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二胎家庭中最大的孩子的心理压力?

simon0813


谢悟空

如何缓解二胎中老大的压力?

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实,许多父母正筹划要二胎。

可是独生子女对二胎孩子的抗拒,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怎样缓解老大的的压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沟通与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让老大切身体会和理解二孩带来的喜悦,更多的是快乐与陪伴。尽量在平常生活中,事事平等对待两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会因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减少,老大原本得到的爱和温暖不会改变。

在平时生活中,注意照顾老大的自尊心,不要随意对老大发火,以免伤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心平气和的进行交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受到重视和关爱,尊重和重视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具有很好的帮助。

尽量多照顾老大的感受,在家里面,不管是那个孩子犯错,要一视同仁,不要有偏见,他们都是孩子,都需要平等对待,都需要哄,家长应该多顾及老大的感受。

不管怎样,做父母的用一棵伟大的爱心,去包容孩子,用父母的爱去感染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的心不俱孤独,享受爱的温暖,家庭的和谐。父母用无微不致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是爱他们的,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已在父母心里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可爱与喜爱。



有爱世界多美好


告诉你吧,缓解老大的心理压力,最不该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


这句话,有百害而无一利:

1、让大孩子觉得,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自己受到了冷落。

本来,自己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自己,三口之家,很幸福。

但因为弟弟或妹妹的到来,让父母的关心和关注点,发生了转移,更多放在照顾小的身上,容易忽视老大,因此,会让老大感到失落,心理失衡。

如果父母再要求,老大让着弟弟或妹妹,让老大感到自己的地位进一步被侵犯,雪上加霜,难免心理压力增大,和父母对抗,对弟弟或妹妹不好。

2、这样说,也不利于二孩的成长。

无论什么事,无论怎样,都要求大孩让着小的,小的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就要被别人让着、就要被家人宠着,这样的心理优势,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因此,智慧家长要懂得,一切以事情的真实情况为准,尽量公平公正,不要有偏有向。


欢迎关注,可以免费咨询哦!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之前在宝妈群里看到有人问过类似的问题,有宝妈给出自己的妙招,就是偏爱老大。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因为在任何的育儿书里,给出的完美答案是对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按需分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家大宝、小宝也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执不已。大宝骑一会滑板车,小宝看见了就说我的,我的。。。

我抱一会儿小宝,大宝也闹着说妈妈抱我,抱我。。。

有一次,大宝用泡泡枪划到小宝的脸了,小宝哇的哭了起来。我一边哄着小宝,一边批评大宝不应该划小宝的脸。大宝觉得妈妈批评她了,也大哭了起来!


这时宝宝奶奶过来了,先哄了哄大宝,然后拿出来一本书让大宝、小宝指认上面的数字。大宝不认识了,宝宝奶奶就悄悄的告诉大宝。

大宝响亮的说出来之后,宝宝奶奶再说,看大宝认识,小宝不认识吧,大宝比小宝聪明,小宝也聪明。

大宝显然很享受自己被宠爱的感觉,心里很满足,对小宝也友善多了,不一会开始正儿八经的教小宝数数了!

可见,二胎家庭偏爱老大能有效的缓解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只有老大获得父母满满的爱与尊重,老大才能不纠结父母到底是爱我多一些还是更爱老小。

老大才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有足够的勇气与精力去爱老小。老小接受到父母与哥哥姐姐充足的爱,才会明白体谅与包容,两个孩子才能相亲相爱!


