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22個兒子,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凶?

吳建義


我把主要原因分成三點說明我的觀點:①血統②時間差異③當時三人之間的爭端。

①血統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國從西周開始就實行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視長幼尊卑,而隱太子、巢王還有唐太宗不僅是李淵長大成人的三個長子更是嫡子,其母是神堯竇皇后按照古代立嫡立長的原則來說三個人都是嫡子,具體一點就是嫡次子,其他皇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庶子就算能力再出眾在這種制度的影響下都是不能和他們匹敵的,就像貞觀時期李承乾造反被廢話唐太宗立得儲君是長孫皇后幼子李治,而不是才能出眾的吳王恪的道理一樣。

②時間差異方面:唐高祖在當皇帝之前並沒有其他的侍妾,他的其他兒子裡有很多都是他當了太上皇之後出生的,也就是說他的兒子裡也就只有這三個人是成年了,其他的兒子們都只有幾歲而已,舉個例子李淵的最小的兒李元嬰和自己的侄子李承乾是同歲,可貞觀元年李承乾也只有8歲而已,而李淵第六子李元景出生於618年,李元吉排名老三,這幾個中間隔著李玄霸(李元霸原型)和五弟,通過李元景和李玄霸大約可以推斷出李淵的其他兒子都是嬰兒狀態,更別說爭權奪位了。

③當時為了表彰李世民的戰功作為老爸的李淵新置了天策上將這一軍職,允許擁有獨立的政治機構——天策府,還多次許諾太子之位,站在李建成的角度當然會覺得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是自己的威脅,自然要拼個你死我活了,《資治通鑑》中記載有一次東宮太子府設宴,李世民赴宴歸來就險些喪命這是不是李建成所還是個迷但是這件事可以說在李世民心裡留下了陰暗,也今造成了他們兄弟情的破裂。


檸檬顏笙


李淵雖然有22個兒子,但在唐朝建國時期能夠積極參與軍政的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

李淵的22個兒子,出生時間分佈很不均勻。22個兒子中,有17個是李淵起兵佔據長安之後才出生的。李淵的第六個兒子李元景出生於唐朝剛剛建立的第一年武德元年(618年),此時李淵已經53歲。

李淵53歲後還生了17個兒子,另外還可能生了十來個女兒。大概是早年李淵的原配夫人竇氏比較強勢,能夠收納的妾室比較少。李淵起兵時,竇氏已經去世幾年。沒有強勢原配夫人的管束,做了皇帝的李淵終於能盡情的寵幸美女了。

李淵的身體條件應該也非常好,一般的高官權貴,這個年紀即使好色也早就力不從心了。

李淵起兵造反時,還只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個是和原配竇氏所生。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在李淵造反前幾年已經早早夭折,當時年僅15歲。李淵的第五子李智雲(庶子)則在李淵造反時沒有及時逃脫被隋朝官吏捕殺,留守李淵老家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逃跑時沒有帶上他。

(李淵)

這樣李淵正式開始造反創業時,只有三個活著的兒子,28歲的李建成,19歲的李世民,14歲的李元吉。李元吉年齡太小,在最關鍵的前幾年沒法發揮作用。李淵最能信任的兒子,只有李建成和李世民。

李淵太原起兵時,最初把軍隊分為兩部分,讓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統領。李建成和李世民能力都不錯,表現出出色才能,沒有淪為名義上的首領。李淵的造反行動非常順利,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起兵,七月出發進軍長安,十一月就攻入長安,立隋煬帝楊廣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遙尊此時在江都的楊廣為太上皇。不到半年,第二年三月,楊廣在江都被殺,五月份李淵就自立為皇帝,建立唐朝。

李淵進入長安後,很快就成為天下間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勢力。李建成作為嫡長子,是無可爭議的世子以及稱帝后的太子。太子和皇帝的關係自古敏感,李建成繼續領軍已經不合適了。

李世民自然成為統領軍隊的最佳人選,軍權在兒子手中才最可靠。當然要是李世民能力比較差,擔負不了這個責任,李淵自然只能選擇其它遠支宗室或者外姓大將分別統軍。不過李世民是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天才,雖然年輕,卻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李世民作為唐軍統帥,指揮了唐朝建國過程中多數關鍵戰役,自然勢力大大擴張,到武德中後期已經影響到太子地位。

