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的招安“政策”難道真的有錯嗎?宋江錯在哪裡?

朱維妙


招安沒錯,朝廷也沒錯,想把梁山軍分散的大臣也沒錯,錯的是宋江本人,就是他擁兵自重,結果害了許多梁山好漢的性命,最後也被已被毒酒了卻了罪惡的一生。

就在宋江成功被招安之後,一個“樞密官(沒說是蔡京童貫)”就給宋徽宗提議:“現今數萬之眾,逼城下寨,甚為不宜。陛下可將宋江等所部軍馬,原是京師有被陷之將,仍還本處。外路軍兵,各歸原所。其餘人眾,分作五路,山東、河北分調開去,此為上策。”

這位樞密官的建議不失為一個萬全之策,既避免了宋江軍事集團尾大不掉,也符合梁山上那些被俘投降軍官的心願。而且按照國家法度,梁山人馬既然接受招安,所有的人就都變成了朝廷軍官,不再是宋江的私軍,大家分散開來,也都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是宋江反對:“遂用忠言懇求來使,煩乞善言回奏。”這是宋江出於私心而錯過了讓梁山眾好漢奔向光明前程的大好機會,試想哪一個朝廷會允許一百零八個負有血債的強盜頭子領著十萬大軍聚在一起的?哪個衙門能裝下這麼多軍官?不分散咋安排工作?難不成要讓一個校尉級的宋江領導一百零七個校尉?這是獨立團還是集團軍?

於是朝廷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你們可以不分開,但是要到前線去跟遼國作戰。

其實這時候朝廷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們能打過遼國更好,打不過,也好借遼國之手削弱你們的實力,要是宋江在徵遼國的戰鬥中掛了,那更是一勞永逸一了百了。

宋江“愉快地接受了任務”,開始幹起了人生第一件好事(可能也是唯一一次幹好事),三下五除二就滅了遼國,而且一百零八人無一陣亡,但是這期間吳用動了投降遼國的念頭,宋江也曾經動搖過,並且還曾丟下大部隊自己跑去求神拜佛。

按理說,滅了遼國,大家有了光明正大的軍功,可以各自升遷,但是宋江卻嫌梁山立的功勞還不夠大——或者梁山死的人還不夠多,於是猴急著要去打田虎王慶“再立新功”,卻忘了田虎王慶本來跟他一樣都是被逼造反的,他跟田虎死磕,也算另類的狗咬狗。而且把一個好好的太原縣城水淹刀砍得

“雞犬不聞,屍骸山積”,滿城百姓只剩下一千多人。

三場惡戰下來,雖然一百單八將僥倖沒有折損,但是手下的嘍囉兵卻死傷無數(有幾次被打敗被包圍,都是用小兵的屍體堆出來的活路),這時候宋江和其他梁山好漢本來是可以功成身退了,因為連蔡京童貫也掩蓋不了他們的功勞,只好向宋徽宗建議:“且加宋江為保義郎,帶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鋒盧俊義加為宣武郎,帶御器械,行營團練使;吳用等三十四員,加封為正將軍;朱武等七十二員,加封為偏將軍;支給金銀,賞賜三軍人等。”梁山眾好漢也滿心歡喜“聽候朝廷委用”,就等著分道揚鑣各自升官發財去了。

這時候宋江又出么蛾子了,居然主動請纓要去打方臘。其實這時候朝廷正在研究這一百零八個人的去向問題——朝廷畢竟不是山寨,一百零八個將軍副將級別的人事安排需要辦很多手續。這時候宋江就該老老實實等著朝廷委任狀下來,這期間可以跟弟兄們喝喝酒聊聊天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

宋江主動請纓要去打方臘,無非是想榨取梁山好漢最後的一點價值:再打一仗,再立些功勞,那我就不僅僅是小小的保義郎皇城使了,沒準也能當個樞密副使之類的高官,就有資格像蔡京童貫一樣天天給宋徽宗磕頭了。

在《水滸傳》原著裡我們看到,本來打方臘沒宋江啥事,人家朝廷已經調集了軍隊任命了主帥,根本就沒考慮讓剛經歷過三場惡戰而身心俱疲的梁山軍再去送死。

但是宋江死皮賴臉走後門弄了先鋒官,實際就是打頭陣的炮灰。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徵方臘損兵折將,只剩下二十七個人得以返回京城——這倒成全了朝廷,畢竟二十七個人的工作,比一百零八個人好安排,於是大家基本上都得到了獨霸一方的軍事實權,只有那個心狠手辣的吳用當了武勝軍承宣使,屬於有職無權的“調研員”“高級參議”。

這時候宋江就應該低調做人,或者用朝廷賞賜的錢財打點一下朝中大佬,但是宋江卻帶著大隊人馬衣錦還鄉,還大做法事給送太公出殯,“州縣官僚,探望不絕”,估計禮金也沒少收。更令朝廷不滿的是他還大興土木,用五萬貫錢重修九天玄女廟,搞得跟皇帝泰山封禪似的。要知道,當年晁蓋等人拼了命搶來的生辰綱是十萬貫,那已經是一筆天下人人動心的鉅額財富了。而且這“九天玄女”,就是宋江造反的“精神支柱”,也是宋江“天魁星”說法的理論支持。 一個“上天星宿”大肆建廟搞“封神”,這就是要做皇帝的節奏呀——偷來的鑼還敢使勁敲,請大家評評理:宋江這豈不是自己作死?