所以,二胎家庭偏爱老大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


俩宝娜妈mn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认为二胎家庭要在培育老大上下功夫,让老大成为领导者,老二成为追随者。

要让老大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很爱自己,弟弟妹妹被抱在怀里只是因为他还小,不是因为他得到的爱多。尽可能多给他拥抱、陪伴、亲吻,如果父母不精心呵护,老大心底的潘多拉魔盒也许就会打开,产生恨意,有时一辈子也关不上。


要教给老大爱与分享的观念,这是二胎家庭重要的课程。

老大的心理安全感特别重要,所以除了给他更多的爱和关心,还要注意不要缩小他的成长空间和自由度。比如,不要未经许可动老大的东西,家长不要擅自决定物品的使用权,这会让老大感觉弟弟妹妹出生后自己控制权在变小。

不要给老大安排很多责任,让他感觉有压力。老大不会瞬间长大,不要强行让他自己睡,强行让他让着弟弟妹妹,不要在两个孩子有矛盾时永远批评老大,不要没完没了的夸老二……



只有父母做得好,老大才会像爸爸妈妈爱自己那样去爱弟弟妹妹。


青荷诗苑


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关如何平衡大宝二宝的问题,很受妈妈们的关注,不可否认,不管你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二宝出生的琐碎一定会占用妈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而大宝的受冷落,是必然的。

如果长时间这样,大宝一定是会有情绪的,所以以后抢玩具、争宠,都是肯定的。这个时候要是家里人还是护着小的,在说大宝,孩子肯定会很难过。



我们可以从日常说:就是不停的给大宝洗脑。告诉她,妈妈爱他也爱小宝,但更多的还是爱他;另外,你看你的弟弟妹妹多爱你,他冲你笑呢,以后你比别人多了一份来自于弟弟妹妹的爱;还有你是一个好哥哥好姐姐,照顾弟弟妹妹照顾的真好。。。类似于这样,让他从心理上不排斥二胎的到来。

另外,从行动上给大宝安慰:

从前家里所有的人都是围着他转,现在所有的人都是围着小宝转,他只能在角落里看着,这种落差,成年人都很难接受,何况一个孩子;

所以,不要让他呆在角落冷眼旁观,让他参与到照顾小宝的行动中来,扔个尿不湿,洗个奶瓶等等,他不会感到累,相反,他可以感受到乐趣以及和家人其乐融融的快乐~


豆小米妈妈说


二胎政策放开后,生了二胎家庭中弟弟妹妹出生后爱的丧失和爱的争夺是很正常的,父母亲千万不要觉得对大的孩子有亏欠、想弥补,这只会加重大孩子的丧失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另外,不要过分注重利益的公平问题,爱的丧失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如果处理的好,反而会激发孩子积极向上争取,以及爱的分享等等,减少自私的性格特点。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最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大孩子有相关的这种表现时,父母先对孩子表达共情,问问孩子“是不是因为有了弟弟妹妹,感觉爸爸妈妈不够关心你了?”然后给予一点解释和承诺,“ 不会的,你也一样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只是现在弟弟妹妹比较小,不象你这么厉害能照顾自己。爸爸妈妈一样爱你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多关注多陪伴大的孩子,比如,平时就可以多抱抱大孩子,对他她的表现、要求及时反应,在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也可带着大的,抱抱大的,跟大的聊聊天,都是非常有效的。


胡文生心理咨询师


缓解大孩子的心理压力,那就要明白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在哪里!

二胎政策放开以后,身边的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有了自己的二宝,这也就听朋友们时常说起大宝越来越皮,甚至非常难管教之类的话。我常常会提醒她们:是不是父母忽略了大宝之后,孩子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博取父母的关注和爱!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二宝家庭对待大孩子才能缓解大宝的不良情绪。

首先,父母需要有一方及时关注大孩子,不能忽略他的存在,生活中并给予及时的回应!

再次,母亲在给二宝静心照顾的同时,可以尽量让大宝也待在身边,并告诉他:他在婴儿时期像二宝一样大的时候,每天是怎样过的。时常讲一些大宝小时候的趣事和囧事,让大宝知道父母有了二宝也还是关心他,在乎他,记得跟他有关的点点滴滴!

