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雙十一過去一週,大家又開始紛紛陷入拆快遞的幸福了吧!

常爸團隊裡的媽媽們也是,不僅如此,還紛紛嫌上週剁得太保守。比如有個媽媽早聽說橄欖油特別健康,是“油中皇后”“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於是家裡常年只吃這種油。

雙十一又花300買了四瓶,現在恢復到了原價100多一瓶,讓她後悔沒再多囤幾瓶。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價格是普通油的四五倍,都有這麼多“過來人”為之買單,還直接標明是“孕婦嬰兒輔食油”,這簡直就是讓每個心繫兒女健康成長的家長看了都不惜紛紛砸錢要買啊!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油真有這麼好嗎?

簡單來說,橄欖油不算差,但也絕對不值這個價!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是時候把這個“油中皇后”拉下神壇,順便也要幫大家省錢了!

專家支持:劉遂謙 臨床營養師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營養學專業碩士,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認證“臨床執業營養師”。有豐富的兒科及孕產婦臨床營養經驗和嬰幼兒及兒童營養指導經驗,長期受邀為多家母嬰雜誌、網站、廣播電臺及母嬰節目供稿、審稿、答疑、訪談、錄製等,參與多本營養學專著及教材的中英文翻譯及校譯。

橄欖油的“皇后上位史”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橄欖油的“封后”之路,真是充滿了誤打誤撞。橄欖原本是地中海地區一種常見的果實,跟咱們國家玉米花生一樣普通。當地人吃橄欖油的原因,大概像林宥嘉的歌裡唱的一樣,“hey!boys挑什麼?看見什麼吃什麼~” ,他們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啥吃啥。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橄欖油遇到了它的助攻。

美國生物學家Ancel Keys和學霸妻子化學家Margaret Keys發現,地中海一帶老百姓心血管病比美國少。再仔細對比飲食結構,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類、穀類,地中海有的美國都有。唯獨他們烹飪時用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來代替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比如地中海地區用橄欖油,美國習慣用黃油。

這下,橄欖油便從一眾食物中脫穎而出了。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始提倡地中海式飲食,捎帶著,橄欖油便也尊貴起來。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到了商家這裡,橄欖油直接被請上神壇。宣稱“百年皇室用油”,感覺做飯放點橄欖油,生活品質都能直線上升。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象徵貴族的嘴饞老管家)


橄欖油同志你坐下,其他油有意見了

橄欖油已正式上位,麾下收伏了數以萬計粉絲。看網上截圖,一款價格不菲的油都能有數十萬評論,品牌更是層出不窮。

橄欖油到底哪裡好,值得大家如此吹捧?下面來說道說道:

1.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55%-83%)

單不飽和脂肪酸能調節血液膽固醇濃度,減少心血管類疾病的發生,(貌似)是個好東西。

芝麻油(41%)、大豆油(25%)、玉米油(23%-30%)、花生油(50%-68%),紛紛表示不服,“你有的我們也有啊,含量也並沒有低太多。憑什麼你賣那麼貴?”

不僅如此,單不飽和脂肪酸到底是不是100%好東西,還有待證明。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 2004 年批准橄欖油使用的時候,標註:“有限而非結論性的科學證據顯示,由於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每天吃兩勺(23克)橄欖油有利於減少冠心病的風險。為了獲得這一可能的益處,橄欖油需要被用於代替相似量的飽和脂肪並且不增加全天的卡路里攝入”。

注意這裡的用詞,“有限而非結論性”、“可以的益處”,也就是說,可能橄欖油裡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有那麼一點好處,但目前的證據還不夠充分,不能下結論。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科研人員也是群耿直boy,一直對單不飽和脂肪酸到底對心血管有沒有好處念念不忘。他們耐心地給大猩猩餵了5年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一查,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說好的對心血管有好處呢?打臉橄欖油+1。

克里特島大學(University of Crete)的科研人員,直接對比了島內有心臟病居民和健康居民的飲食,發現兩類人對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沒什麼區別。

打臉橄欖油+1001。

為什麼研究克里特島呢?因為它位於地中海,正是典型的地中海飲食。可惜,自從橄欖油成網紅以後,島上的居民生活也與時俱進了。曾經豐富的水果、蔬菜、全麥麵包、豆類、魚類,變成了肉類、奶酪。曾經每天跟著牛在耕地裡走9英里,現在守著電視、互聯網躺一天。食用橄欖油倒是沒變。結果,今天超過60%的克里特島成年人以及50%的兒童肥胖,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發病率急劇上升。

