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俾斯麥認為殖民地不但沒用而且是個累贅,這是為什麼?

大腳汽車


提問裡這“俾斯麥鄙視殖民地”的說法,來自俾斯麥本人的原話:“殖民地會帶來種種好處的議論不過是美好幻想的產物”。

在那個西方列強瘋搶殖民地的年月裡,剛剛帶領德意志帝國胖揍法國,精彩完成國家統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正是熱血滿滿大幹一場的時候。怎麼偏偏就對這誘人的殖民地,態度如此冷漠呢?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新生的德意志帝國,那無比艱難的國際形勢。

德意志的統一過程,靠的是“鐵”和“血”,但雖說仗打得給力,可跟歐洲列強的樑子,那也是深深結下。特別是被德國拿來當墊腳石的法國,雖說被揍的鼻青臉腫,連皇帝都給抓了俘虜。但人家畢竟是歐洲老牌強國,一邊咬牙給德國賠款,一邊更磨著牙要復仇。另外還有東邊擴張成性的俄國,西邊坐擁廣闊殖民地的大英帝國,全都在虎視眈眈。以俾斯麥的嘆息說:“我們(德國)至少有三條會遭到進攻的戰線。”

如此惡狼環視的局面,倘若新生的德國,還要再接再厲去搶殖民地?那必然會陷入到“被群毆”的境地裡,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德意志統一後,俾斯麥的政策,非但不是搶殖民地,相反卻是反覆重申,德國對於殖民地沒有野心。效果也立竿見影,不但牢牢拉住了“自家兄弟”奧地利,暫時減輕了殖民地強國英國的戒心,更和俄國關係迅速升溫,終於促成了德俄奧的“三皇協議”。給統一後的德意志,贏得了和平發展環境。

第二個原因是,在俾斯麥看來,殖民地問題,就是鉗制老對手法國的“妙棋”。

剛剛統一的德意志,自家確實沒多少殖民地。可作為歐洲老牌強國的法國,手裡卻是一堆殖民地。所以俾斯麥認定,與其叫法國人猴急著找德國復仇,不如叫法國人紅著眼去搶殖民地。於是整個19世紀70年代,俾斯麥都不停在非洲煽風點火,挑撥法國為了非洲殖民地上,跟英國打的頭破血流——他們掐的歡,當然就沒精力管德國了。

特別是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俾斯麥更把他的“殖民地妙棋”用到極致:中法戰爭爆發前,俾斯麥就反覆表態,力挺法國侵略越南,而在中法打的不可開交時,俾斯麥一邊接受中國請求,對中法雙方進行“調停”,卻同時又把臉一抹,扣著先前中國購買的彈藥兵艦不給,更禁止清軍裡的德籍軍事顧問們參加這場戰爭。一路推波助瀾,幫著法國拿下“不勝而勝”的結局。

當然,這忙可不白幫,法國為了這一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後更要為經營越南投入大量成本。間接獲利的,當然還是此時看熱鬧的德國。

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德國自家的經濟形態決定了,就算搶到殖民地,也撈不到多少好處。

與英法俄等國不同,當時德國的強大,首先來自其強大的工業基礎。所以對於德國來說,強大的生產與貿易出口,才是經濟的重中之重。其實早在德意志四分五裂時期,俾斯麥就高呼過“走出國門”的思想。但他看重的,是德國產品的海外市場與貿易對象,而非要付出大量成本維護的地盤。

所以,在德意志統一後的最初幾年裡,德國一直奉行這樣的政策,別管誰家搶殖民地,我偏不眼紅。打著“不要殖民地”的旗號,努力改善和列強的關係,謀取經濟的利益。不管誰搶到了殖民地,發貿易財的總是德國。

但是,這好日子持續了沒幾年,就趕上了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眼看著英法英俄等國,在殖民地問題上劍拔弩張。擁有“和平環境”的德國呢?經濟發展卻遇到了瓶頸。到1882年時,德國也爆發了經濟危機,出口額瘋狂銳減。於是,一直喊著“殖民地無用”的俾斯麥,也調整了他的外交政策,開始狠搶一把。

