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房表現低迷 樓市“拐點”真的來了?

樓市調控政策下,深圳樓市在過去的9、10兩個月開始明顯轉冷,其中,二手房市場的表現,預示著樓市"拐點"已現。

深圳規劃國土委數據顯示,10月全市二手房網籤4524套,環比下降17.6%。價格方面,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深圳10月樣本樓盤均價為58429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6%,同比上漲4.7%,漲幅收窄。10月用於編制指數的100個熱點樣本樓盤中,上漲樣本佔比27%,基本持平;下跌樣本佔37%,明顯擴大;持平樣本佔比縮減至36%。總體看,下跌樣本佔比大於上漲樣本,而上漲樣本佔比為近一年來的最低值,由此可見房價下跌的狀況。

深圳貝殼研究院院長肖小平指出,指數價格連續3個月回落,一是看跌的氛圍較為濃厚,且成交量持續走低,價格沒有支撐;二是供需矛盾緩和,房源成交週期變長,在售庫存房源增加;三是業主之間存在價格競爭,誠意出售者心理價格鬆動。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樓市逐漸出現全面降溫,在融資收緊、償債壓力增加、項目去化率下降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或選擇以價換量,以保證現金週轉、完成年度銷售目標。

不過,降價跑量並未帶來成交回升。合富研究院數據顯示,10月深圳批售商品住宅(含公寓)新增供應7389套,環比上升14%。但成交卻有所減少,網籤套數、面積分別下降18%、33.75%。去化週期也上升至9.8個月。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指出,“二手房是整個產業鏈的下游,所有的交易最終都會在二手市場產生。也就是說不管是自住也好投資也好,最後的流通都是通過存量房市場來完成的。”

深圳二手市場的低迷,似乎昭示著拐點真正的來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一二線熱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佔比已經過半,相比新建住宅限價,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更有代表性。

拐點來臨,要“活下去”的似乎不止開發商。“中介向來對於市場的反應最為敏感,市場好的時候從業人員總量增長,市場下行也就跟著少了。”徐楓指出。

(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