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質疏鬆日:2.1億人存在骨質疏鬆風險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國白皮書》指出,目前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同時,2.1億低骨量人群存在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骨質疏鬆有四大徵兆

骨質疏鬆因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所以等到患者出現腰背痛的症狀甚至骨折後再診治,都為時已晚。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風溼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馮修高提醒,骨質疏鬆的診斷要評估個人的身體狀況,日常生活習慣與方式,同時測量骨密度。

雖然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但也有跡可循,最明顯的就有“四大徵兆”。首先是身高變矮;其次是腰痠背痛,因腰部脊椎骨的骨質流失導致的;第三是駝背,骨質疏鬆患者胸部脊椎骨骨質大量流失,支撐力越來越弱,時間久了就會開始駝背;第四是易骨折,常發生在脊椎、髖部、手腕等部位。

防骨質疏鬆有個運動處方

1989年WHO(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防治骨質疏鬆症的三大原則:補鈣、運動療法和飲食調節。其中運動處方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訓練方法:

1、增加肌力和耐力的運動方式:上肢拉力訓練及手的握力訓練,用於防治肱、橈骨的骨質疏鬆;單腿站立、下蹲加拉力訓練;下肢後伸,外展運動;靠牆下蹲訓練可用於防治股骨近端的骨質疏鬆;直腿抬高、橋式運動、軀幹伸肌等運動訓練,用於防治胸腰椎的骨質疏鬆。

2、有氧運動:運動形式有散步、有氧體操、太極拳太極劍等。可以通過刺激骨骼,增加骨量,防止骨量丟失。建議每日步行2000-5000米,防治下肢及脊柱的骨質疏鬆。

3、游泳及水中負重訓練:游泳不僅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強壯骨骼,還能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游泳由於不過度增加膝關節及脊柱負荷,特別適合老年患者及有骨質疏鬆症合併骨關節炎及腰椎病變患者。

4、改善平衡能力訓練:包括站位、坐位、臥位的平衡訓練,預防跌倒。

骨質疏鬆風險1分鐘自測

只要其中一道題的回答為“是”,那就證明您有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

不可控危害因素

1、您的父母有骨質疏鬆病史或輕微跌倒後發生骨折的經歷?

2、您的父母是否有駝背?

3、您的年齡是否>40歲?

4、您在成年後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就傷到骨骼?

5、您過去1年有跌倒的經歷嗎?或者您因為身體虛弱而害怕跌倒?

6、在您40歲後,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釐米?

7、您的體重是否較低(體重指數<19kg/m2)?

8、您是否曾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

9、您是否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史?

10、您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型糖尿病、營養或胃腸道功能障礙(克羅恩病、腹部疾病)病史?

(11—14題:女士請回答11—13題,男士請回答14題)

女士回答

11、您是否在45歲以前就絕經了?

12、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絕經、懷孕、子宮切除除外)

13、50歲錢,您是否做過卵巢切除,且沒有接受激素替代治療?

男士回答

14、您是否患有陽痿或缺乏性慾等雄激素缺乏的症狀?

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素

15、您經常大量飲酒嗎?

16、您目前或曾經一段時間吸菸嗎?

17、您每天的體力活是否少於30分鐘(家務、養花、走路、跑步)?

18、您是否不喝牛奶或奶製品,或對奶製品過敏,且未補充鈣劑?

19、您每天的戶外活動是否少於10分鐘,且未補充維生素D

①健康時報網《給骨質疏鬆開個運動處方》

②健康時報《骨質疏鬆後骨頭脆似大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