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顆國產DRAM存儲晶片量產前夕遭美國禁售,已投入370億

首顆國產DRAM存儲芯片量產前夕遭美國禁售,已投入370億

文|趙雪嬌

10月29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將對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華”)實施禁售,自10月30日起正式實施。

自10月30日起,美國商務部限制了美國公司對晉華公司的出口,並將其加入到了禁售清單。

美國商務部稱,晉華公司構成了參與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活動,有重大風險。晉華公司即將獲得大規模生產DRAM(集成電路內存)的能力,而這可能源於美國技術,而且量產也會威脅到美國軍用系統的供應商的長期經營能力。

根據晉華官網信息,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的先進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公司與臺灣聯華電子開展技術合作,投資56.5億美元,在福建省晉江市建設12吋內存晶圓廠生產線,開發先進存儲器技術和製程工藝,並開展相關產品的製造和銷售。

根據官網信息,晉華集成電路已納入中國“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佈局規劃。

而這起事件的起因,或許可以追溯到之前晉華和美國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的知識產權糾紛。去年12月,美光科技在加州起訴福建晉華和其臺灣合作方聯華電子盜取其商業機密。福建晉華否認了相關指控,此案目前仍在加州法院審理中。

今年1月,福建晉華和聯華電子在國內控告美光科技的產品侵權,7月,福州中級法院做出裁決,導致美光部分產品在中國暫時遭到禁售。

目前,在DRAM存儲芯片領域,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頭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美光份額為2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DRAM芯片進口國,DRAM芯片價格在2017年上漲了40%。

而福建晉華正是期望能在DRAM芯片領域實現國產芯片的突圍。據此前公司公佈的計劃,福建晉華的一期芯片工程總投資人民幣370億元,預計在今年9月正式投產。按照規劃,投產後月產能將達到6萬片12英寸晶圓。

中國政府在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計劃到2020年實現芯片自給率40%,到2025年達到50%。而這次美國的“禁售令”,在福建晉華實現研發投產DRAM芯片的進度上,無疑將造成巨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