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互联网思维” 长租公寓才能自救

抛弃“互联网思维” 长租公寓才能自救

北京一家名为爱佳心仪的长租公寓,近日传出消息,其资金链已经断裂。涉及房山区、朝阳区、大兴区的400余名租客和业主。这已是第四家爆雷的长租公寓。

曾经光彩夺目的长租公寓,突然让人胆战心惊了。

最近,攸克君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的主题原本是行业发展的前瞻式议题,但随着几位长租公寓创始人的到来,会议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到最后,攸克君觉得貌似是参加了一场“诉苦大会”,接受了一次“忆苦思甜”的再教育。

攸克君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们的压力和困境,表面上看,这是“规模”带来的。长租公寓只有不断扩充规模,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摊薄成本,而规模的扩充又要借助于“加杠杆”,这样的模式下,资金运营层面稍有疏忽或者外界条件变化,爆雷就会出现。前述长租公寓爆雷就无比有关。

不过,“规模”只是表象,背后的本质,实际上是长租公寓是在为“估值”打工。道理很简单,有规模,才有现金流,才有流量,而这些,是长租公寓争取投资的必备因素。换句话说,资本喜欢投资刚需,也只有大规模、高流量的刚需业务,才更能获得资本的青睐。道理很简单,可想象的空间大。所以,没有规模、没有流量的长租公寓业务,投资人看都不会看一眼。

资本无情,但这就是现实。

对于长租公寓来说,除了争取投资,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就是一份租约,没有资产,我们怎么给长租公寓的业务贷款?”攸克君问一位国有大行的信贷部门负责人,得到这样的答复。

当下,长租公寓能够看到希望的除投资人投资之外的融资模式,就是ABS,但ABS若想顺利发行,必须在交易所层面有人担保,或是在发行结构化融资产品时,有人担保,否则一样走不通。所以,你我现在看到的ABS成功发行的案例,多集中于资产规模较大的长租公寓,或者直接就是房地产企业的长租公寓业务。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有担保的。

于是,长租公寓就必须对投资人“投其所好”,以争取到用于业务拓展的资金,那么,规模的迅速扩充就成为必然选择。这时,对单纯规模的追求超过了地段、租客支付能力,变成了一种突破了“规模经济”原则的扩张,这种扩张是以扩大“表外负债”为代价的,最终形成的一种局面就是“规模不经济”,即规模越大赔得越多。

这就导致一个局面出现,即正常的营业收入无法覆盖正常的业务运转,需要靠“时间换空间”,于是租金贷应运而生,通过金融杠杆,将未来的租金收入先拿过来,用于当前的运营甚至业务扩张,然后再依靠不断地扩大规模,带动新的租金贷进入,不断地重演“时间换空间”的游戏,以维持这一模式的运转。

这种租金贷“时间换空间”的运用,在二房东模式中,实际上是对房屋业主的一种负债,这就是长租公寓“表外负债”随着规模不断增长而增加的基本逻辑所在。它也正是长租公寓不断出现爆雷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投资人,还是长租公寓的创业者和运营者,上述思路实际上都源于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即“刚需高频”的情况下,规模越大,未来的预期价值也就越大。所谓估值体系,体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预期。滴滴如是,美团等O2O亦如是,借助这一价值体系,它们都实现了快速的规模增长。

但这种扩张模式和价值体系,一旦移植到线下,就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实世界中的规模扩张,本身是有硬成本的,而非线上的规模趋于零的成本状态,此时,就会产生规模扩张与收入之间的错配。长租公寓的发展,基本遵循了这种“由线上转线下”的模式,目前所处于的困境,也就并不意外。

这也并非只是投资人的认知问题。我们必须承认,长租公寓的创业者、运营者,也试图借用这一模式,实现超常规的业务增长;甚至不能否认部分创业者有“大而不倒”、“捆绑越多越安全”的想法,而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将阶段性的终点期待于资本市场的套现,这一切,都不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与心理状态。

因此,长租公寓的创业者和运营者,应该将思路回归到正常的线下生意思维上来,互联网思维和线上业务的发展,确实给很多人提供了未曾有过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但那只在线上。将长租公寓这种明显的线下业务,披上线上思维的外衣,即便能够换取短时间规模的迅速扩张,但必将是一条“难以善终”的不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