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認為殖民地不但沒用而且是個累贅,這是為什麼?

烏陵與土明


人的思想會變化的,俾斯麥確實說過不進行“歐洲以外地區殖民”,但人會變的、時事會變的。人世間“靜止”與“運動”的關係,難道需要過多解釋嗎?

(1)俾斯麥確實說過:不對歐洲以外地區殖民,主因是為提高保命自強的能力

他認為:國家為推行殖民政策所支付的費用往往高於收益,殖民地會帶來種種好處的議論不過是美好幻想。也對外宣佈過: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領土……只要我擔任首相職務,我們就不會推行殖民政策。

主要是怕法國報仇。除了法國外沙俄和奧匈帝國也是敵人,為了對付法國,俾斯麥費勁心思的組織“三皇同盟”。然而,沙俄、奧匈矛盾太深結果對德國都很生氣,由此,德國在歐洲非常孤立!

(2)因為三個危機,為了自身的權力俾斯麥開始討好本國資本家和好戰殖民者

總體上,俾斯麥在位期間經濟、工業實力、軍事發展、國民教育發展都比較好,但不要忘記:俾斯麥作為資本家的首相,他的政策主體是要符合資本家利益的。特別是,德國經濟仍然受制於以“英美為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影響。

1873年、1882年的兩次世界性經濟危機(規模相對小)以及1876年德國的農業危機,德國國內工人失業、社會問題嚴重。由此,1881年,俾斯麥扶植的三個政黨在國會選舉中失敗(122:157)。俾斯麥“神話”破滅了。他如果不改變,只能被拋棄。

俾斯麥必須要兩個改變:

第一:迎合本國資本家對外擴充地區,打破“英法美主導的國際秩序”;

第二:迎合本國底層通過對外殖民擴張——掠奪財富。

(3)1883年,俾斯麥開始殖民世界

在自身權力被極大削弱下,俾斯麥希望通過“殖民光榮”擴大權威。1883年,商人阿道夫在西南非洲建立了安哥拉—貝肯殖民據點,英國對俾斯麥的態度非常傲慢:從安哥拉到南非的好望角都是英國的合法領土。

由此,激怒了俾斯麥。

1884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德國就殖民非洲一百萬平方公里,佔據了西南非洲、多哥、喀麥隆等。

1886年開始,一見英法關係和緩,俾斯麥懼怕“法國復仇”的心理使其決定放緩殖民速度,但這並沒有得到本國資本家階層的集體認同,特別是與後來的威廉二世的矛盾更加激烈。俾斯麥的政治威望日漸低落。1890年3月20日,俾斯麥無奈辭職。


坐古談今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日本也有過這種想法,一度想把佔領的臺灣再高價賣給中國。

為什麼?

其實殖民地就像開店一樣,未必都是賺錢的,很多甚至會坑死你。

對於殖民地的評估,有很多要點。

第一,資源

殖民地資源是不是豐富,又沒有珍貴的資源,比如古代嚮往的黃金白銀珠寶,現代的石油、礦產等等。

另外還有一種寶貴的資源是人力,也就是勞動力。

不是所有殖民地都擁有這些東西。

比如發現石油之前的中東,在殖民者嚴重簡直就是廢物,連水都沒有的地方。

再比如西伯利亞,俄國明明已經進入,當地抵抗力量又微不足道,但前後100年才將西伯利亞控制。

說白了,俄國人認為西伯利亞也沒有什麼意義,是寒冷的苦寒之地,只有樹木和皮毛資源,不值得一提。

第二,軍事政治意義

有的殖民地很挫,但佔據重要的地理位置,比如巴拿馬,比如蘇伊士,比如新加坡。

這些是所謂兵家必爭之地,砸錢也要控制住。

第三,當地民眾反抗程度

殖民地的建設,同當地民眾的反抗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反抗強烈,你就必須長期在殖民地維持大量軍警。

這些軍警都是很大的開銷,如果再爆發戰爭又是可怕的軍費,宗主國未必受得了。

英國人進入印度以後,因為印度的民族性相對溫和,到上世紀40年代印度才獨立。

相反,比如阿富汗這種地方,山民從英國試圖殖民開始就和你拼命。

英國試圖殖民幾十年,損兵折將,還是控制不住大局,只能放棄殖民。

第四,建立殖民地的代價

除了民眾反抗以外,殖民地還有很多代價。

比如,在這裡建立一個殖民地政府究竟要花多少錢,性價比高不高?

