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曹植明明比曹丕有才華,為何曹操反而讓曹丕當上了太子?

許章杭


曹操的決定完全正確,是經過長時間深思熟慮之後才選定的接班人。之所以選曹丕,原因有三:

1: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這裡先吐槽一下標題,曹操終其一生並未稱帝,所以接班人不能稱為太子,而是世子。

曹操原本寄望於長子曹昂。曹昂雖說是庶出,但從小喪母,由曹操正妻丁氏撫養成人。丁夫人沒有子女,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如此看來也算子憑母貴。而且曹昂聰慧孝順且文武兼備,深得曹操喜愛,可惜隨老爸徵張繡時戰死了。為此丁氏還遷怒於曹操,甚至與曹操決裂。可以想象,如果曹昂不死,必是第一人選。

曹昂死了,丁氏離婚了,卞夫人繼為曹操正妻。卞夫人所生四子曹丕是嫡長子,自然就是第一順位了,接班也是理所當然。

嫡長子繼承這一宗法制度,讓曹丕佔盡先機

2:大局為重,不拘喜好

卞夫人生了四個兒子,除了小兒子早夭外。老二曹彰尚武,喜歡帶兵當個將軍。勇武有餘,可惜是個學渣,六藝掛科四個半,對於治國經略更是一竅不通。老三曹植好文,全世界都知道曹子健才高八斗,文采飛揚。曹操也非常喜歡這個兒子,所以才遲遲不肯決斷接班人選。可惜曹植恃才傲物,縱酒狂悖,屢屢醉酒誤事,做出讓人不可忍的出格事情,政治情商太低。讓曹操大失所望。

唯獨老大曹丕,雖不如老二勇武,但也能隨父東征西討,上陣殺敵。雖不如老三文華驚世,但對於詩,賦,文也都有所成就,尤擅五言詩,傳世佳作也不少,只是被父親跟弟弟的才華所掩蓋了而已。

最重要的是,他長期跟在雄才大略的老爸身邊,耳濡目染,受益頗深。馭人之術,戰略眼光,和對治國經略的理解。雖不及乃父,但甩其他兄弟幾條街還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兒子們的能力,曹操看清楚,也想明白了。就算曹植沒有因醉酒屢屢誤事,他的能力也不足以堪擔大任。硬扶上馬,自己辛苦一生創下的基業,恐怕得玩完。

3:重臣支持,前敵助攻

在剛提出世子人選的時候,底下的文臣武將就看明白了。曹丕曹植二選一唄,於是就開始各自站隊了。雙方各有支持者,互相貶損,鬧的不可開交。但曹老闆始終不表態。

一開始曹操是偏愛曹植的,文采雅緻誰都愛嘛。就在曹丕苦惱的時候,有高人指點他:平常心,該幹嘛幹嘛,做好份內的事。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一套,後世的雍正四阿哥學了個十足,也如願以償。

