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如果讓你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去哪個朝代,結果大批人的答案是:北宋

北宋在中國歷史很有爭議,一方面它的經濟十分發達,百姓生活富足,另一方面它在軍事上,卻是極其的弱。

立國一百多年一直被遊牧民族建立的小國家,欺負的抱頭鼠竄。其實這和北宋開國時期制定的政策有關。

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他很明白武將一旦權力過大,就會威脅到統治者,於是從制度設計上進行”重文輕武“的重新設計,沿用到了北宋滅亡。

另一方面當時的宰相趙普認為:只要百姓生活富足了,就不會想著和朝廷鬧事,因此北宋一直大力發展經濟。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但問題在於,你國家經濟搞紅火了,鄰居就會羨慕妒忌,甚至是恨,總想來搶點拿點,這時侯對抗入侵還得要依靠武將們。

北宋,南宋共出過兩位猛將,後世稱他們為武穆,一位是南宋時的岳飛,一位就是北宋時的曹瑋。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曹瑋是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的兒子,他十九歲就被任命為大將軍,因為年紀太輕,一直都讓那些邊關老將們不服。曹瑋明白,所謂的軍威是打出來的,必須靠勝利讓這些老將服氣。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在北宋的西邊,西夏是一大隱患,西夏戰略上保持了主動,而北宋處於守勢。曹瑋到任後,重視當地民兵建設,招募"弓箭手",按武功好壞給其土地,官軍幾乎很少給他們給養。

但這些人因為有了土地,一旦敵人入侵,事關切身利益,作戰時候最為勇猛,甚至超過了禁軍。

對於蕃軍原來宋軍對其管理比較混亂,曹瑋對他們的編制、官銜、軍餉做了制度化,正規化,提高了蕃軍戰鬥力。其後范仲淹、種世衡等組織蕃漢弓箭手獲得成功,在御夏戰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北宋的西邊,吐藩也是一大隱患,有一次,曹瑋率軍與其作戰,一戰下來吐藩大敗,曹瑋命士兵把他們的牛羊往自己軍營往。

將士們說,這牛羊走得太慢,若是吐藩來個回馬槍,我們如何是好。

曹瑋告訴將士,你們只管做,我心裡有數。

吐藩大將聽說北宋軍打掃戰場後,帶著他們的牛羊一起回營,心中大喜過望,馬上就想到了要殺個回馬槍。此時他們本來已經跑出了百里,於是又奔馳百里跑回去。看到北宋軍時,吐藩人已經是人困馬乏了。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曹瑋看到吐藩人趕來,馬上讓傳令兵過去說:我們雙方都累了,不如雙方罷兵休息一下。

吐藩大將一聽,正中下懷。全軍下馬休息,但是人這種高級動物很奇怪,一股作氣容易,中途一休息就會越發感覺沒力氣。一下馬所有兵士就再不想動彈。

而遠處已經休息了一個時辰的宋軍,早已經養精蓄銳,吃飽喝足。曹瑋一聲令下,宋軍士兵猛攻過去。吐藩大軍大敗,被斬首上萬人。自此曹瑋在軍中威信赫然而立。

宋朝一共出了兩位武穆,一位是南宋岳飛,一位是北宋時的他

宋朝軍隊和吐藩,西夏軍隊比,相對來講很弱,一是因為宋軍的馬匹質量不高,再就是因為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所以士兵的戰鬥積極性不高。曹瑋明白在這種情況下,和對手硬拼不行,所以他總是採取恩威並施的方法。

每次大戰結束,曹瑋從不殺俘虜,而是以招安為主,並且嚴令禁止士兵隨意強佔西夏和吐藩人的農田牧場。因此曹瑋守衛秦州的幾十年裡,沒有太多邊境之患,以致秦民"願刊石頌功,以信不朽"。

曹瑋擅於任用將士,平素時非常閒暇,等到出兵後,多有奇謀,進出神速無法預測。 統兵近四十年,從未稍有失利過。

為將者五大要素:智,信,仁,嚴,勇。曹瑋都具備,而且五個方面都做得特別到位,恩威並施,不戰而屈人之兵,保得北宋西北邊境幾十年很安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