很多殖民地只是有資源,卻沒有開發,其他方面都很落後。

建立殖民地政府,雖然可以掠奪資源,但還必須提供給殖民地人民衣食住行,不然被殖民者很快就會反抗。

如果是非洲這種人口多,但農業還在刀耕火種的地方,光是解決黑人吃飯就是大問題。

第五,保護殖民地的代價

建立殖民地以後就要保護,防止被其他列強搶走。

這又是一大筆錢。以英國為例,建立了大量殖民地軍隊,海軍分艦隊常年在殖民地巡邏。

這都是極大的開銷,英國就是被這些開銷逐步拖垮的。



綜上,建立殖民地有時候比買了爛尾樓還坑爹。

英國不談,以法國為例在世界建立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是虧本的。尤其是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直到今天還是一筆爛賬,出了事還讓法國來幫忙解決。

還有盧旺達大屠殺,本來盧旺達都獨立多年了,出現大屠殺還讓法國和比利時介入阻止。

不過,俾斯麥說殖民地沒用,也不是真心話。

比較好的殖民地是有用的,但前提看你有沒有本事控制。

在一戰之前,還沒有全球貿易一說,基本都是列強在各自的殖民地掠奪資源自用。

所以列強如果沒有殖民地,等於工業受制於人,根本沒有辦法變強。

但德國是列強的後起之秀,統一的時候已經很遲了,當時世界被英美法西荷比葡分光了。

德國在歐洲崛起,尚且不會造成很可怕的衝突。畢竟德國目前佔領的是自己的地盤,沒有搶掠英法等列強的領土。

然而,德國如果試圖強佔海外殖民地,就等於公然和英美法等國作對為敵,因為這些殖民地都是他們的,戰爭不可避免。

以德國目前的國力,對西線英法是沒有把握的,更別說東線還有個沙俄。

同時,就佔領殖民地來說,就必須有強大的海軍。而德國海軍歷史上從沒有超過英國海軍,更別說英國還有盟友法國海軍。

這樣一來,德國就算佔領了殖民地,也無法有效控制。

所以,德國不如把眼光放在歐洲,盡全力發展自己的工業,提供綜合國力,對於殖民地則能佔就佔,不能佔就放棄。

等到德國實力遠遠強於列強,這才搶奪殖民地也不遲。

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德國公然從列強口中搶奪殖民地,等於花樣作死。

遺憾的是,俾斯麥的主張最終沒有被執行。

結果呢,德國為了太平洋上幾個島嶼和非洲破地方,和列強打了一戰,不但亡國差點滅種。

不得不說,俾斯麥這老傢伙是個偉人。


薩沙


這個觀點不是俾斯麥一個人這麼想,當時的英國也是這麼想的。

殖民地第一個時期,利潤非常的高,比如挖黃金、白銀,販賣奴隸,種植糖類作物和橡膠等,所以這個時期各國都爭先恐後的拓展殖民地。但那個時候德國還沒有統一,沒有趕上好時候。

殖民地第二個時期,是賠本的時期,因為法國大革命後人權觀念的興起,販賣奴隸被禁止,黃金、白銀也挖的差不多了,殖民地人也開始有人的觀念,不像動物那麼好管了,這個時候的管理成本大大超過從殖民地獲取的收益。這個時期,德國完成統一,所以俾斯麥覺得殖民地沒用是個累贅,當時的英國首相也說殖民地時套在英國脖子上的磨盤,要把殖民地甩掉。

