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總是感覺自己容易累,沒力氣,還滿臉是色斑,長痘?或者明明吃的很少,卻還是有大肚腩,去了醫院檢查卻又檢查不出什麼毛病,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其實,上面說的這些症狀,都是中醫所說的“溼氣”!那麼溼氣都有哪些症狀呢?我們又該如何調理呢?

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溼氣的這些症狀,如果你符合2—3條,就說明你體內溼氣很重

1、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2、口乾,口苦,口臭;

3、頭髮容易油膩,脫髮;

4、肥胖,減肥後容易反彈;

5、睡覺打呼嚕,頭暈沒精神;

6、皮膚油膩,容易長痘,起溼疹;

7、眼睛浮腫,眼袋下垂,特別容易疲勞;

8、大便不成型,溏稀或者便秘等。


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這3個穴位按一按,每天只需2分鐘,輕鬆祛溼氣

1、血海穴

位置: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三指肝臟。

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取穴方法:

坐椅子上,雙腿繃直,膝蓋的裡側會出現一個凹陷部,在凹陷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頂端就是;

功效:

有健脾祛溼,祛風止癢的功效,還可以防治婦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以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病症。

2、陰陵泉穴

位置:

在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下邊與脛骨內側邊緣直接的凹陷處。

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取穴方法:

在順著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塊凸起的骨頭,順著骨頭的下方和內側向上摸,有一個拐彎並且凹陷的地方就是陰陵泉穴。

功效:

有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溼的功能,能夠健脾化溼、通力三焦,消脹利水。

3、承山穴

位置:

在人體的小腿後正中間部位。

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取穴方法:

踮起腳尖或者伸直小腿,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就是承山穴。

功效:

可以振奮人體膀胱經的陽氣,排除體內溼氣,是人體最有效的祛溼穴位。有些人輕輕按一下自己的承山穴,有明顯的酸脹的痛感的就表明體內有溼氣。

注意:

以上3個穴位按摩,對祛溼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穴位是輔助祛溼的,想要徹底祛溼,需得調節五臟平衡、健脾益胃。

此外,《中醫藥典》曾多次介紹過一個祛溼膏貼—百 香 預 溼 貼,從明代正德年間傳承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由龍涎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松香、香薷、艾絨等十多種芳香型藥材製成。使用方法很簡單,每晚睡前貼在肚臍(神闕穴)上,次日揭掉即可。

穴位養生|脾胃虛寒、溼氣重?按這3穴位,健脾益氣祛溼氣!

調理脾胃——山藥百合粥

主料:山藥適量,小米30克,百合10克,紅棗8個;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淨切塊備用,小米洗淨,然後山藥紅棗,百合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後放入小米熬煮,約食材軟爛粘稠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滋補止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