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战死之后,崇祯会有机会翻盘吗?

杰出bay


孙传庭结束生命之时,曾在客观条件下为大明朝留下翻盘的机会。可惜,崇祯未能珍惜。

明朝末年,明朝的军队力量剩吴三桂,孙传庭和左良玉三支军队。

镇守辽东的吴三桂军心不定,隔壁更有满清虎视眈眈,无法轻易调动。

左良玉在与农民起义斗争的过程中壮大实力,虽然渐渐变得拥兵自重,但毕竟与农民起义是世敌。

算起来孙传庭的陕西军确实承载着帝国最大的希望。

然而,1643年的潼关之战,主将孙传庭战死,陕西军全军覆没。李自成改元大顺,在西安称帝。

好在此时,东南地区尚无起义军,因此南迁之议再次被提上日程。
若能迁都成功避开农民起义军的锋芒,一切,还不算晚。

右庶子李明睿紧急上书崇祯,请求南迁。崇祯帝表示:我早就想南迁了,就是外边那群大臣不同意。君臣二人一拍即合,紧急制定了南迁的路线及沿途布置,预计二十天后便可到达淮河。

待李明睿离宫时,已是漏下二鼓,夜禁中对召,是有明一带唯一一次,崇祯此时的的确确急于南迁。

另一方面,李自成的大顺军由陕西向不断山西推进,甚至传檄到崇祯的桌前:将于三月十五日到达京师。而此时已经二月。崇祯紧急召集诸臣意欲上路,可除李明睿少数几位大臣外,群臣依旧反对,崇祯感叹: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拂袖而去。

此后,大顺军不断向东推进,再议论南迁之事时,崇祯帝又表现出一副君臣死社稷的悲壮决心。直到三月大顺军已经兵临城下,崇祯帝竟天真地发问,此时南迁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不及了,两天以后北京城便被攻破,大明朝失去了最后反戈一击的机会。曾经言之凿凿表示要君王死社稷的崇祯便衣混入内阉中,几次逃跑都没能溜出宫墙,走投无路之下,不得已返回内苑,在万岁山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之后的南明朝廷,跟闹着玩似的。

而事实上,李自成称帝并非崇祯皇帝第一次提出打算南迁。

崇祯十五年,清军入塞时,明朝廷便有了南迁的声音,最后竟因懿安皇后张氏反对而作罢。

那么,为何两次南迁的机会,崇祯帝都生生错过呢?

一方面是明代所谓的儒士一再强调气节,而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崇祯帝不愿背上南逃的历史罪名,李明睿等奏请太子监国南京,东林党人光时亨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懦弱的崇祯帝退缩了,他害怕承认自己的失败更害怕在后世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保留为了帝王的颜面的代价是让挽救明朝的机会从眼前流走。

如此心态,即便的确南迁,明朝也很难破釜沉舟奋力一击,国破家亡,不可避免!


历史风云录


孙传庭败亡是在1643年10月,明朝灭亡是在1644年3月。在孙传庭战死的五个月时间里,明朝曾有过一次翻盘的机会,但是这个翻盘却要打上一个引号,即可以使明朝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当时李自成的行军路线是自山西北上,打算经居庸关攻破北京城。但让李自成想不到的是,当李自成一路顺风地走到宁武关时,却被一个小小的总兵周遇吉挡住了。



1644年,李自成大军渡过黄河,取道山西北伐进京。史载义军所到之处,“ 郡县所至开门迎贼,结寨以拒官军。”很快,起义军便攻陷太原。此时,原驻代州的周遇吉杀掉劝降的叛将熊通后,又坚守代州10 多天。在杀伤数千义军后,终因“ 兵少食尽,退保宁武。”李自成率大军紧追不舍,并将宁武关团团包围。苦战七天后,义军死伤近万。