殖民地第三個時期是各國瘋搶時期。這個時期,不斷有地理學家、帝國主義理論家說殖民地的重要性。比如當時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就說空間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大國會越來越大,小國會越來越無足輕重。英國學者寫指出,一個國家想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而殖民地既能夠提供石油、橡膠等原材料,也能夠提供廉價勞動力,還是本國產品傾銷的重要市場。

於是各國開始瘋狂搶奪殖民地,統一後的德國也加入了進來,當時的俾斯麥已經改變了觀點,支持對外殖民擴張。

那德國是如何進入那些殖民地區還不和列強衝突的?因為當時世界並沒有被瓜分完,根據“只有實際佔領才能證明對一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的原則,德國也參與瓜分了非洲,並在太平洋佔據了很多小島,還佔據了青島。

但畢竟沒有什麼好地方了,所以德國殖民地非常小,也比較貧瘠,比如非洲的納米比亞殖民地,就是個沙漠。下圖藍色是德國的殖民地。

於是後來就爆發了搶奪殖民地的一戰,二戰也可以說是搶奪殖民地,因為希特勒的口號就是德國需要生存空間。



解憂時間


看一個觀點一定要結合現實來看,不能斷章取義。

俾斯麥是有這個觀點,但是,這是基於當時的國際局勢和德國現實情況作出的判斷!

俾斯麥的時代:英法已經佔據先機了,瓜分了大批殖民地;德國已經沒肉吃,而且德國剛剛統一,內部不穩,歐洲其它列強對其態度更復雜。而且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外面虎狼環伺,地緣形勢不好。

這個情況下你還搶殖民地?還是先修煉內功吧,同時儘量避免與幾個列強發生直接衝突,直接矛頭對準法國——壓制這個宿敵。

你問殖民地德國想不想要,那廢話,有肉吃誰不想要,所以後來德國國力有長進後他也同意了海外擴張啊,只不過後來威廉二世實在是腦子進水,把全世界都弄成了敵人,最後釀成一戰慘劇。


國史拾遺


這和德國人的性格有關,像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他們佔領了殖民地之後都從這些殖民地手中得到了很多的利益,如他們發現美洲之後就從這些地方運回了數不盡的金銀財寶。他們剝削當地的人民,傾銷他們國家多餘的商品。日本在佔領中國的臺灣以後也是如此,在沒有給日本佔領前,臺灣每年能夠給清政府貢獻幾十萬兩的銀子賦稅。日本佔領之後,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經營,每年能夠從臺灣得到二千多萬日元的收入。一方面是日本人大量開墾臺灣的土地,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對於臺灣人民的殘酷剝削。但德國人卻完全不是這樣,他們佔領了殖民地,就會把殖民地像他們的國家一樣去建設經營,於是他們幾乎無法從殖民地中得到收益,反而還要虧錢進去。當初中國的青島就是德國人的殖民地,青島的城市設計,環境衛生在當時的中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德國在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下取得了統一,當時已經是一八七零年了,世界上的殖民地都已經給列強瓜分殆盡。德國就是為了想要重新瓜分世界而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這也只是他們的一個藉口而已。他們對於殖民地並不是非常感興趣。


純齋


德國人說:我也想要幾塊海外殖民地。

英國人說:別想了,早就被瓜分完了!



現在的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但是俾斯麥當年接手普魯士宰相的時候,德意志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因此,俾斯麥的目標非常明確:

在通過普法戰爭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後,不再向外擴張,而是在政治層面進一步穩固德意志帝國。杜絕愚蠢和盲目的向外擴張,把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悶聲發大財。

所以俾斯麥的政策,主要是兩點。一是暫緩軍事擴張,搞好與鄰國的外交關係,與奧地利結成了最重要的聯盟;二是發展經濟,把著眼點放在歐洲大陸上,試圖先解決歐洲大陸上的問題,再到非洲進行殖民擴張。

不得不說,俾斯麥的思路是正確的!