所以,從19世紀80年代起,渴望擴大出口的俾斯麥,就不停擴展艦隊,打著“執行貿易條約”的旗號,德國艦隊遊弋在太平洋和西非海域,到了1884年時,眼看英國和俄國關係空前緊張,俾斯麥也終於忍不住撈了一票:先是出兵佔領了非洲西南地區,又主動站隊法國,幫著正為埃及問題火大的法國,一道狠懟英國。終於逼得“光榮孤立”的英國捏著鼻子認賬,接受了德國的一堆“自由航行”與“自由貿易”條約。

這以後的幾年裡,俾斯麥也狂飆突進,德國勢力深入到非洲多哥和喀麥隆地區,幾乎是以最小的代價,迅速攫取了五倍於德國領土的殖民地。可正當德國國內集體興奮時,剛嚐到甜頭的俾斯麥卻突然打住,又重新宣揚起了“殖民地無用論”,耐心經營起既得地盤。

說到底,還是因為俾斯麥的眼光,太過冷靜務實,他清楚的明白,此時德國的命運“不在歐洲之外”,鞏固歐洲大陸的地位,贏得和平環境才是第一要務。至於殖民地?不在多少,就看能否符合德國利益。可惜的是,隨著他的下野,繼任的德國政治家們,當時就缺這一份冷靜,反而開始頭腦發熱的四處折騰,終於在西方世界拉了集體仇恨,然後陷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被圍毆”境地,落得悲催戰敗的結局。

對殖民地的貪心,頭腦發熱的昏聵擴張政策,終於葬送了,一個本該蒸蒸日上的德國。


我們愛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日本也有過這種想法,一度想把佔領的臺灣再高價賣給中國。

為什麼?

其實殖民地就像開店一樣,未必都是賺錢的,很多甚至會坑死你。

對於殖民地的評估,有很多要點。

第一,資源

殖民地資源是不是豐富,又沒有珍貴的資源,比如古代嚮往的黃金白銀珠寶,現代的石油、礦產等等。

另外還有一種寶貴的資源是人力,也就是勞動力。

不是所有殖民地都擁有這些東西。

比如發現石油之前的中東,在殖民者嚴重簡直就是廢物,連水都沒有的地方。

再比如西伯利亞,俄國明明已經進入,當地抵抗力量又微不足道,但前後100年才將西伯利亞控制。

說白了,俄國人認為西伯利亞也沒有什麼意義,是寒冷的苦寒之地,只有樹木和皮毛資源,不值得一提。

第二,軍事政治意義

有的殖民地很挫,但佔據重要的地理位置,比如巴拿馬,比如蘇伊士,比如新加坡。

這些是所謂兵家必爭之地,砸錢也要控制住。

第三,當地民眾反抗程度

殖民地的建設,同當地民眾的反抗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反抗強烈,你就必須長期在殖民地維持大量軍警。

這些軍警都是很大的開銷,如果再爆發戰爭又是可怕的軍費,宗主國未必受得了。

英國人進入印度以後,因為印度的民族性相對溫和,到上世紀40年代印度才獨立。

相反,比如阿富汗這種地方,山民從英國試圖殖民開始就和你拼命。

英國試圖殖民幾十年,損兵折將,還是控制不住大局,只能放棄殖民。

第四,建立殖民地的代價

除了民眾反抗以外,殖民地還有很多代價。

比如,在這裡建立一個殖民地政府究竟要花多少錢,性價比高不高?

很多殖民地只是有資源,卻沒有開發,其他方面都很落後。

建立殖民地政府,雖然可以掠奪資源,但還必須提供給殖民地人民衣食住行,不然被殖民者很快就會反抗。

如果是非洲這種人口多,但農業還在刀耕火種的地方,光是解決黑人吃飯就是大問題。

第五,保護殖民地的代價

建立殖民地以後就要保護,防止被其他列強搶走。

這又是一大筆錢。以英國為例,建立了大量殖民地軍隊,海軍分艦隊常年在殖民地巡邏。

這都是極大的開銷,英國就是被這些開銷逐步拖垮的。



綜上,建立殖民地有時候比買了爛尾樓還坑爹。

英國不談,以法國為例在世界建立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是虧本的。尤其是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直到今天還是一筆爛賬,出了事還讓法國來幫忙解決。