一邊是曹丕兢兢業業,一邊是曹植縱酒狂悖。曹老闆心中的天平漸漸傾斜。最後賈詡的一句話,成了壓倒曹植最後籌碼的稻草。

曹操問賈詡立誰好?賈詡默然。曹操追問,賈詡說我在想兩個人。曹操問是誰?賈詡答:袁紹跟劉表。。。曹植出局。


宇宙無極憲


這個問題是我一直想回答的,這就是所謂的奪嫡之爭嗎。

曹操的晚年接班人被提到了議事日程,曹丕、曹彰、曹植等人的奪嫡之爭異常激烈,為此,曹操不惜製造一系列冤案,另人費解的是,支持曹丕的荀彧被逼死、崔琰被殺,而支持曹植的楊修也被殺了,這是為什麼呢?那麼咱們細說一下。按說也輪不上貪嫩哥仨拼命奪嫡,本來最有資格接班的是長子曹昂,多說一句,曹昂雖為長子卻是庶出,曹昂母親劉氏死後,由於曹操原配丁夫人妹有子嗣,所以曹操把曹昂交給丁夫人來養大,這就不得了了,又是長子又是嫡出,而曹昂本人又聰明、謙虛、孝順、剛強深得曹操喜歡,被作為接班人的不二人選,可惜宛城之戰,曹昂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曹操逃跑從而喪命,這讓曹操痛心疾首,為自己的好色付出了慘痛的代駕,致使丁夫人傷心過度,與其離婚,老死不負相見。接班人排名第二的呢是曹衝,曹衝稱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於心吧,而曹衝的早夭也讓上前勸解的曹丕換來了一句話“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汝曹指的就是曹丕、曹彰、曹植。為啥鎖定貪嫩仨膩?前文母門說了,丁夫人一打離婚以後,這第一夫人為位置也不能空著呀,然後原本的二夫人扶正了,這就是貪嫩仨人的媽——卞夫人。按照儒家的立嫡原則,接班人也只能出自此三人,而三人也確實都有接班的想法。在一個貪嫩仨也確實有能力,水平也確實高於其他諸子,無論立嫡立賢貪嫩都有資格。那麼到底選誰膩?學術界普遍認為第一個排除的就是曹彰。不過曹彰確實是個人物,比君從小就善於騎射,膽大力氣大,年少成名屢立戰功,舉個例子,漢中之戰時,劉備躲山上,讓劉封下來挑戰,曹操就大罵到:賣破鞋的,你怎麼總弄個假兒子來打仗,你等我把黃鬚兒叫來,這黃鬚兒就是曹彰,也說明曹操充分對曹彰能力的自信。就陣麼大能耐個人卻也有短板,不愛讀書。曹彰自己的偶像是衛青、霍去病,曾經曹操問諸子以後得志向,當問到曹彰時,曹彰說要當大將軍,從此曹操也就放棄了曹彰,因為他知道,自己打來的江山是不需要一個好將軍來繼承了。那麼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按說無論是地位還是才學,或是武功,曹丕本應該順理成章的繼位,為何爭儲之旅如此波折呢?這裡面真是涉及到很深得政治原因。那麼我一層層的來給你剖析。論才華二人實際上應該伯仲,世人知道曹植有才七步詩聞名遐邇,但是卻不知道,曹丕的才學不低於曹植,只不過曹植在詩歌上要更勝一籌,而曹丕的優勢是在文章上,事實上當時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確實也是在文學方面有名的“建安三曹”。地位上,曹丕又是嫡長子,又有才,更何況曹丕武功也很好,騎射也都堪稱一流。騎射之好能達到十里能擒住獵物,百步能穿楊;劍術之好能跟當時一流的武林高手比武論劍。綜合來看曹丕素質更高,那麼曹植何必與其爭膩?事實上,開始曹植可能也並無此意,但是為什麼後來一步步走向奪嫡之路膩?原因有二,一,曹植身邊人鼓動。母門知道奪嫡之勢形成之後迎刃而生的就是幾個資格競爭的集團出現,以丁儀、楊修為主的文人清流代表全力的支持曹植,鼓動曹植,事實上很大一部分官員為了自己子算後代的榮華富貴都是會在未來一代的接班人上下功夫的,曹魏政權自然也不能免俗。二,毫無疑義曹操是喜歡曹植的,但是喜歡到什麼程度?我覺得是值得商榷的,畢竟史書上並無記載,曹操自己的才華不在曹植之下,而曹植也只不過是能做到“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母門知道才子都有個通病,就是恃才傲物,一般人和事都不放在眼裡,再加上自己在奪嫡之路上又多有失誤,這樣的曹植有什麼資格來競爭呢?結論只有一個,曹操故意支持的。上回問題母門講過了,曹操為什麼終其一生不敢稱帝?事實上最重要原因一方面是跟著自己打天下的重要心腹大部分是反對的。而恰恰就是這幫人幾乎一股腦的支持曹丕,主要代表有荀彧、崔琰、賈詡等,簡單說幾個你就知道曹丕的勢力集團有奪強大了,曹操心裡有多恨大家是心知肚明,但是這些人又勞苦功高,曹操又不變與之當面發難,於是大梟雄急眼了,下面的政治集團怎可能凌駕於我之上,轉而支持曹植,從各方面給曹植優厚的待遇和寵愛,從而給曹植帶來了優越的政治地位和環境,從另一方面呢,又時時的打壓著曹丕的風頭,處處為難掣肘,甚至為了扶正曹植逼死荀彧,冤殺崔琰,這也從更加大了曹植的奪嫡決心,而以丁儀、楊修為主的曹植集團似乎也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這個時候局勢就很明朗了,士族支持曹丕,清流文人支持曹植。