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梁冬|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01

被別人肯定的眼神而綁架


莊子說:“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用現代場景來解釋的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只是活在虛幻的朋友圈點贊當中,即使死去也不會有真切的感受,因為那是為別人而死,不是為自己而死,也沒有什麼意思。

在這一段中,莊子列舉了若干在中國古代有意思的,據說還被列為有貞操的高人的狀況,並提出了與這些人相反的意見——“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狐不偕是堯時期的賢人,據說堯要將天下讓給他,狐不偕就不肯接受,甚至投河自殺。莊子認為,他死得不高級,完全受到朋友圈的點贊所束縛而死,就是為了“我連天下都不要,我就想死”的名聲,被別人的目光所綁架了。莊子認為這種死沒什麼意思。

務光是夏朝時候的賢人,湯要讓天下給他,他也是斷然拒絕,然後投河自盡,看上去死得比較高級。莊子認為,他又是一個因為朋友圈點贊而死的人。還有伯夷和叔齊也是類似差不多的故事,還有箕子,紀他等等等等。莊子列舉這些人的事,就是想說明他們為了所謂別人肯定的眼神或者支持,被別人的意志綁架而死。

這讓我想起歷史上很多所謂忠臣,他們就是要給皇帝賣命,恨不得拉全家十族(包括鄰居、親戚朋友等人)陪葬,只是為了讓史官給自己寫上一句話,“這個人堅持真理,所以被殺掉”。

大概從夏商周時期開始,中國古代歷史上就一直存在這種習慣——為了留取歷史上的名聲,沒有讓自己活到自然的狀態。對此,小梁也無法給出該如何評價的判斷。但,起碼莊子對此給出了差評。

梁冬|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02

我們的分別心從哪來呢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意思不僅僅是做了好事不追求名聲,它的本質內涵是,對得道真人來說,天邊會飄過五個字“啥都不是事”,好事沒有想象得那麼好,壞事也沒有想象得那麼壞。

那麼,我們的分別心從哪裡來呢?

其實,我們的整個大腦活在一種有趣的慣性當中。我們可以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如果現在我說出五個字,而且你不要去想象這五個字所表現的內容,你會覺察到什麼?或許有人會想到“紅杏出牆來”這五個字,這難道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嗎?這就是我們大腦運行的機制,我們活在對過往聲音重複的慣性以及對未來聲音想象的慣性當中。由於這些慣性常常反覆出現,於是它們變成非真實的幻象。

有些時候,這些慣性甚至直接導向我們對好與壞的判斷,因為這樣比較節省我們的內存和運算量。換句話來說,比較省我們的“腦油”。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九九乘法表,其本質就是用口訣代替推演,用慣性接替實像。一說到“三七”,你自然而然想到“二十一”,我卻說“三七”既可以是苗鄉三七,又可以是用來做雲南白藥的三七。

這種把真實的推理口訣化、結構化以及慣性化的方法,非常符合人腦的需求,因為能夠直接得出答案。然而,這樣一來,會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讓我們不假思索。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總是活在這樣的慣性當中,對於道德判斷的好壞利弊,也都習慣性地被這樣認知了。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喜歡吃甜食。每個小朋友吃到甜食都很開心,不管這種甜度是來自水果的甜,還是來自香精合成的甜。但是,為什麼蒼蠅聞到糞便的臭味,就覺得香呢?因為那也來自它的慣性。

當覺察到幾乎一切關於好壞、對錯的判斷,都只不過像九九乘法口訣一樣,已經被結構性地導出答案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覺察,這可能是我們所有痛苦的源泉,因為這些痛苦很多時候都只不過由習慣開始。

梁冬|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03

我們都是被什麼東西綁架的人


一般情況下,到了二十八九歲還沒有把自己嫁出去的話,女青年就會開始焦慮。其實,必須在三十歲之前把自己嫁掉的觀念,只不過是在人類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八歲的時候積習傳承下來的而已。