李元吉年紀稍大後,也被李淵給予了很高地位,但李元吉軍事能力不高,沒有立下大的功勳,和李世民抗衡遠遠不足。

如果李淵第三子李玄霸(評書中的李元霸)不早死的話,則很有可能會平衡下李世民的勢力。李玄霸只比李世民小一歲,在李淵起兵時就可以委以重任。李世民的權勢被分攤後,威脅太子李建成就很難了。


仁勇校尉


李淵只有一個皇后,叫竇皇后,她的父親叫竇毅,母親是北魏的襄陽長公主,舅舅就是周武帝宇文邕,竇皇后為李淵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隋唐演義裡面的李元霸的原型就是這個李玄霸。)、四子李元吉。

也就是說,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李淵的嫡子,儲君之位必然是從這三個人產生。而且,竇皇后為李淵生的這四個兒子又剛好是李淵最年長的四個兒子,

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生於公元589年,李世民生於公元598年,李玄霸生於公元599年,李元吉生於公元603年,李玄霸在公元614年就死了,終年只有十六歲。

那我們再來看李淵的第五子李智雲,在公元617年,被隋將陰世師所殺。李淵的第六子李元景生於公元618年,剛好是唐朝建立的那一年,而在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也才九歲。

也就是說,玄武門之變的時候,除了已經去世的三子李玄霸、五子李智雲,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三個兄弟之外,其他的最年長的,也只有九歲,那麼其他幾個兒子想參與爭鬥,也根本就不現實。

那我們來看看李建成他們三兄弟此時的地位如何。

李建成,顯然是嫡長子,被立為太子。

李世民,被封為秦王,食邑三萬戶,天策大將軍,司徒,尚書令,天策府自置官署,文學館。

李元吉,是齊王,司徒,侍中,幷州大都督。

李世民因為軍功極高,手下的謀臣與猛將也很多,所以李建成才要與李元吉聯合,對付李世民,不過最終也不是李世民的對手。


歷史簡單說


這話不假,確實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而且李淵其他的兒子連站隊的機會都沒有,他們只能羨慕的看著這三個大哥哥,表示並沒有看出來他們之間有爭鬥。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太小了。

四姑娘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李淵一生共有41個孩子:19個女兒和22個兒子。按理說,兒子這麼多,爭皇位的一定很多,但是李淵的兒子是一個例外,李淵生子很不均勻,他589年有了長子李建成,然後是李世民(598年)、李玄霸(599年)、李元吉(603年)和李智雲(603年),然後一直到618年,才有了第六個兒子李元景。

這期間的十五年中,李淵只有兩個女兒出生,可以說斷層很明顯,前面的五個兒子遠大於後面的十七個兒子。我們知道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爭權大約發生在621年~626年這段時間。也就只能李淵的前五個兒子有可能參加,其他的十七個兒子最大的也不到十歲,小的則還沒有出生,中間的那部分則正在襁褓中,所以十七個兒子完全不用考慮在內。

接下來就看看李淵前五個兒子,其中李淵的嫡三子李玄霸在614年就去世了,彼時李淵還沒有起兵,還安靜的做著隋朝的官員。617年,李淵成為太原留守,正式開始有了自立的條件,當時李建成拖家帶口住在河東,秘密聯絡有才能的人,以圖大事。李淵起兵之前,派人去河東叫李建成奔赴太原共同起義。李建成在走的時候卻把李淵的庶長子李智雲留在了河東。

李淵一起兵,其宗族自然被隋朝官員下了通緝令,李智雲被逮捕,押送到了長安,被陰世師殺害。年僅十五歲。

所以,李淵攻入長安並在618年稱帝后,只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這三個長大了的兒子,而且三人還是一母同胞,都是太穆皇后竇氏的兒子。自然權力的爭奪集中在他們三人身上。而李建成因為是嫡長子,是毫無爭議的太子人選。李建成做太子也很合格,本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李建成會成為大唐的第二個皇帝。

但是,就是有意外存在,這個意外就是李淵的的嫡二子李世民,李世民太強悍了,他是既能打又會指揮,軍功蹭蹭往上漲,一直到621年李淵對李世民封無可封,就造了個天策上將給李世民。天策上將位在親王之上,最重要的是可以開府置署官,這權力可就大了。

