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到底是在减谁的负?

丽四丽


现在的教育到底是在减谁的负?

我认为,是在减那些没能读课外辅导班也没有为自己增添课外练习的学生的负。

然而,对这样的学生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减负政策之下,学校的教学量和作业量骤减。

但是教学量和作业量的骤减,并不等同于学生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骤减了:

为了不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掉队,很多学生报了课外辅导班,或者报了更多的课外辅导班。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会做各种来自课外辅导书和教辅材料上的课外练习。

而还有一些学生,虽然他们没能上课外辅导班,但是他们对课外练习极其重视。

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的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

然而的确有一部分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他们是那些不仅不上课外辅导班而且还不做课外练习的学生。

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课外练习,学校的教学量和作业量又骤减,他们的负担自然是减了。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学业上的竞争力,往往会低于那些学业负担加重的学生,因而在未来的升学中,更有可能趋于劣势,继而拖累自己的前途。

说到底,减负根本就是一个伪概念

无论是否减负,优质教育资源还是那么短缺,学业竞争还是那么激烈,要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只有努力学习。

而那些真的为自己减负的学生,则更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于下风。

所以,奉劝各位学生:

倘若不是真的天赋异禀,可千万不要为自己减负啊!


吴清缘老师


这问题问的,太扎心了。

朋友经常批评我,缺乏正能量,那咱先来点正能量的。

确实减负了。

首先,孩子课本越来越简单。我家老大,就读帝都排名五千开外的社区小学,现在四年级,拿到课本后,翻了翻对我说,老妈,好多都是三年级学过的,没什么新内容。拿起老妹三年级的课本,说,比我们三年级的简单。某日放学回家,他妹说,一年级先学生字后学拼音,跟我们不一样。总的来说,课本内容趋向简单,以语文为例,课内要求的识字量比教改前减少了。

其次,课外活动增加。我们五千外学校没有啥赞助的,也没有进入教育集团(估计太差,周边几个集团都不收),但每月还是有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基本就是出去玩一趟,公园、博物馆之类的。同事家孩子的学校由服装学院支持,除了玩一次每月还有看电影和演出。偶尔周末、假期发演出或电影票,家长陪同免费看。

再者,学校社团活动。学校太小,社团少,目前舞蹈只收一二年级,合唱只收三四年级,科技、信息,篮球、足球从没校外比赛过。而隔壁花家地实验小学光音乐类社团就分好几个,声乐、管弦乐、合唱、打击乐,经常校外租场地组织表演家长观看。篮球、足球也经常约其他学校进行友谊赛。甭管怎么说,文体活动比起我们小时候可谓丰富多彩。

如果以我大朝阳区教委的教育理念来看,也是我们高小秉承的教育理念——快乐教育。孩子确实减负了,玩的时间和机会比以前不知多了多少。每天放学回家作业也不多,至少从老大看是这样,20分钟全部搞定。剩下时间对孩子来说除了玩还能咋样,当家长的想不让玩,多看会书,孩子会阵阵有词的说,老师没要求,你凭什么让我做?!

然后,话锋一转,咱们来点现实的。

小升初考试取消,西城、东城采取九年一贯制,海淀名校全市掐尖,我大朝阳实行区内择校、多校划片。朝阳区好中学数得上的几个,虽说比起海淀黄庄的宇宙学习中心差得老远,矬子里拔将军。初中部排名,陈经纶、人朝附、八十,高中排名人朝、陈经纶、八十。当然还有清朝、朝阳外语也不错,好中学毕竟这么几个,朝阳区的面积最大、学生数量全市最多,外地在京就读的孩子也最多,相应竞争压力最大。

一味的快乐教育,孩子高兴、家长轻松、老师省心,难道不用考虑孩子以后的道路了?

20年教改将普及高中教育,取消中考,是否意味着升入好初中即有机会继续上好高中?如此说来,初中很关键。可是,可是,可是,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好中学不是人人进得去。至少傻玩之后,剩下的只有傻眼。

关于减负这事,个人愚见,总结如下:

老师、学校确实可以减负

。建国以来咱们学习苏联教育模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以学生的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成绩来衡量老师。现在教育转型,学习欧美模式,课业减轻。小学对接初中,初中直升高中,大学施行自主招生,减少高考招生比例。所以,俺们高小的教务主任说,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意思是,您家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上不了好中学是您的家庭教育有问题;您家孩子爱学习上了好初中是学校老师的辅助教育成功了。……。

孩子、家长增负。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学校上课讲的浅了,可是重点中学入学测试的卷子越来越难,甚至连家长也要陪考(孩子已经上重点初中的姐们的亲身经历,孩子里面考,家长另外一屋跟着考)。特长生名额逐年压缩,要求越来越高,区级比赛获奖已经上不得台面、拿不出手,市级比赛算将就,全国比赛获奖的才算资本。即便特长生,一样参加分班考试,区片招生来的班级的师资和尖子班肯定差得多。

家长焦虑,还不是想着孩子升入好初中,好高中继而升入重点一流大学,成为人生赢家。可是,快乐教育真的不能保证孩子进入好初中。不上补习班,怎么可能呢?!特长生也不能放弃,体育特长,毕竟对自身先天条件要求高;科技、绘画等特长确实可以慢慢培养。而这全部需要钞票的保障。

每个周末,相信帝都孩子的家长们不是在课外班的门外守候,就是在去课外班的路上。孩子却不一定明白家长的苦心。老师没要求,你干嘛要求这么多?ε=(´ο`*)))唉,解释深了,孩子不理解;解释浅了,孩子不情愿。家长能不焦虑吗,何止焦虑,简直是内外夹击(内,希望孩子多努力;外,升学竞争压力),焦头烂额!