版權聲明

半壺老酒半支菸


梁山自從宋江掌權,把過去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後,性質幾乎完全變了。過去的旗號是替天行道,寓意是官府腐敗不作為,導致官逼民反。他們聚嘯山林,旨在替天行道,為民請命。晁蓋死後,宋江甫一上臺,立馬將聚義廳改成忠義堂,這時,他們不再提什麼替天行道,為民請命了。而是隻反貪官,不反皇帝。他們之所以盤踞梁山,不是要跟皇帝作對,更不是造皇帝的反。只是因為貪官讓他們兄弟無處容身。如果皇帝老兒繼往不咎,赦免他們的罪過,他們兄弟願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甚至還可以為皇帝老兒賣掉身價性命。

基於這個招安目標,宋江接下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把武藝天下無雙的大地主盧俊義誆上山來就是序幕。盧俊義超群的武藝,既可增加己方力量,同時震懾山上的異見者。

招安或許不是宋江的初衷,但宋押司別無選擇。一是宋江本人缺乏雄才大略,不具備一統天下的能力,二是體制內出身,習慣亦步亦趨的安逸日子。三是跟百姓互動太少,沒有百姓擁護基礎。

說白了,梁山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信仰,自然沒有凝聚力。此前,在晁蓋時期,兄弟們也不過是圖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罷了。他們打家劫舍,殘殺無辜,那裡還像是一支農民起義軍,分明是一夥無惡不作的山賊而已。換成宋江後,與其這樣不倫不類的與官府為敵,倒不如借個機會歸順朝庭,為兄弟們討個好出身。

招安,招甚鳥安。這是鐵牛李逵說的。正因為李逵這類莽夫,才不知道宋江的苦衷。在李逵看來,哥哥不當皇帝,而選擇投降,腦袋被驢踢了。其實,李逵高看他的大哥宋江了。同時,也高估了山上的兄弟們。

只是宋江選擇招安,過於獨斷專行。作為大哥,在面對不同意見時,應耐心傾聽並允許兄弟們自由選擇。對於不願隨往的兄弟應該網開一面,而不是借殺李逵之舉,嚇唬大家,封堵悠悠眾口。

自然,歸順朝庭後,就再由不得宋江了。有人說,梁山在征討完田虎,王慶後,應該見好就收。但問題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既然成了朝庭軍隊,就由不得你面對方臘打起退堂鼓。

最後,征討方臘一戰,十死七八。這是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宿命。按時下的話說,站錯了隊,跟錯了人。跟著劉幫,建功立業,封妻廕子,跟著項羽,只能兵敗烏江,無顏面見江東父老。





最憶瀟湘


水滸宋江招安策略沒錯,看是怎樣的招安,按水滸傳內容情況理解,後期朝庭已經無法用軍事力量圍剿粱山,梁山在軍事上獨立是完全定型了得。

有此力量,梁山完全可以做到在自己勢力範圍內獨立成為一方勢力範圍,聽調不聽宣,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對朝庭稱臣,作為一個地方勢力存在。戰遼國,曾方臘可以派兵相助,自己可以在一個州府,或幾個州府範圍高度自治!

其實宋朝時西夏國也是由此脫離宋朝中央勢力而存在的!如若這樣,也是以後北宋滅之後抵抗金朝一支非常強的武裝力量。

總之,梁山壯大後不應該為招安而招安,使自己傷失自主權!應武裝割據,對朝庭稱臣!聽調不聽宣!

以上是就水滸傳內容而言,有點鬧獨立之嫌,現在社會是要批判的!


