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之初,党在工人阶级中的口号

建党之初,党在工人阶级中的口号​ (李立三)

建党之初,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党在工人阶级中的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于1921年派了两个人去江西萍乡安源实地考察(注;是两个人),一个人叫毛泽东,一个人叫李隆郅。他两考察的结论是:首先要建立补习学校,进行启蒙,一步步来。

补习学校深受各方面的欢迎,甚至受到安源煤矿的资本家的欢迎。因为矿工进了学校变得文明,赌钱、喝酒、打架情况减少,社会治安好转很多。唯有参加学习的工友不甚满意,因为他们对担任首席教员的李隆郅这个名字有意见,笔画太多,工人既不好认也不好写。索性李老师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立三。后来李立三这个名字在工人中如日中天。

既然补习学校这样深受欢迎,那么党就进一步成立了工人俱乐部,把工人吸引到俱乐部来。本来以为俱乐部肯定比补习学校更加受欢迎,不料事与愿违,应声者寥寥。

建党之初,党在工人阶级中的口号


李立三四处打听,原来问题出在俱乐部的口号上。

俱乐部的口号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没错,真的没有错误。但是工人们并不买账。他们以为联络感情更喜爱到酒馆里进行,你一杯我一杯,岂不快哉!更不不需要专门去俱乐部。再者下煤窑的工友们,各自有几斤几两都清楚得很,还用得着交换?那么,高雅不行就来个通俗实惠的。于是俱乐部改了口号,做了标语,改为:创办消费合作社,可以买到便宜货。这十四个字的口诀,有如急急如律令的真言,立竿见影,来者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