畢竟德國是一個地緣政治很差的國家,東面是俄羅斯,西面是法國,北面出海就是英國,四周皆是強敵。如果德國自身的基礎不牢靠,在這種四戰之地是無法生存的。

尤其是法國,一直有復仇之心。俾斯麥害怕法國報復,便把法國當成頭號競爭對手,把防守的重點都放在法國身上。大國對抗,這是需要花銀子的。德國人把錢都花在自身建設和對抗法國了,哪還有精力搞海外殖民地?

另一方面,為了制衡法國,俾斯麥力主和英國搞好關係。畢竟英、德是傳統盟友,當年打拿破崙,之後打拿破崙三世,英國都站在了德國這一邊。英國的底線是海軍和殖民地,只要不碰這兩點,英、德的盟友關係不會散夥。俾斯麥不願意刺激英國人,自然也不會搞什麼海外擴張。


只不過時代進步太快了,隨著國際局勢和德法關係的緩和。德國在歐洲大陸建立了自己的聯盟體系,這讓德國人產生了一種優越感。老子的經濟歐洲第一!老子的陸軍世界第一!法國算個球?英國算個蛋?英國佬不服想咋滴?不服單挑。這個時期的德國,發展速度太快,因此對海外殖民的態度出現了鬆動。

俾斯麥也很迷茫,他不能預測未來,也想看看未來的局勢如何,便同意了軍隊的人去海外擴張。這個期間德國先後在非洲和大洋洲搞了幾塊殖民地,在中國的青島也搞了一塊租界,海外殖民地的發展勢頭很好。但是俾斯麥很快就發現,殖民地不能再搞了,再搞要出事。

俾斯麥這個時候緊急叫停,因為他是一個標準的政客。雖然他和軍隊關係很密切,但他一直對軍隊非常忌憚,一直對軍隊進行限制。因為軍隊本來就是為了打仗而生的,普魯士軍人尤其崇尚武力。威廉一世在位時,還能幫他彈壓軍隊。威廉二世繼位後,局面失控了。威廉二世這個人,是個典型的志大才疏之人。他一輩子只穿軍裝,熱衷於向外擴張,崇尚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

威二身為皇帝,本來就是軍隊領袖。現在他跟軍隊又穿一條褲子,後果太可怕了。



俾斯麥害怕德國過於膨脹、過度擴張會引發危機,更害怕軍隊主導德國政治。因此,海外擴張殖民地的政策剛剛鬆動沒兩年,俾斯麥又把這個大門給關上了。鐵血宰相仍然對海外擴張持謹慎態度。

事實證明,俾斯麥的擔心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在俾斯麥下臺後,德國還是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並且為了爭奪殖民地和英、法發生了火拼,首先是非洲的布爾戰爭。俾斯麥時代跟布爾人的關係搞的還不錯,結果英國人略施小計就拆散了布爾人和德國的盟友關係。

英國人給威廉二世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只要德國人不干涉布爾戰爭,就答應和德國平分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威廉二世答應了。然後果不出其然,英國人爽約了。打完了布爾人,先前跟威二談好的分割殖民地事宜,作廢!



威二氣炸了,準備撩膀子跟英國幹。聲稱要組建世界第一的海軍,與英國對抗。問題是德國已經有一支開銷龐大的世界第一陸軍了,現在再搞世界第一的海軍,財力能否負擔?德國經濟好,但也沒有好到能同時負擔世界第一海軍和世界第一陸軍的開支。

在軍備擴張十年後,德國跟英國的矛盾還是激化了,雙方大打一場,這場戰爭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令人噴飯的是,威二花大力氣建造的海軍艦隊,僅僅跟英國人在日德蘭海域打了一次就熄火了,不敢再出海挑戰。


