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也並非都是蛇精

昨日看到一則新聞,某科學研究人員把一隻人工製作的機器小猴子,放到了猴群裡面進行實驗。這隻小猴子身體表面的毛髮是從真猴子身體上取下的,由於氣味相同,所以猴群裡的猴子們沒有發現它的真實身份,雖然真猴子們發覺這隻假猴子很木納,不說話也不愛動,但猴子們對它都很呵護,並試探著與它交流,用手摸著它的尾巴,發現機械猴子不會發出聲音,當機械猴子摔倒在地的時候,一旁的母猴特別傷心,趕緊抱住它走到另一邊,用自己的臉靠著它,母猴以為它死去了,發出很悲傷的聲音,而且不止這母猴一隻猴傷心,旁邊的猴子都很傷心,很多猴子都跑過來聞聞看,他們還相擁在一起哭泣,實在不想放棄這隻機械猴!

它們對待猴孩子也跟人類一樣溫柔,不同的是人類大多隻愛自己的孩子,人的智商很高,心思很複雜,在付出之前總是先要計算一下回報,人類堅信付出感情不一定能換來對等,所以對同類總是愛的小心翼翼,卻從不吝嗇給予小貓小狗的感情,因為小動物的愛很單純,很死心塌地。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兩段話,道盡了人類對於不相干或者不太相干的同類感情自私與冷漠的一面。 其在《經驗》一文中評到:中國,尤其是在都市裡,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或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來扶助一下的人卻是極少的。

在《而已集•小雜感》一文中的描寫更是令悲傷: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看了魯迅先生對於人類感情的描述我真的很沮喪,人類進化了幾百萬年,情感何其豐富,語言何其精妙,道德價值觀何其高尚,可對待同類的感情卻變得如此貧瘠,如此計較,如此患得患失,真是令人費解。 特別是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類有關背叛的新聞佔據了頭條,各類恩將仇報的故事見諸報端,忽而一夜間,彷彿全世界倒地的老奶奶都成了冬眠的蛇,扶起來就會纏人。現在的人們已經很難完完全全相信一個人,很難徹底和別人交心,就更不要說對陌生人施以恰當的關懷。

是啊,誠如其言,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們大概都參加過不是至親好友的葬禮,反正我只是默默的跟在送喪的人群后,直到最後時刻哀樂響起,心中才不免生出些對死亡的惋惜或者準確點說是對生命結束本身的恐懼,時常覺得老祖宗確實很高明,設置了奏哀樂的環節,否則一大群送喪的人遲遲不能進入狀態,一臉事不關己的表情,也是很尷尬的情景,可見形式並非毫無用處可言,必要的時刻還是可以帶動內容的豐富。

9月17日,為期三天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已經拉開帷幕,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人工智能的時代不遠矣,希望工程師們把人類千年來苦思冥想出的道德規則認真輸入人工智能,雖然可能會讓人工智能遇到人類時吃虧上當,可時間久了,人工智能這種毫不為己專門為人的精神,說不定會感動人類,反過來促進人類社會的情感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