最后,让大宝的情绪适当地释放出来,给大宝表达自己的机会,父母认真听孩子说话,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以上分享均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


少儿读书吧


首先这个心理压力是怎么来的?其次,老大和老二她们中间相差多少岁,就拿我来讲,我儿子今年五岁,女儿今年两岁,相差刚好三年吧,也就是说在我儿子在两岁多一点的时候,我就已经怀孕了,其实这样的问题,头条邀请回答过很多次了,你可以翻翻我以前所说的一些内容,这个心理压力吧,我觉得是没有的,因为孩子很简单,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去爱去关心,。

那么?这些心理压力是来自于哪里呢,其实很简单,来自于外界,我自己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当然只是作为参考

首先第一点就是阿公阿婆大叔大姐大婶,还有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说,哎哟、你妈妈有妹妹或者弟弟了,以后不会疼你了

第二个压力是我在带孩子过程当中所发现的,因为二胎孩子年龄会比老大要小很多,所以当小的一哭的时候大的自然而然的会被骂,被冤枉,因为我儿子吧挺调皮的,我8的时候和妹妹玩妹妹一哭的时候就会吵她,哎呀,你怎么又把妹妹弄哭了?,后来有几次无意当中发现哥哥根本就没碰着妹妹妹妹自己想着想着玩儿着玩着他突然就哇的一声哭了,哭的还挺像的,如果不是我亲眼看见我听见女儿哭了,首先第一反应就是骂儿子。所以这第二个压力就是来自于家长的,不信任何,和客观偏见。

第三一个就是买玩具,当我没有女儿的时候,我儿子的玩具我是想买就买,有的时候甚至不看价格,只要是她喜欢我就会买了,有了女儿以后吧,那就得考虑考虑了,考虑的原因,首先有两点。第一就是没有了,女儿之后资金紧张了,第二个是女儿,长大了之后哥哥买东西,她也一定要买,但是有的时候吧,你会觉得,哎呦,我儿子玩具挺多了呢,不给儿子买给女儿买吧,在这种环境下,儿子心里会怎么想?这也是孩子的压力,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也说的挺多的,但是可能仔细看的人没几个吧,总之一定要平衡,孩子之间的关系,大人要做的是平衡,是你自己去平衡,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你用物质来平衡,他们俩之间的关系,


8月9月10月


二胎中老大的心理压力,是生物生存资源竞争的本能,孩子一定会有这样的焦虑与本能,只是父母要有这方面的准备和关注,更要有所在意。

家里有了二宝之后,大宝有两个需要的加强被激活了,一精神方面:对父母的爱的索取加强了,更加希望父母对自己的注意力多一些,二是物质方面的满足被加强了,期待获取的更多,起码要公平。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与其缓解大宝的种种压力,不如更好的利用这样的契机,来落实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注意力已不在缓解老大的压力上了,而是在更好的帮助这个阶段的大宝的成长。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尽可能的学习生存所需的一切,即如何与环境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问题。

一、与环境相处:有了二宝之后,是大宝首先要学习的第一课。这样的家庭环境,父母都要提前告知大宝的,给他心理准备和进行疏导。家庭是社会关系里的最小生态环境,家庭3.0时代步入4.0时代,家庭关系的维度也就变了。无论父母还是孩子,对于这样的变化,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学习适应的。父母是家庭的建设者,父母要学习,大宝是家庭成长的组成部分,父母更要教孩子,如何对待这样的变化,提升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与他人相处:关系的处理,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有了二宝了,家庭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家长很自然的把对大宝的注意力给到了二宝,可能会切分的很不科学,父母除了要注意到二宝的需要,也要随时暗示自己,家中的大宝也需要关爱。同时要告知大宝,再加入家庭的二宝,父母会更加的辛苦,没有大宝二宝的时候,父母都很轻松,试着把大宝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体贴和认知这个家庭。

三、与自己相处:大宝有了对家庭环境变化的感知,有了与他人相处关系的认知之后,父母更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帮助大宝学会自我成长。在二宝来到之前,父母要提前给孩子上好这堂课,让孩子的两个需要被激活之后,依然有能力控制住自己的不安,学会自我控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去理解父母,理解家庭里的关系变化,即便成长的过程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这也是大宝成长过程里的一堂必修课。

未来社会的竞争会更加的白热化,应对各种问题的抗压能力,将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心理压力的训练依然要与身心的健康进行挂钩,抗压能力的训练才落地到了孩子发展的真实需要上。

其实这三个相处能力的修炼,又何尝不是我们成年人的基础修炼呢?