也就是說,原先地中海一帶老百姓心血管病比美國少,主要還是生活習慣的問題,跟吃橄欖油其實關係不大。

好吧,地中海居民自己都出來打臉了,還有什麼好說的?打臉橄欖油+10086!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2.橄欖油的抗氧化作用強

橄欖油含有角鯊烯、生育酚、胡蘿蔔素等極性酚類,以及維生素E、木脂素,這些成分的抗氧化性使橄欖油不容易氧化變質,保質期也比其他油長,在18~24個月。

美國一個大型營養健康調查項目(NHANES)發現,成年人的尿中木脂素含量越高,一些心臟病之類的長期炎症越少。這似乎側面證明了橄欖油中抗氧化成分的好處。

但這些好營養能得以保留的前提是必須把橄欖果進行直接機械壓榨(27℃以下冷榨)。也就是說,要買特級初榨的橄欖油,才有這些氧化成分。

如果按商家指導的,烹飪煎炒也使用橄欖油,炒菜時高溫會把其中的抗氧化成分破壞掉,冷榨橄欖油也就失去了可能存在的那一點點特別的營養優勢。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下了油鍋的橄欖油,大概跟卸了妝的小仙女一個效果吧……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說,我們買橄欖油本就不是為了炒菜,是涼拌用的,你也說了,它的抗氧化成分是豐富的。

但是!

每吃30mg酚類(一勺油/14g的量),就意味同時還吃進去120卡路里熱量。想吃到30mg酚類,一把生菜就足夠,而且熱量還不多,只有12卡路里。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這下就尷尬了……

所以橄欖油作為油類的一種,營養上沒毛病,但一般家庭真不值得為這虛高的價格買單。


沒有所謂“最好的”油,換著品種吃最好

現在,常爸三下五除二把橄欖油的“油中皇后”稱號給廢了,橄欖油和其他油一樣普通了,以後怎麼買油,要不要再選一種油“扶正封后”?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食用油的主要含量是脂肪,脂肪主要分四種: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單不飽和脂肪,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

於是,調和油開始映入我們眼簾!比如某品牌的調和油宣傳道,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人類膳食脂肪酸比例的理想模式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1∶1∶1,所以推出了三種酸含量相同的調和油,聽起來很理想化吧。

我查了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表格中,並沒有明確列出1:1:1的比例。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且不說這個比例本身是否謠傳,就算真按商家說的,如果你比較懶,且飲食健康自律,在這個前提下,用調和油作為主要烹調用油來均衡你的膳食脂肪結構,還是OK的。

但是,還是那句話,要看你的實際飲食結構會給這個理想目標拖多少後腿。

因為,現實中,我們不僅吃油,還吃肉蛋魚堅果,這些食物中的脂肪加進來,每天吸收的三種脂肪比例是變化的,單單烹調油裡面比例理想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更不用說調和油裡各種油混合以後的沸點和加工工藝本身還是件很複雜的事情,我們能吸收多少就更不好說了。

再看看這幾種常用的油,各有所長又有所短,也沒有完美的。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所以呀,挑不出來完美的油,也就沒有“油中皇后”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

簡而言之,各種各樣的油,應該雨露均霑,誰的牌子都要翻。

真相:橄欖油再好,也配不上它的價格!

而比選擇油更重要,其實還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烹調方法。

採訪接近尾聲時,營養專家劉遂謙特意指出,目前我們國人的飲食習慣裡,油炸的比例太高了,其實更推薦大家多吃一些清淡的涼拌菜。而一般的煎炒烹炸,換著樣的食用不同的植物油是比只選擇單一的“高端油”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diterranean_die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ive_oil#cite_ref-Drummond_81-0

https://www.fda.gov/food/labelingnutrition/ucm073992.htm

https://www.oliveoiltimes.com/olive-oil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01.atv.15.12.2101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article/diet-serum-homocysteine-levels-and-ischaemic-heart-disease-in-a-mediterranean-population/3F4D74C84CB00D86B6E0C221C47BC1BF

https://www.pritikin.com/eperspective/0907/olive_chart.htm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9603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