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歷史,俾斯麥顯然是非常理智的。他並不是一個怯懦的人,他也主張鐵血主義。但是俾斯麥看問題比威二這個二貨更合理,知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開拓海外殖民地這種事,要量力而行,切忌蠻幹。尤其是對武力盲目的迷信,覺得武力就能解決一切的人,往往會把整個國家和民族帶到溝裡去。


Mer86


俾斯麥的想法很先進,實際上現代的經濟全球化就是由他提出了構想。俾斯麥認為,金錢遠比大炮更有殺傷力。使用大炮去攻佔一個地方,然後再派人去開採那裡的原材料,這麼一來所花費的成本遠比直接僱傭當地人來開採礦石原材料貴得多。

其次,投資與產出不成比例。一旦佔領了殖民地,那麼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如果過分壓榨殖民地,把殖民地人變成奴隸,那麼必然會造成當地反抗不斷,這勢必需要派遣大量的軍事力量去維持地方安全;如果不壓榨殖民地人民那麼就得對殖民地進行投資建設,這麼一來同樣得花一些沒必要的花費。

再者,會被惦記。殖民地是一種領地,屬於隨時可能被搶走的。自己投資建設好了才突然被搶走,那麼意味著之前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而金錢就不一樣了,有錢到哪都是金主,這家不賣我就買另外一家。就算被搶劫也只是一次,損失不會那麼大。

美國在二戰結束後便開始執行類似的發展策略,他支持所有殖民國家獨立,這使得英國法國幾乎損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然後美國就跟這些殖民地國家結盟,再用美元去掠奪他們當地的資源跟財富,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優己


德國是一個起步最晚的歐洲列強,當德國人睜眼看世界的時候,世界體系已經基本成型,殖民地也基本上被英法等國搶的差不多了,德國人不甘心,硬著頭皮從英法的手裡搶了不少邊邊角角的雞肋一般的殖民地,並一度以擁有259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成為僅次於英法的殖民帝國。但威廉皇帝還是不服氣,看著英法又多又好的殖民地不爽,當時英法各擁有3300萬和13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年輕氣盛的皇帝覺得德國如今實力歐洲第一,憑啥你們還能佔這麼多地兒,還想要更多更好的,終於英法等國受不了了,最終聯合一群協約國把德國揍個半死。

一戰後,德國這些才佔了二三十年的殖民地全部被協約國沒收,分配給了英法美日澳南非等國委任統治,以至於德國作為一個西方大國,在目前很多西方國家還擁有海外領地的情況下,它一丁點海外領地都沒有。

當然,這純粹就是德國人“作”出來的。

當英法荷比西等等歐洲列強在全世界追逐殖民地的時候,德國還是一片亂糟糟的諸侯割據,一點大的地方匯聚了幾百個邦國、領地、自由市、王國、公國等等政權,加之德意志地區主要為平原地帶,還是歐洲中心,使得德意志地區經常成為歐洲的主要戰場,平時自家人之間還要鬥個你死我活,周圍還有英法俄等列強環伺,

直到普魯士崛起,統一了大部分德意志地區,德意志民族才算在歐洲大路上崛起了。

德國統一之後,尤其是在幾次王朝戰爭中先後把丹麥人、奧地利人、法國人都狠揍了一頓,德意志的民族自信心爆棚,民族主義空前氾濫,加上普魯士幾百年的軍國主義情緒加持,在不斷髮展的經濟帶動之下,整個德國展現著一種對其他歐洲列強不是太友好的略加衝動的激情昂揚。

德國人從上到下都在積極尋求“陽光下的地盤”,而德國人動作也夠快,先後佔據了非洲的納米比亞、喀麥隆、多哥、坦噶尼喀以及太平洋上的幾個島國,一躍而為佔有殖民地第三多的國家,但說實在的,這些都是英法等國在上百年的殖民擴張中或許遺漏了或許沒看上,總之看到德國人去搶了,英法就讓了一步,給你好了。

