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大眾是一個神奇的品牌,每一款車型都是網紅般存在,引領汽車圈潮流。但如果突然有人問你,對大眾旗下哪款產品印象最為深刻?答案或許並非是Passat,亦不是輝騰,而是CC。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自國內上市以來,CC的無框車門、Coupe造型被認同、被普及,並在國內形成一股"CC"熱潮,一時間"CC"成為車壇熱詞,各大廠家紛紛效仿以"CC"命名新車。

扒哥不得不說,CC憑藉其獨樹一幟的轎跑造型開闢了全新市場,更定義了一類車型。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上一代CC雖然被廣泛認可,但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受限於轎跑造型,車內空間並不充足。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2018年8月28日,CC換代上市,售價25.28-30.98萬。全新一代CC有哪些進化,相比競品,有哪些優勢,能否繼續引領市場?

轎跑風依舊

說起CC,"美"終究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作為大眾汽車的顏值擔當,八年前,第一代CC便以開創性的設計語言引領了潮流,八年後,全新一代CC再次完成了蛻變升級。

全新一代CC採用了U型的前臉設計,寬大的上格柵與全LED大燈的組合看起來要更加硬朗和立體;六條特徵線形成的直瀑式引擎蓋,則將前臉的輪廓勾勒的非常動感。如果說上一代CC是優雅和動感的代名詞,那麼全新一代CC則要在這個基礎上多了許些陽剛。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全新一代CC的車身側面設計延續了轎跑車風格,搭配無框式車門、掀背式尾門、以及乾脆利落的C柱設計、輔以19吋的大尺寸輪轂,從側面看上去,一汽-大眾全新一代CC驚豔依舊。

而要談及整車的點睛之筆,那麼全新一代CC頗具力量感的尾部設計就不能不提,全新樣式的LED光源帶來了不錯的觀感和夜晚辨識度,兩條鋒利的的特徵線,營造出了比較動感的視覺韻律。搭配上翹的"小鴨尾"式背箱設計,可以斷定,當你駕駛一臺全新一代CC時,絕對不會被淹沒在匆忙的車流裡。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全新一代CC的"美"還在於它對"真實美"的堅持,作為原汁原味的舶來品,全新一代CC秉承了歐版Arteon的設計精髓,並未作出任何"畫蛇添足"的改動。因此無論從形體上還是姿態上來看,全新一代CC都保持了那種最初的原始美感。

而全新一代CC的競爭對手們,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一些"本土化"的妥協。如寶馬3系"霍氏拐角"上彆扭的"小尾巴"和奔馳C級C柱上的變形"L"鍍鉻標誌。這些後加的元素不僅造成了視覺上的臃腫感,也違背了黃金設計比例的初衷。

配置碾壓BBA

全新一代CC在內飾的設計上和科技配置的搭配上同樣下足了功夫,大量折線的運用強化了時尚感,環抱式設計則拓寬了水平的延伸感,真金屬、碳纖維飾條和飾板也將不同質感的東西進行了融合,進而凸顯了層次感。

在科技配置上,MIB High Navi 高級導航、ACC 3.0高級自適應巡航系統、HUD平視顯示系統、Lane assist車道保持系統、Side assist變道輔助系統、PLA 3.0第三代智能泊車輔助系統、RTA後方交通預警系統等20多項科技配置一應俱全。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在舒適配置上,包括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Nappa頂級打孔真皮座椅、 Dynaudio丹拿高級環繞音響、電動可開啟大天窗、智能三區自動恆溫空調、24處車內氛圍燈、後排深色防紫外線隱私玻璃等諸多配置都在全新一代CC上有所裝配。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而與CC價位產生重疊競爭對手們,往往只是充當了"走量"角色的低配車。這個價格區間的奧迪A4L沒有配置他們引以為傲的"虛擬座艙"式儀表盤、寶馬3系也沒有裝配讓車迷們津津樂道的HUD抬頭顯示,而奔馳C級更是沒有裝配自詡豪華的"柏林之聲"音響系統。顯然,在這個區間內,你買不到這些車的精髓配置。

不僅如此,同價位的寶馬3系甚至連真皮方向盤、座椅加熱這些基礎配置都沒有配備,而奧迪A4L貌似做的更加過分,其29萬的低配車型更是連後排安全氣囊、LED大燈、倒車影像、智能泊車這些配置都要選裝,更別提外後視鏡電動摺疊、前後排座椅記憶,加熱這些"高級"裝備了。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已經豁然開朗了。是選擇只有面子沒有裡子的"豪車"消費者?還是做一名"能打能收"的掌控者?這是一個問題!

空間不再掣肘

其實,讓全新一代CC脫胎換骨實現蛻變的地方不在於更加美輪美奐的外觀,也不在於質感更佳的內飾營造,而在於新款車型幾乎補齊了上一代CC的所有短板。

上一代CC被詬病最多的就是,後排侷促的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這些問題在全新一代CC上都得到了完美解決。

得益於MQB B平臺優化的空間佈局,全新一代CC的車內有效空間得到了大幅提升,4,864(4,862)* 1,870* 1,447mm的車身尺寸(全面優於競爭對手),以及2,841mm的軸距,給予了全新一代CC非常不錯的後排腿部空間,同時隨著車身高度的增加也讓其後排頭部空間變的充裕起來。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依稀記得在"狼堡"初見全新一代CC時的景象,那時我們還管它叫Arteon,當大家體驗完後排後,同行的媒體老師們無不豎起了大拇指,並接連誇讚了其後排空間變化之大。甚至當一位身高接近一米九的老師做進去後,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仍有餘量,這在上一代CC上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全新一代CC在動力方面的表現也實現了再度進化,新車提供了兩款不同調校的2.0T發動機供大家選擇,其中高功率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20馬力,峰值扭矩為350牛·米,低功率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186馬力,峰值扭矩為320牛·米。傳動方面,並匹配了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同一價位區間的寶馬318Li搭載的是一款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6馬力,峰值扭矩220牛·米;奧迪A4L搭載的是1.4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馬力,峰值扭矩為250牛·米,奔馳C180L搭載的是1.6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56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可以說全新一代CC無論是在排量方面還是動力參數上都全面優於競品。

另外,從產品特性上來講,全新一代CC的轎跑式車身、無框車門、掀背式尾門、以及乾脆利落的C柱設計更是完全有別於奧迪A4L、寶馬3系以及奔馳C級的存在。這些帶有貴族元素的特性與設計如果被量化到一款車上,那麼往往都伴隨著一個較為高昂的定價,不信,你問問奧迪A5和寶馬4系的價格就知道啦。或許一項"最具性價比的轎跑車"的問卷調查,就能說明所有問題。

挖BBA牆腳 全新一代CC憑什麼?

結語:潮流更替變化莫測,經典之美卻歷久彌新。小眾的美在爭議中飄搖,而引領時代的美則終將成為經典,成為每個人的心之所向。用翩若驚鴻,矯若遊龍來形容全新一代CC簡直在合適不過了。可謂是"夢裡尋"她"千百度 那車卻在燈火闌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