還有盧旺達大屠殺,本來盧旺達都獨立多年了,出現大屠殺還讓法國和比利時介入阻止。

不過,俾斯麥說殖民地沒用,也不是真心話。

比較好的殖民地是有用的,但前提看你有沒有本事控制。

在一戰之前,還沒有全球貿易一說,基本都是列強在各自的殖民地掠奪資源自用。

所以列強如果沒有殖民地,等於工業受制於人,根本沒有辦法變強。

但德國是列強的後起之秀,統一的時候已經很遲了,當時世界被英美法西荷比葡分光了。

德國在歐洲崛起,尚且不會造成很可怕的衝突。畢竟德國目前佔領的是自己的地盤,沒有搶掠英法等列強的領土。

然而,德國如果試圖強佔海外殖民地,就等於公然和英美法等國作對為敵,因為這些殖民地都是他們的,戰爭不可避免。

以德國目前的國力,對西線英法是沒有把握的,更別說東線還有個沙俄。

同時,就佔領殖民地來說,就必須有強大的海軍。而德國海軍歷史上從沒有超過英國海軍,更別說英國還有盟友法國海軍。

這樣一來,德國就算佔領了殖民地,也無法有效控制。

所以,德國不如把眼光放在歐洲,盡全力發展自己的工業,提供綜合國力,對於殖民地則能佔就佔,不能佔就放棄。

等到德國實力遠遠強於列強,這才搶奪殖民地也不遲。

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德國公然從列強口中搶奪殖民地,等於花樣作死。

遺憾的是,俾斯麥的主張最終沒有被執行。

結果呢,德國為了太平洋上幾個島嶼和非洲破地方,和列強打了一戰,不但亡國差點滅種。

不得不說,俾斯麥這老傢伙是個偉人。


薩沙


俾斯麥這個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到後來這個想法竟然成為列強共識,所以到二戰結束以後,才會迎來世界各殖民地國家的獨立浪潮。

(俾斯麥)

那麼,在當時看俾斯麥有這樣的想法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當一個國家進入到完全工業化之後,殖民地所提供的賦稅和市場已經變成了雞肋!

西班牙人依靠殖民地物產,就可以過上奢侈的生活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作為第一批殖民者向全球殖民的時候,歐洲還非常貧窮,相對於亞洲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的文明古國來講,他們全是一群窮光蛋。即便是相對於美洲地區的瑪雅人也是如此,因為美洲地區擁有非常多的貴金屬礦藏,瑪雅人幾乎人人穿金戴銀。

後來,西班牙人通過這些礦場所提供的黃金和白銀竟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僅1521—1544年,西班牙就從美洲獲得了上百噸黃金和上千噸白銀。

(西班牙寶船)

有了黃金和白銀,西班牙人在最初的100多年裡過著奢侈的生活,他們拿這些貴金屬前往印度和明朝購買各種各樣的商品,比如香料、瓷器、茶葉、絲綢、糖類等等等等。

而殖民地的農業產出,也讓西班牙富裕無比。就拿17世紀來說,當時西班牙僅在古巴的蔗糖種植就讓西班牙把這裡看成自己的風水寶地,所以當英國殖民者試圖用北美的13塊殖民地來換古巴的時候,西班牙人是覺得非常的吃虧的。當然,也幸好西班牙這麼做了,因為最終那13號殖民地並沒有成為大英帝國的土地,反而獨立為美利堅合眾國。

(17世紀古巴蔗糖種植園工作場景)

在西班牙之後隨之而起的荷蘭人、英國人等,他們對殖民地的要求比西班牙人又不太相同。

以英國為例,英國這個國家在崛起之後,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專門用來開展對東方的貿易。他們將東印度公司的根據地遷徙到印度地區,並且對這裡進行逐步的滲透,最終將整個南亞次大陸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印度地區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把這裡變成殖民地之後,當地的賦稅就全部被英國人自由支配了。每年他們在這裡賺取了數百萬英鎊的稅收,然後運到本國。

當然他們並沒有用這些錢支持自己豪華的生活,反而作為資本積累,於是產生了工業革命。但是大筆的稅收被轉移到了英國本土,南亞次大陸一帶因為得不到建設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

此後這裡又變成了英國傾銷工業品的市場,又給英國人賺取了大筆的利潤,可以說英國的發展是建立在剝奪殖民地人民的基礎上的。

殖民地淪為雞肋

到了19世紀後期的時候,殖民地對於西方列強來講,利潤正在逐步降低。因為隨著列強完成工業革命後,殖民地和歐美列強本土相比,已經變得極為赤貧。

(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生產效率呈數十倍的提高,殖民地經濟在整個國家經濟中的比重在迅速降低)




