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昨天,“捐棟樓就能上哈佛”上了百度熱搜關鍵詞的前三!一時間,網友們都不淡定了,紛紛以蛋疼的表情發出巨大的疑問:難道世界名校也存在教育腐敗?

在提出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英國《衛報》10月21日報道,亞裔控告哈佛大學招生歧視案,近日公開了很多最新資料。其中,有幾封哈佛招生辦官員的內部郵件,顯示“富裕且與哈佛建立長期關係的階層”疑似存在錄取優待。例如,2013年,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給前招生辦負責人費茨西門斯(William Fitzsimmons)發送了一封郵件,標題為“我的英雄”。郵件中說,“你再次創造了奇蹟,我對於你招收的學生感到非常開心。”他稱讚此次招生是一次“大勝利(big wins)”,而招入的申請人背後,是“承諾捐一棟樓”的匿名捐贈人,以及另外兩名“承諾對學校進行大筆捐贈”的人士。

在該案件的庭審過程中,另一封被公開的電子郵件談到,一位申請人的家人向哈佛大學捐贈了110萬美元,為他的孩子爭取到了入學資格。還有一封電子郵件中,一名哈佛大學開發人員和招生主任討論他們可能會從一名候選人身上榨取多少錢。郵件中寫道。“(捐贈者)有一批藝術收藏品,可以想見,有可能會給我們。但更有可能是送去博物館。”

《衛報》報道還指出,特朗普的女婿賈裡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學生時期雖然成績平平,卻被哈佛大學錄取。這也許與他的父親曾承諾向哈佛捐贈250萬美元有關,又或許是招生辦公室認為,“他才是最終為中東帶來和平的天才。”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很多網友在看了上述報道之後,聯想到了前段時間在國內熱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在影片中,當地名校德里文法學院校長的一番話跟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的郵件如出一轍,她對男主說:“請你好好想一想,假如我把這個學位給了一個貧困的孩子,那我怎麼從中受益?我當年那些同學們,為了他們孩子入學的事情,哪怕多小的事情也會為我效勞!你能找誰幫忙呢?媒體、警察、政客,他們的孩子也都在這裡讀書呢!”男主憤怒地批判道:“教育失去了其本質,現在教育是門生意了!”

毋庸置疑,男主的憤怒不僅僅是印度父母的憤怒,也是中國父母的憤怒,更是美國父母的憤怒!男主在孩子擇校上的戰鬥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戰鬥,也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戰鬥,而是整個國家所有父母和家庭的戰鬥,更是全球所有國家父母和家庭的戰鬥!正如《起跑線》的一些影評所說的:“教育公平?只是一句口號罷了,到哪兒都一樣”,“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又老套又實用,放在全球父母身上都適用”,“在擇校問題上的擠破頭,對教育問題的焦慮,看來全世界都是一樣。上流階級想維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優越,脫貧的中產階層害怕地位的滑落,而赤貧的窮人想改變自己的位置”,“教育很久之前就是一門生意了,只是這門生意越做越大,模糊了教和育本身,然後漸漸拓展到小學,幼兒園,早教班,興趣班,補習班等等”。

在震驚和憤怒之餘,身為父母的我們,還能為孩子做點什麼嗎?是不是要馬上去搶購所在城市的“學區房”?可是,國內的學區房那麼貴,是我們說買就能買的嗎?網上另外一個段子也流傳得很廣,具體內容是:一對北大清華畢業的年輕父母拜問禪師:“買不起學區房給自己小孩,該怎麼辦?!禪師答曰:“如果北大清華畢業都買不起學區房,那學區房還有什麼意義?!”況且在國內,即使你有錢買一套對口優質幼兒園的學區房,買一套對口優質小學的學區房,買一套對口優質中學的學區房,那還能買到一套對口國內一流大學甚至是世界名校的學區房嗎?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網上有一個很現實的說法:有錢的意義在於多一份選擇!所以,在子女教育這個問題上,對於有錢的父母來說,除了在國內擠破頭,另外一個選擇就是把眼光投向國門之外,走出國門尋找有可能把孩子送到國際一流大學的國際學校!

比如去泰國!

針對哈佛大學,泰國曼谷有幾所不錯的美式IB國際學校可供選擇,比如:曼谷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School Bangkok (ISB)、曼谷美國學校始The AmericanSchool of Bangkok (ASB)和曼谷NIST國際學校 NIST International School。下面分別簡要介紹一下。

曼谷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School Bangkok (ISB)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ISB是泰國和亞洲頂尖的國際學校之一。ISB為曼谷地區的教育帶來了非常美國化的方式。這是一所美式全能學校,從Pre-K到12年級。它遵循美國課程,併為高中學生提供學習國際文憑課程(IBDP)的選擇。它還通過其Varsity運動隊,諮詢計劃和麻省理工學院啟發的發明中心來捕捉美國精神。2016年,ISB的IBDP學生得分平均為35分,與全球平均30分相比令人印象深刻。ISB超過一半的畢業生繼續在美國的一所大學學習,其中,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其餘的主要是去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日本和韓國。根據3至8年級的學業進展測量(MAP)測試,ISB在數學方面的排名高於其他學校的90%,高於閱讀中的第80個百分點。

曼谷美國學校TheAmerican School of Bangkok (ASB)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曼谷美國學校始建於1983年,由幼兒園開始漸漸形成一所完全學校,其教育質量得到一致公認,已成為泰國的頂級國際學校之一。它最初被稱為Didyasarin國際幼兒園。幼兒園成立沒多久在泰國即成了頭等幼兒園之一。在2000-2001學年開始,學校更名為曼谷美國學校,使用美國課程並強調以國際角度來規劃學生養成計劃。曼谷美國學校擁有兩座現代化兼具藝術性的校園,一個是在市中心的SukhumvitCampus,一個是位於BangNa的GreenValleyCampus。通過具有國際視野的美國課程,ASB把學生培養成為一位國際社會中的獨立領導者。在過去的三十多年,ASB以其完善嚴謹的課程體系將學生送進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許多世界知名大學。大多數的學生不僅被錄取了,而且獲得了全額獎學金!

曼谷NIST國際學校 NISTInternational School


捐棟樓才能上哈佛?不!其實只要一套房!

NIST成立於1992年,位於曼谷最繁忙的商業區之一的Watthana,由一個聯合國攜手合作的家長選舉團隊創立。如今,NIST擁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0名學生,教育從幼兒園到13年級的兒童,經常被列入泰國十大國際學校名單。在12年級和13年級,NIST的學生學習國際文憑預科課程。NIST學生在這個課程上的考試成績非常彪悍!2017年的平均成績為36.3,是泰國最高分之一,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0分,41.4%的學生獲得38分或以上,30.6%獲得40分或以上。NIST100%的畢業生直接上大學,主要是在英國和美國。選擇不參加國際文憑預科課程的學生可以學習NIST高中課程,這些課程基於美國的學習標準,並提供用於大學或大學申請的平均成績等級。NIST是亞洲唯一一所提供哈佛商學院準備證書(CORe)計劃的學校。該計劃專注於商業分析,管理經濟學和財務會計。這項為期11周的課程通常僅在大學階段提供,對創業充滿熱情的NIST學生開放。

泰國國際學校申請規律是越低年級越好申請。小學三年級以前進入國際學校,幾乎沒有任何入學測試,僅需書面材料即可辦理入學。所以,具有選擇能力的中國有錢父母越早行動越對孩子有利!

那麼,如何採取行動呢?是不是直接購買上述三個學校附近的一套“學區房”就能搞定了呢?請聯繫海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