此间,本有南迁之意的崇祯帝听闻有周遇吉殊死力战,崇祯帝便认为现在还可以凭借层层险关阻止义军攻势,等待各路勤王之师救驾。但是很快,宁武城明军弹药用尽,义军开始动用重炮将城墙轰塌,明军修复,义军再轰塌,明军再修复,反复多次。第七日后,宁武城破,周遇吉率众巷战,史载“ 马蹶,徒步跳荡,手恪杀数十人。”最终,周遇吉精疲力竭,被义军擒获,不降被杀。时为1644 年3 月1 日,周遇吉时年44 岁。



战后,损兵折将的李自成检点前后死伤的将士,发现一共伤亡了七万余人。李自成十分担忧对部将说:“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李自成正打算拔营撤军的当天深夜,大同总兵姜瓖降表送到,史载“李自成甚喜,厚款之,刚坐定,宣城总兵王承允降表亦到,且以百骑来迎”。于是,李自成随即挥军北上,一路顺风地到达了京师。后来,在京师闲逛的义军士卒有断手断脚者有言:“要是明朝还有一个周总兵,我们怎么可能进得了北京城!”


大福读史


“传庭死,明亡”。孙传庭的死意味着崇祯在军事上、政治上的机会完全不存在,历史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孙传庭)

1、军事上最后一支野战主力的消失

松锦决战打光了宣大、蓟辽的十多万精锐。开封会战将沿边剩下的与关中的精锐消耗殆尽。

孙传庭在陕西花了一年多时间组建的新军,是明军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郏县会战的覆灭,意味着崇祯再没有机会调集有战斗力的野战部队了。

(松锦会战)

2、组织动员人物的彻底凋零

明末的三次大会战中的前两次是对既有资源的消耗。松锦决战是将己巳之变后蓟辽、三秦、宣大、山西、昌平诸镇积累的精锐消耗没了。

(开封会战)

开封会战将关中剩余的部队、宣大等各边勉强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原各地巡抚剿饷扩编的部队消耗殆尽。

可以说在开封会战后,明军存量的野战部队已经没有了。

(郏县之战)

孙传庭在陕西一年多的时间,“益募勇士,开屯田,缮器,积粟,三家出壮丁一”,玩总体战,实现了兵力扩充。这在明末是唯一一人,只有他打的是增量

3、改革的最后机会

孙传庭的总体战思路背后是一套非常时期的改革思路。孙传庭不像建制派官僚走加税的路线。他选择了侵吞官田、军田的人,厘除积弊。

一方面减轻百姓负担;一方面提升政府实力。这是在根本上可以解救明朝的办法,可惜错过了。

(崇祯贡献了一半)

在开封会战后,崇祯的野战军基本已经打没了。孙传庭在陕西的组建军队,使明王朝有了一支战略部队。孙传庭的死意味着明朝军队再建的破灭与改革的绝望。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如题所问,我认为孙传庭战死之后,崇祯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

关内,李自成与孙传庭在潼关之战后,孙传庭全军覆没,身死于野。崇祯失去了在北方最后一支机动军事力量,同样也失去了最后一支完全执行其意志的军队。北方已经彻底糜烂,而名义上在崇祯手里控制的地区,只有山西、山海关、京畿之地。而李自成已经攻下了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区。已经彻底把崇祯包围在北方,断了其南下的退路。而山西与京畿之地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与武将,已经开始与崇祯离心离德,尤其在孙传庭兵败潼关之后,那些曾经一直在观望的地方实权派,已向李自成倾斜。

关外,自松锦之战后十三万明军大败,洪承畴被俘,松山、锦州相继失陷,吴三桂只得率残军退守宁远。至此,明朝在关外的力量仅剩宁远一座孤城,辽东恢复无望。

而此时崇祯在北方的筹码,也仅仅剩下了皇帝的名义,残破不堪的京师守备军与需要筹集百万两军费才可调动的吴三桂五万关宁铁骑。对于崇祯来说这看似是一盘死局,只有迁都这唯一的出路。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是迁都的时机。若此时迁都那只是逃亡之举,我们姑且不论迁都是否顺利,即便迁都顺利,也只会让朝廷威严尽丧,使南方实权派小视,南北方士大夫利益更加难以均衡。导致政令不通,台上表面服从台下各自为政,架空朝廷权利,甚至可能重蹈东周的覆辙。

