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如果论实力,没有比唐军更加强劲的。这也是为什么唐军能够灭掉天下所有的枭雄而一统中国的原因。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唐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尽人皆知,然而他们却打不过一个国家,并且不得不向这个国家俯首称臣,而这个国家就是由突厥人建立的“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崛起于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部落国家,其缔造者为阿史那土门酋长。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突厥汗国本来只是柔然汗国的一个附庸国,平时靠给柔然提供铁制品谋生。后来,高车国想要攻打柔然,没想到却被突厥汗国击败。阿史那土门仗着自己为柔然立下大功,便向柔然可汗求婚,想要迎娶柔然可汗的女儿。柔然可汗一向看不起他,怎么会将女儿嫁给他呢,所以便破口大骂阿史那土门说:“你不过是给我锻造铁器的奴隶,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哪凉快死哪去!”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阿史那土门见柔然可汗不识时务,就转而投靠了西魏,而且很幸运地娶到了西魏的公主。从此,突厥便与柔然撕破了脸,不再给他们供应铁器,并且时常攻打柔然。最终,将柔然给灭掉。

突厥逐渐强大,对后来统一天下的隋朝造成了严重威胁。在隋朝的分化下,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在隋朝初期,两大突厥汗国纷纷向隋朝称臣,但是由于隋朝末期天下大乱,东西突厥逐渐崛起,尤其是东突厥,直到唐朝统一,仍然是占据蒙古草原的一大强国。

为了夺取中央政权,得到突厥人的支持,并且防止突厥人从后方偷袭自己,李渊、刘武周、王世充等人纷纷归附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并且向其称臣。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在李渊即将起义之前,为了稳住始毕可汗,他还给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躬屈膝的书信:

如今隋朝丧乱,苍生困穷,如果我不去救济,恐怕会受到上天的谴责。我今日想要大举义军,平定天下,迎接国君还都,恢复与突厥的和亲,就像开皇时代一样,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如今,陛下虽然让可汗失望,但可汗不要忘记高祖的恩德。如果可汗能够依从我的建议,不侵扰百姓,征伐所得到的美女财物,可悉数奉上。如果您嫌道路遥远,无法赶来,只想要和亲,也可以坐享丰富的财物。该怎么做,可以任由可汗选择。

写完之后,李渊在信上写下“某某启”的字样,以示尊敬。

李渊的手下人看不过去,这样也太埋汰自己了,于是建议将“启”改为“书”。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李渊哈哈大笑道:“为什么不写得更尊敬一些呢?自从战乱一来,亡命天涯的人非常多,有些投靠了胡人,有些投靠了突厥。中国的礼仪,如今也逐渐渗透到了少数民族当中。我对其尊敬有加,他未必会相信。我如果轻慢他,恐怕就会增添他的猜忌。古人说,‘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况且一个‘启’字又不值啥钱,千金尚且想要给他,为什么还要吝啬一个字呢!”

始毕可汗看到李渊的信后,大喜过望,将李渊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还表示会支持他称帝。

稳住了突厥人,李渊这才可以放心大胆地逐鹿天下。

后来,李世民继位为帝。突厥人依然时常骚扰大唐,于是李世民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征讨东突厥。

此时,东突厥的国君为颉利可汗。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李靖会在寒风凛冽的大冬天孤军深入东突厥。

李靖一方面离间、拉拢颉利可汗的心腹,另一方面攻城略地,并且俘虏了投靠东突厥的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和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颉利可汗一看,打不过,立刻率军潜逃,后来,由于无路可逃,派人入唐负荆请罪,愿意归附唐朝。

其实,这是颉利可汗的缓兵之计。不过,很快就被李靖看穿。李靖在颉利可汗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向东突厥人发动了袭击,并擒获了颉利可汗。东突厥从此灭亡。

李渊曾向此国称臣数年,李世民也拿它没办法,后被一位武将灭掉

李世民听说颉利可汗被擒,非常高兴,并对群臣说:“我听说,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父皇刚刚起义时,为了百姓,才向突厥称臣,我为此痛心疾首,发誓要灭掉突厥。为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今仅仅派遣一支部队就擒获了颉利可汗,终于洗刷了多年称臣的耻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