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的啓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這兩天“張小平”三個字上了熱搜榜,圈內人都在議論紛紛,剛開始還以為是不是哪家券商的首席或者經濟學傢什麼的,結果都不是,人家是原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前副主任研究員。這位底層公務員在離職一年後,忽然以一種超出大家想象的方式,成了微博微信的熱門


張小平的啟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這個一沒有違法亂紀,二沒有花邊新聞的普通人進入大家視線的原因,說來簡單,就是一個 “你以為地球離了你就不轉了嗎” 、“等等你回來” 的翻版故事

張小平的啟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故事梗概

張小平的啟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這個情節乍看上去太龍傲天了,一個普普通通、在動力所一年只拿12萬的張小平居然影響了我們的登月進程?領導居然放他走了?他跳槽後年薪居然翻了整整十倍?領導居然又要把他抓回來?

可惜這個故事只有龍傲天的架子,血肉卻活像哈利波特里那條被栓起來看大門的龍,再火熱的心也架不住各種流程、電話、合同的摩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著父母去單位吃過大鍋飯,下午三四點的陽光,透過光淨的窗臺,在木桌的玻璃板上投下六格明黃的夕陽,叔叔阿姨們和藹的哄逗和喝熱茶時的嘖嘖聲,全都是安逸的氛圍。

鏡頭轉到三十年後,沒有可以供你安置幼童的公司,噼裡啪啦敲擊鍵盤的聲音中偶爾夾雜著一兩聲咳嗽,行政部門口激烈的爭吵也很難持續太久。年輕人們固然辛苦,但很多人都放棄了報考公務員,能為自己拼搏就是最大的動力。

張小平會自願回去嗎?無法想象。


對於這件事,大家的疑問很多,討論也很熱情,但從沒有人質疑他離開的決定,甚至連原因都懶得猜測。按照大家的社會經驗,對話無非如下幾種:

“張小平同志的工作態度組織都能看到,但職稱一直沒有評上,這也不是他個人的問題,大家也知道,現在審查很嚴格,我們提拔人還是要有理有據的。”

“張小平同志幹勁很足,人很年輕,機會也很多。但是有的同志年紀已經大了,機會是一年少過一年,所以這次的機會我看還是先讓給老同志吧。”

“張小平同志已經很多次和直管領導、人事部門提待遇問題了,我看這個同志性格不好,大局觀還有所欠缺,需要繼續鍛鍊。”


張小平的啟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他是幸運的。一是在人事部門一臉“沒了你地球一樣轉”的不屑中跳了出去,結果年薪百萬,不亦樂乎;二是他在的研究所是以項目成功與否為評判標準的,項目卡了殼大家還能想起他,要知道許多以營利為目標的國有企業,人走了縱使企業虧損,也大可以一句“市場原因”解釋所有問題,連被人想起來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酵,這點被人記起的幸運似乎也變了味道。他到底有沒有那麼重要?如果重要為什麼不受重視?如果不重要為什麼還要特意向上要人?


張小平的啟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我們無從得知他的重要程度,但卻很清楚國有體系的運作。在那樣一個龐大的體系中,個人的價值非常模糊。企業如果賺了錢,外界認為是國有背景,栓條狗叫兩聲都能賺錢;賠了錢,那自然是連狗都不如了。

外界如此,內部也無多大分別,領導提拔多看履歷年限,不出大錯混到了時間就自然上去,如此一來,人浮於事混年頭就成了主流。你一開始做事,就會發現所有事都會堆在你頭上,就因為你能做事。你要是什麼都不做也很難被開除,但自己不會覺得難受嗎?

早先我們的一個朋友在國企,他們公司與外資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他過去幹了一段時間,後來因為工資太少就跳槽去了一家外企。這是常態,但狗血的是一年後他又以外資企業員工的身份進了原來的合資企業,乾的事和從前一樣,但工資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同樣是這家國企,還有一個人被作為財務總監派到了香港子公司,一天累死累活,結果香港下屬的工資是她三倍。上面理由也很充分——你是企業派過去的,怎麼能跟香港本地人用一樣的標準?


張小平的啟發:年薪百萬不可能的


體系外的朋友肯定會問,既然這麼難過,為什麼和張小平一樣離開的人這麼少呢?不是少,只不過媒體沒報道,沒有前老闆西安航天所這樣大張旗鼓。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想幹就幹不想幹就走,上司橫豎不會砍你的頭。

以前的日子還想去人力要待遇?你能跟人家說上話就不錯了,窩了火除了自己憋著也沒辦法。但現在是市場經濟,互聯網時代,莫說你辭職,就算真的賦閒在家也總辦法掙錢。上文提到的財務總監,在香港幹了一年以後,很輕鬆在本地找了一份工資翻十倍的工作——這天下是大家的,你不給我,我可以自己掙。

國有企業的人員數量並沒有減少,只不過是那些有想法、有經驗、有能力的人離開,換了一批新手進來,企業看似還在運營,實際上卻持續在對外輸血。最後對外界體現的是數據上的虧損、效率上的落後,但在對外宣傳上,一句“市場原因”也就可以了。

就整體經濟來講,大量的人才流失讓國有企業效率上不來,而大量的資源又集中在那裡,於是只能靠政策的傾斜強撐。我們今天說要從供給端調節社會資源配置,但殊不知最大的“供給側改革”,應該落實到人的身上。



2015年的時候,央企出了個限薪令。一把手的工資不能突破六十萬。既然一把手不能突破六十萬,二把手又不能突破一把手,以此類推,張小平

在體制內一輩子也不會有一百萬了

不管外界如何拍手叫好,想做些事的人似乎又被堵上了一條路。如果已經看透了不斷重複的前路,又有什麼理由不去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呢?

人是社會性動物,都有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大家都想登上舞臺,都想讓世界看到自己波瀾壯闊的內心。在“仲裁材料過於誇大事實”的聲音裡,張小平的想法可能真就是自己朋友圈發的“老子不回去”。

如果是你,你又會選擇怎樣的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