以上就是当时崇祯所处的局势,可以说非常严峻,仅凭崇祯手上的筹码想翻盘难度很大,但并非没有可能,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1、 当得知李自成与孙传庭潼关大战,孙传庭兵败身死的消息之后,应果断砸锅卖铁筹集军费,令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放弃宁远退守山海关。安置关宁铁骑的家属于山海关内,使其无后顾之忧。以待京师有事,随时准备入卫京师。

2、整顿京师守备军(京营),裁汰老弱,许重金征召青壮,增加城防力量。集结宫内所有精壮太监,组建保卫崇祯的卫军,以待御驾亲征之时,保卫崇祯安全。

3、到处张贴告示,大肆宣扬李闯流寇残忍屠城的恶行,使已经快要丧尽的民心即使不倾向于朝廷也不要倾向于李闯。并告知百姓与各方观望势力,关宁铁骑已屯兵山海关,大部人马不期将至,随时准备入卫京师,以安各方之心。

4、传令各地锦衣卫潜伏于李自成占领区,等待时机,以期策反降闯的明朝将领与官员。

做足以上准备之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也应该在西安建立了。这时,崇祯可令已经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派得力干将携两万关宁铁骑入卫京师。而吴三桂本人仍然携三万军驻守山海关,为京师外援,并防止满清。然后李自成东征,待其到达京师,崇祯可御驾亲征率领太监卫军、京营与两万关宁军,与李自成大战于攻防之间。并招吴三桂率领剩余的三万关宁军火速支援京城,内外夹击李自成。由于有崇祯皇帝亲征,两万关宁军战力强悍,当能鼓舞明军士气,并且明军将士知道吴三桂正在赶来更能稳定军心。这样势必造成李自成久攻不下的局面,虽然李自成携大胜之师一路所向披靡,但他的军队大部都是刚刚倒戈的前明军,如果伤亡过重虽不至于溃散也必然军心不稳。待吴三桂率关宁铁骑驾到,与崇祯内外夹击,必能挫败李自成,但同样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李自成败于京城的消息传开,潜伏于各个闯军占领地的锦衣卫趁机策反前明军将领,使李自成后方不稳,逼其退出京师地区去稳定后方。这样京城之危可解,但大明之危仍未解除。这时候“迁都”的时机就到了,崇祯可携大胜之师以追缴闯逆之名御驾亲征,从山东南下前往南京,震慑南方士大夫利益集团,掌控江南财富重地,定鼎南京。但北京依然是大明国都,崇祯只行迁都之实,不留迁都之名。

然后,调关宁铁骑镇守江北四镇,其他北方残军留守京畿、山东,以掩盖弃土之骂名。然后静观满清与李闯厮杀。崇祯倚仗江南富庶之地,趁机整顿朝纲,增强军备。以图日后北伐中原,中兴大明!


落寞中落墨


孙传庭战死以后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副家当也输完了,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取道山西直奔北京杀来,在宁武关遭遇到山西总兵周遇吉的拼死顽强抵抗,使李自成付出了伤亡数万人的惨重代价,令流贼胆寒迟疑不前。

后来发生了姜壤主动投降之事李自成才继续向北京进发,关于在此危急时刻,崇祯皇帝最明智的抉择应该是在李自成包围北京前,赶快果断迁都南京或者至少让几位皇子迁徙南京之事我己经说过多次,在此不再谈论此事,而是说另一个办法。

在明末清初当时就有人批评崇祯帝在此时不应该派遣废物李建泰代替皇帝出征,而应该组织动员起来所有的力量,由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亲自带领直奔山西主动去找李自成决战,如果真这样干,能号召鼓动起河北、山西忠于明朝的力量参加进来,或许会有燕赵豪杰愿意效力与贼战斗,既便失败又有什么可怕?