扎西老妈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减的是低年级老师的负。

我所在的片区,A学校是以作业多而闻名的,家长经常吐槽孩子要写到很晚;

B学校是以作业少而闻名的,低年级每周有“无作业日”,即便是作业也以口头作业为主。


作业留得少,批改自然也就少。

老师的工作量也随着减少。

但是,学习始终是要看成绩的。

B学校的妈妈,比A学校的妈妈更辛苦。

A孩子很少去上培训班,B学校上培训班的比比皆是。


A学校累的是孩子和老师,B学校累的是家长和部分孩子。



作业留得多,意味着老师要批改的多,

作业留得少,孩子高兴,老师也不用批改。

全改成“家庭作业”,家长自己出,自己批改。

家长把老师的活都给干了,那老师不就轻松了吗?


但是对高年级来说,减不减负,老师的压力都是一样的,

因为高年级要出成绩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减负?哈哈,学生减负了吗?家长减负了吗?老师减负了吗?学校减负了吗?


看到一个评论这么说的:运动会,只取前三名,金牌奖金100万,银牌奖金50万,铜牌10万,余下的发生活补贴1000元。然后说为了保障运动员健康和休息时间,把每天训练4小时改为2小时,结果运动员又偷偷到其他地方练了3小时。哈哈

校内越减负,课外辅导需求量就越大,以为减负了,孩子回家可以玩耍了?实际上,家长看着别人家孩子去上辅导班,自家孩子玩耍,心里慌,本来不去上辅导班也去上了,本来上辅导班的看到大家都去上辅导班了,为了保持领先,那就再多上几个呗!!!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谎言,其实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中内容相对简单,只要把孩子的学习习惯从小培养好,根本不需要去辅导班的。

不要把根源归结于应试教育体制,我是80后农村孩子,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应试教育体制,那时候还有留级制度呢,那时候也有中考高考,但是回想起来我的初中高中没有辅导班我从来也不觉得累…………

取消社会所有文化课补习班,是中小学生减负的最根本办法,如果不能取消社会文化课补习班,所有禁令都是一张白纸……

最后想问一下,社会辅导机构的资质是谁给的呢???


四悟先生


作为教师,这么多年来实行的减负,我一直没有感觉出来减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减负是指的给学生减负,不包括给教师减负!就是这样我也没有觉得给学生减轻了什么负担,我反而觉得学生的负担更重了!


首先,规定了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其他年级留作业也有时间限制。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学生不写作业,怎么提高成绩,你还要考试,你的评价还是以考试为主,教学质量的高低还是以成绩说了算。学生考试不排名,其实也是排名但是不公布,学生不排名给老师排名,给学校排名!可想而知,你给老师排名,你让老师给学生减负?我来个假设,还不如给学生排名,不给老师排名,你想想看!这样比那样哪个更可以给学生减负!

第二,现在有的地方推迟上学时间给学生减负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釜底抽薪,全部都是治标不治本!现在的社会选拔机制还是以学历为主,要学历你要上大学,上大学你要成绩!学生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少!在高考的大棒子下家长都不乐意给孩子少留作业,因为孩子没有作业成绩肯定下滑,将来考大学没有成绩怎么上得了!学校的老师不留作业我就去外面的辅导机构,给孩子补课!你说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吗?

第三,各种形式的考试给老师加压!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又说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成绩!政策上是不允许考试,但是各级各类的主管单位把考试说,叫什么验收,检测!要我看来那就是考试,给学生考试,其实就是考老师,每次考试老师们不是风雨欲来,如临大敌!老师必须让学生多作业多练试卷!保住成绩不然领导要找你谈话!再说老师们还都好面子考低了自己到看不过去!最主要的是老师成绩考低了,家长都不愿意,有的家长考试成绩考低了就要求换老师!老师不得已连班加点的复习,你说学生的负担能不加重吗?

要想真正的给学生减负我觉得做好两点,一,给老师减负!二、进一步改革人才的选拔机制!


