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俾斯麥帶領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時候要把奧地利排除出去?

Liona·Lh


德國統一戰爭靠的是戰爭和外交,而不是一張嘴隨便一說就行了。普魯士之所以能統一德國是在俾斯麥謹慎佈局下才獲得的成功,對俾斯麥來說吞併奧地利是個燙手又太艱鉅,得不償失的任務,況且即便是他也做不到。




首先體現在國家構造的理念上。當時的普魯士已經是日耳曼人佔主體的國家了,而反觀奧地利,作為一個民族大雜燴的帝國,其境內斯拉夫人口(包括西斯拉夫的波蘭和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等民族)是日耳曼人口的兩倍,此外還有數量不容小覷的匈牙利,羅馬尼亞,意大利人。


而俾斯麥儘管其本人最初是個極端保守主義者,非民族主義者,但是在19世紀民族主義國家理念盛行的風潮中,他也不得不順應了國內民族主義分子和資產階級的要求,並且利用了他們的力量促進了德國的統一。而這樣的德國很明顯消化不了奧地利,還有他境內龐大而不安分的非日耳曼民族。

而通過後來的事實,也可以發現,奧匈帝國為了團結國內各民族力量,將他們吸附在帝國枯朽的大樹上,不得不從財庫中支出一部分用於建設更多的優良工作崗位,小心翼翼地安撫著國內其他民族的不滿情緒,浪費了很多完全可以用在國防建設上的錢。再者,語言的複雜對於軍隊的作戰效率也是個大問題,像奧匈帝國軍隊那樣建設(軍官指令下達不通暢,士兵缺少配合),根本就和普魯士高動員效率,靈活作戰的思想背道而馳,
(七年戰爭中的普魯士軍隊) 也就不會有後來閃擊戰和高度推進裝甲部隊的出現了。

其次就是當時客觀的國際形勢不允許,普魯士能夠統一德國各邦已經是個大變故,是打破其他列強控制的一招險棋。這就是他為什麼在普奧戰爭後,和奧地利締結了那樣對戰敗國來說最不屈辱的條約,從而節省實力來對抗法國。

統一的德國已經破壞了歐洲的政治格局,而吞併奧地利,奧地利人驕傲的自我定位對於國家穩定是個問題,並且隨之而來必然是要和俄國在巴爾幹爭霸,繼承奧地利的疆域也會繼承它的利益爭奪和他的敵人,將德國推入鬥爭的頂點,這是俾斯麥不願意見到的。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後希望能低調發展,轉移列強在中歐的注意力。

俾斯麥是個務實的人,他不好大喜功,不貪戀吞併奧地利的光榮和威望,他信仰國家利益主義,一切以利益為出發點。

至於後來為什麼沒能,一戰後的奧地利就被禁止和德國魏瑪共和國合併,而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將德奧合併後展現出的力量就足夠讓其他國家心悸不已了。

直到1955年簽訂《奧地利國家條約》之前,奧地利都是由同盟國和蘇聯佔領管制的,

該條約在還給奧地利國家主權的同時也明確限制了奧地利發展軍事力量以及法西斯組織的非法性,禁止在經濟和政治上同德國合併,這才有了今天的奧地利第二共和國。

不光是奧地利,曾經的但澤,今天波蘭的格但斯克,曾經的柯尼斯堡,今天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其實都是國家利益至上主義的產物。


大唐安西節度使


在當時來講,俾斯麥做出這樣的決策是讓人非常奇怪的,當時普魯士上下都想把奧地利徹底拿過來,最起碼要把神聖羅馬帝國的王都維也納拿到手中,不然德國皇帝的面子很難照顧到!但是俾斯麥當時力主停止進軍,而與奧匈帝國簽訂協議,最後結成了兄弟之盟。

俾斯麥應該講還是一個比較審慎的政治家,他清楚的看到了普魯士吞併奧地利的後果!也許英國和俄國對於普魯士吞併其他的邦沒有什麼太大意見,但是如果普魯士想統治整個中歐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那個時候英國和俄國一定會進行干涉,而這對於普魯士來說將是一場災難,普魯士有可能會在英國法國俄國的共同干涉下被打回原形,德國統一的希望會被完全消滅!不能因小失大,所以俾斯麥決定見好就收,歷史也證明,他的這個決策是正確的,以當時普魯士的國力,根本不可能這跟這三個國家抗衡!