本來李世民在帶兵打仗的過程中就聚集了不少能臣猛將,這一下子就有了地方安置他們,也就真正和這些人組成了利益共同體。也由此,李世民對太子之位有了想法。與此同時,李建成自然也開始忌憚李世民。爭儲之戰由此開始,李元吉選擇站在李建成這一邊。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三個人分成兩個陣營一直爭鬥不斷,但是李淵卻一直是模稜兩可的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給李世民增加了籌碼,甚至在624年的楊文幹事件後,李淵一度想要廢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最終只是將王珪和杜淹等人外放了事。
李建成為了孤立李世民,開始將秦王府的能臣猛將進行收買或者外調。收買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只能是將秦王府的人外調,房玄齡和杜如晦就是在這一時期離開了秦王府。李建成的步步緊逼,李淵的默許等諸多因素讓李世民的團隊感到了危險,遂開始謀劃一場政變。最終這場政變在626年的六月初進行,李世民成功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在這個時候,李淵的所有活著的兒子中,如果不算李世民的話,最大的一個不過才九歲。李淵並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讓李世民合法繼位。


蕭曉四姑娘


李淵的人生曲線應該來說是起點頗高,7歲就成為了世襲的唐國公,大隋的開國皇帝楊堅是其姨夫,可以說已經是位於頂級社會圈子了。

不過,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李淵又往竄了一下,成為了權力金字塔最頂層的那一個人。618年,李淵建立了唐朝,成為了開國皇帝。這一年,李淵53歲,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最高峰。

這一年,李淵還開始迎來了自己另外一個高峰:生育高峰。

我們知道,李淵的生育能力可不差,光有記載的就有22個兒子和19個女兒。而李淵的這些兒女,大都是在618年之後出生,比如說李淵的22個兒子中,有17個出生在李淵稱帝之後。

也就是說,在李淵起兵之時,李淵一共生了5個兒子。分別是:

長子李建成(生於589年),次子李世民(生於598年),三子李玄霸(生於599年),四子李元吉(生於603年),五子李智雲(生於603年)。



其中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這四人一奶同胞,都是李淵的元配竇皇后所生,李智雲則是李淵的側室萬貴妃所生。

李玄霸在民間小說中被演繹成為了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但實際上李玄霸身體不太好,在614年就病死了,當時李淵還沒有起兵。


李智雲,則是比較倒黴的一個了。李淵太原準備起兵造反時,李智雲和大哥李建成正居住在河東。李淵一起兵,李建成自己先跑回了太原,李智雲則被隋朝的官員逮捕押送到長安,並於617年被殺,時年14歲。

說白了,李淵起兵到建立唐朝這一段時間內,李淵實際上只剩下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四李元吉。

因此,李淵建立唐朝之後,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就是這三個嫡子。其中李建成是嫡長子,李世民立下的戰功最多,皇位之爭主要也是集中這兩人之間。而李元吉排行老四,戰功不如李世民,選擇了和李建成結盟。

而至於李淵其他的兒子們,在玄武門事變發生時最大的也不過8歲,比如說老六李元景。當李世民在玄武門之外和李建成李元吉兵戎相見的時候,他們的那些小弟弟們有的還沒有出生,有的才剛剛學會說話,有的才剛剛懂事。

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對於這些弟弟們還算是不錯,只要不鬧騰,該封王的就封王。比如說貞觀五年,李世民一次性就封了自己5個弟弟為王。


胡史亂翔


因為這三個兒子都是皇后所出的嫡子,年紀上也有優勢,而且李淵也給過他們大權,在朝中有著一定的聲望。

李淵一生隻立了一個皇后,雖然竇皇后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經去世了,李淵對竇皇后的感情是很深的。竇皇后在他奪取天下的過程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包括她的兒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平陽公主在李淵起兵反隋的戰鬥之中也為李淵處理了不少麻煩。

三兄弟都是皇后所出,也就都是嫡子,除了年紀輕輕就死了的李玄霸(演義之中通常為李元霸),三兄弟的身份都是非常高貴的。而且因為李淵和竇皇后感情篤深,早年給李淵生育子女的主要還是竇皇后,李淵最年長的四個兒子都是竇皇后所出。

