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公元1129年,高宗拼命逃跑,金国兀术从后边舍命追赶,非要把高宗抓着不可。高宗早在建炎二年,为了躲避金兵,就由南京逃往扬州,后来,又逃到临安。现在,在金兵追赶下,经过越州逃到定海,最后,在陆路上无处可躲,干脆坐船浮于大海之中。金兀术追到大海边,只见前面汪洋一片,无边无际,也不知高宗究竟坐船漂到哪里去了,才沿途抢劫了许多财物,满载而归。就在金兵进犯、高宗南逃的时候,那个接替宗泽作东京留守的杜充,也扔掉东京不管,夹起尾巴逃到了建康。岳飞曾一再劝阻杜充不要南逃,说东京地位重要,不能轻易丢掉,但杜充逃命要紧,根本听不进去,无奈何,岳飞也只好跟他到了建康。

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十月,兀术人马到了乌江县。乌江在长江北岸,东南离建康也不过百十里路程,如果兀术突破长江,建康就十分危险了。将领们三番五次请杜充派兵把守长江,可是杜充根本不加理睬。催的次数多了,他干脆来个“闭门不见”。各将领束手无策,觉得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只有岳飞,跑到杜充面前说了其中利害,杜充呢,仍然无动于衷,只是漫不经心地应付了一句:“知道了,明天到江边去看看。”

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第二天,杜充哪里也没去。他在屋里走来走去,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投降术?兀术的人马已经从马家渡渡江了,形势十万火急,这时杜充还没有最后下定投降的决心。他不得不应付一下保守建康的职责,便派岳飞等十六个将领,在都统制陈淬的率领下,领兵三万,前去迎敌。作战既没有计划,又缺乏准备,更没有决心,只是临时应付,能打胜仗吗?果然,正当战斗进行的时候,将领贪生怕死,带着队伍,一溜烟似地逃跑了。其他将领见势不好,也跟着一个个退出了战场,只剩下岳飞这支孤军在和敌人进行着难解难分的搏斗。原来由十七个将领抵挡的金兵,现在一下子全都压到岳飞的部队身上。尽管岳飞和他的人马奋力拚杀,但寡不敌众,形势越来越不利。

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天已经黑了,岳飞却始终望不见一个援兵到来。再看看,粮草也被败退的将领们带走了,连吃的都没有。兵饥马饿,人困马乏,再继续战斗下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得已,他只好率领人马退到钟山。兀术战败了陈淬等人,呼啦一下把建康城包围了起来。杜充见情况不妙,连忙打开水门,坐着小船从水路逃命,偷偷出城,一口气跑到真州。后来,在敌人的引诱下,他终于投降了术,成了可耻的叛徒。

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建康失守了,杜充逃跑了,各将领像没王的蜂一样乱成一团:戚方首先当了游寇,其他将领也纷纷离开,自找出路,连岳飞的队伍,在这种混乱局面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动摇。岳飞把自己的士兵集合起来,痛哭流涕地说:“我们受着国家的大恩,应当以忠义报答国家。要是我们建立了战功,就会记入史册,永垂不朽;如果投降敌人,或者去做强盗,胡混日子,一定会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他向士兵看了一眼,提高嗓音严肃地说:“建康是江南最重要的地方,假如被敌人占领,我们的大宋还能存在吗?今天,我们只有死战,别无出路。如果有愿意投降敌人的,或者想去当强盗的,只要让我岳某人抓住了,我只好砍掉你士兵们看到他那激昂坚定的态度,义正辞严的讲的脑袋。”

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统制傅庆、刘经二人,非常敬佩岳飞的这种报国精神,自动带领人马,加入岳飞这支抗金队伍的行列。杜充的另一些将士,大都是西北人,平常很羡慕岳飞的勇敢和为人,现在,他们派人秘密告诉岳飞,愿意推举他作主帅,一起去投降兀术。岳飞大吃一惊,他想这一部分人,都是身强力壮的战士,由于平日将领们教育不够,所以产生了这种错误想法。如果他们真的投降了敌人,不仅失去一部分精锐的抗金战士,而且将会增加金国的军事实力。不行,得想法把他们留下来,教育他们成为抗金勇士。

杜充率领的西北将士打算投降金国,岳飞知道后想了此法留下他们

岳飞假意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等他们的首领名册交来以后,他按着名册,叫着他们的名字,心情重地对他们说:“以你们这样多的人数,这样强的兵力,为朝廷建立奇功,夺取中原,收复失地,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为什么要投降敌人呢?当你们立功受赏以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不是很光荣吗?你们必须清除那种投降的邪念,我才能够收留你们。不然,宁可先把我杀掉,我也绝不会领着你们去叛国投敌的!”这些人听了,觉得十分有理,纷纷表示:“愿听统制的命令。”岳飞壮大了自己的队伍,抗金的信心也就更足了。以后,岳飞在抗金斗争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多胜利,和这部分战士的参加和勇敢作战是分不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