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沒提到司馬懿呢?

1084976995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下,水鏡先生是何人?

水鏡先生: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此外,司馬徽身上還有一個成語典故:司馬稱好

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您為什麼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

因此在明代時,司馬徽被人們稱為“好好先生”,成語“好好先生”由來於此。後世“好好先生”多指不堅持原則的人與對誰也不敢或不願得罪的人。

接下來言歸正傳,分析下水鏡先生只說臥龍鳳雛,而不提司馬懿的幾個可能原因:

一、地理原因

當時劉備身在荊州,諸葛亮龐統都是荊襄名士,劉備要找起來比較方便。假如劉備問司馬徽哪裡有人才啊,司馬徽說你去許昌吧,那裡有誰誰誰,不現實,也不是劉備想要的回答。

二、圈子問題

司馬徽、諸葛亮、龐統都是屬於荊襄文化圈的,大家經常要互相照顧下,所以,司馬徽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三、羅貫中的歷史觀

到底誰最牛逼,說到底還是作者說了算。首先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劉備後來的謀士,此處提出這兩人名字符合故事發展。其次,司馬懿一族後來篡位竊國,羅貫中是非常不屑的,因此在小說後期才提司馬懿,且多貶低他。所以,作者不願提司馬懿。

四、同宗避嫌

無月在前面一直不說水鏡先生,而說司馬徽,細心的讀者應該發現了吧。哈哈,對,都是司馬氏,且都是河南人,司馬徽是遷居荊州的,所以,他們很可能就是同族親戚,我們的“好好先生”這也是為了避免人家說他“舉賢唯親”吶!

事實上,司馬懿自小聰明大略,並非“無名之輩”,劉備怎會沒聽過司馬懿的大名呢。

原創作品,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在三國演義裡,這個司馬徽先生是一位奇士,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出山,呃,結果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個命喪落鳳坡!



於是臥龍、鳳雛、冢虎三人中,司馬懿笑到了最後,甚至天下都被司馬家拿了!何為臥龍?字面上的意思是盤踞的龍,並不是騰飛的龍。鳳雛也是未成年的神禽!包括幼麟姜維,也是一樣,均是不得天時地利人和的英雄!


在看司馬懿,姓司馬,與司馬徽同姓!二者會不會有什麼親屬關係?司馬先生能掐會算,心中也許早已經明白,考臥龍、鳳雛等人跟曹操、孫權去三分天下,最後自己司馬家橫空出世,建立自己的王國!這樣想來,司馬先生才是看的最透的那位啊!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娛樂,不構成指導作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幸福百科全書


水鏡先生告訴劉備,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為啥沒有提司馬懿呢?

這個提問的故事背景是,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在參加劉表的襄陽官員大會時,遭到蔡瑁陷害追擊,馬躍檀溪,路過南漳縣時,遇到水鏡先生司馬徽,才知道了伏龍,鳳雛之名。如題,為啥水鏡先生給劉備介紹伏龍,鳳雛時,不提司馬懿呢?應該是這些原因:第一,水鏡先生司馬徽可能不熟悉司馬懿。這兩位雖然同姓司馬,但並非本家。因為司馬徽所在的南漳縣,距離諸葛亮當時隱居的隆中不遠,而諸葛亮與龐統等人關係密切,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水鏡先生因為相同的興



趣愛好,對這兩位很瞭解,而司馬懿是河南溫縣人,距離比較遠,在那個時代,交通不方便,可能不認識司馬懿,所以只介紹了伏龍鳳雛,沒有提到司馬懿;第二,水鏡雖然認識,也知道司馬懿,但司馬懿已經加入曹操集團。建安六年(201)末到建安七年(202)初,司馬懿已經進入曹魏集團,不僅司馬懿自己,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也在這期間進入曹操集團供職;第三,司馬懿在曹操集團,因為誤會曹



操意思,曾經回家裝病好幾年時間,這一手連曹操都被騙過,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怕洩密,甚至還殺了一個丫鬟,水鏡就更不可能瞭解真相了;第四,司馬懿由於被曹操認為屬於崔琰,荀彧一派,加上那時曹操人材很多,司馬懿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擔任重要職務,直到建安二十年(215)討伐張魯時,才擔任主簿,那時司馬懿基本沒啥名氣,在建安十二年(207)時,司馬懿說不定還在裝病期間,水鏡怎麼能給劉備介紹這麼一位人物呢?(2:44)


