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等闲视之的“房闹”

楼市调控力度犹在“螺旋上升”,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则一如预期陷入销售困境,即使是指标型房产——万科也率先“扭捏作态”的呐喊:活下去!

不可等闲视之的“房闹”

“房闹”背后“细思极恐”

但是怎么“活下去”呢?融资渠道已被封死,各种限制使去化困顿,仿若“前狼后虎”,使开发商如“热锅上的蚂蚁”急不可耐。这个时候不具“品牌意识”的房企通常会采取的策略是,针对现房粗制滥造,以节省成本,针对期房则降价求售(生),以争取回款。而其结果则是惊人的一致——购房人打砸售楼处。

舆论把这些人与行为简单、粗暴的定义为“房闹”,评语通常是“炒房客咎由自取”、“如果是自住,根本无所谓涨跌”,“愿赌服输”、“风险自负”、“契约精神”、“怕热就不要进厨房”、活该……云云,不少人干脆说:买房赔了就砸售楼处,那么买股票赔了是不是要去砸证券交易所?

乍听这些话还是有些道理,但“细思极恐”。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如果这些人真是投资客,因不甘损失愤而砸场,那的确不值得同情,根本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的犯了三个错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项目,而不该怪任何人。

房产也可能“资不抵债”

惟我看这些人跟千千万万的我们恐怕一样,是辛辛苦苦积攒了首付,然后倾其所有支付房款的自住客。毕竟当前以限购、限售、限贷为主的调控措施,已使投资房产变得困难与不必要。现在突然遭逢已购项目的降价巨变,他们能不丧失理性而抓狂吗?

很多人说“买来自用无所谓涨跌”,真的是这样吗?只怕相去甚至。难道你买房不贷款吗?值100万元的房产,给你贷七成,那就是70万元,如果你的房子现在已贬值到70万元,你猜嗜血、无情的银行接下来会干什么事?真的与你无关吗?那恭喜你,房子买的够早,否则跟质押股票一样,将面临担保品价值不足的追缴。买期房的人就更惨了,很有可能在交房前会被要求补交因房价滑落所导致的贬值缺口。

谁“排队去死”还真不知道

因此,除非没有银行贷款或数额不高,不然真不要以为“房子买来是自住的,不必管它涨跌”,这真是个“又傻又天真”的想法。果真如此,1991年日本、2009年香港房价崩盘、腰斩,有些人跳楼自杀,你以为是为什么?他们都是炒房客吗?当然不是。

所以面对楼市变化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幸灾乐祸,说什么“房子终于会吃人了”、开发商“活下去”、“排队去死”这些风凉话,想想自己的问题吧,当然,名下没有房产的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房价与A股一样还在持续下跌,那就要做好各种可能的预案,其中就包括“准备现金补足房价贬值的缺口”。

房产是人的一生当中最昂贵的商品交易

千万不要想甩给银行不就没事?那真是“想太多了”,信用体系已建立,债务会跟着你一辈子,所以房子就是你儿子,想不要都不行,有此念头的人还是趁早打消、认清现实吧。

在我看来,不合时宜的预售制度是使“房闹”丧失理性的部分原因。虽然我不敢说房屋预售制一旦改良,让房款的支付更加合理与有保障,打砸售楼处的事情就会彻底消失,但它至少会使这种非理智行为失去正当性,且遭人唾弃。就好像那怕把高铁强占座位的罚则订为“三年内不允许搭高铁,且罚金3千元”,也不能保证“霸座渣男”就从此消失。

但我们至少应该努力让相关制度更加合理与符合人性,让买卖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并建立互信基石。毕竟房产是人的一生当中,最昂贵的商品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