在當時看,除非殖民者把這些殖民地建設成和自己的國家一樣強大,讓他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才能繼續吸當地的血。但這是不可能的,假如英國把印度建設得和英國本土一樣發達,那麼印度在某一天肯定會變成第二個美國,讓英國人賠了夫人又折兵白忙活一場。

所以,他又不可能對殖民地進行很好的建設,這樣一來殖民地也就無法給他提供更多的賦稅和市場了。

但是,為了統治這個地方,又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漸漸的殖民地的產出和宗主國的投入發生反轉,殖民地變得入不敷出。

如果這個時候殖民地人民進行反抗,宗主國就要拿出非常大的精力和財富,來對抗這種反抗,那就更不划算了。

以布爾戰爭為例(1899-1902年),在戰爭中英國投入了2.2億英鎊(相當於15億兩白銀)軍費,50萬軍隊(相當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20多倍)來征服當地人,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雖勝猶敗。如果當時英國多經歷幾次這樣的戰爭,帝國不用到一戰就得崩潰。

(布爾戰爭)

所以,進入20世紀之後殖民者們發現殖民地已經成了累贅。於是,到二戰以後英國人拋棄了大量殖民地,連對她忠心耿耿的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都不要了。

世界上最大的強大的國家,二戰以後的美國讓菲律賓、古巴等地獨立了,其實也是這麼個想法,對這個地方的投入並沒有多大意義。

當然,美國仍然保有軍事基地對世界上很多國家進行控制,以保證其全球霸權和利益,這是列強經營世界的新方式。

(美軍在全球的軍事部署)

可以說,俾斯麥提前半個多世紀就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切!


歷史風暴


德國是一個起步最晚的歐洲列強,當德國人睜眼看世界的時候,世界體系已經基本成型,殖民地也基本上被英法等國搶的差不多了,德國人不甘心,硬著頭皮從英法的手裡搶了不少邊邊角角的雞肋一般的殖民地,並一度以擁有259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成為僅次於英法的殖民帝國。但威廉皇帝還是不服氣,看著英法又多又好的殖民地不爽,當時英法各擁有3300萬和13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年輕氣盛的皇帝覺得德國如今實力歐洲第一,憑啥你們還能佔這麼多地兒,還想要更多更好的,終於英法等國受不了了,最終聯合一群協約國把德國揍個半死。

一戰後,德國這些才佔了二三十年的殖民地全部被協約國沒收,分配給了英法美日澳南非等國委任統治,以至於德國作為一個西方大國,在目前很多西方國家還擁有海外領地的情況下,它一丁點海外領地都沒有。

當然,這純粹就是德國人“作”出來的。

當英法荷比西等等歐洲列強在全世界追逐殖民地的時候,德國還是一片亂糟糟的諸侯割據,一點大的地方匯聚了幾百個邦國、領地、自由市、王國、公國等等政權,加之德意志地區主要為平原地帶,還是歐洲中心,使得德意志地區經常成為歐洲的主要戰場,平時自家人之間還要鬥個你死我活,周圍還有英法俄等列強環伺,直到普魯士崛起,統一了大部分德意志地區,德意志民族才算在歐洲大路上崛起了。

德國統一之後,尤其是在幾次王朝戰爭中先後把丹麥人、奧地利人、法國人都狠揍了一頓,德意志的民族自信心爆棚,民族主義空前氾濫,加上普魯士幾百年的軍國主義情緒加持,在不斷髮展的經濟帶動之下,整個德國展現著一種對其他歐洲列強不是太友好的略加衝動的激情昂揚。

德國人從上到下都在積極尋求“陽光下的地盤”,而德國人動作也夠快,先後佔據了非洲的納米比亞、喀麥隆、多哥、坦噶尼喀以及太平洋上的幾個島國,一躍而為佔有殖民地第三多的國家,但說實在的,這些都是英法等國在上百年的殖民擴張中或許遺漏了或許沒看上,總之看到德國人去搶了,英法就讓了一步,給你好了。