流譽後


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和龐統,但沒說得一人可安天下,那是演義裡的戲劇對白。現實中這樣說就太狂了,沒有足夠支撐的推薦會起反作用,畢竟劉備不傻。推薦二人是因為他們認識,而且是好朋友。不提司馬懿是他朋友圈裡沒這一號。

諸葛亮和龐統的名號“臥龍”、“鳳雛”,都是襄陽名士龐德公文學沙龍的產物——也包括司馬徽的“水鏡”。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諸葛亮是龐德公兒子龐山民的小舅子,經常串門喝茶的還有司馬徽和徐庶——《三國志》中說,是徐庶向劉備推薦的諸葛亮。司馬徽有個學生叫向朗,是諸葛亮《出師表》力薦的將軍向寵的叔叔。看出來了吧,這幫人是一個圈子的,互相幫襯也在情理之中。

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官二代,父親是京兆尹司馬防,含著金鑰匙出生也用不著誰推薦,曹操徵辟他還推三阻四呢。司馬徽和司馬懿雖然都姓司馬,但源流、郡望和社會地位大不相同,活動範圍也不一樣,社交無交集,根本推薦不著。


路衛兵


這個問題問的不奇怪,水鏡先生即司馬徽,為潁川名士。而司馬懿祖籍河內(河南焦作),潁川與河內相離很近,既然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為什麼從沒有提到司馬懿呢?

雖然兩人都姓司馬,但是社會地位卻是不一樣的。司馬懿的家族司馬氏是潁川大族,其父司馬防為京兆尹,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可以說是個官宦世家。司馬家族在潁川並不算名門,所謂名門就是那些既是世代官宦,又是世代名流的家族。典型代表就是潁川四大士族

這四大家族分別為荀氏,以荀彧、荀攸為代表。鍾氏,以鍾皓、鍾繇、鍾會為代表。韓氏,以韓韶、韓融為代表。陳氏,以陳寔、陳群為代表。這裡面荀彧、荀攸、鍾會、鍾繇、陳群、韓融都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著名人物。

因此,司馬徽肯定知道司馬懿,司馬懿八兄弟號稱司馬八達,在潁川算是後起之秀,司馬徽怎麼會不知道呢?但是司馬徽卻沒有向劉備提到過司馬懿,為什麼呢?

東漢門閥制度講究推薦制,以孝悌為核心,其實骨子裡還是繼承製。例如司馬懿之父為京兆伊,他的兒子到了做官的年齡,根據舉薦自然會有一定的職位。司馬懿當年就是這樣被曹操徵召的,思路是既然你的兄長司馬朗和兄弟司馬孚都來做官了,你司馬懿為什麼不來?

所以,司馬懿為官之路走的是門閥之路,並不是所謂的名士推薦。司馬徽雖然是潁川名士,但是對於舉薦做官,他還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這是其一。

其二,潁川為中原地區,戰爭頻繁,因此,為了避亂,司馬徽早就遠離潁川,客居荊州為家。而此時荊州的名士以龐德公為代表,所以才有了司馬徽和諸葛亮及龐統的相識。

當然了,龐統要比諸葛亮高調的多,龐統早年聽說司馬徽有名,於是前去拜訪。經過交流,司馬徽認為龐統談吐不凡,絕非凡品,龐統也因司馬徽而逐漸被世人所知。

隨著司馬徽遠走荊州,司馬徽周邊的名士則以龐德公、徐庶、諸葛亮、龐統、石韜、孟建、崔州平為主。這麼多人,司馬徽為什麼單單推薦了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呢?

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很有意思,司馬徽和龐德公親如兄弟,兩人龐德公年長,因此,水鏡先生司馬徽稱龐德公為兄長。

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小妹為妻,龐統又是龐德公的從子(侄子),所以,算來算去諸葛亮和龐統都算是龐德公的親戚,而龐德公和水鏡先生又親如兄弟,所以這四個人是經常見面,互相問候,基本算是一大家子人。

諸葛亮更有意思,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是荊州大士蔡諷的女婿,黃承彥的妹夫就是荊州牧劉表,因為黃承彥娶了蔡諷的大女兒,而劉表娶了蔡諷的小女兒。所以諸葛亮既與荊州上層官員有聯繫,又與民間名士有聯繫,他的眼光才會如此開闊,思慮才會深刻。