這種情況其實讓時任帝國首相的俾斯麥非常憂慮,他作為帝國的功勳之臣,相對其他人的躁動,他擁有良好的自控力,他身居帝國首相等要職近20年,在1888年之前,有威廉一世老皇帝支持,俾斯麥還能努力控制住如脫韁之馬一般的德意志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他試圖小心翼翼地保護好這新生的帝國,不去過分引起英法等國的注意,不要去刺激他們,對俾斯麥來說,那些海外殖民地,英法佔了就佔了,不急著去搶,德國人最需要的是聯合奧地利,結盟俄國,拉攏英國,最後把法國人搞趴下。

俾斯麥更在意的是搞平衡戰略,德國畢竟東西都面臨強敵,處於四戰之地,唯有不驕不躁,穩步推進,埋頭髮展,才能不斷悶聲發大財,先強大自己再說。

至於殖民地,它又飛不了,時機成熟了自然就屬於德國人了,反倒現在如果過早刺激英法等國,則不利於德國的未來發展。

不過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皇帝不這麼看,他的父親腓特烈三世登基99天就去世了,這導致29歲的威廉二世過早地繼承了皇位,而且還是在德意志帝國最關鍵的發展時期,繼承了帝位。

此時,這個新生的帝國誕生不過17年而已。

威廉二世當然有一定的才幹,也有能力,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傲慢和炫耀,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當一當歐洲的老大了。

相對之前的皇帝,他更能接受那些情緒高漲的帝國軍人和帝國議員們的意見,甚至一些吹捧和慫恿。

俾斯麥很快被年輕的皇帝解職,回家養老去了,威廉皇帝獲得了普魯士軍官團和帝國議員們的廣泛支持,隨後的20多年時間,德國幾乎不受約束的飛速發展,一路狂奔,經濟和實力飛速發展的同時,還有更快速發展的民族主義情緒和軍國主義。

這些,最終給帝國帶來了毀滅。

一戰,德國人最終被四面趕來的協約國圍獵,灰頭土臉,20年後又恢復了國力,再一次擴張,這一次,直接被盟軍和蘇軍從東西兩線推平到老家,國土被割走一小半。

從此,德國人總算安省了,老老實實搞發展,一心一意圖歐盟吧。


雲中史記


因為事實如此,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因素:

第一,維繫需要海軍,海軍需要成本,這個成本還是可預期的“白瞎”的。

在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全世界可分食的殖民地已經很少,而且分散,為了奪取和維護這些地盤,德國必須建立一支“遠洋海軍”,這對於身處中歐,出海口被限制在北海、波羅的海兩個喇叭口裡的德意志帝國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反傳統的負擔”。


德意志帝國從來沒有強悍的海軍傳統,在俾斯麥執政的時代,為了防止英國對於德國崛起的干預,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海軍的發展,力求不觸動“日不落帝國”的神經,而他縱橫捭闔的外交策略,也最終讓英國坐視了這個世界第二強國的誕生和崛起。

而要在海外奪取和維繫殖民地體系,德國就需要建立能夠與對手抗衡的海外艦隊,而在這個方面,最大的潛在對手就是英國,而德國的工業實力雖然增長迅速,只要與英國對抗上,就是一個“造艦競賽”的無底洞,而且這個無底洞十有八九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綜合國力(造艦能力、進出口、財政、金融等等),遠勝德國。

所以,哪怕花費巨大的成本,仍會在開戰中被英國海軍摧毀或者封鎖的德國海軍,本身就是一個“無用的累贅“。

所以,在俾斯麥失勢之後,熱衷於爭霸擴張的威廉二世委任德國海軍元帥、公海艦隊締造者提爾皮茨在1907年建立"公海艦隊"的立足點,自始至終無法平衡這種全球爭霸的任務,只能給德國海軍定位為以“北海決戰”為目的,即決戰勝利後,歐洲之外失去的殖民地,自然而然會失而復得。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實表明,“公海艦隊”在造艦競賽中落敗,根本無力在“北海決戰”中突破英國大艦隊的封鎖,只能淪落為存在艦隊,那些殖民地,也只能一一陷落。