這種情況其實讓時任帝國首相的俾斯麥非常憂慮,他作為帝國的功勳之臣,相對其他人的躁動,他擁有良好的自控力,他身居帝國首相等要職近20年,在1888年之前,有威廉一世老皇帝支持,俾斯麥還能努力控制住如脫韁之馬一般的德意志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他試圖小心翼翼地保護好這新生的帝國,不去過分引起英法等國的注意,不要去刺激他們,對俾斯麥來說,那些海外殖民地,英法佔了就佔了,不急著去搶,德國人最需要的是聯合奧地利,結盟俄國,拉攏英國,最後把法國人搞趴下。

俾斯麥更在意的是搞平衡戰略,德國畢竟東西都面臨強敵,處於四戰之地,唯有不驕不躁,穩步推進,埋頭髮展,才能不斷悶聲發大財,先強大自己再說。

至於殖民地,它又飛不了,時機成熟了自然就屬於德國人了,反倒現在如果過早刺激英法等國,則不利於德國的未來發展。

不過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皇帝不這麼看,他的父親腓特烈三世登基99天就去世了,這導致29歲的威廉二世過早地繼承了皇位,而且還是在德意志帝國最關鍵的發展時期,繼承了帝位。

此時,這個新生的帝國誕生不過17年而已。

威廉二世當然有一定的才幹,也有能力,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傲慢和炫耀,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當一當歐洲的老大了。

相對之前的皇帝,他更能接受那些情緒高漲的帝國軍人和帝國議員們的意見,甚至一些吹捧和慫恿。

俾斯麥很快被年輕的皇帝解職,回家養老去了,威廉皇帝獲得了普魯士軍官團和帝國議員們的廣泛支持,隨後的20多年時間,德國幾乎不受約束的飛速發展,一路狂奔,經濟和實力飛速發展的同時,還有更快速發展的民族主義情緒和軍國主義。

這些,最終給帝國帶來了毀滅。

一戰,德國人最終被四面趕來的協約國圍獵,灰頭土臉,20年後又恢復了國力,再一次擴張,這一次,直接被盟軍和蘇軍從東西兩線推平到老家,國土被割走一小半。

從此,德國人總算安省了,老老實實搞發展,一心一意圖歐盟吧。


雲中史記


我覺得俾斯麥的想法應該和拿破崙差不多。那就是與其頭號假想敵發生衝突時守不住!

拿破崙名震歐陸,法國卻賣掉了四倍於本土面積的路易斯安那,買主美國僅僅付出了1500萬美元,價格低廉到每英畝不足兩美分。

普法戰爭法國一敗塗地,德國登頂歐陸。但是對隔海相望的英國卻有心無力,沒有一個國家能跨過這短短几十里的海峽,只要消滅不了皇家海軍,英國就立於不敗之地,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又讓新崛起的德國成了打壓對象。再加上其他歐陸大國對新崛起的德國虎視眈眈,身為一個大陸國家當然是以建設一支強大陸軍為首要目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將大量資源投入到陸軍建設上,海軍建設就只能被壓制了。

威廉二世為了爭奪海外殖民地大力發展海軍,深深的刺激了英國,兩國開始軍備競賽。最後發展成為兩大集團的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苦難。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俾斯麥說殖民地是累贅,是不想發展海軍來刺激七海霸主英國,不想讓德國在海陸兩方面都面臨強大的敵人。

英法兩個老獅王應該讓位,但打響第一槍的不應該是德國,可惜的是德國選擇了敢為天下先



無齒刁民


這個觀點不是俾斯麥一個人這麼想,當時的英國也是這麼想的。

殖民地第一個時期,利潤非常的高,比如挖黃金、白銀,販賣奴隸,種植糖類作物和橡膠等,所以這個時期各國都爭先恐後的拓展殖民地。但那個時候德國還沒有統一,沒有趕上好時候。

殖民地第二個時期,是賠本的時期,因為法國大革命後人權觀念的興起,販賣奴隸被禁止,黃金、白銀也挖的差不多了,殖民地人也開始有人的觀念,不像動物那麼好管了,這個時候的管理成本大大超過從殖民地獲取的收益。這個時期,德國完成統一,所以俾斯麥覺得殖民地沒用是個累贅,當時的英國首相也說殖民地時套在英國脖子上的磨盤,要把殖民地甩掉。