帝國曆史觀察者


俾斯麥全名叫“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在德語中,名字裡帶“馮”的都是貴族,憑藉俾斯麥的聰明智慧,是必然要排除奧地利的。

俾斯麥帶領普魯士統一時,奧地利還是叫奧匈帝國,下圖綠色區域就是奧匈帝國面積。德意志統一時,奧匈帝國和普魯士都想佔主導權,通俗一點就是,奧匈帝國和普魯士都想把其他說德語的地區佔領為自己領土,自己完成統一,於是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發生了普奧戰爭,普魯士把奧匈帝國打敗了,於是德意志統一進程就由普魯士主導了。

俾斯麥也不可能把奧匈帝國也統一進來,普魯士統一的地方都是說德語的地區。奧匈帝國總人口5000萬,但日耳曼人口才佔23%,也就是有4000萬左右的不說德語的人口,如果都統一進來,德國就不是德國了,要知道現在德國也才8000萬人口。民族問題最後也導致了奧匈帝國的解體。

奧匈帝國解體後,德國為什麼沒有把奧地利吸收了呢?因為英法不同意,雖然希特勒強行把奧地利併入進來,但最後還是失敗了,現在德國主導歐盟,英法更不會同意德國和奧地利合併了。


上丞工作室


真正的國際大戰略家、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外交家,除了要抓住時機,還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歷史上一切偉大人物的敗亡,一定是沒有把握好度。比如日本,吞併東三省國聯拿他沒辦法,但是如果想吞併中國,必然會受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反對。拿破崙打俄羅斯,希特勒打英國和蘇聯都是這樣。人心不足蛇吞象。

在當時“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的方案上,俾斯麥果斷的選擇“小德意志”,對德國而言,奧地利畢竟是大國,哈布斯堡王朝在這裡有多年的經營,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等民族成分複雜,並不是一個好啃的骨頭,君不見東德、西德的治理成本。而且德國一旦佔領奧地利,必將成為歐洲第一強國,改變大陸均勢,引起法國、俄國和英國的干涉,德國的統一和復興戰略很有可能被遏制。


青年史學家


這個問題問得好。上大學和讀研時講到德國統一的大德意志道路(包括奧地利)和小德意志道路(踢出奧地利),我一直沒弄明白為什麼俾斯麥非要把奧地利攆出去,甚至為此發動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我後來自己看書做研究才理清楚的這個問題。具體有這麼幾條。

第一,奧地利對統一德國不感興趣。奧地利經濟不發達,缺乏追求統一的經濟動力。而推動德國統一的一股重要力量就是資本主義發展對統一民族市場的要求,這股力量在普魯士體現得最明顯,所以才會產生以它為核心的關稅同盟。另外,奧地利還有很多非德意志居民的領地,如捷克,匈牙利,這些地方加起來面積人口遠遠超過奧地利大公國本身,它們怎麼辦?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傳領地,丟了肯定捨不得,不丟又與德國統一的依據民族自決選擇相違背,在一個統一的德國裡面長期存在大量的斯拉夫人、馬扎爾人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如果包括奧地利,普魯士就不可能是統一德國的核心、主體了。普魯士王國的前身勃蘭登堡—普魯士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算是皇帝的手下(帝國皇帝基本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擔任),1701年才獲得國王的頭銜,這是皇帝為了表彰選侯腓特烈三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出兵8000人支持帝國。但是,皇帝只給了他一個King in Prussia的名號,翻譯成中文是在普魯士的國王,並不適用於其他領地。普魯士雖然是選侯的地盤,但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而皇帝並不願意在帝國內部多出一個國王。從18到19世紀,普魯士的國力和國際地位一直在奧地利之下。1848年,德意志的很多邦國爆發革命,統一是這次革命的首要任務。各邦國代表在法蘭克福組成了全德意志議會,選舉普魯士國王為統一的德國皇帝,但是,普王最終在奧地利的壓力下讓步,統一一事流產。這表明,有奧地利在,德意志的核心就不可能是普魯士。

第三,一個包括奧地利的統一德國在歐洲中部出現,這是歐洲其他大國斷然不能接受的。說實話,就是小德意志道路的統一在當時都是奇蹟,一是當時大國普遍低估了普魯士的潛力,待打敗法國最終統一時,已經是既成事實了,失去了干涉的最佳時機。二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破壞了大國之間的協調,大國很難再像過去那樣協商採取一致行動。俾斯麥在這一有利的環境中左右逢源,發揮了他高超的外交手腕兒,順利擺平俄法英三個大國。