松高寻鹤


曾经当过高中历史老师,现已经转行不干了,说下我的感受:老师只是一个职业,不要给他们戴高帽子,也不要把他们捧得太高,现在这年头,学生惹不起,家长惹不起,工资养不起家,还一直背黑锅,没人尊重,也没人看得起老师。双休?寒暑假?早6点起床,晚8点下班(我只是普通班班主任,重点班更疯狂),我那时候一个月1750转正2500,不包吃住。和老同事联系,现在他工资也才3020一个月。,,,,跑题了,说到减负,我从个人角度来说,先把学生,家长的矫情矫正了再说,不然什么都没用,谁敢管?敢管的都是新手老师,干几年,都成老油条了,我上完课就走,管得多,遇到不懂事的家长学生,就倒血霉了。


低调流浪31995681


提出这个问题,有人说减了老师的负,有人说老师无作为,有人说给老师铺了财路,也有人说给教室安监控看看老师们上课都讲了啥?我想说其实谁的负都没减反而增加了很多,有人还是不依不饶的评论老师,我想问你觉得一个小老师能有多大的权利,课程标准出来后,这个不让讲,那个选学,你说怎么办?那个学校都想标新立异什么教学模式,上课只让讲15分钟,讲多了就挨批,讲不到了也挨批,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点能听懂,有的讲三遍也不懂,你说怎么办?和老师们打交道的是未成年人学生,学生心智不健全不愿意学又不服管教,管严了吃不了兜着走,不管吧良心不安!矛盾的主体是老师吗?表象是老师,因为老师是直接与孩子接触的,但真正矛盾的主体是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舆论,老师一直都是弱势群体,受得是夹板气,我们学校领导明确说了不论用什么手段就得出成绩,但出事了自己兜着,谁都帮不了,你说老师怎么办?你们都是局外人,你们看到的只是个别现象,承认有个别老鼠屎影响了大家,可是我们都是家长都有孩子,如果你把你的孩子送个一个自己都不信任都仇视的人,你觉得你的言行举止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发展,选择了他就要信任他,生而为人,那我们就要善良以对!!!


御姐32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够犀利的,我只想说一下真实的故事 。17年暑假,一英语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下学期要学习的英语课文,在网上布置了每天大约五分钟左右的跟读英语课文的作业,被学生家长反应到区教委,理由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接下来是校长批评、教学主任打电话询问。

还有的同学家长和班主任反应,家里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不能完成网上作业,希望老师就不要布置网上作业了。如果给这样的个别家长开了绿灯,那么我们大多数孩子的利益又怎样才能得到保证。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一个字上,那就是“度”过犹不及。老师们也许认为刚刚好,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来说,量就太大了。对于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一行作业也是多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又往往觉得不够吃。虽然老师也要兼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但一个班您让老师们分几层呢?

我是老师,同时也是家长,也曾经是个学生,并且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减负减到了哪里呢?老师们表示:本职工作都在拼命做好,老师们没有因此感到轻松。



无意红尘柳


分层教育是教育应有的状态,减负绝对正确,减的是大多数人的负。

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是多数人希望接受精英教育。所谓精英,首先要讲孩子的能力。这孩子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比一般孩子好很多,就是我们说的精英。

我们经常看到头条的吐槽文章,说学校作业多。这类吐槽,还得到很多人认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应付学校的普通作业,就已经有点吃力了。对于智力水平高,理解能力强孩子,应付学校作业就是小菜一碟。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下是常态。对于大多数普通孩子,我觉得学到学校要求的那个程度就够了,不需要上难度了。这就是减负。

学校减了负,家长不乐意了。这世上没家长觉得自家娃是笨的,都觉得俺家孩子是精英,都是尖子班的高手。学校减负,我们自己给孩子加料。这些被加料的孩子,极少数人可能真的很厉害,智力超群,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学校那点作业都觉得搞不定,你给他加料,孩子能不累吐血吗?

对于绝大多数平凡的孩子,减负是对的。把孩子累垮的不是学校,是望子成龙的家长。我们这个国家,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分层教育了。按照孩子的理解能力,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班。这样说可能有点残酷,小学我就得承认我家孩子笨?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现在的小学,那个班都有一两个读书出类拔萃的孩子,同班的,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人家就是学得好。你也别不服气。把这些人集中在一块学,可以上难度,学习更有趣。这就是分层教育的好处。

对于多数平凡的孩子,不跟那些牛蛙一起学,最大的好处是没那么累,减负绝对正确,但如果能分层教育,就更正确。


春暖花开003


回答压倒性地说是减了老师的负,作为家长,我也深以为然。

孩子在校时间越来越短,放学越来越早;作业要求还在,但大多要求家长检查批改;那么老师真轻松啊。

以前做学生时,最怕老师拖堂;现在当了家长,最怕的就是老师提前放。

早早地把孩子放学了,家长这边还上着班,接孩子成了问题。而在放学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家长心不安,孩子拼命玩,到下班忙好晚饭,再督促孩子写作业,又是一场拉锯战。

看着家长群里的作业通知,要检查的,要复习的,要辅导的,要预习的,条分缕析倒是很有条理,一件件地都需要家长去捊清楚。捊不清楚,到第二天上学,糊涂的是孩子,遭难的是孩子,被责难的是家长。

老师会说,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家庭教育不到位。可是你学校教育就很到位吗?

真希望学校可以延时放学,交钱买老师时间,让孩子在校统一完成大部分作业。老师有身份优势,对学生心理好把握,且对知识点了解得比家长透得多,这样的辅导其实是事半功倍。

校外的辅导机构实在是鱼龙混杂。

关于陪伴孩子、成长自己的话题,原创分享,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一定是真诚用心的,欢迎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