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泰尔(前332)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地中海岸边小岛上的城邦泰尔(Tyre)拥有两个天然良港,是腓尼基地区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为了打破波斯海军在地中海的霸权,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一直拉拢泰尔。然而泰尔态度暧昧,在波斯和马其顿之间摇摆不定。亚历山大大帝好气呀,决定教训一下不知死活的泰尔傻逼。

然而泰尔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像《哈利波特》里的海上魔法监狱阿兹卡班一样变态。这个城市的城墙最低处也有40多米高,全是贴着海岸线修的,连个登陆的滩头都没有。就凭马其顿那点渣渣海军,在城墙上开个洞都费劲。泰尔国王心想这下稳了,撵走了熊孩子亚历山大还不是美滋滋。

马其顿人没日没夜地挖土、搬石头,工作了小半年,简直要累哭了。终于填出了一公里长的道路。泰尔人这下傻了,眼睁睁看着50多米高的马其顿攻城塔开过来,往城里射箭、扔大石头。亚历山大很快就打下了泰尔城,杀死了6000军人,在十字架上钉死了2000俘虏。剩下的3万人都被当做奴隶贩卖。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历史教训:不要因为别人打不到你就装逼。

第一次犹太战争(66~73)

众所周知,犹太人生活的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一直被各种国家和势力反复进出。公元前65年,经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和塞硫古王朝的占领之后,犹太人辛辛苦苦重建的国家又被罗马人攻灭了。罗马人建立了犹太行省,压榨剥削犹太人。犹太人好气呀,明明是神选之民,打仗不是应该都有信仰加成吗?公元66年,犹太人掀起声势浩大的起义,想要教训一下不知死活的罗马人。

犹太人憋了一个世纪的大招,放出来就没蓝了。公元70年,罗马远征军大举反击,攻陷耶路撒冷 。此后的2年里起义军被花式吊打,最后撤退到名叫马萨达(Masada)的高山要塞里。罗马大将卢修斯·席尔瓦(Lucius Flavius Silva)率领身经百战,去过很多西方国家的第十海峡军团(Legio X Fretensis)把要塞围了个水泄不通。

席尔瓦的对策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的海拔拉到和敌人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命令第十海峡军团在山的一侧堆起一座对等的山。罗马人没日没夜地挖土、搬石头,工作了1年多,简直要累哭了。

罗马人杀进山顶的要塞,发现里面没有一个活人。犹太人看见罗马人堆土山的时候就被他们的智商感动,全都自杀了。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历史教训:不要随便暴露智商。

宋金战争(1125~1141)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继任者是个叫杜充的奇葩,《宋史》评价他【喜功名,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金国统治区的百姓跑来投奔宋朝,被他贴个内奸的标签杀了;宗泽辛辛苦苦笼络的民间抗金武装,被他逼着岳飞当山贼镇压了。总之这人思维奇葩,难以理解。

1128年,金国挥军南下。坐镇开封的杜充慌了,想跑路。但是什么都不做就跑路好像说不过去,而且万一跑得太慢被追上杀了怎么办。杜充看地图规划跑路路线,突然来了灵感,决定给黄河扒个大口子,让金国军队泡水。

当年11月,杜充扒开了河南滑县附近的黄河河堤。洪水像脱缰的野狗一样向南狂奔,一头撞进泗水,又大力插入淮河奔向大海,此后的700多年里淮河变成了黄河的支流,而黄河再也没有回到河北。金国人毕竟不是弱智,看见发洪水不会往洪水里钻,大不了等水退了再进军就是了。总之这事儿没给金国人造成任何伤害。而宋朝百姓可被杜充给害惨了。洪水流经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一带沦为泽国,死者无数,大批百姓无家可归。虽说靖康之变后经济重心南移算是历史的潮流,但是像杜充这样把本来富庶的地方变穷,强行推动一波历史的潮流,还真是前无古人。