殖民地第三個時期是各國瘋搶時期。這個時期,不斷有地理學家、帝國主義理論家說殖民地的重要性。比如當時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就說空間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大國會越來越大,小國會越來越無足輕重。英國學者寫指出,一個國家想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而殖民地既能夠提供石油、橡膠等原材料,也能夠提供廉價勞動力,還是本國產品傾銷的重要市場。

於是各國開始瘋狂搶奪殖民地,統一後的德國也加入了進來,當時的俾斯麥已經改變了觀點,支持對外殖民擴張。

那德國是如何進入那些殖民地區還不和列強衝突的?因為當時世界並沒有被瓜分完,根據“只有實際佔領才能證明對一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的原則,德國也參與瓜分了非洲,並在太平洋佔據了很多小島,還佔據了青島。

但畢竟沒有什麼好地方了,所以德國殖民地非常小,也比較貧瘠,比如非洲的納米比亞殖民地,就是個沙漠。下圖藍色是德國的殖民地。

於是後來就爆發了搶奪殖民地的一戰,二戰也可以說是搶奪殖民地,因為希特勒的口號就是德國需要生存空間。


劉權林


當時的德國如果擴張,成本太高實在不划算。歷史上,德意志帝國曾經擁有超過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地,但都是在俾斯麥失權以後,而在俾斯麥時代,當時的世界已經被老牌列強瓜分的所剩無幾。

俾斯麥對於海外殖民擴張始終保持著謹慎態度,主要還是當時進行海外殖民屬於“入不敷出”型的虧本買賣。當時的德意志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固守歐洲本土與經濟建設領域,所以俾斯麥才認為殖民地屬於“無用的累贅”。


新航路開闢以後,非洲、亞洲與新發現的美洲等地逐漸被西方所入侵,建設了大量的殖民地。而早期殖民時代,利潤是非常驚人的,使用武力手段就能夠獲得大量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以及象牙、香料、茶葉等,隨著種植園經濟與奴隸貿易的興起,西方完成了早期原始資本主義積累。

然而,那時候的德意志尚且支離破碎並沒有統一,所以錯過了海外殖民掠奪的黃金時期。

經過普奧戰爭、普丹戰爭與普法戰爭,德意志帝國完成了歷史性的統一,不過仍舊存在很多的潛在危險——德意志的東部是沙俄,西部是死對頭法國,而北海不遠處就是當時縱橫世界的大英帝國。

可以說,地處四戰之地的德意志在歐洲處境艱難,所有的擴張行為都需要考慮再三,畢竟投鼠忌器。


當時世界上主要富庶與戰略重地,幾乎都被英國、法國等老牌列強所佔據,一旦德國開始進行擴張,勢必與之發生衝突,而且面對的不是孤獅,而是群狼。所以,出於本身的安全考慮,德意志也不能輕易進行擴張,俾斯麥深諳此道。

更何況,殖民時代到了中後期,單純的武力殖民已經無法獲得相應的巨大利潤,反而為了維持龐大的海外殖民主要以龐大的經濟實力進行支撐。當時的德意志屬於新興列強,按照俾斯麥的設想,德意志的主張精力都應該按在本土。


如此一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德意志完成了歐洲實力第一的陸軍建設,經濟實力迅速崛起位居世界前列。而俾斯麥也認為,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各種資料,都各自通過金錢獲得,並沒有殖民的必要——能夠花錢解決的問題,也用不著去做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而事實也證明,俾斯麥的觀念是相當正確的,當時的德國雖然沒有那麼多殖民地,卻仍舊國力強大。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後,俾斯麥失權,德國開始瘋狂進行海外殖民,最終與英國等發生衝突,兩次世界大戰不僅讓德國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連本土都銳減了40%之多。

俾斯麥不僅不願輕易進行海外殖民,甚至當初進行德意志統一戰爭的時候,普魯士也與奧地利意見相左——奧地利主張建立大德意志,包括了眾多非德意志地區,而普魯士認為那些都是累贅,要將之全部排除在外,建立純粹的“小德意志”。


