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喜歡威脅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件事,比打罵孩子更靠譜

如果孩子喜歡威脅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件事,比打罵孩子更靠譜

看到各種來自孩子的種種威脅,很是讓家長們憂心忡忡;

一、孩子為什麼喜歡威脅家長?

1、親子溝通方式出現問題:家長平時跟孩子說話時,常用“如果……,那麼……”的結構與孩子對話,比如,“如果你乖乖地去幼兒園,那麼,下午媽媽來接你的時候給你買棒棒糖”,“如果你按照爸爸說的做,那麼爸爸就滿足你一個願望”……那麼,孩子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學會了講條件。

2、家長不能堅持自己的立場:面對孩子又哭又鬧滿地打滾的狀況,家長會覺得頭疼:為了這點錢讓孩子忍受委屈,實在有點於心不忍啊。因此,家長就會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長此以往,孩子就學會了通過談條件、哭鬧的方式來威脅父母,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

3、孩子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與家庭環境的差異是很大的,如果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了牴觸情緒,但孩子又覺察到父母堅決送自己去幼兒園的態度,會在內心做出妥協:我去幼兒園,但你們也要滿足我一個條件。

如果孩子喜歡威脅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件事,比打罵孩子更靠譜

二、如何糾正孩子的這種不良習慣?

1、當面對孩子提出的種種不合理條件,家長可以採用溫和的口吻,如果講道理已經沒有效果了,此時家長要堅持的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斷然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

2、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絕後,孩子會拿出自己的殺手鐧——哭、鬧、糾纏。此時家長要保持平靜,對孩子的哭鬧不說教、不制止、不發怒、不批評,給孩子釋放憤怒情緒的時間。

3、家長要相信孩子

“如果……那麼……”,其實是向孩子傳達了家長對其能力的懷疑。如果家長對孩子說,“如果你完成作業,週末的時候我會帶你去看電影。”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認為你不想做作業。”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長可以多和孩子回憶好看的電影或者各類的趣事,以達到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孩子對條件的關注。食物轉移法,一般孩子都比較喜歡吃東西,包括牛奶、糖、各種零食等等,我們可以利用食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旅遊轉移法,利用假期可以帶孩子出去放鬆一下,幫助孩子調節心情,釋放壓力等等;遊戲轉移法,如果孩子一直沉迷某些東西,我們可以利用遊戲來吸引他的眼光,這樣他就會有不同的想法;情境轉移法,比如說今天過什麼節,我們都要如何做,讓孩子進入該情境,進入該狀態,這樣便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啦。

如果孩子喜歡威脅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件事,比打罵孩子更靠譜

5、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如何培養孩子感恩之心呢?應該讓孩子從感謝父母開始。要讓孩子知道,除了父母沒有人會無條件的提供他們衣食住行。在他們幼小的時候,哪怕是一天,離開父母的關愛他們也會寸步難行。即使是最簡單的衣食,最質樸的關懷,也無不傾注了父母對他們的辛勞和熱愛。這樣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理解並愛父母。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一些艱苦教育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到比較落後、貧苦的農村地區,讓孩子瞭解一下農村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舒適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懂得珍惜。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助那些比自己生活困難的孩子,讓孩子體會到幫助別人有時會比無休止的索取更快樂。

6、讓孩子的視角來理解他

許多家長只是對孩子的學習高標準、嚴要求,使孩子的神經每時每刻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種情緒積蓄過度總會找機會爆發的。一方面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孩子和家長產生對立情緒。家長經常使用此類高壓手段,孩子小的時候也許會因為怕你而聽從你的命令,但是一旦孩子掌握了家長的弱點,就會用來威脅報復家長。正確地做法應該是充當孩子的朋友,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得失,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的問題,多給他們一份關愛和理解,讓他覺得家長是可以信賴和依靠的。

如果孩子喜歡威脅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件事,比打罵孩子更靠譜

7、注意孩子的極端行為背後的心理問題

有的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會衝地動做出極端的舉動,比如以自殘,離家出走,自殺等行為,作為威脅父母的手段,有的孩子甚至會傷害父母。這些孩子如此異常的反應決不一時衝動造成的,他們大多在此之前已經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家長平時留心,肯定不難發現孩子的反常舉動。但是這些家長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當孩子的心理障礙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發現,已經悔之晚矣!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作個有心人,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一些異常的舉動或情緒,應該及時詢問原因,避免孩子普通的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演變成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若發現孩子反常行為出現次數頻繁,程度越來越厲害,以自己的能力已經不能有效解決問題時,家長應該想到此時的孩子不是簡單的情緒不好,愛鬧脾氣,而是存在心理障,要及時找心理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物和心理輔導的方法,解決孩子的心理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