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退位:不追殺京東拼多多了嗎?

馬雲,一個身價最貴的、但並沒有教師資格證的“鄉村教師”,說自己要退休了。

雖然根據勞動法規定,男子60歲以後脫離工作崗位的叫退休,馬雲才54歲就打算不幹了,準確地講,應該叫下崗。

這不是馬雲第一次萌發退意,但根據《紐約時報》的口徑,這可能是他最徹底的一次。


馬雲退位:不追殺京東拼多多了嗎?


但令幣少(ID:bikebushao)困惑的是——現在是急流勇退的好時候嗎?

回望四周,李彥宏因為醫療事件被人人喊打,馬化騰因為網遊被人民日報連發三篇文章聲討,《王者榮耀》要實行史上最嚴格實名制;而不知妻美劉強東,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處於焦頭爛額的狀態。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馬雲推崇的可向來是毛澤東啊。

身段雖軟,但是內心強硬,在不確定裡搏殺與冒險,這才是馬雲的手筆,不是嗎?

這一退,從目前的反應來看,無論是坊間回應還是阿里股價,加劇的是信心滑落。

馬雲此番的選擇,倒是讓人想起了《大清鹽商》裡的汪朝宗。

或許,馬雲就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汪朝宗。

作為淮鹽總商,手握的GDP大概佔了清朝財政的6成,以商人之軀,結交天子,古今一人。

一開頭,汪朝宗面前擺著著的就是個天大的難題:銀子虧空,新來的御史又拿著皇帝敕令,準備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殺四方。


馬雲退位:不追殺京東拼多多了嗎?


宮裡就有消息靈通人士給鹽商傳消息——傳消息的方式也很巧妙,送了一小盒茶與一小盒鹽。

有鹽商看到了就犯嘀咕:給鹽商送鹽,天下還是頭一遭。

旁邊有聰明人解惑:宮裡大人既然特地派人送出來,還把兩樣茶鹽兩樣放在一起,大概是要“查鹽”。

但是還有一層意思,當時劇裡沒有表現出來——不僅僅是要“查鹽”,上頭特意還派了人下來為的是“嚴查”。

中國人做事就愛這樣,很多意思表面上一時領會不到,往往要過了好一陣,才能領會到其中深意。

然而,被嚴查的從來不止汪朝宗。

淘寶上過兩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惡名市場名單”。

第一次馬雲還賭氣發話:假貨不是淘寶造成的,但是淘寶註定要承受這種惡名。

經過6年的整改,2018年,淘寶第二次上了美國的“惡名市場名單”。

阿里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它固然有中國公司的典型好處,也有中國公司的典型缺點。


馬雲退位:不追殺京東拼多多了嗎?



馬雲賭得了氣,但是賭不了命。

誰又能想到呢,隔壁的拼多多搖身一變,要上市了。

估計馬雲自己都很委屈:

拼多多搞得拼團這一套,不就是我們淘寶集分寶玩剩下的嗎?憑啥它能上市,我們嚴控假貨、追蹤品質的反而做不起來。看來,我們淘寶還是太乖巧了。

不管馬雲怎麼對外聲稱,他的退休意願都被解讀為一個不太好的信號。

配合今年的經濟形勢、傳統行業企業的減少、繳稅增多、消費降級等多個因素,我們也不難不得出一個結論:生意不好做,隊伍不好帶了。

馬雲和他的阿里曾經代表中國市場經濟,最有活力的部分,可是現在也成為了中國私營經濟遭遇尷尬時刻的證據。

不論馬雲自己如何對外發聲,他本人都被看成是私營經濟體健康程度的一個信號,他的離開,從某種程度上,已經代表了某種消極態度。

馬雲在過去的十年中更是橫掃各大機場成功學,講創業、講成功,馬雲核心價值觀中最鼓舞人的還是他身體力行的信條:以渺小實現偉大。

然而這一切,可能會隨著馬雲的離去,或者消失或者以另一種面目呈現。

《大明王朝》裡兩個太監有段話,令人叫絕。

大太監呂方教小太監說:

三思就是思危、思退和思變。知道危險了躲開危險,叫做思危;躲到人家不注意你的地方,叫做思退;退下來就有機會慢慢想慢慢看,想自己以前哪裡做錯了,往後該這麼做,叫思變。

想必,馬雲也是因此三思而退。

馬雲自己退沒關係,但會不會牽一髮動全身,引發其他的倒退,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