杜充闯了大祸,索性辞职不干了。然而同样是跑路达人的宋高宗对他十分器重,不让他辞职,还给他加官进爵【朕忧未济之难,思得非常之佐。永怀人杰,久去朝廷。辍兹销钥之严,付以枢机之重。具官某刚明不挠,沉鸷有谋。徇国亡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更百战。夷夏闻名而褫气,兵民趋死而一心。与其统方面而保国都,孰若委腹心而还廊庙】 。杜充发现皇帝居然比自己还奇葩,这国家吃枣药丸。没过两年就投降了金国。

前文说到杜充让整个国家为自己的奇葩行为买单是【前无古人】,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后面那个来者是谁,所以就不展开说了。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历史教训:不要随便扒河南的河堤。

法荷战争(1672~1678)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前文说到岛上的要塞都市易守难攻,敌人不得不填海来制造军队通行的道路。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城市本来就是和陆地连着的,怎样获得海岛一样的防御优势呢?聪明的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挖护城河呗】。恭喜你,天才军事家拿骚的莫里斯(Maurice of Nassau)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莫里斯不是给荷兰的某个城市,而是给整个荷兰挖了护城河。

这下看出军事天才和一般人的差距了吧。

在八十年战争期间,莫里斯发现低地错综复杂的水道和大片沼泽都有效地阻挡了敌人的攻势。于是莫里斯大开脑洞,决定挖沟引水,把现有的河流全都连起来,让整个国家变成海上要塞。虽然淹没了大片土地,好心疼,但是仔细想想,和被法国/西班牙/德意志傻逼统治比起来还要好一些。莫里斯死后,奥兰治亲王亨德里克(Frederick Henry)继续完成他的天才构想。167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联合英国大举进攻荷兰。荷兰人没日没夜地挖沟,花了1年的时间赶在敌军来袭之前完成了工程。

法国人不明就里,傻乎乎地往低洼地里面走。荷兰人拉开闸门,法国人连人带装备全都泡在1米多深的水里,5公里之内除了水啥也看不见,都要气哭了。被水淹没,不知所措的法国人一脚深一脚浅,终于摸到了荷兰要塞的边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之后的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入侵荷兰的军队的画风都是这样的: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聪明的你一定会问:荷兰的防御这么强大,为什么还打不赢战争呢?因为水道有一种致命的弱点:冬天会结冰。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冷战时期,欧洲各国都积极构筑防御工事,为苏联入侵做准备。作为北约创始国之一的荷兰也修整莫里斯、亨德里克留下来的水道,用以防御苏联。结果引来了国民的反对。荷兰这个国家本来就小,一言不合就放水,住人的地方都没有了。荷兰政府只好作罢。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历史教训:如果你是拿骚的莫里斯那样的军事天才,扒荷兰的河堤也不是不行。

蒙古征服欧亚(约1200~1380)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这个话题过于庞大,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展开。

总之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建立了历史上最大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蒙古人对被征服的地区大肆杀戮,城市和农田被摧毁后也没有人来修复,变成了草原和树林。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茱莉亚·庞格拉兹(Julia Pongratz)教授在《全新世》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耦合模拟表明公元800年至1850年间的战争和瘟疫对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造成了细微影响》的文章,提出蒙古征服战争消灭了4千万人口,给森林创造了难得的重新生长的机会。这些森林从大气中吸收了7亿吨的二氧化碳。差不多是美国和俄罗斯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起来的程度。

包括文章作者在内的四名美国和德国科学家——都是来自对大量消灭人口很有心得的国家——研究了4个历史事件: 蒙古征服、欧洲黑死病大流行(1347~1400)、征服美洲(1519~1700)、明清战争(1600~1650),最后的结论是只有蒙古征服给恢复植被留下了足够的时间,足以对整个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产生影响;其他的3个事件来得快去得也快,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种族灭绝也好,文明被毁灭也好,对地球来说其实不算啥大事儿。所以说有时候人类真的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一言不合就以为自己能毁灭/拯救地球。地球就在这儿待着,哪儿也不去。别为地球操心,操心自己就好了。

顺带一提《全新世》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学术刊物,去年的影响因子也不过是2.1这种程度。但是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被西方媒体疯狂转载,强行搞了个【震惊!某强国学者竟公开赞美大屠杀】【为减排不惜毁灭人类,高校教授学术道德堪忧】的大新闻。

那些改变地球面貌的战争

历史教训:要科学减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