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即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時或分別≥140/90mmHg)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徵。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㈠ 肝鬱氣逆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急躁。

2.辨證要點 因情緒異常加重,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沉。

3.可能伴隨的症狀 胸脅脹悶,或善太息,或失眠多夢,或口苦,或手足麻木,或大便乾結。

【治則與選方】 疏肝解鬱,降洩濁逆;可選用四逆散與六磨飲子合方。

㈡ 肝熱陽鬱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

2.辨證要點 口渴,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3.可能伴隨的症狀 面紅目赤,或急躁易怒,或手足麻木,或肢體筋脈顫抖,或大便乾結,或小便短赤。

【治則與選方】 清瀉肝熱,通陽降洩;可選用風引湯。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㈢ 肝陽上亢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目脹。

2.辨證要點 面色潮紅,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沉。

3.可能伴隨的症狀 口苦,或失眠多夢,或肢體麻木,或肌肉顫動,或耳鳴,或急躁。

【治則與選方】 平肝潛陽,降洩濁逆;可選用天麻鉤藤飲與茵陳蒿湯合方。

㈣ 肝腎陰虛,肝陽化風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視物模糊,筋脈肌肉顫動。

2.辨證要點 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弦細。

3.可能伴隨的症狀 耳鳴,或頭昏,或腰膝痠軟,或倦怠乏力,或兩目乾澀,或失眠多夢,或盜汗,或五心煩熱,或手足麻木。

【治則與選方】 滋補肝腎,平肝息風;可選用鎮肝息風湯。

【處方用藥】 懷牛膝30g 生赭石30g 生龍骨15g 生牡蠣15g 生龜板15g 生杭芍15g 玄參15g 天冬15g 川楝子6g 生麥芽6g 茵陳6g 甘草5g

【服用方法】 1日1劑,分3次溫服,6劑為1個療程,大約需用藥3~5療程。

【配伍技巧】 若腦部熱痛明顯者,加羚羊角、石膏,以清瀉上熱;若頭痛明顯者,加川芎、葛根,以清熱昇陽通經;若大便乾結者,加大黃、芒硝,以軟堅瀉熱通便;若以陰虛為主者,可選用杞菊地黃丸,或選用建瓴湯治療等。

【藥物功效】 方中牛膝、天冬、玄參,滋陰制陽,補益肝腎。龜板、龍骨、牡蠣,滋陰潛陽,使陽能入陰。白芍補血斂陰,瀉肝柔筋,使血能化陰潛陽。代赭石鎮肝降逆。又,牛膝既能補肝腎,又能活血引血下行。茵陳利溼,降洩肝氣上逆。麥芽、川楝子,疏達肝氣,制約滋陰潛陽藥不傷胃氣,並助消化。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㈤ 心熱腎虛證(心腎不交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腰痠。

2.辨證要點 口渴,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或沉弱。

3.可能伴隨的症狀 心煩,或失眠多夢,或心悸,或耳鳴,或男子遺精,或女子月經量少,或手足麻木,或五心煩熱。

【治則與選方】 清心瀉火,滋補腎陰;可選用黃連阿膠湯與六味地黃丸合方。

㈥ 心腎虛寒證(心腎不交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腰痠腿軟。

2.辨證要點 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或沉遲。

3.可能伴隨的症狀 心煩,或失眠多夢,或心悸,或耳鳴,或男子早洩,或女子夢交,或手足不溫。

【治則與選方】 溫補陽氣,交通心腎;可選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與四逆湯合方。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㈦ 肝脾虛鬱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脅脹腹滿。

2.辨證要點 因情緒異常加重,乏力,舌質淡紅,苔薄,脈弦或虛。

3.可能伴隨的症狀 胸悶,或善太息,或情緒低落,或不思飲食,或嗜臥,或煩躁,或大便溏洩。

【治則與選方】 健脾益氣,疏肝理氣;可選用四君子湯與四逆散合方。

㈧ 肝胃虛寒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脘痞嘔惡,頭暈目眩。

2.辨證要點 因情緒異常加重,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

3.可能伴隨的症狀 食少便溏,或胸脅痞塞,或善太息,或煩躁,或手足不溫,或嘔吐涎沫。

【治則與選方】 溫補肝脾,降洩濁逆;可選用吳茱萸湯與小建中湯合方。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㈨ 風痰侵擾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

2.辨證要點 因情緒異常加重,暈則嘔逆,舌質淡,苔白厚膩,脈滑或弦。

3.可能伴隨的症狀 頭重腳輕,或胸悶,或脅脹,或頭重如裹,或耳鳴,或失眠,或嘔吐痰涎,或手足麻木。

【治則與選方】 健脾化痰,平肝息風;可選用半夏白朮天麻湯與桂枝人參湯合方。

㈩ 陰陽俱虛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耳鳴。

2.辨證要點 手足不溫或煩熱,舌質淡或紅,苔薄,脈沉弱。

3.可能伴隨的症狀 心悸,或腰痠腿軟,或小便多,或小便短少,或自汗,或盜汗,或四肢麻木,神疲乏力,或潮熱,或畏寒。

【治則與選方】 滋補陰津,溫補陽氣;可選用腎氣丸與芍藥甘草合方。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十一)心腎陽虛,水氣肆虐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暈目眩,心悸,腰痠,下肢水腫。

2.辨證要點 頭痛,或手足不溫,舌質淡,苔薄白或滑,脈沉弱或緊。

3.可能伴隨的症狀 面色不榮,或形寒怕冷,或全身水腫,或胸脘痞悶,或神疲乏力,或口乾不欲飲水,或小便不利。

【治則與選方】 補益心腎,溫陽化水;可選用真武湯、防己茯苓湯與桂枝人參湯合方。

(十二)鬱瘀夾熱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

2.辨證要點 痛如針刺,因情緒異常加重,舌質暗紅夾瘀紫,苔薄黃,脈弦或澀。

3.可能伴隨的症狀 胸脅脹悶,或情緒低落,或少言寡語,或夜間痛甚,或肢體麻木,或語言不利。

【治則與選方】 行氣解鬱,活血化瘀;可選用柴胡疏肝散、梔子豉湯與桂枝茯苓丸合方。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十三)痰熱阻結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 頭痛,頭暈目眩,頭沉重。

2.辨證要點 口苦口膩,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或沉。

3.可能伴隨的症狀 心煩,或失眠多夢,或咽中痰阻,或肢體煩重,或肢體麻木,或大便不爽。

【治則與選方】 清熱化痰,開竅醒神;可選用小陷胸湯與溫膽湯合方。

老中醫藥方:高血壓從中醫分型辨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