因為曹彰已經失去了競爭的資格,但是他卻代表了武將方面,而曹彰和曹植的關係要好過跟曹丕,這讓曹丕幾乎放棄了抵抗,幾度抑鬱。老謀深算的曹操看到這一幕是詭異的笑了一下,笑的是嫩麼的齷齪,或許再他心目中並妹有人看透他內心的本真,也或許用曹植的勝利來作為稱帝的墊腳石,因為一旦曹植勝利了,也就意味著不支持他登基那些士族們的失敗,然而曹操是有弱點的,這母門之後說。那麼曹丕在陣麼艱難的情況下是怎麼逆襲成功的呢?要說人要想成功呀,智囊團是重中之重呀!以吳質、司馬懿、陳群為首的集團智囊適提出了一條重要的奪嫡綱領裝孝道,前文母門說了,曹操是有缺點的,他雖重才,但是更重情,毫無疑問吳質猜透了曹操的心思。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曹操要出征了,曹丕和曹植自然要送行,這個時候曹植又開始賣弄他的文采來溜鬚拍馬他爹了,結果自然大梟雄很是受用,此時最氣憤的應屬曹丕,吳質就在一旁告訴他說,你要哭呀,你爹要出征你一定要大哭不止,而曹丕簡直就是影帝級別的表演,爬在地上嚎啕大哭說奪麼捨不得父王,吾輩無能竟不能替父出征,活著了無生趣哭的那叫一感天動地,曹操連同其他人也分分落淚。故事挺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想了解細節的,可以看看《三國志.武帝本紀》和《三國志.吳質傳》。在不最直接看看電視劇《三國演義》《大軍師司馬懿》,但是《大軍師司馬懿》裡面故事是有但是很多都改編成司馬懿出的主意了,這是不對的。相比之下楊修就相形見拙了,楊修是喜歡揣摩曹操心思的,可惜會猜不會做,《三國志.曹植傳》記載,楊修常常想自己對付曹操那樣,幫曹植事先想好很多問題,然後寫好答案,以便於在曹操提問時顯得曹植才思敏捷,更甚者是曹操有時候問題是突然想出來的,而那邊曹植隨口就說出答案了,幾次下來不得不讓曹操產生懷疑,老子這邊剛他媽想出問題,你特麼內邊就有答案了?老子特木自己害妹想明白膩,於是乎曹操徹查了此時,真相大白,從此,對曹植有了看法,更討厭楊修了。事實上楊修也不是往往都能猜中,就比如曹操給二位王子出的一道測試題,命二位王子各自出城辦事,同時又命令門衛不得放行。楊修之前料到便告訴曹植,如果有阻攔可殺之,你奉王命不罪,結果曹植順利的出去了,曹丕沒出去。其實這是曹操對兩位綜合素質得考試,表面上曹植贏了,但是結論確實曹丕仁厚,曹植殘忍。這樣曹植集團本身就敗下了陣來,更何況,吳質給曹丕出的招頂多算的上術,而賈詡給曹丕帶來的卻是奪嫡之道,賈詡對曹丕說希望你能做到弘揚道德、培養氣度、做士人應進的責任和義務,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違背孝道的事情。估計有個人會說,切,這不就是官話嗎?不過我覺得這就是說到了根本,事實上不論你做什麼,工人、經商、仕途、做學問、當醫生、做老師,歸根結底是要做人,做好人才是根本。只有做人成功,其他事才能成功,就算有成功的也不過暫時的。諸如此類的故事吧,最後斷送了曹植的奪嫡之路,你可以說是曹植的恃才傲物,醉酒鬧事惹怒了曹操,也可以說曹植身邊的智囊團過於文人化了,畢竟貪嫩都不是老成某國的政治高手,但是我覺得是曹操假借曹植之手與士族階級對抗的失敗,這也最終導致了終其一生不能稱帝得重要原因,就這樣公元217年,曹丕被立為太子,而219年在死的前一年殺掉了曹植的大參謀楊修,為曹丕在220年登上王位的曹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同年曹丕採用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從而登基稱帝。啊,那你會說了,曹操都妹敢稱帝,為啥曹丕剛登基就敢?簡單的說兩句吧,因為曹丕採用了陳群和司馬懿的九品中正制的選才、提拔制度,從而獲得了士族階級支持登基稱帝。什麼叫九品中正制膩,具體就不多說了,大體就是以後想出來當官必須有士族階級得舉薦信,你才有資格出來做官,至於你夠不夠做官的能力,那麼每個級別的官員都設一箇中正用來綜合考評你得能力。這就都明白了吧,就是士族們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拿推薦信,那麼子孫後代就都能當官,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都得有統治者的四梁八柱,才能發展壯大,那你說曹丕稱帝不就是順理成章了嗎。這個制度很重要以至於後來的三國歸司馬家都跟這個制度有決定性得關係,好了就寫到這吧,好像已經很多了,說實話全拿手機打字挺累的,如果再問我為什麼司馬家能滅曹魏政權,我也樂意回答。