澹奕


1.俾斯麥的階級侷限性

俾斯麥出身容克貴族,同時也是容克貴族集團的利益代表。容克貴族原為普魯士的貴族地主階級。容克(Junker,德語Junker的音譯),意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16世紀起長期壟斷軍政要職,掌握國家領導權。19世紀中葉開始資本主義化,成為半封建型的貴族地主。是普魯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紀下半葉聯合後反動勢力的支柱,是德國軍國主義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容克貴族本質是一幫地主,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土地上刨食。因此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對於殖民地這種屬於開拓性的事物自然非常排斥。作為容克貴族的代表人物俾斯麥不待見殖民地就很正常了。

2.德國殖民地都是窮山惡水

由於德國興起比較晚,所以德國的殖民地不但數量遠遠比不上英法,面積只是零頭。質量更是無法和英法相媲美。可以說當時世界上油水足的地方都被英法瓜分了,留給德國的只剩下窮山惡水,這些地方開發起來,投資大、見效慢、而且回報還不好說。

3.不願與英國發生衝突

在俾斯麥的領導下,德國日益強盛。也加入了殖民擴張的隊伍。1884年,德國奪取了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和非洲東部的多哥、喀麥隆。1885年,又佔領了坦噶尼喀(德屬東非)。

不久,又相繼佔領了盧旺達、布隆迪。隨著德國的殖民地越來越大,不可避免的與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同時也是數百年的世界霸主英國發生了矛盾。作為一個成熟且才能卓越的政治家,俾斯麥敏銳的發現了這種矛盾可能給德國帶來滅頂之災,1890年,也就是俾斯麥卸任宰相的那一年,德英簽訂條約,雙方劃分了在東南非的勢力範圍,緩和了德國與英國的矛盾。


不過俾斯麥在雄才大略也阻擋不了時代前進的步伐。英德兩國的矛盾 , 隨著俾斯麥的離職,英德矛盾愈演愈烈,成為“一戰”爆發的重要原因。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筆者將盡最大努力詳盡透徹的回答每一道問題。(當然有時可能篇幅有點長)。

最後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


東斯坦因


因為事實如此,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因素:

第一,維繫需要海軍,海軍需要成本,這個成本還是可預期的“白瞎”的。

在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全世界可分食的殖民地已經很少,而且分散,為了奪取和維護這些地盤,德國必須建立一支“遠洋海軍”,這對於身處中歐,出海口被限制在北海、波羅的海兩個喇叭口裡的德意志帝國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反傳統的負擔”。

德意志帝國從來沒有強悍的海軍傳統,在俾斯麥執政的時代,為了防止英國對於德國崛起的干預,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海軍的發展,力求不觸動“日不落帝國”的神經,而他縱橫捭闔的外交策略,也最終讓英國坐視了這個世界第二強國的誕生和崛起。

而要在海外奪取和維繫殖民地體系,德國就需要建立能夠與對手抗衡的海外艦隊,而在這個方面,最大的潛在對手就是英國,而德國的工業實力雖然增長迅速,只要與英國對抗上,就是一個“造艦競賽”的無底洞,而且這個無底洞十有八九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綜合國力(造艦能力、進出口、財政、金融等等),遠勝德國。

所以,哪怕花費巨大的成本,仍會在開戰中被英國海軍摧毀或者封鎖的德國海軍,本身就是一個“無用的累贅“。

所以,在俾斯麥失勢之後,熱衷於爭霸擴張的威廉二世委任德國海軍元帥、公海艦隊締造者提爾皮茨在1907年建立"公海艦隊"的立足點,自始至終無法平衡這種全球爭霸的任務,只能給德國海軍定位為以“北海決戰”為目的,即決戰勝利後,歐洲之外失去的殖民地,自然而然會失而復得。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實表明,“公海艦隊”在造艦競賽中落敗,根本無力在“北海決戰”中突破英國大艦隊的封鎖,只能淪落為存在艦隊,那些殖民地,也只能一一陷落。

第二, 德國的殖民地經營並不賺錢,甚至還在賠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擁有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法國居第二,德國排第三,意大利為第四,但是,與英法相比,德國所佔的殖民地面積小,而且分散,因為德國畢竟屬於後起列強,在它完成德意志諸國統一的戰爭同時,英國已經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帝國,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殖民地早已搶到手了。

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達259萬平方公里,卻只有2.1萬德國公民移居,而其本土人口則高達6506萬,也就意味著平均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1個德國本土人,而殖民地的德國移民與本土人口的比例是1/3098。

