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把“串城街”打造成古城“金名片”

邯鄲把“串城街”打造成古城“金名片”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 張紅軍)串城街,又稱邯鄲道。這條戰漢風格的古道聚集了回車巷、慈禧行宮、邯山書院等眾多歷史古蹟、遺址,歷經千年風雨洗禮,見證著邯鄲各個時期的盛衰變化,更是邯鄲市這座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

為提升邯鄲歷史文化名城環境和基礎,擦亮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邯鄲市高規格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明確將串城街作為城內唯一歷史街區,強勢啟動串城街南段保護和建設工程。叢臺區秉持“以民為本、知行合一”的理念,在“黨性、理念、境界、激情、責任、執行、擔當、幹勁、情操、底線”上積極作為,不畏難、不怕苦,迎難而上,找尋突破口,創造了叢臺區速度、串城街速度。

規劃引領 留住城市記憶

保留可貴的歷史文化街區就是保護歷史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的記憶,串城街是最能代表古趙邯鄲歷史的區域,也是最能留住百姓記憶的區域。2013年邯鄲市規劃院編制《邯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了串城街為城內唯一歷史街區,其重要性更加凸顯。

串城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人民路以南、城東街以西、陵西大街以東、城南街以北區域,南北長540米,東西寬(含住房)約80米(局部160米),優先打造串城街南段東西兩側第一自然院落和重要節點。街區內有文保單位3處,歷史建築5處,風貌建築8處。老街內高牆窄巷、對景照壁、轉角有閣,院落為四合院、兩甩袖、門樓高起、玄關影壁,建築主房坡頂、配房坡簷、門窗微拱、磚雕裝飾、青石臺階。回車巷碑亭、書院、行宮、李景濂進士府、郝大猷進士府、江西三姓(姚氏萬春堂藥鋪、程氏照相館、趙氏晉德樓銀匠鋪)、邯鄲驛、明盛糧局、關帝廟、城隍廟凸顯明清時期文化,邯鄲行署、法院、專署、軍分區家屬院、河北銀行、天主教堂、老供應站、麻家場、老郵局、老織布廠、公社食堂、二和協醬菜、萬賓樓、天盛、又一新飯莊民國初期文化特色鮮明。

作為邯鄲老城唯一的文化載體,該街區風貌規劃定位為清末民初老邯鄲風貌特色街區,建設融吃、住、商、創於一體的彰顯趙文化的歷史文化休閒旅遊街區街巷,重點保護“一街十巷”:一街為城內中街,十巷為馬軍營巷、行宮街、廟道巷、回車巷、斜街、麻家巷、大井巷、人民巷、群眾巷、馬道巷。重點保護文物建築邯山書院、邯鄲行宮、回車巷碑亭;歷史建築邯鄲行署樓、老軍分區、老法院、河北銀行、天主教堂;風貌建築8處,保留老邯鄲印記、移植邯鄲老民居等。活化建築,回車巷文博館,君子樓門客街,戰漢地下文化層博物館。

規劃文化廣場區為串城街的主入口,以邯山書院為核心,打造串城街入口文化廣場,作為文化的起點,文化貫穿整條串城街;邯鄲專署宿舍區為青年創客區;將傳統院落打造名人作坊區,形成傳統邯鄲民居院落風格;以回車巷為核心,打造邯鄲小吃一條街,並將邯鄲美食文化注入其中,形成老字號飯店。完善交通組織,旅遊路線,公廁等基礎服務設施。規劃在歷史文化街區活化中挖掘文化產業價值,將線性文化路線與新興產業結合,承載歷史文脈,也將成為邯鄲面向未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一大亮點。

勇於擔當 徵退工作見真章

串城街南段保護和建設工程改造徵收面積約為23400平方米,共涉及居民354戶,其中文保、歷史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涉及居民85戶。房屋徵收騰退工作情況複雜、社會關注度都非常高,市領導多次召開專題調度會議,叢臺區專門組建推進指揮部,堅持常態化調度,每日跟蹤工作進展。截至9月,累計評估322戶,簽約314戶,這份成績單背後凝聚著眾人心血。

徵收工作,千絲萬縷,它一頭連著政府重點項目建設,一頭連著普通老百姓的人情冷暖。叢臺區抽調12個參戰部門骨幹力量全脫產入戶開展工作,中華街道作為責任主體,專門組成徵收工作領導小組,全員發揚“六幹”精神,自覺踐行叢臺“十問”,堅持協辦問題每日早、晚會制,掛圖作戰,大力宣傳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重要性及騰退工作的緊迫性,入戶分類掌握徵收戶心理上的共性和個性需求,在建立人、戶、房結構臺帳的基礎上,依據政策法規,繪就徵收戶社會關係網,為每戶制定個性化協商方案。

為了讓徵收居民早日簽約,參戰人員用真誠打動徵收戶。區政府辦王利鋒在徵收騰退二期啟動第二天,冒雨前往邯鋼百家村劉某家中做工作,成功簽下第一戶;中華街道紀檢委員劉文昊長期忍受腸胃炎的折磨,率先完成街道所分配的包戶任務;民政局分包戶李某八十多歲,子女常年在外,擔心晚年沒有保障,帶隊幹部張明華利多次給與老人及子女通話,最終贏得信任成功簽約。

徵收騰退工作推進中,叢臺區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評到底、一個辦法補到底的工作原則,堅持徵收工作放在陽光下,杜絕“先簽約吃虧,後簽約收益”、私情補償等不公平現象的發生,用心、用情,爭取群眾理解支持,以最大的誠意換取群眾對徵收工作的理解支持。對安置戶提出的合理要求不推諉、不扯皮,能夠馬上解決的問題就馬上解決;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包括其家庭矛盾糾紛等也竭盡全力地提供幫助。對於家庭確實困難的居民,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銜接,在政策允許、符合條件下申請公租房,全力協調妥善處理好被徵收戶的各種後續問題。

快馬加鞭 美好未來可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工作,串城街南段保護和建設工程進展順利,一條獨具邯鄲特色、公共設施完善的歷史街區正走進我們的生活。

自2017年來,邯鄲市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完成摸底調查。組織有關專家座談研討,明確串城街是支撐邯鄲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在保護和建設過程中,要突出歷史文化的展示,合理佈局商業業態。明確叢臺區作為項目責任主體,市文旅集團作為投資主體,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工程。現市城管局已組織施工單位對該區域汙水管網進場施工。邯鄲供電公司已向市規劃設計院提供了該區域供電負荷等信息,完成電力線路入地改造方案,正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市通信辦已安排各運營企業已對該區域通訊線路進行摸底,與市規劃設計院對接,確定具體施工方案。在全面完成一期106戶居民房屋徵收工作的基礎上,叢臺區快速推進改造提升區域的拆違工作。截至目前,共拆除違建、臨建134處,拆除面積4500餘平方米,清運建築垃圾210余車。公建、文物房產移交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藍圖已繪就,建設大幕已然拉開。期待串城街歷史文化街區建成的那一天,讓古趙邯鄲歷史印記永續,讓古城百姓擁有更多的自豪感、幸福感、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