王輝


其實很多時候,事情的本身是沒什麼對與錯的。有對錯的是人的思想,人站在不同的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認識。

在國家的層面,站在皇帝的地位上,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認知都是會不一樣的。跟站在梁山人的地位上,那是更不會一樣的。就是梁山上的人,不同階層出來的人,觀念也是不一樣的。這對於宋江來說,想達到大家的滿意,那就是不可能的。

梁山上的一百單八將,大部或全部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有為皇家所逼,有為社會所逼,有為惡勢力所逼,有為生活所逼,有為他人所逼,也有為自己所逼。被逼之人還會再去逼迫他人。這一百多個被逼之人聚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種不安定的因素。這種不安定是很難融入國家與社會的。打家劫舍,燒殺搶掠,攪亂社會秩序和人民正常生活,任哪個社會都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梁山的結局註定是不能完美的。

作者能夠站在那些人的立場上進行創作,已經是冒天下之大不違了。把一夥打家劫舍的強盜描寫成英雄豪傑,並能得到人們的諒解和認可,已經是超出了社會正常的容忍範圍,如果再能得到圓滿的結局,那種社會導向能會被社會所接納嗎?所以,梁山最後悲劇的下場是註定的。宋江的招安,不過是作者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能夠生存,不得不做的精心安排而已。梁山上的人做了那麼多壞事兒,只有能得到招安,才能免去那些罪責。只因為他們都是不得已而上的梁山,才有了被招安的前提,否則,國家社會皇家都不會允許他們招安的。他們的結局只有被消滅。

還有人說應該反他孃的,可就梁山那一夥草莽,又能有百分之零點幾的把握。


夢113300796


宋江招安錯不錯看看結果就是了。說實在的如果皇帝是清明有作為的,吏治是清廉的那確實沒有錯。招安就招安,說實在的作為普通老百姓哪一個不想過安穩日子,有衣穿有飯吃,哪一個吃飽了撐的幹些打家劫舍的勾當?看看梁山的這些人除了少數個別大部分是實在過不下去了才上梁山的。說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只是極大的幼稚。想想看如果皇帝是好的,能用高俅這樣的人?能發生逼林沖這樣的人上梁山?說到林沖,你看妻子被高衙內調戲,接著被高俅夥同魯虞侯誣陷都沒有起反心,只是在草料場被燒只有死路一條的時候才上山的。魯智深呢?也是因為連和尚都當不成了才上山的。還有武松解家兩兄弟柴進等哪一個不是?這些人起初哪一個不是信心滿滿想指望官府“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根據”給個公正的判決,可是公正在哪裡?正如有言:“如果目無法紀那麼是個人問題,如果人們不相信法紀那就是社會出了問題。”社會問題就是政府的問題,在貪汙腐敗政紀敗壞的社會了哪有什麼法?哪有什麼公平?要條款?好,“叫獸磚家”就會給人家幫忙,要證據?好,那隨便,可以找一打。不過也難怪。宋江是什麼人?是官場上混的人。號稱“及時雨”,什麼是“及時雨”?無非利用手中的權利給人辦事,他人有急施以錢財。你說他的灰色收入多不多?魯智深林沖可比不了人家。人家用嘴和筆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兩人可不行。說實在的宋某人與梁山的絕大多數人不是一條道上的人。人家是幫忙被“帶上山”的。人家與朝庭與什麼高俅童貫蔡京沒什麼階級仇恨,所以要招安。至於說打遼平方那是拿兄弟們的鮮血在染自己的頂戴花翎,好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你說可恨不?


野火燒不盡73823000


招安沒錯,錯在宋江自己。

招安對梁山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結局,否則遲早會被剿滅,死無全屍。是宋江主張招安,並帶領梁山成為朝廷兵馬。但是,不要忘了,宋江招安從來都是為他自己考慮的,他利用梁山好漢來為他的官夢鋪路,因此他根本不在乎梁山好漢的死活,甚至為了招安他可以不擇手段,盧俊義,秦明等人家破人亡,關勝等人被迫歸降就可以看出來。

說白了,招安其實就是宋江的一己私利,坑害了梁山好漢,好漢們只是宋江的棋子,卻還對宋江感恩戴德。


門三奇聞趣事


招安政策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首先,矛盾的對象就選錯了。忠君思想作祟,政治立場不明確,導致宋江做出這樣的決策。結果也就是以失敗告終。

第二,忠心於皇帝,反對貪官汙吏的措施,是行不通的,沒有出路。宋江不知道,皇上和官吏同屬一個階級,梁山好漢們是另一個階級,階級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第三,想討好皇帝,又想安撫好眾弟兄的手持兩端的做法,不得人心。


西望長安lrt


人類總要進步,婦女始終要解放,每朝每代都有人造反,改革,看那個領頭人能力和運氣,有改朝換代,翻天覆地的毛主席,成吉思汗。有一時稱霸的闖王,劉備,項羽,但也失敗告終,宋江什麼都不行,最多算點政客,讓他統領梁山,招安死,不招安也困死,謀反稱王更不行,還是太平軍殘部聰明,要麼去南美,差點去果敢,


銀河一閃AK


毛主席評價很經典,一語道破,說宋江做為一個投降派,是不允許李逵這樣革命派活下去。


中國各種第一


錯在中國式教育失敗的一面,產生了一小撮“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天創作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