地中海的蔚藍29395427


曹植字子建,也是卞皇后所生,曹丕的三弟,比曹丕小五歲。曹植從小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十多歲時,就能寫出非常漂亮的文章。

曹操曾經看過他的文章,認為不像十多歲小孩子寫的,就對曹植說:“你請別人代作的吧?”

曹植跪著說:“出口成論,下筆成章,您可以當面考試,我怎麼會請人代作呢!”

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臺落成,曹操帶著全部兒子登臺,要他們每人寫一篇賦。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曹操看後,讚賞不止。這就是著名的《登臺賦》。當時曹植只有19歲。

曹植生性隨和,才思敏捷。每次進見曹操,當被提問時,總是對答如流,因而特別受到父親的寵愛。

曹操最初曾認為,曹植在兒子中是“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哥哥曹丕,能夠掩飾自己,顯得忠厚孝順,曹操最終立曹丕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從此,曹植的苦日子來到了。他從一個生活幸福的貴公子,變成了一個受氣包。後來,曹丕病逝,曹睿繼位,他的處境仍是很糟。

曹植在文帝與明帝時期的12年中,他的封地多次變遷,最後的封地在陳郡。太和七年12月27日,曹植病逝。因為諡號是“思”,所以,後人稱曹植為“陳王”或“陳思王”。


老家許昌


曹操有大概15個老婆 25個兒子 ,曹操之所以那麼久糾結我覺得還是因為曹昂死了,這個曹昂死得也實在憋屈,他死的主要原因是他老爸曹操非要去搞張繡的嫂子 ,張繡非常氣憤降而復叛偷襲曹操得手。為了給曹操脫困曹昂把自己的馬給了曹操,最終曹昂和典韋、曹安民一起戰死在宛城。曹昂死後其實還有一個種子選手那就是曹衝,三國志記載曹衝非常聰明當中還有一個曹衝稱象典故,而且曹衝在世的時候曹操曾多次向自己的部下表達想讓操衝當接班人的想法,但是在建安13年年僅13歲的曹衝死了,曹操對曹丕的一句“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就可以看出曹操對沖是多麼看重的。然後三號種子選手就是曹植,曹植的優勢只有一點就是他的文學天賦,但是他弱點我覺得也來源於他的文學天賦,舉個例子;當曹操不知道該選那個一個當繼承人的時候,曹丕和曹植都成立的自己的政治團隊,我們大概說下雙方的政治團隊,曹丕的智囊團中包括:陳群、 司馬懿、賈詡等,看這裡大家應該大概明白了曹丕的智囊團中個個都是政治高手,相反曹植這邊有:丁儀兄弟和楊修,這些人要麼是小人要麼就耍小聰明的人他們能走在一起主要是因為相同的文學愛好,意思就是像曹植和楊修這樣的人在一起一起吟詩作賦還好但是如果要搞政治是肯定搞不贏曹丕司馬懿他們的,所以我覺得曹植成也是他的文學天賦敗也是他的文學天賦。由此可見曹丕能最後成為曹操的繼承人可以歸納成幾點,1:運氣,第一二候選人都死了,2:長子的身份,最開始曹丕得到支持多半是因為立長不立幼的原因,3:政治手段,籠絡的一批有政治高手在身邊出謀劃策讓他在曹操心中的形象慢慢的轉變成孝順務實的人物形象。


細說三國那些事兒


曹植很有才華,曹操很喜歡他,起初真想讓他繼承父業,但後來發現他只專注於飲酒作詩,整天和一群文人在一起,放蕩行骸,不顧形象,不關心政治。而曹丕性格隱忍,做事謹慎,且有一大幫政客為他出謀劃策,為當繼承人做準備。

再說歷來都是長子繼承製,當曹操就繼承人問題向謀士詢問時,一位提醒他莫學劉表的做法,傳庶子不傳長子,基業必敗。曹操聽從了建議,讓曹丕繼承了父業,並且殺楊修等文人,為曹丕日後的繼承掃除障礙。


風輕雲淡75281


曹丕身上有曹操的影子,懂權謀之術,有手段,能識人,能治世,適合當時天下三分的時代。曹植身上有曹操嚮往而不能往的一面。曹植風雅脫俗,才華橫溢,但是缺乏手段,且嗜酒成性。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曹丕是務實派,曹植是理想主義者。你覺得該把大位傳給誰。


cc煮酒論英雄


李煜也很有才華,徽欽二帝也很有才華。然後呢?


春秋刀筆吏


統治者需要的是全方面的平衡


MisZ87293425


曹植論文采比曹丕優秀,但曹操需要一個國家領導人而不是一個文聯主席.曹丕沉穩,富有心機,,相比於曹植來說更適合.


雨笑寬


曹植的才華集中體現在文學創作上,文學創作跟治理國家不是一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