李淵的第五個兒子李智雲在李淵造反的時候沒有來得及逃跑,最後為隋朝將領陰世師所殺。第六個兒子直到大唐建立之後才出生,在玄武門之變時,六子李元景才八歲,根本成不了氣候,更別說是下面的幾個小兒子了。所以從年紀上來說,能夠一奪的也就這三個兒子了。

李淵稱帝之後,按照道理說,最有資格繼承帝位的就是李建成。作為嫡長子,他在唐朝開國之時就被封作太子。早在李淵起兵的時候,李建成就已經在河東秘密為父親招募人才。唐朝建立之後,李建成也為大唐蒐羅了很多人才。成為太子之後,他一直協助李淵處理國事,還數次帶軍擊退突厥的侵擾。

李世民在李淵起兵之後也統領著右三軍攻下長安,立下汗馬功勞。唐朝建立之後,李世民常常帶兵出征,逐步消滅了各地的勢力,並且在武德元年之後通過四大戰役漸漸積累威望。虎牢之戰班師回朝,長安城內百姓稱頌歡呼。

相比於兩個哥哥而言光彩就黯淡了許多,後人稱他猜鷙驕侈,李淵起兵之時,他在太原留守。在唐朝建立之後,李淵對這個兒子多有重用。在唐初,李元吉支持隱太子,想要先發制人刺殺李世民,後來被李建成阻止了。在玄武門之變中,李元吉和他的兒子全部被殺,李元吉死的時候才24歲。

如此看來也好理解了,除了李元吉,李世民和李建成早在李淵起義的時候就戰功累累,兩人實力相當。可惜李元霸死得早,如果他能逃過那一劫,大唐建立之後無論是站在太子那邊還是分掉李世民的權,他可能會成為那股決定性的力量,說不定會改寫大唐的歷史。


木劍溫不勝


論生育能力,唐高祖李淵在古代開國皇帝中,絕對是出類拔萃的。這個“大器晚成”的皇帝,從53歲進入造人高峰,這一年正是他佔據長安、建立政權的時候,也是從這一年起,李淵接連生了十七個兒子,原因很簡單:他做皇帝了。

在李淵登基前,總共生了五個兒子,其中有四位嫡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另外還有一個與李元吉同歲的李智雲,但是側室所生,而且在李淵起兵時就被陰世師給殺了,年僅十四歲,而三子李玄霸,也在李淵登基前去世。

可以說,在李淵起家的過程中,原本只有四位嫡子追隨參與,並立下了功勞,而且三子李玄霸英年早逝,只剩下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人。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雖然李淵三位嫡子各個出類拔萃,但最終還是被權勢迷失了心智。尤其是李世民功勞越來越大,使得不少大臣也開始起了二心,不服李建成。

在這種情況下,李建成開始與李元吉聯合,而李世民則同一班武將聯合,雙方蓄勢待發。最終,才引發了公元626年的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李世民和一般武將除掉,隨後李世民等人逼宮,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隨後禪讓退位。

要知道,在玄武門之變發生的這一年,李淵的第六子李元景才八歲,以虛歲算,也不過九歲,很難有機會參與皇位的角逐,其他的兒子多數還都不知道當皇帝的好處呢!


碣石樵子


古代爭奪皇位,一般多是嫡子之間的事,庶出只有眼巴巴看著的份兒。當然,如果庶子的母親非常得寵,也未嘗就不可一試。但放在唐高祖李淵時期,情況比較特殊,除了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其他十幾個兒子都插不上話,這是為什麼呢?