第二, 德國的殖民地經營並不賺錢,甚至還在賠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擁有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法國居第二,德國排第三,意大利為第四,但是,與英法相比,德國所佔的殖民地面積小,而且分散,因為德國畢竟屬於後起列強,在它完成德意志諸國統一的戰爭同時,英國已經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帝國,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殖民地早已搶到手了。

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達259萬平方公里,卻只有2.1萬德國公民移居,而其本土人口則高達6506萬,也就意味著平均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1個德國本土人,而殖民地的德國移民與本土人口的比例是1/3098。

而殖民地當地人口也非常稀少,以德國1890年佔領全境的納米比亞(今名)為例,總面積824269平方公里,人口到2003年統計,僅200萬……

計算一下,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有2.42個納米比亞人居住。

德國本土人口移民的稀少,就意味著除去德國殖民當局的官員、軍人,只有極少量的“經濟人”居留在這些土地上,他們的經營方式,只能是巨大的莊園和殘酷地壓榨土著居民,而這種管理方式,又會驅使著社會組織鬆散的土著居民逃離德國的控制區域。

所以,這廣袤的殖民地根本沒有發揮出經濟價值,只吸引了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3.8%,佔德國對外貿易額的0.5%,德國近19%的國家財政收入來自出口貿易,但其中只有20%來自同歐洲以外地區的貿易,國家財政收入僅有2%來自海外投資。

德國從殖民地得不到多少原材料,卻得提供不相稱的財政補貼,1914年的補貼金額即達1億英鎊上下。

更嚴重的是,殘酷的壓榨和絕少的德國駐軍,激發了土著居民的反抗,以1904年—1907年的納米比亞起義為例,德國在3年間損失了2000多人和6億馬克的軍費,才鎮壓下去。

所以,俾斯麥的判斷非常準確,德國的殖民地戰略,本質上就是沒用的累贅,而歸其根本,就在於德國的產業結構和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需求循環,所謂的“資源來源地”的價值,根本不足以償付鉅額的開發成本,而英國則完全不同,它的殖民地都接入了英國的全球貿易體系,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生產力和消費能力,所以,當英國控制之後,能夠給日不落帝國不斷輸血。

說到底,“唯生產論”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經濟學理解,建立在這個認識基礎上的擴張,只能是愚蠢的賠錢貨。


劉三解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多人都不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俾斯麥不是一個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他是一個普魯士民族主義者。


這兩者在德意志地區是有本質區別的,簡單來說,俾斯麥效忠的對象是普魯士,而非德意志帝國。


稍微給大家展開講一下:


拿破崙廢除了神聖羅馬帝國後奧匈帝國再不是德意志各邦國天然的領袖,那麼必然要有新的領袖來把德意志地區整合起來。


經過N多次爭鬥,最終普魯士王國成為最有希望整合德意志地區的邦國。


此時的普魯士有兩條路:


第一、武力消滅德意志各邦,成立一個普魯士帝國。然而做不到,因為英、法、俄的存在。


第二、以武力為基礎,整合德意志各邦國,在把奧匈帝國踢出去的同時,建立一個由普魯士主導的聯邦形式的德意志帝國。


為什麼要把奧匈帝國踢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宗教原因,德意志地區可是打過血腥無比的“三十年戰爭”的,新教和天主教有非常大的隔膜,奧匈帝國和南德意志四邦(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達姆斯塔特)是當時除了新教國家普魯士以外最大的德意志邦國,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天主教邦國。


如果把奧匈帝國也拉進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那麼這個帝國以內天主教徒的人數就超過新教徒,這對於新教國家普魯士上下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俾斯麥果斷的把奧匈帝國踢出了德意志帝國框架。


那麼,怎麼在這樣一個聯邦性質的帝國內為普魯士謀取最大的好處呢?