而殖民地當地人口也非常稀少,以德國1890年佔領全境的納米比亞(今名)為例,總面積824269平方公里,人口到2003年統計,僅200萬……計算一下,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有2.42個納米比亞人居住。

德國本土人口移民的稀少,就意味著除去德國殖民當局的官員、軍人,只有極少量的“經濟人”居留在這些土地上,他們的經營方式,只能是巨大的莊園和殘酷地壓榨土著居民,而這種管理方式,又會驅使著社會組織鬆散的土著居民逃離德國的控制區域。

所以,這廣袤的殖民地根本沒有發揮出經濟價值,只吸引了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3.8%,佔德國對外貿易額的0.5%,德國近19%的國家財政收入來自出口貿易,但其中只有20%來自同歐洲以外地區的貿易,國家財政收入僅有2%來自海外投資。

德國從殖民地得不到多少原材料,卻得提供不相稱的財政補貼,1914年的補貼金額即達1億英鎊上下。

更嚴重的是,殘酷的壓榨和絕少的德國駐軍,激發了土著居民的反抗,以1904年—1907年的納米比亞起義為例,德國在3年間損失了2000多人和6億馬克的軍費,才鎮壓下去。

所以,俾斯麥的判斷非常準確,德國的殖民地戰略,本質上就是沒用的累贅,而歸其根本,就在於德國的產業結構和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需求循環,所謂的“資源來源地”的價值,根本不足以償付鉅額的開發成本,而英國則完全不同,它的殖民地都接入了英國的全球貿易體系,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生產力和消費能力,所以,當英國控制之後,能夠給日不落帝國不斷輸血。

說到底,“唯生產論”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經濟學理解,建立在這個認識基礎上的擴張,只能是愚蠢的賠錢貨。


劉三解


人的思想會變化的,俾斯麥確實說過不進行“歐洲以外地區殖民”,但人會變的、時事會變的。人世間“靜止”與“運動”的關係,難道需要過多解釋嗎?

(1)俾斯麥確實說過:不對歐洲以外地區殖民,主因是為提高保命自強的能力

他認為:國家為推行殖民政策所支付的費用往往高於收益,殖民地會帶來種種好處的議論不過是美好幻想。也對外宣佈過: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領土……只要我擔任首相職務,我們就不會推行殖民政策。

主要是怕法國報仇。除了法國外沙俄和奧匈帝國也是敵人,為了對付法國,俾斯麥費勁心思的組織“三皇同盟”。然而,沙俄、奧匈矛盾太深結果對德國都很生氣,由此,德國在歐洲非常孤立!

(2)因為三個危機,為了自身的權力俾斯麥開始討好本國資本家和好戰殖民者

總體上,俾斯麥在位期間經濟、工業實力、軍事發展、國民教育發展都比較好,但不要忘記:俾斯麥作為資本家的首相,他的政策主體是要符合資本家利益的。特別是,德國經濟仍然受制於以“英美為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影響。

1873年、1882年的兩次世界性經濟危機(規模相對小)以及1876年德國的農業危機,德國國內工人失業、社會問題嚴重。由此,1881年,俾斯麥扶植的三個政黨在國會選舉中失敗(122:157)。俾斯麥“神話”破滅了。他如果不改變,只能被拋棄。

俾斯麥必須要兩個改變:

第一:迎合本國資本家對外擴充地區,打破“英法美主導的國際秩序”;

第二:迎合本國底層通過對外殖民擴張——掠奪財富。

(3)1883年,俾斯麥開始殖民世界

在自身權力被極大削弱下,俾斯麥希望通過“殖民光榮”擴大權威。1883年,商人阿道夫在西南非洲建立了安哥拉—貝肯殖民據點,英國對俾斯麥的態度非常傲慢:從安哥拉到南非的好望角都是英國的合法領土。

由此,激怒了俾斯麥。

1884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德國就殖民非洲一百萬平方公里,佔據了西南非洲、多哥、喀麥隆等。

1886年開始,一見英法關係和緩,俾斯麥懼怕“法國復仇”的心理使其決定放緩殖民速度,但這並沒有得到本國資本家階層的集體認同,特別是與後來的威廉二世的矛盾更加激烈。俾斯麥的政治威望日漸低落。1890年3月20日,俾斯麥無奈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