歷史上的李淵確實有22個兒子,另有19個女兒,坐擁41個子女的李淵,也算得上是高產的帝王了。不過有一點極為特殊:李淵眾多的子女,基本都是在登上皇位之後養育的。

在李淵起兵前,總共有5個兒子,其中四位是正室所生,分別為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另有庶子李元景,與李元吉同年所生。但即便是這5個兒子,在他起兵後,也有2位相繼去世,最早是李元吉被陰世師所殺,後是三子李玄霸英年早逝。

自李淵起兵,到李唐政權建立,功勞最大的是李世民,這一點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也無需在多言,而被立為太子的卻是長子李建成。在這種形勢下,李世民自然也不甘心屈居人下,而李建成則時刻提防自己的二弟。最終,李建成和李元吉聯合,共同打壓李世民,而李世民則在一般文武大臣的扶持下,予以還擊。

在玄武門之變發生時,除了三位年長的嫡子以外,李淵的第六子才八九歲,其餘的孩子則還有很多在咿呀學語之中,甚至有不少還在襁褓裡。所以,其餘的孩子既沒有資格參與多嫡,也還沒有意識覬覦皇位。

公元626年夏,李世民收買了玄武門守城將領,於夜間偷偷率兵入城埋伏,等到李建成、李元吉入宮時,突然發難。在這場鬥爭中,李世民仗著尉遲恭等武將的幫助,成功地誅滅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又逼迫李淵退位禪讓。

可以說,李淵早年的幾個兒子,各個都是出類拔萃的,但可惜的是他們身逢亂世,在打下一片大好江山後,卻難以共富貴,最終引發了一場手足相殘的人間悲劇。也正因如此,在李淵眾多兒子中,爭的最兇的還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


夕陽下的晚楓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淵的確是有22個兒子,這個不假。但是這22個兒子,大部分都是在晉陽起兵之後生的。

李淵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雲。這是五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第六子李元景出生於武德元年,到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也才九歲,所以不存在什麼爭權奪利。

再說說前面五位兒子,李玄霸也就是諸多隋唐小說中李元霸的原型,他並不像小說中說的那樣力大無窮,反而體弱多病早早去世。

而五子李智雲,在李淵晉陽起兵的時候,他本來是和李建成一起在李淵河東老家的,然而在從河東回到太原的過程中,被當地官府抓住了,後被解送長安直接給殺了。

所以說,李淵雖然有22個兒子,但是在武德年間,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三個兒子成年了,其餘的要麼還小,要麼已經死了。不是他們鬥,難道還要加上平陽公主一起鬥啊。


鳳嫵一


爭儲奪位是大事,是成年人的遊戲,小孩子是參與不了的,李淵雖有22個兒子,但嫡子卻只有四人,分別是建成,世民,元吉,玄霸,玄霸就是小說《說唐》和《隋唐演義》等說的李元霸原型,事實上他很小就死了,而除此之外的庶子,最大的當屬萬氏所生的李智雲,可惜太原起兵前,李淵命建成元吉留在河東老家暗中招兵買馬,李智雲同行,起兵前建成元吉緊急撤回,李智雲走不及,被隋兵抓住,送往長安被殺,第六子則是李元景,唐朝建立後才出生,還在孩提時代,自不能與三位兄長同臺練練。

除此之外,李淵其餘的兒子分別是,尹德妃生酆王元亨,莫嬪生荊王元景,孫嬪生漢王元昌,宇文昭儀生韓王元嘉、魯王靈夔,崔嬪生鄧王元裕,楊嬪生江王元祥,小楊嬪生舒王元名,郭婕妤生徐王元禮,劉婕妤生道王元慶,楊美人生虢王鳳,張美人生霍王元軌,張寶林生鄭王元懿,柳寶林生滕王元嬰,王才人生彭王元則,魯才人生密王元曉,張氏生周王元方。龍子龍孫,陣容寵大。

兒子雖多,可惜善終的不多。(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七子漢王李元昌,涉及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自盡於家,被抄家,妻子籍沒官府;八子酆王李元亨,李世民很憐惜的弟弟,在太宗當皇帝六年來去世,沒來得及長大;九子周王李元方也在貞觀初死亡。十子徐王李元禮和十二子彭王李元則十三子鄭王李元懿、十六子道王李元慶和十七子鄧王李元裕,二十子李元祥,活到高宗時,難得的好下場。

十一子韓王李元嘉,反對武則天被殺;十四子霍王李元軌,娶魏徵的女兒,武則天時期,欲與越王李貞謀反,被貶貴州半路而死;十五子虢王李鳳,十九子魯王李靈夔,二十一子密王李元曉活到玄宗時期善終;十八子舒王李元名,品行高潔,武則天時被丘神勣構陷,被殺;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嬰,就是滕王閣這位王,善書畫,喜琴曲,卒年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