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塞外有著堪比南國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北方塞外廣漠大地上,矗立著三座店這樣一個小鄉鎮,位於赤峰市寧城縣。它因抬閣、背閣藝術而小有名氣。抬閣、背閣藝術發源於清道光年間,多見於民間秧歌會中,自古至今深受農民群眾喜愛。古時,地處茶馬古道要塞的三座店是塞外商品的集散地,在關外的三座店買賣人,看到背閣的表演別具特色,回來後找了幾名工匠,經過反覆推敲和試驗,製成了背閣架子,裝飾了幾名孩童進行了表演,觀賞的群眾無不拍手稱絕。

在北方塞外有著堪比南國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孩童按民間故事的人物著裝,主要有白蛇傳、楊家將、牛郎織女以及蒙、滿、遼等民族服飾,形象逼真,加之鐵轉盤旋轉,人物更具觀賞性。

在北方塞外有著堪比南國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雙背閣為一人雙肩各立一童,名為“和合二仙”,“和合二仙”在民間意為婚姻美滿之喜仙。同時,背閣架子的製作別出心裁,鐵架上設一個花盆,孩童矗立於花盆之上,集高、難、險、美於一體。

在北方塞外有著堪比南國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