而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有一點那麼假公濟私的味道,

所謂舉賢不避親,誠然他們之間有扯不清的聯繫,但是諸葛亮和龐統確實在荊州名士中算是佼佼者。

回到本題,司馬徽說諸葛亮和龐統得一人可安天下,那麼他為什麼不提司馬懿呢?司馬懿的才能可以和諸葛亮和龐統比嗎?明顯是不能的。

司馬懿是個很低調的人,思考縝密,善於權謀和理政。但是司馬懿和諸葛亮及龐統相比,司馬懿缺乏同低層軍官一起奮鬥的動力。例如劉備,司馬懿是不會選擇輔佐劉備這樣的人的,司馬懿連曹操這樣的人都不願意輔佐,更何談劉備。

司馬懿的理政能力和同時期的荀彧、荀攸、鍾繇、程昱等人相比遜色不少,而諸葛亮和龐統就不一樣了,諸葛亮和龐統基本上在遇到劉備後,都不同程度的給劉備以大力支持,使劉備從一個流亡之人迅速霸佔一方,有了根基。

諸葛亮幫助劉備出使東吳,促成了雙方的最終聯合,更在擊敗曹操後將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而龐統則幫助劉備計取西川,成為劉備的隨身智囊。在攻取成都的過程中出謀劃策,殫精竭慮,甚至最後命喪雒城。

相比之下,司馬懿在曹操時期表現的並不明顯,而司馬懿是通過干預曹家內事,繼而影響曹丕,託孤曹叡,最終才一步步登上高位的。在諸葛亮北伐之際,諸葛亮的對手其實一直是曹真,而司馬懿能上位,也是靠的是曹真病死,然後司馬懿才督管雍涼軍事的。

所以,司馬懿之才相當於蜀國的蔣琬和費禕,根本不可能和諸葛亮和龐統比。司馬懿唯一厲害的地方是他相當的長壽,活了七十三歲。不過司馬家族似乎都壽命很長,其弟司馬孚更是活了九十多歲,一直活到司馬炎稱帝。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雖然水鏡先生司馬徽也姓司馬,司馬懿也姓司馬,但是司馬徽是潁川司馬氏,而司馬懿是河內司馬氏,兩者關係不大。而司馬懿屬於官宦世家,走的是門閥推薦之路。司馬徽是潁川名士,後來避亂客居荊州,因此,從地位和地理上和司馬懿都相差太遠,因此,雖然可能司馬徽知道司馬懿這個人,但是他是不會向劉備推薦司馬懿的。相反,諸葛亮和龐統都屬於荊州名士,兩人又和司馬徽有很近的關係,所以司馬徽舉賢不避親,極力向劉備推薦此二人。事實證明,司馬徽的眼光很準,雖然兩人沒有幫劉備取得天下,但是至少幫助劉備獨霸了一方,也算是實現了司馬徽當年的預言!


每日趣評


臥龍鳳雛,若得一人,可安天下。

司馬懿有個不亞於他們的名號:冢虎。冢虎不名思義,其隱忍功力過人。

司馬懿出於名門望族,家世顯赫,他本人又才具過人,如何練就這一番過人的隱忍功力?

《三國志》注引《高士傳》: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昭有舊,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涉險,止生,生不肯,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

可見年輕的司馬懿也曾經張狂,與同郡的周生結生死仇,多虧與其結識的胡昭,為其不惜哭泣,說了好多掏心窩子的話,才按住了周生想殺司馬懿的心。

司馬懿也時在胡昭這位亦師亦友的幫助下,才識、智計和隱忍日漲。司馬懿後來給他二兒子取名就用了胡昭的“昭”字。

後來曹操徵召他,他也拒不出仕,甚至假裝中風,從年輕就開始裝病,後來果然用影帝的功力成功裝病兩年,養三千死士發動高平陵之變,拿下曹魏的天下。

試問如此隱忍之士又怎會為人所知呢?

諸葛亮和龐統兩人在司馬徽眼裡,有經天緯地之才,遠超管仲和樂毅,劉備如果能得到此二人之一,都天下定矣。當然司馬徽先生也提到,臥龍得逢其主,未得其時!

可見司馬徽先生也是認為諸葛亮雖有施展經天緯地才華的機會,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矣!

我是“天下會會天下”,一個喜歡聊三國的人,歡迎您的關注!


天下會會天下


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沒提到司馬懿?是因為司馬懿和他有仇?還是他根本瞧不起司馬懿?且看小王一一來解讀。

我們先看司馬徽是何許人也?