御驾亲征到山西剿贼,战死沙场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个英勇刚烈的好名声,有勇气挥剑砍杀自己的妃嫔女儿然后自己吊死,却没有胆量战死沙场,这是英雄好汉的表现?我觉得这个办法也比他窝窝囊囊坐以待毙吊死在煤山强百倍。


流贼闻之心胆摇


崇祯有无数次翻盘的机会都错过了,但是他优柔寡断刻薄寡恩的个性,造成了国家和历史的悲剧,我们分别看看崇祯的优势和劣势:劣势有明末缺名相治国,国家缺银子(不缺粮),崇祯破坏了宦官、东林党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对付流寇不斩草除根总是剿抚并用,监军太监权力过大皇帝干预前方战事,不顾实情讲究国家体面与后金、李自成议和上不敢担当。但在如此局面下,崇祯仍有翻盘和制胜基础:国家税赋根基还在掌握之中,庞大的帝国土地和人口仍在威慑对手,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百官体系和人才,百姓仍尊大明为国家正统,即使是孙传庭阵亡后,大明还有百万大军,崇祯还有机会,应了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国运。


烟酒阁大学士


就崇祯这种刚愎自用,自尊心很强,面子问题严重,极其励精图治,凡事事无巨细,但是方法方向不对的人还有救?

孙传庭死的时候,崇祯手里还有什么王牌可以打出来?吴三桂当时已经是阴奉阳违,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还想大逆转?

阉党余孽和东林党的党祸之争让大明早已人浮于事,气尽人亡。

有一种大逆转的可能,那就是立即迁都到南方,不一定是南京,实际上当时武汉或者襄阳城都不错,迁都南京不一定最好。当时襄阳城或者武汉是最佳位置。

南迁后,崇祯首先立即应该着手进行整顿军备,进行整合。

崇祯手里的一副牌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缺钱,大明当时南方地方氏族特别有钱,富裕,崇祯当时碍于脸面不进行大规模征缴,也是大败笔所在。

崇祯南迁,历史绝对会改写,经过最初的三足鼎立,大明绝对可以在三代之内完成光复行动。

结果,崇祯的好面子和犹豫不定,让其错过了迁都的机会。

李自成围攻北京城的时候,崇祯如果可以放下皇帝的面子,那么招降李自成并非不可能。

李自成亲自写投降之书,只求崇祯能封他为王,给一百万两银子,然后他率军去和满清死磕到底。

李自成本来就无做皇帝的野心,只不过后来形式逼迫,他已经骑虎难下了。

这一点,可以从李自成兵败后,去当和尚可以看出。

李自成一旦投降,那么吴三桂势必会和满清死磕到底,满清入关只是白日做梦。

既是最坏结果,从后来的结果看,崇祯就算被俘虏,李自成也不会杀他。

如此先忍辱负重,明哲保身,东山再起未必不可能。

可惜崇祯的性格决定了,大明只能在他手里亡。

余生所最遗憾之事,就是崇祯帝为什么不南迁。

如果崇祯帝南迁,后来华夏民族绝对不会遭受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华夏,如此悲痛莫名的奇耻大辱!

崇祯的性格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毒蛇在手,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一件大势明显的事情,如果想力挽狂澜于即倒,这一点是必须要具备的!而且是最重要的!


天涯何处是华夏


哪有机会翻盘了,名将全被自己玩死了,自己被包围在北京,手下已无兵可调了。宁远倒是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但是你拿不出军饷,人家不来,南方左良玉手里还有点虾兵蟹将号称80万,真能打仗的却没几万人,同样是缺饷。河南湖北山西全姓李了,潼关一丢北京无险可守,驻京部队又毫无战斗力,你往哪跑。


专治南蛮地域黑


李自成当时要的只是封他为西北王,而满清只是想要跟明朝议和。可惜两件事庭议都没通后,而且崇祯并不南迁。明朝迟早会亡,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觉得本可以拖延几年再亡。从后来的几个南明政权就可以看出来。


西洲yang


孙传庭死,崇祯要想控制北方是不可能了,不迁都南方必亡。迁都是唯一的选择,但是仅仅南迁肯定是不够的,必须把关宁军带上一起南下,这样一来可以让清军和农民军厮杀不至于被夹击让关宁军白白送了,二来日后也有抵抗清军的资本,三来有关宁军,在南方也就镇的住那些地方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