧宝融,后来萧宝融把政权交给萧衍,萧衍即在建康称帝,国号为梁,萧衍就是梁武帝。

南朝陈(公元557年-589年)

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陈霸先,建国号为陈,陈霸先就是陈高祖。陈最后一任皇帝就是陈叔宝,最终被隋朝所灭。


历史简单说


南京,是六朝古都,顾名思义,就是有六个王朝曾经把国都建在这里。如果有机会去南京旅游,不妨去看看六朝博物馆,就在总统府不远处,那里的陈设、布局很有意思,有很多与六朝有关的文物展出。

六朝是哪六朝呢?分别是孙权建立的东吴、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刘裕建立的宋、萧道成建立的齐、萧衍建立的梁、陈霸先建立的陈,加起来,的确是六个王朝,而且都定都于金陵。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说这里虎踞龙盘,有帝王之气,吴大帝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鼎足而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司马睿在这里建立东晋,勉强维持。过了两百多年,隋文帝杨坚派五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攻破建康,俘虏陈后主,六朝从此成为了过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时拾史事


一直以来,作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时常用“六朝古都”这一概念来对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定位。“六朝古都”中的“六朝”,指的是从公元229年到公元589年间,在当时被称作建业或建康的南京先后定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其中的东晋和宋齐梁陈政权,虽然都有着各自的国号,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形态是以门阀贵族为掌握国家政权的主体,而南朝各政权的更迭,往往都是不同门阀势力的重新分配,政权变动前后,不同的门阀势力与前朝和今朝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这几个政权在某些角度上也可以算作一个连续的大王朝。这种特殊的政治体系所带来的南朝政治演变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也使得作为都城的建康在营建方面,以及根植于建康城的南朝文化,具有相当的完整性、一致性。

作为六朝都城的建康城,发端于自孙权定都建业后营建太初宫。其后南朝诸政权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宫署建设,并形成了当代人耳熟能详的台城区域。除了以台城为核心的建康都城外,当时的建康周围还分布有长干里、石头城、丹阳郡城、西州府城、白下城等不同功能的市镇或要塞,共同构成了一个城池体系。

说起南朝对建康城的营建,就不能不提及东晋。作为西晋覆灭、中原遭受“五胡乱华”之难后播迁至此的王朝,东晋按照洛阳故都的部分格局,并创造性地以对称布局作为规划理念,开创形成了北为宫城区,南为官署区的城市格局。南齐武帝永明年间,北魏孝文帝为了重建洛阳城曾派人来到建康,对建康的城市格局进行详细记录并用于洛阳的营建中。北魏的洛阳城也成为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城市格局的蓝本,而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在营建自己的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时也以这种都城格局作为模板。 这种在东亚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格局,其源头就是六朝时的建康。

至于在建康前前后后定都数百年的南朝各政权,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贴上“短命”“偏安”的标签。短命和偏安,难道就是南朝的全部?对于所谓的“短命”,正如之前所言,由于特殊的政治形态,南朝的政权更迭,更多地只是门阀世族的势力的交换,基本的政权结构,依然得到完整地继承。而谈到所谓的“偏安”,就不能不提到造成这一局面的“五胡乱华”。由于西晋王朝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勾心斗角所引发的“八王之乱”,造成了国力的大规模衰退,恰逢气候变冷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大批南下,与此前被不加防备故意安置入塞的各个游牧民族合流,趁西晋衰颓之时大肆反叛,使得中原一片涂炭摧残之状。东晋王朝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衣冠南渡”定都建康。对于那段惨痛历史,当代的历史学界也许会以当代的背景进行多种不同的解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在中原大肆杀戮的胡人,无异于外族侵略者。而晋朝则更像是合法政权在失去核心统治区后的被迫南退,自此之后,北伐中原、恢复故土成为不少南朝君主的夙愿。但此后数百年南朝一直未能像之后的明太祖一样进行成功北伐,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特殊战争形态有关。南北朝时战争的主要形态,是以战争双方用人马俱披重甲的重型骑兵——“甲骑具装”相互冲击来进行。这些作用有若当代坦克的重装骑兵的数量,往往决定了双方的军事实力。相较于北朝,当时南朝的甲骑具装数量较少,难以与北朝形成有效对抗。在不少战役中,南朝军队正是被北朝的大规模重骑兵冲击所击败。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南朝要北伐中原、饮马黄河,无疑是困难重重。虽然难以北伐,但南朝还是一次次击退了北朝的进攻,保住了南朝的半壁金瓯,并且也保护了五胡乱华之时,在中原已如风中残烛的华夏文明。正是南朝的存在,才让当时遭受巨难的华夏文明,有了继续发展的支撑点。

隋文帝杨坚颠覆鲜卑人的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灭亡南陈后,曾获得一支来自陈朝的宫廷乐队,在听闻了乐队的演奏后,隋文帝表示:“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在中国的传统中,礼乐往往是文明是否成熟、是否是正统的重要标志。隋文帝对南朝音律的肯定,无疑昭示了其对于在政治上处于敌对状态的南朝,在文化正统性上的无比认同。而隋文帝所建立的致力于大一统的隋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恢复以南朝为象征的华夏正统。在之后的唐朝,南朝积淀数百年的文化典章制度等因素,又大量被统治群体吸收,以致出现了所谓“唐代南朝化”的现象。“偏安”的南朝,在政治实体上消失后,却依然通过另一种形式,在大一统的盛世里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和血脉。


龙虎网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巧了,我最近正好在南京生活,看到这个问题,一时手痒,所以我决定试着答一下。



南京是六朝古都,一般公认的六朝是指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东晋政权,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

其实除了这六朝,还有五代十国的南唐,还有明初洪武,建文,永乐初年,还有南明政权都在南京建都。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政权愿意在南京建都呢。

一 地靠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南京地靠长江,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长江简直就是一条天然的高速公路,而且北依华北平原,东临长江三角洲,都是富饶之地。太平时节,粮食器物很方便就能运到南京

二有险可依,南京西北临长江,四周又有钟山,方山,牛首山,石头山,鸡笼山,覆舟山包围,这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可是很罕见的,而且长江险峻世间莫及,一般北朝攻打南朝,(这里指北方的国家和南方的国家)除非先把四川打下来,然后顺流而下,否则是很难直接越过长江直接攻打南京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也说:“南京,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三 自古便龙气盘旋,乃风水圣地。相传秦始皇见此地有龙气直冲云霄,便命人凿山改河。以压龙气。


最后简短说一下那六个朝代。

孙吴 公元229年,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后,孙权也在武昌,自立为帝,随后迁都南京,这是南京第一次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当时南京叫建业。

东晋 公元317年,仓惶南迁的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史称东晋。

宋 建国者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是正经百八的刘氏宗亲。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在南京定都。

齐 建国者萧道成,是刘宋末年的权臣,是西汉三杰萧何的二十四世孙,公元479年,萧道成逼迫刘准禅让,建立齐,在南京定都。

梁 建国者也是老萧家的萧衍,公元502年杀齐末帝代齐建梁 定都建康(南京)

陈 建国者陈霸先,是南北朝中南朝国土面积最小的朝代。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代梁建陈。


守仁看剧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淡笔绘青春


南京其实又被称为十朝都会,六朝古都指的是东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另外还有四个政权曾经在南京定都,分别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明朝在迁都北京之前,太平天国,还有民国初期


妙伟2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加上太平天国,南唐,明初,民国,就是十朝!


向日葵的微笑57801907


宋,齐,梁,陈,东晋,东吴朝代的首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