在現代社會,或許女青年在三十歲之前把自己嫁掉,並不會讓自己更快樂,起碼與讓自己快樂之間不一定是正相關係。而到三十歲的時候事業還沒有看到方向,男青年就開始焦慮了,因為有句話叫“三十而立”。

在這一篇講到關於怎麼死得高級這件事情上,莊子特別提到了在歷史上被認為死得其所、死得重如泰山的人,他們不求國家、不求利益,用死來彰顯自己在朋友圈裡面獲得認同感的人。莊子認為這些毫無意義,因為他們在臨死前還念念不忘的是“歷史將會如何描寫我”。

一般人會被利益綁架,一般人之上的人會被自己的口碑綁架,更高一級的人會被歷史上自己的名聲綁架。所以,聖人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給出“藥品”。

梁冬|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04

做一個不被自己性格綁架的人


我每天在讀《莊子》的時候,時常會陷入莊子在寫這些內容時的精神狀態。很多時候,讀書是調頻的過程,就像聊天也是調頻的過程一樣。我想,莊子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他一定在問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應該如何死得高級。

那麼,你知道莊子是怎麼死的嗎?也許歷史上有一些相關的記載,但應該並不怎麼壯烈,這就是莊子最終的選擇。出生不是一件多麼宏大的事件,圓寂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時刻。“生死一也”,兩眼一閉,第二天早上醒來,一天過去了;兩眼一閉,到了下輩子醒來,一輩子就過去了。

在很久以前,莊子可能已經隱約感受到了反儀式感的魅力。

我發現,做得非常好的企業,很少做特別具有儀式感的大型活動。

儒家強調,儀式感包含了一種禮儀——用來強調個體或者是群體的價值。

但是,莊子具有某種反叛精神、不按牌理出牌、具有宏大視野,並且真正理解人性,更不會被自己的性格綁架。

現在,我想再反過來講講前面的“故樂通物,非聖人也”這句話。

之前我們講過,如果音樂太過於具象化,就不是聖人所追求的。其實,可能還有另外一種讀法,叫“故樂(le)通物,非聖人也”。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快樂或喜悅,是基於某些實體的物質的話,也是被器物所綁架,也不是聖人。

的確,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梁冬|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怎麼花錢,也花不了什麼錢


05

讀書的快樂,來自“反芻”


上一次梁友圈聚會的時候,我們一幫朋友在聊天。我說:“如果有機會,可以試著體會一下用意念將自己的左側鼻孔或者右側鼻孔塞住,如果不用手去摁著鼻孔就能感覺到的話,說明你已經把念頭從眼睛以外,收回到了眼睛以內。”

也許你還能夠通過自己的意念,把自己正在塞住的鼻子,“啪”地打開,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其實,鼻塞的時候,鼻孔瞬間通暢會非常令人愉快。

你可以試一下,是否能夠不用按迎香穴、不用洗鼻鹽、不用打針、不用刮痧、不用吃藥,僅憑自己的念頭,通過鍛鍊自己的念力,來讓自己的鼻子通暢呢?

如果能夠做到,那就是你不用通過具體的東西而得到的快樂,這也就是聖人的快樂。

這樣的快樂需要花多少錢,需要什麼工具呢?如果你能夠通過自己的念力,讓自己想念的人在三天之內給你打電話或者發微信,甚至你能在報紙上看到他的相關消息,抑或朋友突然轉發了一條關於他的消息給你,又需要花什麼錢呢?

以上就是雖然這一段已經講完,但我再反過來看“故樂(le)通物”另一個版本的解釋。

其實,讀書的快樂來自“反芻”,就像牛在吃完草以後,晚上將其吐出來嚼一嚼,再吞進肚子裡得到的快樂。所以,牛的消化能力很強,是因為它經常反覆咀嚼。

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著紅燒肉的味道,把自己的口水嚼爛之後徐徐嚥下,你會不會有一種若有若無吃紅燒肉的感覺?


——今日互動——

你有過不用通過具體的東西

而得來的快樂嗎?

是什麼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