司馬徽:慧眼識英才,閒雲野鶴,道家風範

司馬徽,河南禹州人。生年不詳,卒於208年。他精通道學、兵法、經學等,人稱“水鏡先生”。他為人清高、放蕩不羈、有慧眼識珠的能力,受到當時很多人的敬重。他在三國演義中屬於閒雲野鶴類的人,與世無爭過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非常愜意。向劉備推薦過徐庶、諸葛亮和龐統。

我們們先看司馬懿。我在上一和問答上已經介紹過了。

司馬懿:出身名門望族,素有謀略、性格孤傲

司馬懿生於179年,死於251年,享年73歲。魏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石。前後經歷了曹魏三代君主,具有託孤之重的輔政大臣。工於心計,政治手腕極高。也就是說玩心眼是把好手。是曹操最器重的臣子之一。

司馬懿優秀非常,而他的家庭地位也是非常顯赫。而司馬懿的家族在當地是大家族,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生有八個兒子,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出身不可謂不高貴。

先講一個小故事,就知道司馬為什麼不推薦司馬懿了。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正在擔任司空的曹操,聽說司馬懿很有謀略和才能,就很快派人邀請他到府中當官。

司馬懿明白東漢政權已經被曹操控制,曹操又是宦官的後人,其實是看不起曹操的出身,就藉口自己有風痺症,身體多有不便,不能去為曹操服務出仕。

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間去看看司馬懿是不是活蹦亂跳的,真要那樣,就一刀送他歸西。司馬懿何等聰明的人物,他料到曹操會來,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真像患了病一樣。騙過了曹操。

司馬懿裝病的本事從這兒就開始了,後來又裝病騙過了曹爽等人,簡直把曹氏一族騙得團團轉。拿個奧斯卡獎完全沒得問題。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按耐不住,強行徵召司馬懿為自己效力,司馬懿也明白了,曹操相中他了,無論如何也逃不了了,於是開啟了仕途之路,他的出現影響了以後的近二百年的歷史。

所以,我們看到了,連曹操這種身居高位的人司馬懿都不願意去,最後半推半就成了他的人。更何況劉備這種出身低微,窮困潦倒,無兵五將的光桿司令呢?

加上司馬徽同司馬懿雖然相差不過二百里,但二人並不相熟。司馬徽閒雲野鶴的人物也不可能跟司馬懿家這種大家族過往甚密。所以也不可能推薦司馬懿。

而為什麼會推薦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呢?

那是因為他同諸葛亮同住襄陽,離得近,關係自然非同一般,同徐庶關係也非常好。

道不同,不相為謀。劉備和他們是一路人

龐統為了結交司馬徽,曾千里迢迢從2000裡以外來拜見他。可見司馬徽在當時的天下有很大的聲望,他們三個也希望通過司馬徽的關係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所幸的是,出身貧寒,帶著倆兄弟打天下的劉備來了,禮賢下士,胸懷寬廣,司馬徽明白劉備雖然沒有曹操勢力大,但跟著他幹,肯定不會辜負他們的才華。加上當時也沒別人來找啊,他們三個出身都不高貴,和劉備差不多。故而向他們推薦徐庶、諸葛亮和龐統三位謀士。

而他們也確實不負眾望,幫助劉備在益州開創了自己的天下,只是徐庶早走,龐統早逝,未能繼續發揮他們的才幹,不然,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小王看三國




在此首先要澄清一個事實,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的話,應該只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家之言,並沒有什麼依據。

事實上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也並沒有據有天下,反而在三國之中,第一個被滅亡。顯而易見,這句話並不是真話。

那水鏡先生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

因為劉備混到40多歲,東奔西跑,如同喪家之犬,難免有點心灰意冷,差點就失掉了奮鬥之心。水鏡先生這番話就是要告訴他:人生可以被打敗,但不能被打倒。人生中間最長的時期不是失敗就是在對峙,只要能堅持到底,就有勝利的可能。

也就是說,水鏡先生是在鼓勵劉備,不忘初衷,永遠前行。



為什麼水鏡先生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給劉備,卻沒有提起司馬懿呢?

這要從漢朝的用人機制說起,在漢朝時,沒有科舉制,用人必須經由當地的權貴推薦,再經官府考核,才能作官。

在歷史上,直到現代中國,在很多地方都是熟人社會,做人做事是要講交情的。想當官,想被權貴推薦,必須擠進當地的達人圈子才有資格被推薦。如果出身低微是沒有可能性被推舉作官的。



當時的諸葛亮和龐統就屬於荊襄地界,在這個範圍內想當官,就需要水鏡先生的推薦。水鏡先生就會推薦諸葛亮和龐統這樣的世家子弟,這是必然的邏輯。

有人說諸葛亮和龐統出身寒門,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的幾個兄弟分別在魏蜀吳三國作官,都能得到推薦,顯然是名門望族。