面向孩子


大宝压力的来源

在二宝出生前,我们向大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宝宝,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有一个小伙伴和你一起愉快的玩耍,你将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当你的二宝出生后,你的大宝心里却在想:这就是爸爸妈妈说的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吗?这个随时尿尿、随时哭喊的宝宝占据了你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对我来说叫做“愉快”吗?接着,他使用他仅会的那几种方式和二宝玩耍:和二宝玩扔东西游戏,你向他吼说打疼了二宝;他用毯子和二宝玩躲猫猫,你向他吼说盖住了二宝的脸和眼睛,吓到了二宝;他给了二宝一个拥抱,你向他吼说,摔到了二宝。大宝完全懵逼了……

如何减轻大宝的压力

第一步:建立两个宝宝之间的联系。二宝需不需要保护?当然需要。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正确思路不是用条件放射般的不满、愤怒甚至攻击性的语言或行动去将他们隔离开来,从而保护二宝免受大宝的“骚扰”,而是要教会大宝如何与二宝互动,父母要有耐心,告诉他怎么做,向他示范,并鼓励他与二宝互动。

第二步:参与并监督他们之间的互动。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父母要在身边陪伴,参与并监督他们之间的互动,如果发现大宝要“侵犯”二宝的话,把二宝抱起来,并用玩具、零食、唱歌吸引大宝的注意力,千万不可直接对大宝进行一连串的呵斥,因为呵斥可能会激发大宝攻击性行为。

第三步,建立不当行为的反馈机制。每次发现大宝打二宝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处理。把大宝抱开,和大宝进行交流,严肃的告诉大宝,动手是一个坏习惯,爸爸妈妈不喜欢动手打人的小孩,向他示范如何和小朋友进行肢体接触,并让他实践。建立这样的反馈机制,并不是为了惩罚大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告诉他,打人是不被允许的。

第四步:建立正确行为的反馈机制。和不当行为一样,正确的行为也需要通过反馈机制来加强。当大宝温柔的和二宝玩耍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正面的评论,告诉他做的不错,并表现出惊喜的表情,可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甜蜜的吻。

第五步:注意与大宝沟通的措辞。不要将所有的不便行为与二宝联系起来。“妹妹还在睡觉,所以我们不能出去玩”“安静点、别吵到弟弟了”“等我给弟弟换好尿布,再帮你”等说法不推荐使用,正确的说法是“妈妈现在正在忙,等下妈妈再带你去啊”“再等几分钟妈妈就帮你啊”同时要多体谅并安慰大宝的失落,告诉他你理解不能立即满足他要求的感受,大宝如果能体会到父母懂他的感受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吸引父母注意力的要求了。

第六步:让每个宝宝都感觉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尽量避免将两个宝宝进行比较,即使是出生体重、谁先学会走路、谁先学会说话等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方面,因为孩子会将这些比较结果看作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同时,要抽出时间与大宝的独处,和大宝一起玩游戏,或者带大宝读书都是不错的选择,让大宝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独享的爱。

第七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是父母的映像。父母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许多家长经常说,我们尽量不会在孩子面前吵架,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并没有解决矛盾,只是在掩盖矛盾,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体会到父母的情绪变化。所以正确的思路是父母要相亲相爱,互相包容并为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共同奋斗,因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的孩子身上也一定会散发出爱的光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