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1)自然派哲学

这是当年送给孩子的礼物, 作为给他的哲学启蒙书。随着一起看了, 却没有太多的印象。 那时还年轻, 对哲学抱着敬畏的态度, 不亲也不喜。只是读完后,有点压抑的感觉, 为苏菲感到难过, 是教授为了给孩子讲哲学创作出来的一个角色, 她却懵懂无知,有点庄周梦蝶,不知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的感觉。

我的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1)自然派哲学

十年一觉梦醒, 无论对人生还是对学问有了更深的感悟。但也常常犯糊涂, 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着怎样的目的来,又该归往何处?时时痛苦而不得其解,由是对哲学多少产生了兴趣, 这本书又重回了视野, 不禁拿起来重读,对我这种哲学小白而言,难度刚刚好。

曾经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个特殊的孩子, 在小学的时候, 就曾跟最好的朋友小唯坐在山顶, 风从身边吹过, 头上的云彩自在来去,心里面难过的要死:“我们从哪儿来的, 将来, 我们又要去哪儿呢,我们真的有一天会永远、永远不见了么?”

书的开头, 在给苏菲的信中, 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嗯, 这也恰是困扰我、我们的问题。我知道了, 我不是个特例-“每一个人都需要食物, 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与关怀。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 为何会在这里。”

这本书极其清晰, 我们可以轻松地了解西方哲学发展:

1、最早的世界各地有许多企图解释哲学性问题的神话故事,比如索尔和铁锤的传说。而后,最早的哲学家对神话提出批评, 理由是神话里的天神与人类太过相似了。

2. 自然派哲学家

随着希腊城市的建立,人们思考方式从神话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思考为基础。早期希腊哲学的目标是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地而非超自然的解释。由此出现了自然派哲学家,他们相信世上定有某种东西, 万物皆由此衍生, 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哲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的范畴。

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

1)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中皆有神在”。

2)安纳克西曼德:世界是某种无以名状的物质构成的。

3)安纳西梅尼斯: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气体。

这三位哲学家都相信, 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我的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1)自然派哲学

在伊利亚的一群哲学家,如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的万物一直都存在。没有任何事物来自虚无。虽然他也感觉到变化, 但在理智与感官之间, 他选择了理智,即不承认变化

与他同期的赫拉克里特斯则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他的名言为我们所熟悉:“没有人能够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神是白天也是黑夜, 是冬天也是夏天, 是战争也是和平, 是饥饿也是饱足。(神在此指的是logos理性,普遍的理性是所有人都具备的, 作为行事准则)。

恩培都克里斯对二者批评总结为:大自然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组成, 所有变化都是四种元素相互结合或分离的缘故。他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爱和恨,爱使得事物聚合, 恨使得他们分离。

安纳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由无数肉眼看不到得微小粒子所组成,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他认为秩序是一种力量, 可以创造一切。

最后一位伟大的自然学派哲学家是德谟克里特斯他相信每一样事物都是由微小得积木-原子(不可分割的意思)构成的。原子多种多样, 当一个物体死亡并分解时, 原子就分散各处并可用来组成新的物体。(今天我们知道他的理论多少是正确的)。灵魂是由既圆又平的“灵魂原子”构成的,人死时,灵魂原子四处飞散, 可能变成另一个新灵魂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