水鏡先生不推薦司馬懿的原因很簡單,兩個地方距離太遠。

司馬懿是河南溫縣人,和東漢的首都洛陽很近,屬於首都人際圈。這個地方高官更多,人才更多,能夠推薦司馬懿的人也就非常之多。

甚至我估計,在司馬懿的心中,是看不上水鏡先生的,水鏡先生應該也是不認識司馬懿的。畢竟在東漢時,交通不方便,農業經濟社會,大家都活在自己的社會圈子裡,平時沒有機會走動,也不會認識。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水鏡先生名叫司馬徽,和司馬懿是同一宗族的。司馬家族是當時的大家族,在社會上非常有名望。他們知道漢朝復興是沒有可能了,但自從曹操煮酒論英雄後,天下有不少人認定曹操劉備是當世之傑,極有可能統一天下。於是司馬氏就把自己的弟子們交給兩邊去做官,不管哪一邊統一天下了,都是司馬氏的功勞,可以保證司馬家族的利益不受損害。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就先寫到這裡吧。


新知傳習閣


水鏡先生沒有提到司馬懿。我看有以下可能。


1,當時,水鏡先生不認識司馬懿。由於,三國時,信息傳遞不向現在快。那時,信息主要是人傳人,在親朋和集團圈子內傳播多些,一個人知道的更多事,要通過文書和相互拜訪,信息傳播速度較慢,有時就會錯過自己想要的信息。水鏡先生可能就沒有聽說過司馬懿。

2,是水鏡先生,可能知道司馬懿,但不知道其真實能力,因此不能冒然推薦司馬懿到劉備那裡。水鏡先生是一個有保皇思想的人,他希望劉備能快速掘起。實現漢朝的第三次復興。也許,這才是水境先生的真實用意。雖然他隱居,但是,他是半隱,你從他知曉得天下事,和向劉備薦"臥龍與鳳雛",就知道他不是全隱。



3,司馬懿當時年輕,還沒有名氣。司馬懿一直是忍而求其存,在自己能力還沒有達到時,他不張揚。不像諸葛亮急於仕途,年紀輕輕,就自比"管仲樂毅"。急力宣傳自己,結交權貴,交名士,進上層社會。最終得到徐庶和水境先生的大力推薦,劉備三顧茅廬而出。


以上這些,也許是水鏡沒有提到司馬懿的主要原因。個人妄斷,感謝你關注!


續寫吾言今生


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提一個現象就是“圈子”。這就如同我們的人生一樣,當我們從學校畢業找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動用父母的人際圈子,比如說讓父母找某位親戚或朋友安排個工作;也可能會動用老師的人際圈子,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老師給找的工作;也可能會動用同學的人際圈子,有的一個人工作好了,就會給其他的同學介紹工作。


《三國演義》中其實也是“圈子”力量的鬥爭。比如說曹操有東漢朝臣的圈子,如荀彧、賈誼等,還有自己家族的圈子,如曹洪、曹爽等;孫權有自己江東的圈子,如張昭等;劉備當然也有自己的圈子。劉備的老家在現在的涿州,後來被封為冀州牧。張飛,關羽,趙雲都是在這一代相識的,進川后他又有了四川的圈子,如法正、黃忠等。

水鏡先生原名司馬徽是有名的隱士,魏晉時期隱居名仕很多。如有名的陶淵明,還有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都是很有才化的隱士。諸葛亮當時還很年輕和水鏡先生是忘年之交,常常在一起談論天下之事,當時還有徐庶徐元直。


水鏡先生很佩服諸葛亮的才華,後來與劉備相見時,發現劉備比較仁厚,再加文人都有不忘前朝風骨,就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徐庶你也聽聞劉備的仁厚自己去投笨,後來水鏡先生又推薦了龐統龐士元。

這可以說是水鏡先生的圈子,也是諸葛亮的朋友圈。

因為諸葛亮和龐統出身都比較普通,想得到劉備的賞識就需要推崇,所以水鏡先生才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來引起劉備的重視。



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漢朝時成為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 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



司馬家世代為官也是漢朝的臣子,他的圈子自然和劉備和諸葛亮的圈子有交集。反而以曹操的圈子會交集的更多一些。

曹操勢力比劉備要大很多,司馬懿在他的謀士圈子並不耀眼,到了後期司馬懿的才能才顯露出來。

不管是從人際關係上還是從時間順序上水靜先生都不可能推薦司馬懿。

有不同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