當然是想辦法擴大普魯士王國在這個帝國中的權力嘍。


那麼怎麼擴大呢?


那就是給予德意志帝國之內各邦國同樣的政治權力,因為普魯士是最大的邦國,所以無論給予各邦國多大的政治權力,普魯士都是最大受益者。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德意志帝國,帝國各邦國的陸軍在和平時期,帝國陸軍部是沒有管轄權的,各邦陸軍歸屬於各邦管轄;只是在戰時由普魯士統一指揮。而各邦國都在柏林派駐了外交大使,而且向歐洲各國派駐外交使節。以至於後來威廉二世想去巴伐利亞王國參觀巴伐利亞軍隊演習,結果被王國大使拒絕,拒絕的理由是“我們的王儲殿下恐怕不願意見到陛下您。”


對,在俾斯麥的設計裡,帝國只是一層皮,內裡還是普魯士王國。


但是,由於拿破崙戰爭的激化,德意志地區覺醒了一批以“建立統一德意志國家”為己任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這些人不再忠於某一個邦國,而是忠於德意志帝國。這些人無論宗教信仰,都有一個“德意志統一”的信仰,即使普魯士王國的容克貴族裡也遍佈這樣德意志民族主義者。


那怎麼辦呢?


前面說了,俾斯麥為了保持普魯士王國特權把德意志帝國搞得類似今天歐盟一樣鬆散,那麼他該怎麼滿足德意志帝國境內,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需求呢?


那就是帝國議會和海軍。


普魯士王國的議會是三級議會,但是帝國議會則是普選,這個要展開太麻煩,我就不展開了。反正大家記住,由於德意志帝國早期是鬆散的邦聯,所以早期帝國議會和花瓶差不多就ok了。


至於海軍,前面說了俾斯麥設計之下,帝國陸軍其實還是屬於各邦國;所以俾斯麥為了平息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不滿,把德意志各邦國海軍統一歸帝國指揮,因為普魯士沒有海軍!


所以德意志帝國海軍指揮權是在帝國海軍部的。


瞭解了這一點,大家就應該理解為什麼俾斯麥認為殖民地是累贅了吧。


因為要霸佔殖民地不可能讓陸軍游過去,必須要有強大海軍,而對於一個普魯士主義者來說,任何加強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做法都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俾斯麥擔任帝國首相期間,他幾乎沒有向海軍投入過一枚硬幣,但是他又要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藉口,那麼最好的藉口當然是:殖民地是累贅。


另外,請大家不要忘記俾斯麥上臺的時候正是1871年,那時的普魯士以及德意志地區還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占主導地位;而他本人和普魯士王國的忠實擁躉都是普魯士容克地主,在1871年,容克們主要收入來源於土地和農產品。


而當時軍艦都是燒煤的,普魯士和德意志都不缺媒,當時殖民地能輸入母國最多的除了各種原材料就是農產品了。


殖民地輸入農產品?這就是要容克地主們的命啊,別說1871年,即使俾斯麥1890年下臺後,新任首相為了拉攏俄國提出取消針對俄國農產品的高額關稅,容克們差點沒暴動,而容克裡鬧得最厲害的正是已經賦閒在家的俾斯麥。


所以無論政治還是經濟,這兩方面俾斯麥都有足夠的理由拒絕“開拓殖民地”,至於怕英法警惕,這些都是浮雲,容克貴族們從來沒有考慮過什麼國家利益;真要是為了國家利益,那麼德國就應該拉攏俄國,而拉攏俄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德國取消針對俄國農產品的高額關稅。因為對德國輸入農產品,是沙俄主要外匯來源之一。


大家猜一猜,德國什麼時候取消俄國農產品高額關稅的?


對,德國從來沒有取消針對俄國農產品的高額關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