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地理|原來潮州工夫茶是這樣影響著古今茶道

唐朝,

一個絢爛的朝代,

一部《茶經》問世,

中國茶藝由此定型。

中國茶道,

中國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

起源於此。

茶源地理|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正如陳香白先生論證的“中國茶道、中國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實際上是三位一體。”潮州工夫茶,歷經唐代煮茶法,宋代點茶法,明清泡茶法三個階段,它跟隨歷史的變遷進行著細微的演變。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其講究火、水、器具和沖泡技藝。

據說“在潮汕地區,每一百米就有一家茶葉店;不超過二十米就有一個喝茶的地方”,實際上也是這樣。去到潮州人家裡,開口第一句就是“來,吃茶(喝茶)!”在潮州,人人泡茶,人人喝茶。“高衝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泡茶技藝,男女老少,信手拈來。

茶源地理|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宋時,中國點茶法流傳至千里之外的扶桑之國——日本,發展成具有當地特色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幾百年來一直恪守著千百年前的茶道傳統,是日本的精神信仰。今天的日本茶道是中國宋代點茶最直接的呈現。當歷史的車輪駛入明朝,由於政治需要,明朝的飲茶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廢團興散,以炒代蒸。此時,中國(潮州)工夫茶拐了一個小彎,與日本茶道分道揚鑣,它用更加適合對待散茶的泡茶法取代了宋代的點茶法。不可否認的是,日本茶道是與潮州工夫茶同根同源。

茶源地理|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清末民初開始,潮州工夫茶不斷地跟隨著潮汕地區的移民大潮流傳到了南洋,如今發展成本土化的潮州工夫茶。

正如《茶源地理 潮州》裡提到的,在新加坡本土化的潮州工夫茶,“第一代潮州老移民不可一日無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遵循著傳統,細緻、高貴地品嚐著潮州工夫茶帶來的感官和心靈的享受。移民的第二代與第三代已多是中老年人,耳濡目染,他們對潮州工夫茶也情有獨鍾。但泡茶方式已化繁為簡,一般省略了炭爐而改用電壺或酒精爐等。一個雙層茶盤,一個蓋碗或小紫砂壺,幾個小杯,一小撮潮州人鍾愛的‘茶米’,就構成了家庭式的潮州工夫茶的茶席……潮州工夫茶繼唐宋茶道演變而來,傳播至新加坡後,也因此逐漸形成本土化潮州工夫茶。”

茶源地理|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同樣,流行於我國臺灣地區的臺灣泡茶道也是來源於潮州工夫茶。臺灣泡茶道以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為基礎,融入了中國人文美學、日本茶道精神、佛教禪宗思想,以及臺灣風土人情。可以說,沒有中國潮州工夫茶為基礎就沒有臺灣當地特色的臺灣泡茶道。

中國工夫茶在潮汕地區落地生根,流傳至今,形成我們所熟知的潮州工夫茶。古往今來,它對國內乃至國外的現代茶道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茶道、臺灣泡茶道、南洋工夫茶,無不有中國(潮州)工夫茶的影子,都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一杯中國茶”,其實沒有潮州人的地方都有潮州工夫茶的影子。

茶源地理|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茶源地理 潮州》

攝影:幽鳴

來和茶道君約茶吧

茶源地理|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點擊閱讀原文,精《茶源地理 》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