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敢對家暴說不

越来越多的人,敢对家暴说不

位於杭州市婦女活動中心的杭州反家暴工作室。

“昨天報警稱遭遇家暴的這個孩子,我們得盯緊點,我已經和那邊的相關部門取得聯繫。”

錢江晚報記者22日上午11點多,來到杭州婺江路333號的杭州市婦女活動中心,陳淑芳律師正在與兩位同事交流工作。

房間門口,立著“遠離家暴,讓愛回家”的牌子,這裡也是杭州反家暴工作室。

陳淑芳在反家暴的公益路上,已走了10年。2015年,她成立了杭州合歡心理諮詢服務中心,團隊成員由國家認證心理諮詢師及資深執業律師組成,承接杭州市婦聯的反家暴服務項目。

“報警是反家暴的第一步,報警不僅僅指受害者自己,每一個知情者也應該這樣做,”團隊成員邵潔寧表示。

今年是我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的第3年,本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合歡心理諮詢服務中心倡議,“拒絕暴力,不做旁觀者。”

錢江晚報記者瞭解到,這些年,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人敢於向家暴說不。

更多受害者敢於對家暴說不

合歡心理諮詢服務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在杭州市婦聯活動中心值班,反家暴工作室人員保證全年不間斷。

記者瞭解到,杭州市婦聯還建立了全國首個反家暴數據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彙總,形成月度杭州市家庭暴力分析報告,指導各地反家暴工作。“有的受害人會上門求助,有的打電話,我們還和110有聯動平臺,目前警方反應很迅速,會第一時間和我們這邊聯動。”邵潔寧說。

今年2月底,杭州市婦聯曾發佈一份杭州市反家庭暴力工作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人敢於向家暴說不。同時,杭州已形成多方聯動的反家暴工作格局,為遭遇家暴者提供多渠道社會支持。公安部門貫徹執行告誡制度,對家暴報警案件及時接警、規範處警、依法處理,依法依規發放並送達家暴告誡書。職能部門高度關注家庭暴力發生。醫院、學校、村(社區)等成員單位對反家暴工作認識度普遍提高,市家暴數據信息平臺顯示,今年來,代為報警人數顯著提高。杭州還開展高危家庭排查工作。市婦聯連同綜治、公安等部門,共同開展高危家庭排查、歸類、建檔工作,重點關注信訪日常接訪中偏激人員以及嚴重家暴案例當事人,實現高危特殊人員信息共享,有效避免極端對立事件的產生,並定期對高危家庭進行回訪。

暑假時兒童報警比例增加

在這幾年的反家暴工作中,合歡團隊也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遭遇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意識,且人群中老人、兒童的比例在增加。

今年暑假,她們在回訪家暴報警時就發現,小朋友報警案件有上升趨勢——

1號小朋友:13歲的孩子,不做作業玩遊戲,不服管教,就打媽媽,砸東西。爸爸報警。媽媽平時也會打孩子。

2號小朋友:15歲的雙胞胎,老二要上網,與爸爸爭執中,把爸爸手弄流血了,老大報警。

3號小朋友:14歲小女孩,小升初成績不理想。爸爸打孩子,小孩自己報警。回訪時媽媽表示爸爸平時脾氣很好。

4號小朋友:一個父親在打2個小女孩,路人報警。

5號小朋友:小孩子急診,肌腱撕裂。醫生懷疑家暴,報警。(記錄員備註:後來核實受傷原因是其他,但仍然要為醫生點贊。)

團隊中律師指出,即使在今天,未成年子女還是被很多父母當成私產,“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仍在。另外,父母有時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教作業時動手並不是笑話。

“我們特別希望市民在遇到疑似家庭暴力情況時主動報警,就像案例中的路人以及醫生,只有大家都不做旁觀者,才會保護到每一個可能遭遇家庭暴力的人。” 陳淑芳說。

當事人組成互助小組抱團取暖

“我們團隊為什麼會選擇反家暴工作,為什麼會堅持這麼久?因為一種獲得感。工作過程中,當然會累,也會有委屈,但看到受害人走出過往重獲新生,就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聊著聊著,陳淑芳的眼中突然溼潤,她說,“每一個求助者的背後都是一個故事,一個心酸的故事,所以每一個案例對她來說,都是特別的。”

陳淑芳表示,與其追問遭受家暴的受害人為什麼不選擇離開,不如問他有什麼顧慮,有沒有我們可以幫助的地方。

她說,曾接到一個受害女性在派出所打給她的電話,“陳律師,謝謝你,我今天來派出所報警了,警方也出具了告誡書,我終於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了。” 陳淑芳表示,雖然當時那個女子的聲音是哽咽的,但自己為她感到欣慰。

今年,最讓合歡團隊感慨的是,她們組織當事人成立了互助小組,每週舉行一次主題不同的活動,從法律維權知識到心理重建等等,讓這些有相似經歷的人在一起,抱團取暖,互助成長,目前已舉辦兩期。有人參加後說,“感受到了支持和傾聽,抒發了心中的鬱悶,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