不過,俾斯麥雖然把奧地利踢出德意志,但並沒有趁勝利進軍維也納,讓奧地利割地賠款,他的理由是:我們應當避免使奧地利遭受嚴重創傷,避免不必要給它留下長期的痛苦,致使其切望復仇。後來兩國還結成的同盟。


進擊的女武神


從1864年到1871年,普魯士王國為了完成德意志的統一連續發動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場王朝戰爭,擺平了阻礙德國統一的國內外勢力,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下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這其中1866年發生的普奧戰爭就是一場決定統一的德國是由普魯士和奧地利誰領導的戰爭,最終奧地利戰敗喪失了對於德意志諸邦國的影響力,被排斥在德意志帝國之外。德意志帝國不吸收奧地利是出於當時的現實考慮。

1、奧地利領土範圍過於巨大,普魯士吞不下它。當時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頂尖家族之一,通過戰爭、聯姻等手段建立歐洲霸權,佔有了龐大的領土。到1866年的時候雖然連續遭遇打擊,領土大面積縮水,但是依舊掌控有奧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地亞在內的67萬平方公里領土。而整個德意志帝國被普魯士統一的部分才有54萬平方公里,強行吞併奧地利只能消化不良。

2、讓奧地利加入德意志帝國,會影響普魯士對於帝國的掌控。德意志帝國是由27個領地構成,並不是普魯士統治一切,普魯士僅佔有領土的2/5和人口的2/3,只是因為普魯士擁有最強大的力量所以普魯士國王才成為帝國皇帝,但是如果其他領地一起反對,德皇也受不了。

這種情況下一旦奧地利加入德意志帝國就會形成兩個領導核心,造成國家分裂。因為普奧戰爭雖然奧地利戰敗了,但是在資歷、威望、統治正統性上,奧地利是遠超過普魯士的。在德意志帝國成立之前,德意志曾經有過兩次形式上的統一,一次是神聖羅馬帝國,一次是德意志邦聯,這其中的主導國家都是奧地利,說句不好聽的話普魯士國王一家最早都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封臣。

3、歐洲外交形勢不允許普魯士吞併奧地利。實際上在普奧戰爭之前,歐洲各國沒人相信普魯士能擊敗奧地利,因此在普魯士宰相俾斯麥進行外交攻勢孤立奧地利的時候,沙俄、法國因為和奧地利有勢力範圍糾紛樂於見到奧地利被削弱,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只要歐洲大陸不出現霸主就不插手,意大利和奧地利有領土糾紛與普魯士結盟,說白了歐洲各國希望普魯士和奧地利兩敗俱傷,不希望看到德國統一。

開戰後普魯士憑藉優秀的戰略戰術、密集鐵路網快速部署兵力以及新式武器的強大威力,僅用7個星期就擊敗了奧地利軍隊,再加上寬鬆的停戰條約使得奧地利迅速認輸,才沒給法國、沙俄、英國插手戰爭的機會。如果普魯士想要吞併奧地利必定陷入曠日持久的戰事,那麼歐洲其他國家一定會插手阻止德國統一,畢竟沒人希望看到歐洲中部崛起一個強大的新國家。


當狗容易做人難


在當時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可是氣勢洶洶的要攻入維也納,佔領奧地利,但在俾斯麥的勸說下,強烈主張議和,並讓太子一同勸說,才勉強讓威廉一世把寶劍收回劍鞘。是什麼讓這位鐵血宰相放棄將奧地利收為己有呢? 這出自他的外交策略和政治考量,並沒有讓他頭腦發熱。首先,俾斯麥不想過分打擊奧地利,強行佔領奧地利會傷害奧地利人的心,就算佔領了奧地利也不利於以後的管理,增加不必要的困難。其次,佔領奧地利可能會有一定的利益,但並不一定有利於治理。哈布斯堡家族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根深蒂固,再讓他們屈服於別人的統治,管理起來會有很多困難。民族也很複雜,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斯拉夫人的數量更是德意志人的3倍,這對於德意志聯邦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這使得俾斯麥堅定不移的要把奧地利踢出德意志聯邦。


奧國那些事兒


普魯士與丹麥之間的戰爭結束以後,奧地利勾結巴伐利亞、薩克森等德意志內部邦國攻擊普魯士,雙方為爭奪整個德意志地區的領導權而爆發戰爭。



當時整個德意志地區大部分的邦國都支持奧地利,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普魯士大獲全勝。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是“小德意志”的忠實維護者,他認為奧地利這個龐大但是民族眾多的帝國,如果成為德意志的主導,對於德意志來說,就等於揹負了巨大的累贅。

所以普魯士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奧地利納入統一德意志的計劃之中,所以在戰爭以後直接將奧地利從帝國版圖中給踢了出去。

最終,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中宣告誕生。而被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拋棄的奧地利,逐漸形成了東南歐的又一大強國,就是著名的“奧匈帝國”。



澹奕


這和俾斯麥個人的外交策略、政治考慮以及與對威廉一世的勸說有關。

首先,在外交策略上,俾斯麥不想過分打擊奧地利,傷害奧地利人的感情對於日後與奧地利的關係沒有好處。他就告誡頭腦發熱的總參謀部,“普軍得意揚揚地進入敵國首都,自然會給我們的士兵留下愉快的回憶”,但“它將會在奧地利的自尊心上留下傷痕……在我們未來的關係中增加不必要的困難”。他認為如果戰爭繼續拖延下去,法國將進行干涉和襲擾。或者如果在被征服的奧地利境內發生革命的話,普魯士統一德國的計劃將被打亂。所以俾斯麥個人強調要與奧地利談和。

其次是政治考慮,佔領奧地利可能會有一定的利益,但並不一定有利於治理。哈布斯堡王朝這個龐大的中歐國中其斯拉夫人數量幾乎是德意志人的3倍,在俾斯麥看來,“這是一個容有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的沉重包袱”。所以俾斯麥強烈主張不擔負起這個包袱,而是選擇用寬厚的條件讓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

最後還在於俾斯麥這個鐵血宰相怎樣與德皇威廉一世去商談、博弈。當時的威廉一世氣勢洶洶地想要佔領奧地利、攻入維也納,書寫輝煌功績。然而,俾斯麥強烈主張議和,俾斯麥還讓王太子對威廉進行勸告,二人一同相勸的壓力下,普王才勉強“插劍入鞘”,放棄攻維也納。威廉一世寫道,“因為我的兒子附和首相的意見,我不得不痛心地在維也納的大門口,在軍隊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之後逆來順受,接受如此恥辱的和約!”


國家人文歷史


縱觀歐洲近代史,在外交上有大格局大視野的戰略家不多,而俾斯麥就是其中一個,他的戰略眼光不僅僅是在1866年普奧戰爭中制止普軍總參謀部趁機進軍維也納的打算,要求儘快與奧地利和談,以相對寬容的條件結束普奧戰爭。

不為人所知的是,俾斯麥1870年普法戰爭後主張不要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因為德國割讓法國視為本土的阿爾薩斯-洛林,會導致法國一直敵視德國,對德國在歐洲的地位非常不利。

但是普軍總參謀部認為,割讓阿爾薩斯-洛林有助於鞏固德國西南邊境的國家安全。最終,總參謀部的意見佔了上風。

結果,歷史演變證明,俾斯麥的預見是對的。復仇主義在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生根發芽,收回阿爾薩斯-洛林成了當時法國上下軍民共同願望。一戰前英法俄三國協約國集團的組建,都和法國復仇有關。

在擊敗法國而統一後,德國國力一舉超越法國和俄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但俾斯麥並未因此膨脹。俾斯麥希望能夠不再有對外戰爭,以便德國休養生息,培養國力。一方面,他深知歐洲權力平衡之道,為了維持了殖民霸主英國的關係,避免掠奪殖民地刺激英國。另一方面,為了防止法國復仇,孤立法國,在東方和奧匈帝國和俄國締結三帝同盟,避免德國兩線作戰。即使後來單獨和奧匈帝國簽訂《德奧同盟》,也和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以穩住俄國。可惜,俾斯麥孤立法國,拉攏俄國,不刺激英國的國策沒能傳承下來,他下臺沒多久,法俄就達成協約,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

綜合以上,俾斯麥放棄進攻奧地利不是偶然的,是他一直以來謹慎不張揚,不和強國結仇的戰略思維的體現。

他的目標是統一德意志,但深知統一德意志必然會帶來歐洲權力格局的變化,因此儘量避免炫耀武功。如果進攻奧地利,不但無助於統一南德四邦(為了自保而倒向法國),反而可能引發英法俄列強的警覺。

何況奧地利帝國領土廣大,包括匈牙利,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普魯士很難短期內將其征服,反而有可能樹立一個敵人,或者長期陷入普奧戰爭中。這都違背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